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密折

作品:《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南霸王石柱子听到以后不必再煎熬了,喜不胜喜道:“好,好,谢陛下。俺以后自个读书,读自己的喜欢的书。”


    朱祁玉点了点头,正色道:“这几日,有个大案,朕要亲自去办,你们三人就随行吧。”


    “是,陛下。”唐剑,石柱子,吴桐三人暗自欢喜道。


    与此同时,三司衙门也对那些破案能吏,神捕们进行了调整。


    通俗来讲,就是强强联合。


    房涌、周唐、展飞三人编成了一个小队。


    如此的措施,让房涌暗自不爽:自己在密折里,明明详细把发现的线索禀明了,怎么上面没任何反应啊?


    没进行嘉奖不说,还塞给了他们一个捕快。这算是什么事啊?


    房涌不由向周唐抱怨了一番。谁知,却是引来他的劝慰。


    “典史大人,其实这是陛下和诸位大人在保护我们。”


    “周兄此话怎讲?”


    周唐淡淡一笑:“朝廷虽没明说,也没嘉奖我们,正是因为此事机密,不便大肆宣扬。”


    “而这个展飞,则是扬州的有明的神捕,从一个游侠出身,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就做到了快班的捕头。”


    “大人是典史,不知道这是多么难升吧?”


    “此人不但能力超强,而且必然也发现了我们没有发现的线索,所以才会分配到我们一组。”


    经过周唐的点醒,房涌瞬间释然了。


    “幸好是周兄提醒,否则,我就陷入魔怔了。”“呵呵,那展飞来了,大人不可怠慢。”


    “放心,我的为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一向喜欢结交英豪。”


    展飞是典型的游侠儿。


    身材英挺,狼腰猿臂,鹰眼环目,一看就知凶厉之人。


    但这三年的府衙生涯,让他学会了隐忍。“见过典史大人。”


    他虽是扬州捕头,屡立功勋,却依日是吏员。所以,见了房涌,依旧行了下官之礼。


    房涌虽是纨绔出身,但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对于有本事的人,他从来以礼相待。


    “哈哈,展捕头客气了。”。


    “我等在余杭早对阁下有所耳闻。你单独捕杀水猴子林立,率四人围杀白莲教贼子二十人。”


    “你的战绩,可是明传我江南诸府县啊。”


    对于展飞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比夸耀他的战绩,更令他开心的事了。


    房涌这番恭维,正好挠到了他的痒处。展飞顿时对房涌好感大增。


    在一些官吏们来看,他这样的胥吏,从来是很低下的。


    哪怕这些官员,要依靠他们去做事,也向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而房涌这位大家族出身的官员,则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态。


    这让他很是受用。“大人谬赞了,小人那点战绩,实在不足挂齿。”


    “哈哈,来,我与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余杭明察秋毫,断案如神的书吏周兄。”


    房涌拉来一旁的周唐,为二人介绍。


    听到这,这位神捕惊讶道:“可是余杭周唐周兄?”很显然,他也听过周唐的大名。“哈哈,正是在下。”


    “能有两位公事,实乃我展飞之幸。”


    三人畅聊了一番之后,竟有相见恨晚之意。


    同时,他们也开诚布公,把各自发现的线索,相互交流了一番。


    “看来,三位大人,让我们组成一个小队,是有原因的。”


    三人神色中夹杂着兴奋和激动。


    三司的长官,看向他们的眼色,刚才却是温和有加,言语中都带着欣赏之意。


    对于其他人,则是没有这种态度。可见昨夜的汇总,唯有他们三人有所发现。


    “周兄,既然我们发现了线索,接下来是否要去金陵查探?”


    展飞不愧是精明强干的神捕,他立即就猜测出了下一步的计划。


    “是的,我们决定准备去金陵县一趟。”皇宫外。


    朱祁玉挥舞了一下马鞭。而后,策马狂奔而去。“走,去金陵县。”


    唐剑,石柱子,吴桐直接策马追上。金陵县,距离南京城大约百十里。是沿海府县的中心。


    它地处要道,四通八达,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十分的繁华。


    是名副其实的大县。


    朱祁玉一行四人,一路疾驰,一个时辰之后,已然到达了金陵。


    “不愧是南京城的附属大县。”


    如此的绝佳胜地,让朱祁玉不得不感叹它的壮丽。


    进入了城中之后,他们便找了一处上好的住处安顿了下来。


    “公子爷,这您住的习惯吗?”


    在唐剑看来,哪怕这是最好的住处,却依旧委屈了陛下。


    “哈哈,你能住的,本公子为何住不得?”“而且,这算是很不错了。”


    三人见此,这才放下心来。


    安顿下了之后,他们便立即去了酒楼。在这个时代,哪里的信息,最全,最快?当然,莫过于酒楼了。这里汇聚着三教九流,四方来客。


    每日所议论之事,上至朝廷国事,下至走卒贩夫逸闻趣事,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各位,金陵寺要举办舍兰节了,这可是我县的一大盛事,今年怎么人这么少啊?”


    “是啊,往年到了这个时候,来自四方的游客,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呵呵,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还不是令天子震怒的那件大案影响的?”


    “唉,现在这件大案,闹得我们江南人心惶惶,朝廷竟毫无头绪。咱们这位陛下,不是英明神武吗?”


    “嘘嘘,小点声,你想找死,也不要连累我们呀。”酒楼大厅,不少的食客,谈论着关于的舍兰节,和那件震动江南的大案。


    正在众人议论之际,这时从走进一伙人。


    他们一个个神色激动:“各位,我们刚从金陵寺回来,这次玉兰大师,可是十分大方啊。”


    其他人顿时来了兴趣,纷纷询问。


    “怎么个大方了,往年都是赠送大师们的法器,这次难道还要送金佛吗?”


    有一个食客笑道。


    谁知,那伙人听了,大笑道:“哈哈,还真是如你所说,这次金陵寺要送出开光过的金佛。”


    “而且,不是鎏金的,是纯金的。”此话一出,顿时引得酒楼大厅众人的振奋。


    “金陵寺的玉兰大师,这么豪气吗?”


    “哈哈,看来是着急了。这两年,珈蓝寺的信众,越发的多。金陵寺的信徒,被抢走了不少。”


    “难怪如此。没想到连佛家子弟都竞争的如此厉害了。”


    一旁饮酒的朱祁玉,端着酒杯,嘴角扬起—丝的嘲笑。


    这金陵县,自古以来,佛法昌盛。


    有大大小小的寺庙,数十座,为了争抢信众,也开始内卷的如此厉害了。


    连世俗的一些手段,都用出来了。特别是金陵寺与珈蓝寺的争锋,这两年更是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这珈蓝寺虽才立庙不到十年的光景。却能与名震江南的金陵寺分庭抗礼了。而且,还使金陵寺,使出了如此的手段。看得出,珈蓝寺威胁有多大。


    “珈蓝寺?”


    朱祁玉瞬间想起,那个神捕展飞密折里的信息?难道是这个珈蓝寺?正在他寻思之际。


    这时,从门外又进来一伙人。


    这群人身穿百家补丁的僧衣,一个个慈眉善目。进来之后,则是向酒楼的诸人道。


    “诸位施主,小僧是来化缘的。舍兰节即将到了,珈蓝寺准备为信众熬制万香粥。”


    “特来化缘。”


    众食客没想到,刚说起珈蓝寺和金陵寺的争斗,对方就来了。


    而且,还是来化缘的.


    朱祁钰感觉这未尝不是一种巧合。


    他们追寻着“金陵,和尚,密宗”这三个线索而来。谁知,一来到金陵县,就遇到了和尚。而且,还是珈蓝寺。这怎能不令他起疑心呢。“万香米?是什么意思?”不少的食客,不由感到一阵好奇。


    金陵寺是要送开光的紫檀佛珠,甚至是金佛,来吸引信众。


    而这珈蓝寺则是要为信众熬制万香米。。


    面对众食客们的询问,那慈眉善目的年轻和尚,微微稽首。


    “万香米,顾名思义,是化缘万家的香米,蕴含心善的良善、诚心,再有鄙寺精心熬制而成。”


    众人听了这珈蓝寺的和尚,不由悟了。这就如这珈蓝寺僧侣身上的千家僧衣一样。也是祈求千家施舍的布匹,裁制而成。


    若只从这一点出发来看,这珈蓝寺的僧侣,要远超金陵寺这些本土的寺庙了。


    他们的方式,会让信男信女,更加的信服。


    反观金陵寺,向有缘的信众发放开光的紫檀佛珠,金佛这种方式,也许会吸引很多百姓围观。


    但在内心来讲,也许真不如珈蓝寺更能吸引信众。


    金陵县的百姓,大都崇信佛法。


    面对珈蓝寺的化缘,多则一块碎银,少则几个铜板。


    这酒楼的老板,倒是很豪气,出手就是十两银子。


    至于朱祁钰也让吴桐,给了他们一锭碎银打发了他们。


    不过,在那和尚准备离开时。


    朱祁钰捻起一粒花生豆,暗用内劲,直接弹向手提茶壶的跑堂小二。


    小二吃疼之下,直接向前跌倒。


    手中的热水壶,也飞向了那青年的僧人。大厅众食客,见此一幕,皆是大吃一惊。那茶壶开水,若是泼在身上,后果可想而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青年和尚,闪电般出手,接住了那茶壶。


    而那满壶的茶水,竟没有一丝的洒出来。


    如此高绝身手,赢得满堂喝彩。


    “这位小师傅,真是好身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