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章 答案

作品:《七零年代:误惹纨绔军少甩不掉

    男老师冷汗涔涔,造孽啊,这是个啥题啊。


    他自诩自己初中毕业的文化水平,在这群人里那也应该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唐诗宋词三百首里,也没读过这个啊。】


    “您想好了吗?请说出你的答案。”


    片刻之后,他攥紧的手终究是松开了,无奈地摇了摇头:“我……我想不起来。”


    苏月卿淡淡一笑:“那么答案是——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男老师不可置信。


    虽然他不知道答案,但是他觉得这个村妇的知识储备深不见底。


    他真的输了。


    其实从苏月卿答出他的题时,他就输了。


    宋文城此时也觉得呼吸有些凝滞,他怎么也想不通,眼前这个女人怎么突然就从一个文盲变成了一个“才女”了?


    “既然如此,按照我们的约定,您需要退还所有的学费。”苏月卿平静地说道。


    男老师虽然不甘,但也无可奈何,愿赌服输,只得点头同意,从怀中掏出了一沓钞票交给了苏月卿,然后灰溜溜地离开。


    苏月卿将钱数了一遍,然后转交给村长:“村长,这些钱您数数是不是这个数目。”


    村长接过钱,脸上满是笑容:“月卿姑娘,你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了!我好像看见了你母亲当年的样子。”


    苏月卿也没有得意,只是轻轻笑着答:“都是些皮毛之学,不能与阿娘相比。”


    在苏月卿的记忆里,母亲温婉聪慧,她常常将诗词编作曲调,唱给幼时的苏月卿听,而她也听得入迷,总是缠着阿娘一首接一首唱给自己听。


    阿娘说可以不上学,但不能没文化。所以虽然她没上过几年学,却不是文盲,她自小就爱读书。


    “你何时会这些的,你不是文盲?”宋文城沉默了半晌,终于还是没忍住问出口。


    苏月卿看着宋文城,觉得他此时的质问好没道理,冷笑着提醒:“你的岳父岳母曾经是科研学者和教授,我怎么可能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上来就说别人是文盲,你礼貌吗?”


    宋文城却是不以为意,“要怪只怪你从来没说过。”


    “你何曾给过我说的机会?”


    见两人关系有些紧张,村长站到两人中间岔开话题,想借此缓和一下气氛。


    “小宋,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里?有什么事呀?”


    宋文城这才想到自己是被李春梅怂恿过来讨要鸡蛋的。


    可是看着此时已经放在村长家桌上的鸡蛋,宋文城只觉得脸颊发烫,他觉得自己甚是可笑。


    村长一家帮着他家出殡,忙前忙后,他怎么可能开得了口讨要那几颗鸡蛋。


    又发现苏月卿也盯着自己,宋文城更是把头低下来。


    觉得说实话有点挂不住脸面,宋文城闷声撒了个谎。


    “我只是路过,看到苏月卿在这儿,所以也就跟着进来看看。村长,我还有事,我就先走了。”


    说罢又看了眼苏月卿,“你也早些回去,别在这惹是生非。”


    宋文城甩手,匆匆离去,根本不管苏月卿。


    “月卿啊,我就倚老卖老一次,有个不情之请……”


    苏月卿也不纠结于宋文城对自己的看法,反正快离婚了,她没必要把这么个人当回事。


    听见村长说话,也是果断应声,“您说,我能做到的都没问题。”


    村长和许年这三年帮了她不少,不然凭她自己很难活下去,她没有稳定工作,许年到处替她寻些打杂、针线的活计。


    她才能攒下一点底气,才有了如今独自面对生活的勇气。


    “我想请你当铁牛的启蒙老师。”


    铁牛已经7岁多了,该是上小学的年纪。


    苏月卿却有些犹豫。


    自己要不了多久就会离婚,那么她在这个村子也住不了多久了。


    若是答应,到时候又做不到,她就失信于人。


    看苏月卿犹豫,村长又加了把火。


    “当然,我们该给多少学费都按标准来,你看怎么样?还有一个月铁牛就能去小学了,可这孩子总是抵触学习,我想请你劝导劝导他。”


    苏月卿算了算时间,也许差不多也是够用的。


    “不行,我不能收您的钱。”


    见苏月卿拒绝,村长有些失落。


    “但是我可以无偿陪铁牛读书,钱我一分钱都不会要的,您和许年哥这些年帮助我们家很多,我都记在心里的。”


    “你这孩子,说话咋还大喘气,那以后让铁牛她娘给你们多做点好吃的,你看你瘦的,以后到村长家吃饭,铁牛他娘做饭好吃,保管给你喂得白白胖胖哩。”


    “好。”


    ……


    宋文城还没走到宋家院门口,就瞧见李春梅站在门口张望。


    “儿啊,你咋空手回来的?那死丫头不肯给?哎哟喂……我就知道,这丫头平日里在老太太跟前装的多乖顺,都是假的,现在老太太走了,她也是原形毕露了……”


    宋文城皱着眉,“娘,你别这么说她,她不是有名字吗?我没要,人家送给村长的,村长帮了咱家多少,这我怎么有脸要。”


    “那也用不上给那么多!”


    李春梅还想抱怨几句,但宋文城不想听。


    他满脑子都是苏月卿背诗词时候的温婉模样,就像是画中的诗人。


    苏月卿好像没有他想象的那般不堪。


    明眸皓齿,五官比他刚离家的时候要长开了些,亭亭玉立,如鲜花也似玉石。


    她会吟诗,也会写字,只是他不知。


    她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他突然有些动摇了,与这个女人相伴一生,好像也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可陈芸怎么办?


    想到陈芸,宋文城的脑子一热,他仔细将两人做了对比。


    苏月卿比陈芸漂亮,而且苏月卿也不是文盲。


    但是陈芸也别有一番风韵,更何况陈芸还有一份广播员的正经工作,她的父亲是厂长,有了陈芸的帮助,他的仕途肯定会一帆风顺。


    可以说娶了陈芸,下半辈子都有着落。


    他这些年在省城摸爬滚打,吃了不少苦,好不容易请李春梅找了三舅家的二表哥的远房亲戚才换来一份机床厂的正式编制。


    加上他肯吃苦,又得陈芸青睐,才在机床厂立稳脚跟。


    他是绝不会再回村子里的,这里给不了他想要的。


    思及此他暗暗觉得还是陈芸比苏月卿高一筹,苏月卿一个孤女,要什么没什么,拿什么和陈芸比。


    这个婚他必须离。


    陈芸有工作、有家世、显然更适合他,一定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