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万元户了,交税光荣

作品:《四合院:我有每日秒杀商店

    贾家退定金的事情,杜建设也知道了。


    虽然这件事贾家是偷偷做的,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现在外面已经开始传他们的闲话。


    主要之前贾家太高调了。


    先是不要钱般的往家里囤电视机“零件”,又是到处囔囔着买电视机收定金,直接把大家唬住了。


    结果到最后,给所有人拉了一坨大的,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弄出来。


    尽管他们给自己编了很多的理由,但说的再好听,也得有人信啊!


    如今贾家已然成了一个笑话,也开始变得低调了起来。


    丢人啊!


    尤其是贾张氏,现在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和夹起尾巴做人的贾家比起来,阎埠贵就志得意满了。


    满面红光的阎埠贵,和三大妈一起拉着不知道从哪搞来的板车,第二次来到了杜建设租的这个四合院。


    “建设,再给我来十台电视机,要六台……”


    买电视机就跟买大白菜似的,就是现在的阎埠贵了。


    “一千八,三大爷!”


    从屋里头出来,杜建设笑着说道。


    “给!”


    阎埠贵直接从身上拿出一沓厚厚的大团结,朝杜建设递了过来。


    来之前他就已经算过,这钱自然是早早准备好的。


    “三大爷豪气。”


    看到阎埠贵豪爽的样子,杜建设不由说道。


    闻言,阎埠贵连忙低调道:“嗐,我就帮别人跑个腿,纯热心,瞎忙活。”


    杜建设笑了笑,对于他的话,是半个字都不信,不过并没有戳穿。


    很快。


    在杜建设清点钱数的时候,阎埠贵也来到了里面,把他要的那十台电视机,挨个试了一下。


    虽然从杜建设这出来的电视机质量都不赖,品控也比较稳定,但阎埠贵依旧十分谨慎。


    不一会儿,阎埠贵和三大妈便把这十台电视机搬上板车,离开了这里。


    这些电视机往哪卖,杜建设很清楚。


    在贾家全面退定金的当天,收到风声的阎埠贵立马就活动了起来,开始撬墙角,接手贾家留下的“遗产”。


    贾家的闹剧归闹剧,但他们之前的所作所为,几乎把四合院周围一带想买电视机的潜在客户,都给筛选了出来。


    精明如阎埠贵,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其实杜建设完全可以跳过阎埠贵自己来,但他却没有这样做。


    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他都不知道做多少台电视机出来了。


    继阎埠贵之后,又陆续有其他人上门,都和阎埠贵一样,是来买电视机的。


    虽然不像阎埠贵十台十台的拿,但也是一次性两三台或者三五台。


    在阎埠贵的带动下,其他人已经相继尝到了甜头,纷纷加入这个行列。


    这个财富密码,可是被他们发现了。


    一个上午的时间,杜建设就收入了七千多。


    好在前面几天没开张的时候,杜建设并没有闲着,不然今天都供不上货了。


    照这个趋势下去的话,光是今天一天的销售额,就要破万。


    万元户!


    穿越到这个世界,仅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达成了万元户这个成就,杜建设还是有点兴奋的。


    临近中午,李铁牛和李三牛分别带着一车旧电视机从外面回来了。


    一起吃过午饭后,杜建设叫住了想继续出门回收电视机的李铁牛和李三牛,带着他们到了一家裁缝铺子。


    “建设,我不做衣服……”


    当杜建设让裁缝师傅给他们量体的时候,李铁牛有些紧张的说道。


    在外面做衣服太贵了。


    他们平时穿的衣服,都是自己花钱买布料,然后请会做衣服的邻居帮忙,顶多给点辛苦费就成。


    看李铁牛这“怂”样,杜建设没好气的说道:“怕什么,又不要你们花钱。”


    “那就更不行了。”


    李铁牛一听,直接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


    一旁的李三牛也连忙开口:“建设哥,我们不要。”


    杜建设给他们的待遇,已经不低了,尤其是李铁牛。


    这几天偶尔跟着杜建设改善伙食,已经让他们心里不好意思了,哪能再白让杜建设给他们做衣服?


    李铁牛和李三牛都不是不知足和不懂得感恩的人,也有自己做人做事的标准。


    虽穷,但有志气。


    “想什么呢?这是给你们做的工作服,就好比工厂工人的工服。”杜建设摇头笑了笑,解释了一句,又强调道,“不止是你们,我也要做。”


    听杜建设这么一说,李铁牛和李三牛就没那么抗拒了。


    不过想了想,李铁牛还是犹豫着拒绝道:“我们平时干活,不需要这些。”


    “需不需要,不是你们说了算。”


    杜建设板起脸来,故作严肃的批评道:“这涉及到咱们建设电器铺的形象,懂不懂?身为员工,统一着装是基本要求……”


    如今有了工商局颁发的经营执照,他现在就是国家承认且合法的个体工商户,已经加入正规军的行列,自然要把自己和底下员工的标准和档次提升上去。


    说实话,之前执照没办下来的时候,杜建设就先在四合院卖电视机,这种行为其实还是很危险的。


    要是被人举报一个投机倒把,指定遭殃。


    好在改革开放好几年了,大家做对做生意赚钱的事见得多了,并不是那么避讳。


    再加上大部分人对这方面政策了解的没那么透彻,也没人去这样做,杜建设可以说是逃过一劫。


    当时杜建设意识到这个问题,在知道姐夫陈卫国在工商局有熟人的时候,立马就请他帮忙找关系抓紧申请执照。


    虽晚但到,现在杜建设就没这方面的顾虑了。


    被杜建设批评,李铁牛和李三牛瞬间老实,不敢再说什么。


    “好了,快量,待会儿到我了。”


    杜建设拍了拍李铁牛的肩膀,催促一声后,笑着说道:“一人先做两套工装,春夏款等后面再安排。”


    一听还有春夏款,李铁牛和李三牛都精神了几分。


    有免费的工服,谁不想要啊,以后连买衣服的钱都能省了。


    刚才纯粹是不好意思。


    包括杜建设在内,三人很快就量好了做衣服的尺寸,杜建设也开始跟裁缝师傅沟通这工服怎么做。


    没太复杂,杜建设只是参照后世和现在流行的一些工装,把自己想要的效果和要求跟裁缝师傅说一说,基本就可以了。


    从这里出来之后,杜建设又把自己做的工牌给了李铁牛和李三牛,上面除了建设电器铺的名字,还有他们各自的姓名和工号,工号分别是001和002。


    建设电器铺,其实是杜建设之前随便取的。


    刚好是自己的名字,又觉得寓意不错,杜建设对这个没太多要求,就暂时先拿自己的名字当招牌。


    等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再好好琢磨一个。


    杜建设做的工牌小巧略带精致,李铁牛拿在手里,有些爱不释手。


    抬起头来,李铁牛直愣愣的问道:“建设,这上面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杜建设闻言,笑着解释道:“001是你的工号,代表着咱们电器铺的一号员工,三牛是002……”


    “一号员工……”


    嘴里重复了这几个字,李铁牛的眼睛微微发亮。


    李三牛没问什么,但整个人也有些振奋。


    这个小工牌看着不怎么起眼,但对于他们两个来说,却是代表着杜建设对他们的认可。


    连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因为这个工牌的出现,直接让他们对现在的工作有了更多的归属感。


    直至多年以后,这两块添了许多岁月痕迹的小工牌,也记载着一段让人神往的传奇。


    ……


    下午。


    李铁牛和李三牛继续上外面回收电视机,而杜建设则回到了工作的四合院,又陆续收获了三千多的进项。


    没有上午来得多,但加起来的话,今天的销售额和利润收入,已然破万!


    当然了。


    杜建设很清楚,这样的情况不会一直维持下去。


    起码短期内不会。


    一方面,是因为杜建设攒了好几天的量,今天才能做到敞开了供应。


    等之前的存量消耗完了,每天能出的电视机数量,就自然而然的降了下来。


    另一方面。


    则是贾家免费帮他开发了一波市场,现有需求明明白白摆在那。


    今天光是阎埠贵一个人,就给他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业绩。


    站在贾家的“破船”上,阎埠贵狠狠赚了一笔,不过大头都在杜建设这里。


    又过了一阵,见没什么人上门了,杜建设便离开这里,一个人独自前往税务部门。


    缓了些天,杜建设觉得是时候先把自己的第一笔税给交上去。


    交了安心啊!


    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虽然震惊杜建设短时间内就赚了那么多钱,但还在赶着下班之前,帮他把申报交税给完成了。


    改革开放后,干个体做生意的人不在少数,赚大钱的也有很多。


    和那些人比起来,杜建设这点其实不算什么。


    比如傻瓜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久,早在七六年的时候,就已经赚到了一百万。


    那可是七六年!


    这是一个能人辈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