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任务失败

作品:《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双方只能暂时搁浅争议,先行各自领导一支大军,迎战大明东路军的梁必成。


    在他们看来,只有先行击败一方,才能遏制住大明军的疯狂进攻。


    这次是有黑水女真首领扎尔哈,与高句丽的一个将领李承喏联合出击的。


    他们双方因为还未达成有效的统一意见,所以,互不隶属。


    但他们却是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大明的梁必成。


    这次无论是黑水女真,还是高句丽都出了三万大军,合计一共是六万大军。


    虽还比不上梁必成的东路军和靺鞨部族的总兵力,但他们却是占据着地利,以及人和的因素。


    终归这是在高句丽的战斗。


    与此同时,大明东路军统帅梁必成,也接到了探子的来报,说女真和高句丽的双方联军,即将到达。


    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跟随梁必成而来的那些大明年轻将领,一个个战意高昂,兴奋地叫嚷着要给他们一个痛击。


    但梁必成却是沉吟不语,他查看着军情地图,捋着胡子,沉思了许久。


    便挥手制止了众多主动请缨的年轻将领,只见这个老将抬起头,若有深意地看着众年轻将领笑道:“老夫确实需要一个年轻的将领作为先锋,可却不需要他胜,而需要他诈败。”


    “诈败?大将军,我们兵力占据着优势,气势如虹,无论是武器还装备,都是最为新型的。就算正面相抗,我们也是不怂的。”


    “是啊,大将军,我们若是与之胶着不下,战功可就要被其他几路军给抢走了。”


    几个年轻的小将,不断急切地建言道。


    “呵呵,你们还不是主帅,所以,听命行事吧。”梁必成声音虽还是十分温和,却是不容置疑,若有若无中露出了主帅的威严。


    不少的小将,都是气呼呼的,但他们深知大明军纪的严厉,面对主帅的命令,他们不敢不从。


    “你们谁可愿作此次的先锋?”梁必成再次问询道。


    因为不少年轻的将领,心生闷气,所以并么有人站出来的。


    就在梁必成神色逐渐变的阴沉的时候,一个貌不惊人的瘦弱矮小将领,从最后面站了出来。


    “末将钟尉,愿意作前锋诈败。”


    梁必成看了看这个憨厚,又有土里土气的瘦弱矮小将领,点了点头。


    “好,那就由你来领四千步兵,一千骑兵作为先锋。”


    随后,便递给他一道令牌,让他立即带兵前往。那瘦弱矮小的将领,躬身领命而去。


    其他的小将看着这一幕,不少人都对那土里土气的瘦弱矮小将领不满。


    这个钟尉他们都认识,乃是从一个士兵成长起来的都营抚尉,别看年纪不大,却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战役十多次。


    更是在两年前,曾跟随皇帝陛下,北征过也先。


    从一个小小的百夫长,直接晋升到千总,又经过两年两年的磨砺,如今已经是从六品的都营抚尉。


    可以说,在场诸多年轻的将领,大都身世都比他好很多,更有几个还是侯爵,公爵府的勋贵子弟。


    就这样,在无形中,那土里土气农民子弟出身的钟尉,就被排斥在圈子之外。


    如今,见他主动请缨,不少年轻的将领,眼神中都闪过一丝的不满来。


    当军情会议结束之后,众将领走出了营帐。便再也掩饰不住,出言讥讽起来。“哼,想出风头想疯了吧,这小子。”


    “是啊,我们都说了,以我们的兵力和武器装备,是可以主动出击,与之正面对抗的。可这小子,还是主动请缨。”


    “呵呵,别说了,若是被大将军听见,少不得又是一顿训斥。”


    走出营帐的老将梁必成,听到众将领小声的议论后,也只是笑了笑,十分大度地装作没听到。


    在他看来,这次能跟随而来的年轻将领,其实无论是何出身,但有一点却还可以,那就是他们都心怀大明,愿意建功立业,在场杀敌。


    也许脾气性格迥异,但都是热血之辈为国尽忠之辈。


    他们此时也只是发发牢骚,释放着自己的不满而已。


    别说他们了,想当年自己年轻时,不也总是顶撞上峰?甚至把当时的英国公老公爷气的直踹他,谁还没自以为是过?


    若是年轻将领没有一股执拗的劲,没有自己的主见,又怎能成为一个名将呢?.


    正是因为自己也年轻过,所以梁必成十分能容忍这些年轻将领的傲气,也十分大度地不与之计较。


    当然,除非他们做的十分过火。比如为了打击他人,背后使见不


    得的手段。


    若真是这样,他倒不介意狠狠地敲打一番这些人。


    哪怕他们是什么公爷,侯爷府邸出来的子弟,也难逃他的责罚。


    好在这些年轻的将领,都还算十分有底线。。


    虽然对那个钟尉冷嘲热讽,但他们并没有在其他后勤之事上难为他。


    梁必成看到这一幕,也稍微放下心了。


    与此同时,那位土里土气瘦弱矮小的将领钟尉,已经点齐了军马,随后他一声令下,便带着五千步众,先行—步去了。


    作为一支大军的先锋,一般有两种结果,一是胜利,二是被歼灭。


    其实,这两种结果,都是很容易发生的。


    但这次梁老将军却是要求诈败,这却是极为难以控制的。


    一个不慎,就能全军覆没,完成不了诈败的计策。


    这也是为何没多少年轻将领敢主动接取这个任务的原因。


    那些年轻的将领,一部分是勋贵子弟,一部分则是十分吝惜自己的羽毛,没有人愿意接受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任务。


    但钟尉还是接取了先锋官的任务。


    其实,他也不想出风头,但他深切地知道,这是他一次展现自己的绝佳机会。


    寻常的时候,那些好机会都会被勋贵子弟,或者上面有人,更或者长相威武,霸气的武将把持着。


    哪里轮得上他这个出身不好,长相又是极为丑陋的人?


    可以说,他的每次功勋,都是靠着别人捡漏取得的。


    别人看不上眼的,或者是替其他勋贵武将擦屁股的差事,正是这样一件件,一桩桩的被他把握住的机会,才让他积累到如此多的功勋。


    继而成为了从六品的武将。


    这对于一个农民出身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奇迹了。


    若是寻常人的话,也许就会这样心满意足了。


    就算这样一直混下去,倒临终的时候,应该也能混到封妻荫子的品阶。


    可钟尉却是不满足,他对光宗耀祖这件事,简直狂热至极,这也是他一直心中所坚持的理想和信念。


    太祖皇帝的丰功伟绩,一直激励着他。


    当然,他可不是想当皇帝,而是想这一生能晋升到三品官就行。


    这样的话,就能朝廷就能授予他娘一个诰命的身份了。


    那样也不枉他家老娘这些年的忍辱负重地操持家事了。


    所以,钟尉比寻常的年轻将领更加的努力,更加的勤奋,也对每次的机会都把握的极为精准。


    比如这次,在其他的将领看来,也许是吃力不讨好,甚至一个不慎,就能身陷囹圄,或者因为其他导致任务失败。


    但他却觉得风险越大,那么其中的蕴含的功勋也就越大。


    他若是不把握住此次机会,那些谁能明白的好机会,哪里会轮到得他?


    这才是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接受此次任务的原因。


    钟尉身先士卒,领着五千军马,一边前行,一边思索着对策。


    他早已把高句丽北部的军情地形图,熟记于心,哪里是山川,哪里是河流,哪里是平原,只要他一思索,脑海里的地形图就会变的十分立体。


    这是他的一个才能,也是他的一个良好习惯。


    当得到要即将北征的命令后,这一路赶来,他每天都在学习各种高句丽的军情地图。


    而今,终于有此机会了。


    “钟抚尉使,马上就要靠近敌军了,我们如何部署?”


    因为这次被这个抚慰使选中,不少的校尉心中其实都是沮丧的,士气也不是太高。


    先锋军当然是好事,可却是一支要诈败的先锋,这就很危险了。


    既要做到进攻伏击,又要保存部分实力,要能得以逃脱。


    如此保持均衡的态势,十分的难,远比上场杀敌要难的多。


    当然,这也十分考验一个将领的时候了。


    钟尉看着众属下,并没有独断专行,他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愿意听从属下的意见。


    “诸位可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既袭扰了敌军,又能诈败安然而走?”


    听了他的话,几个校尉便开始思索起来。


    “钟抚尉使,要不我们分派成两支.人马,一支佯装袭扰进攻,另外一支原地等待佯装逃走。”


    一个校尉出着主意道。


    他的建言一出,立即赢得了几个校尉的赞同。


    谁知,钟尉却是摇了摇头:“这样太过明显,我们不能有轻视之心,能首先出战,绝非是酒囊饭袋之人。”


    “所以,在进攻伏击的时


    候,要尽量全力攻击,甚至最好要打一个小胜仗。”


    众校尉听了之后,都点了点头:“既然钟抚慰使已经有了决定,我等遵守就是。”


    “好,那就听我号令,在前方密林处,准备伏击他们的先头游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