第二十一章 :阴谋阳谋,明争暗斗

作品:《造劫诸天,从天龙剑挡万军开始

    建邺城,古称秣陵。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名建邺。


    到了宋代,这里还有另一个美丽的名字“金陵城”。


    姜明空没有理会老僧,他看向神秀:“这就是佛法吗?”


    神秀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不想小僧的一句话,竟然给公子带来如此多的麻烦!”


    “是小僧之过!”


    他扭头看向身旁的老和尚:“智满禅师,小僧信已带到,便不去玄奘寺了。日后有缘再见!”


    说罢,神秀转身准备离去。


    老和尚智满却一把抓住神秀的手腕,神秀有心闪躲,奈何街上行人众多,最终还是称了老僧的心意。


    “怎么?神秀小师傅是觉得贫僧刚刚所言有误?”


    “还是眼前这个把太常寺乐童养在东宫。”


    “更是在其死后,于东宫修祠立庙,树碑哭坟的废太子。”


    “不尊圣旨,擅离黔州有理?”


    智满冷哼一声:“哼!天下间岂有如此荒唐无道的太子?”


    “我看陛下这个太子废的好!”


    神秀的脸色极为难看,一颗佛心险些压不住心头的业火。


    智满今日,显然是想羞辱姜明空。


    拉着自己不放,根本就是想拖禅宗一起下水,断了禅宗支持姜明空再掌太子位的可能。


    姜明空很好奇,智满不是傻子,为什么一定要激怒自己。


    或者说激的自己动手,对他有什么好处。


    看到越聚越多的百姓,还有感知中对面酒楼中的三道气息。


    其中一道气息很是晦涩,并不像武者真气,反而与记忆中的跋锋寒的《换日大法》有些类似。


    姜明空哪里不清楚,眼前所遭遇的一切,定是有人算计。


    一旦自己对其出手,不论结果如何,自己“恃强凌弱”之名定会传遍天下。


    自己成为最年轻大宗师的名望会瞬间跌入谷底。


    如此一来,即便李世明想要依仗自己亦或者想要委以重任,也要考虑天下百姓的悠悠众口。


    虽然自己并不在乎这些,一招干掉眼前的老僧也没什么。


    但无法借助李世民的权力,就无法完成水利修缮,就会影响自己以地气召唤战神殿的计划。


    他不由得在心中感叹:“好一招树上开花!我不惹烦恼,烦恼却自来惹我!”


    “就是不知道背后谋划之人是谁了!”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行效。


    唐皇李世民,对姜明空,这位身份乃是自己儿子的大宗师不以为意,依旧如曾经那般,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再加上知晓大宗师威名的老一辈人,渐渐隐居幕后。


    世家门阀的新秀们,同样没把这位一言可定帝皇生死的大宗师放在眼中。


    酒楼三层,姜明空精神感知中的一僧一儒还有一名穿着古怪之人。


    三人正饶有兴趣的看着街上这一幕。


    眼看火候差不多了,青年僧者对着身旁的儒士开口:“萧居士,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道路尽头,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妇人,默默的啃着手中的馒头。


    她的发丝凌乱,面色苍白如纸,眼神中满是疲惫与焦虑。


    卖馒头的摊主看着对方,不禁心生恻隐之心。


    “三娘,刚刚不是有人说什么废太子就在主街之上。”


    “你的事,反正建邺府衙不管,你不如去当街告状。”


    “听说这位太子被废,就是因为吴王殿下!”


    中年妇人那双满是血丝,显然刚刚哭过的双眼,陡然生出一抹光芒,那是希望的光。


    她把剩下的半块馒头一股脑的塞到嘴里。


    甚至那凌乱的发丝混在馒头中,同样被她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中年妇人起身的一瞬,不知是不是因身体太过孱弱,还是近日来奔波劳碌。


    她的眼前一片漆黑,甚至还有金星点点。


    缓了好一会,妇人才加快脚步,向着姜明空所在的主街而来。


    看着被一群人围在中间,寸步难行的姜明空。


    妇人放下心来,瘦小的身躯中,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硬生生从人群中挤了过去,来到姜明空身前。


    扑通!


    妇人二话不说,直接跪在姜明空身前。


    “民妇张三娘,女儿三月前失踪。”


    “还请殿下为民女做主!”


    姜明空没有说话,他能感觉到女子的情绪波动并不像演戏。


    可不待姜明空说什么,智满老和尚却冷笑出声:“呵!”


    “我就说这废太子禽兽不如,眼前女子风尘仆仆,骨瘦如柴,显然是申冤无门,这才找到他这位废太子。”


    “即便他李承乾不是太子,依旧是文德皇后与当今陛下的长子。”


    “上书一封很难吗?”


    妇人听到智满和尚的话,双眼越发明亮。


    她也认出了眼前的老僧到底是谁。


    妇人赶忙对着智满和尚磕头:“智满大师!您是栖霞山玄奘寺的主持,智满大师吗?”


    老僧智满,和善一笑,伸手扶起妇人:“施主且放宽心,这世间善恶有报,因果早定!”


    “若是这废太子不成器,老僧愿带你上京,当面问问他李二郎,这天下还有没有公道可言!”


    妇人闻言,又是跪倒在地,对着老僧一阵磕头。


    “多谢大师!多谢大师!”


    “三月前,大师还曾为小女解签,当时大师就说小女会有灾劫。”


    说到这里,妇人双眼通红,没忍住再次落泪。


    卖菜的大婶拍了拍张三娘的肩膀。


    “姑娘放心,智满大师可是活佛,有他为你主持公道,你女儿定然无恙!”


    担着烧饼担子的男子同样出声附和:“没错没错!”


    “三年前,就是智满大师亲自主持赐福仪式,我娘子这才有了身孕!”


    “如今,孩子满地跑,健康的不得了!”


    张三娘呜咽着跪倒在智满身前:“当初若是听大师的话,我那苦命的女儿,说不定就没事了!”


    神秀想要说些什么,他的佛心不允许他置之不理。


    但他也实在没法张嘴请求姜明空。


    褚遂良默不作声,身为中书令的他,自然有权利处置这件事。


    但他想看看姜明空的成色,李世民派他南下全权负责兴修水利之事。


    本就有考察姜明空的意思。


    此时的姜明空武道有成,听说年前于南诏同样立下军功。


    兴修水利乃利国利民之大事,若姜明空同样完成的出色。


    岂不说明,姜明空是一个上马能杀敌,下马能治国。


    文治武功不敢称强,却至少说得过去的皇朝继承人。


    姜明空看了看面对自己满眼鄙夷,面对妇人又满脸慈祥的智满和尚。


    他又看了看闭目不言,面露悲苦的神秀和尚。


    眼角余光好似不经意的看了一眼对面的酒楼。


    最后蹲下身,看着依旧流泪的妇人。


    “你爱女既已无踪,为何不去建邺衙门报官?”


    活了两百年的姜明空,头脑冷静的很。


    此时的他不论答应与否,都会被隐藏在暗中之人牵着鼻子走。


    三娘眼中有疯狂之色,但说出口的话,却是支支吾吾,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


    姜明空与之对视的双眼,好似被一层白雾笼罩,看不真切。


    此时的他,对心中的猜测,更添几分自信。


    “是什么力量使得建邺府衙不敢深入调查呢?”


    “青雀儿!我的好弟弟,是你在背后捣鬼吗?”


    智满担任玄奘寺主持多年,早已见惯了人情世故。


    他哪里不清楚姜明空想要做什么。


    无非是转移矛盾,从他愿不愿帮助妇人,变成问责建邺府衙。


    可惜他并未发现姜明空的小动作。


    这种可能本就在他们几人的算计之中,不论姜明空如何选择。


    他最后的目标都会指向同一个地方“吴王府”。


    三楼的儒生不屑一笑:“大宗师?太子?”


    “陇西李氏不过是我等世家推出来的话事人罢了!”


    “还真把自己当成天下的主人了!”


    “法明兄,你这阳谋当真高明,不论那废太子怎么选,最后都落不得好!”


    “我倒要看看这个名声大噪的废太子如何应对!”


    “陇西李氏,注定兄弟阋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