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兴高采烈

作品:《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这些人来了之后,向他大礼参拜之后,便开始忙碌起来。


    一堆堆的奢华的衣物,一件件名贵的器物,从车上搬了下来。


    而且,有些人已经在院外,搭建起了帐篷。很显然,这几日他们都要停留这里。“贵人,让奴家为您更衣吧。”


    一个中年太监,谄笑着躬身道:“时间紧迫,我们这就开始学习宫中的礼仪。”


    “宫……宫中礼仪?”林铭恍恍惚惚,如在梦中一般。


    在众太监的伺候下,他一家人很快,就换上了从未见过的蟒袍华丽服饰。


    而后,开始在官员,太监,老嬷嬷的教导下,开始学习起了礼仪。


    与此同时,皇宫中,朱祁钰也召来了内阁,宗人府,以及礼部尚书,侍郎。


    把失落在民间的皇子一事说了出来。他一说完,群臣都懵了。


    “遗落在民间的先皇的大皇子?陛下,这可不是小事啊。”


    “陛下,这可是关系到皇家血脉,可不能轻易下结论啊。”


    面对群臣的质疑,朱祁钰早有准备,直接把案几上的详情折子,扔给了他们。


    “自己看吧。”


    群臣颤巍巍地接过那奏折之后,详细查看了一番。


    上面既有这位皇子的详细经过,还有大量的证据。


    “各位爱卿,你们今日就可以去林家铺,验证他是否是皇家血脉。”


    “验证结束,明日进行廷议。”


    群臣慌慌张张出了皇宫,而后马不停蹄,立即出城,去了林家铺.


    宗人府是专门管理皇家事务的。一般宗令都是有名望,有威严的皇族担任。


    其下,又设立左右宗正,由勋戚、和礼部侍郎兼任。


    千百年来,为了保证皇家血脉的真伪,纯正,宗人府拥有着不少的验证手段。


    这不,得知了有先皇的皇子遗落民间之后。


    宗人府,礼部,内阁的一众大臣,立即赶往林家铺。


    此村距离南京城较近,他们匆匆忙忙,很快便到了。


    到了之后,立即开始用各种的手段,来验证林铭皇家血脉的纯正性。。


    其实,当这些大臣,一看到林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七八分相信了。


    因为此人,与当今陛下实在太像了。


    而且,连老朱家的特有耳后疾都有,这足可以证明九分是皇族的血脉了。


    随后,他们又把所有的证据梳理了一遍。张嬷嬷的身份,以及那皇家特有的长命锁等,再一次证实了这个林铭,是先皇遗落在民间的骨肉。


    这些大臣在林家铺,忙碌到半夜,这才离去。而他们的论断结果,也终于出来。


    林家铺的林铭,是先皇遗落在民间的大皇子,当今陛下的大哥。


    身份确定之后,那么明天就是廷议了。主要就是让这位大皇子,认祖归宗,回到皇家。


    当然,作为当今天子的唯一活着的兄弟,其一个藩王的身份,是少不了。


    这一夜,内阁,宗人府,礼部,忙活到了大半宿,一直商议着明日廷议之事。


    翌日,五更时分。早朝。文武百官一到,就立即听闻了这件大事。


    纷纷议论。


    “什么?先皇遗落在民间一个皇子?这……这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昨天内阁,宗人府,礼部都调查完毕了,确定是皇家血脉。”


    “啧啧,如此来说,陛下又有一个兄弟了。”“是啊,我大明也将又多了一个藩王了。”在众文武议论之际,朱祁钰走了进来。


    众大臣顿时鸦雀无声,默默地低下了头。大礼参拜之后。


    朱祁钰先是过问了一下国事,随后又对应天府尹谢阳嘉奖了几句。


    赞赏他的一系列的利国利民的措施和手段。


    站在人群的中的谢阳,听了之后,顿时松了口气。


    他还以为皇帝对他招摇过市巡街,有成见呢。


    看来,因为皇家喜事临门,陛下没有怪罪自己啊。


    以后需要戒骄戒躁,不能飘啊。谢阳暗自警醒自己。同时,又暗自庆幸不已。议完了这些国事之后,朱祁钰又笑道。


    “今日是今年最后一个早朝,结束之后,诸位就可以休沐,与家人准备迎接新春了。”


    “不过,在这之前,想必诸卿也耳闻了一件事,那就是先皇遗落在民间的大皇子,找到了。”


    文武百官听闻之后,立即恭贺不已。


    “呵呵,今日就要廷议一下朕这位大哥的封赏问题。”


    “他遗落民间二十余年,受尽了苦难,朕想询问诸卿,该如何安慰。”


    众文武听了,皆是一震错愕。


    其实,这是皇家之事,根本不用廷议的,皇帝自己与宗人府就可以决定了。


    之所以,还询问他们,其实,就是知会他们一声。


    让他们知道,当今陛下多了一个大哥,大明多了一个藩王。


    如此而已。


    说是廷议,其实也就是让他们知道此事而已。不过,这些大臣还是给出了一些建


    言。


    比如给这位先皇的大皇子一个较好的藩地之类的。


    朱祁钰听了点头不语。于谦这时走了出来。


    “陛下,这位大皇子遗失多年,不如在京城涨涨见识学问,再就藩也不迟。”


    “臣附议。治理一个藩地数十万百姓,没有见识,能力是不行的。”阁老沈睿也是点头道。


    其他大臣,大多也是赞同。从一介平民,直接跃升为地位尊崇的藩王。


    如此天翻地覆的身份变化,若是没有深厚的德行,见识,绝对会被藩王属官凌欺。


    朱祁钰也是担心这个。


    前世,他见过太多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家中突然拆迁,拥有了上千万的资产。


    在如此暴富之下,心态骤然变化。


    很多拆迁户子弟的下场,都极为的可怜。厚德载物。


    若是没有深厚的德行,见识来做支撑的话,反而遗害后代,给皇家抹黑。


    而于谦,沈睿的建言,则是很符合他心中的担忧。


    “好,那就依照于阁老,沈阁老的建言,朕这位大哥,先不封藩,暂居京城。”


    “派遣翰林院的学士,时常教诲,增其见识。”众大臣听了,皆是高呼:“陛下英明。”


    随后,朱祁钰又与群臣商议了一番,赐给朱祁铭的王爵封号。


    想到他是南京城附近找到的。众臣便建议封这位王爷为吴王。


    等过几年,他能就藩的时候,再更换也不迟。朱祁钰听了,便也同意了这些大臣的意见。退朝之后,朱祁钰便来到了太后的宫殿。吴太后见了他,立即站起身,神色有些焦急。“皇帝,大臣们没说什么吧?”


    “没有,母后。一切顺利。”朱祁钰笑着安抚道:“不过,于太保,沈阁老建言大哥,先在京城待几年,涨涨见识,再就藩。”


    吴太后听了,顿时喜上眉梢。她还真担心皇帝,立即让大儿子就藩呢。


    她还没有弥补亏欠他的母爱,还没有享受孙子承欢膝下,可不愿他们这么快就去藩地。


    如此安排,简直再好不过了。


    还是于谦,沈睿能体会她这个做母亲的心思。“好。好,如此安排再好不过了。”


    “想必经过这一天的训练,你大哥他们基本礼仪都掌握了。不如今日,就让他们来认祖归宗,祭祀列祖列宗。”


    吴太后笑道。


    “也好,那就按照母后的意思去办。”朱祁钰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林家铺的林铭一家人,可以说到如今,还处在震惊当中。


    他们虽想到自家一定是豪门贵族,但如何也没想到,竟是皇家。


    而他林铭,竟是大明宣宗皇帝遗落在民间的大皇子。


    这个身份,让林铭一家人,一整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皇家?


    宣宗皇帝是他的父亲。当今天子,是他的弟弟。当今太后,是他的母亲。这……是林铭夫妇做梦都不敢奢望的。


    反观他们的三个子女,则是像过新年一样,兴高采烈,比着自己的新衣服,谁的更好看。


    哪样美食最好吃。


    至于那瞎眼的老者,这一天一直坐在屋里,恍如梦中一般,喃喃自语。


    “我老林头要成为王爷的养父了?要有人天天伺候了?”


    “昨天来的当今皇帝?哎呀,我眼瞎,可惜不能—睹圣颜。”


    这一天,林老汉都在喃喃自语。每当三个娃欢天喜地,跑来给他送好吃的。


    他总是提醒三姐弟:“你们以后是皇室子弟了,要懂规矩了,不能这么散漫了。”


    “爷爷,什么是皇家子弟?”


    “咳咳,皇家子弟就是……皇帝的亲人,昨天来的那个就是咱们大明的皇帝,你们的叔叔。”


    林老汉笑道:“以后,你们要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了。’”


    “爷爷,那我们以后是不是经常吃到这么好吃的了?”


    “爷爷,那以后我们是不是能买得起马车了?”


    林老汉听了,则是爽朗大笑道:“哈哈,能,能,你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一定不要骄傲猖狂,不要欺压百923姓。”


    “好的,爷爷,我们才不会像林财主那样的。”


    林家铺的村民也终于知道了一点的消息。他们村子临近南京城,村民们还是有点见识的。


    他们见到那些太监,宫女不时出入林家的破落的小院。


    又不断有恭敬的大人物来。


    他们就猜测到了,那林家的林哥儿,可能真的是一个贵人。


    大多数的村民,都是与有荣焉,激动莫名。林家铺出了一个天潢贵胄了。这让他们倍有面子。


    “啧啧,我从小就看着林哥儿不是常人,没想到真的让我猜到了。”


    “是啊。我就知道那位张老太出身不凡,她虽不长出门,但一看就知道来历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