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与子同袍

作品:《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夜晚,月光被乌云缚住。


    燃烧的火盆,稍微有些暗淡。


    值守的士卒,转身抱来柴草。


    营帐中的刘备才入寐,就被外面喊杀声吵醒。


    想道:“好在今晚谨慎!”


    告诉了军吏提防。


    戍守的士卒禀道:“黄巾夜袭大营,幸好辕门前有三条壕沟,使得敌方未得手。”


    刘备明显感到不对。


    来不及多说,匆忙着甲走出帷幄,亲兵举盾走在前方遮护。


    防范时不时撞在盾上的流矢。


    好在刘备甲胄是黑玄色,不像金甲在火光中那么显眼,没成为躲在暗处弓箭手,射杀的目标。


    密集的箭矢下,耳边尽是呼啸破空声。


    刘备目光凝视,不断巡视四周,见外面火把稀少。


    心中已料定是疲军之策。


    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军心,千万不要营啸。


    军士长期厮杀,处于紧绷状态。


    只要一人开始乱跑尖叫,势必会蔓延到全军,惊慌下自相残杀踩踏,形式便会彻底失控!


    刘备遂狠下心,不顾自己安危,叫人竖立大纛在自己身后,点燃篝火,令人擂鼓同声相呼:“使君在此!毋惊!毋动!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修我戈矛,与子同敌!”


    数十军吏在人群中此呼彼应,有的军吏在混乱间,被并肩作战的袍泽不小心误伤,忍着剧痛。


    手捂住撕裂的伤口,管不了在淌血,咬紧牙根,一同呼喊。


    “修我戈矛,与子同敌!”


    “修我戈矛,与子同敌!!”


    差点陷入混乱的大营,俨然停歇。


    有的士卒干脆坐地上,不再惊恐到处乱跑。


    攘臂高呼:“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一时间百口同声。


    有榜样的力量在前,慌乱的辅卒,和被带同等乱了的战兵。


    都逐渐偃旗息鼓下来。


    没有人再惊恐。


    一个个看着自己旁边的同袍,深呼气喘息未定。


    没过多久,如刘备猜断般,箭矢只持续了会,对面就歇停退走。


    真正中箭伤的人,或许还没有,刚才混乱时,造成的伤亡大。


    刘备命人击鼓,告知犄角之势扎营的关羽,使他不要出营追赶。


    然后又将篝火,置放的更远。


    看着惊魂未定的士卒。


    刘备不顾射到他身上的流矢,旋抚掌大笑。


    能够控制差点营啸的军队。


    说明士卒同袍,已经真正容纳成一体。


    一支仅听令他刘备的军队,通过了混乱生死的考验。


    才算得上浴火重生。


    虽然危险,刘备却真有些感谢,这伙偷袭的黄巾军。


    若非他们误打误撞,将各乡的兵卒,融和成袍泽。


    不知还需要多久。


    不过恩归恩,仇归仇。


    该报还是要报的!


    夫未战而庙算者,多算胜,少算不胜。


    刘备目光瞥向,漆黑的夜空。


    染姓的渠帅,也有可能不单单只想袭营,从有组织的撤退就能看出,对方不寻常。


    贸然追出去,我明敌暗,即便甲胄精良也难占上风。


    况且今夜没月光,限制了骑兵。


    刘备默算道:“那就等天明再说罢!”


    ……


    火盆里的木柴噼里啪啦作响,照亮了一整夜。


    这一夜,不少人翻来覆去,不敢睡着。


    生怕又出现变故。


    这点在新卒身上,尤为明显。


    忍了整晚上的赵云,趁天色稍亮,与刘备说了一声,点齐人马,杀出营寨。


    直扑叫声方向。


    那伙人远远见赵云杀来,怪叫四散逃命。


    可惜跑不过,一记侧冲,就倒下许多黄巾。


    其余人被赵云等骑兵,生擒回营。


    “小人说的是实话,我家渠帅与染渠帅不合,今早的袭扰,也是渠帅之谋,不欲染渠帅再立威望。”


    “如有半点虚假,我将死无葬身之地,还请将军宽恕!”


    被绳索缚住的黄巾军士,磕着头惊恐道。


    上一个硬气不说话的,已经被推出去砍了。


    轮到他时,发现自己还是没如想象般胆子大。


    更何况,汉军里还有个黑汉,歹毒建言,直接杀了太过便宜。


    不如杀半身,多流会儿血,再五马分尸,看他说不说?


    黄巾军士怒骂,杀人不过头点地。


    这般杀法,未免太过折磨人,他说便是。


    听对方倾肠倒肚,连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说出惹人笑。


    黄巾不合,事真事假暂且存疑。


    据哨骑打探到的消息。


    梁邹原有近万黄巾,先前被击溃的残兵败将,也逃到这里。


    在加乐安支援过来的人马,现在估摸着不下三四万。


    虽乌合之众,守城居高临下,哪怕辅卒也能举石块木柱砸下。


    强攻城是不可能,伤亡太大。


    刘备可舍不得将自己的士卒,消耗在攻城上。


    还是需想办法将敌方诱出城野战。


    一时半晌,刘备也觉不好下手。


    城里的黄巾早被打怕了,小股骚扰可能会出来,大军作战,怕没那么容易再出来了。


    是时候调整战术,先解东平陵之围,梁邹里的贼军要赶来救,恰好以逸代劳,迎头以击。


    与诸校尉商议后,全营收拾饮器、石磨等做饭用具。


    马匹喂食粮草,车营将木轮装上,部分士卒先着甲出营。


    为防止追击,遂安排车营走两边,骑兵为后翼。


    盾牌与弓弩手,在内沿车队而行。


    正当刘备将一切安排下去,突然有哨骑来报。


    梁邹城里冒起浓烟,有兵戈相击和厮杀声传出。


    刘备登高探看,见城头守城的人手,都稀少许多,喊声越发清晰,城里青烟滚滚。


    如此戏剧性的一幕,令人摸不准,黄巾军到底怎么回事?


    若为了麻痹汉军攻城,制造一些喊杀声,在几处空地烧毁木料即可。


    而此时城内起烟火,至少有十几处。


    还隐约见人去打水。


    且城墙上守城的士卒,还是脸朝城内,背朝城外,须知攻城之战,一旦被敌军攻上城头,就没那么容易赶下去了。


    露出这么大的破绽,完全不像作假,倒真像两军火拼。


    刘备此刻又见,十几人跑下城墙,消失在巷道。


    遂毅然决然,下定决心,回到军营立马擂鼓议事,检查器械,传令趁机攻城。


    取消了先前撤军的军令,已着甲的士卒,配上盾牌,恰好可以直扑城头。


    战机稍纵即逝,哪怕有陷阱,他也要一试。


    要假陷阱做到这种份上,敌军主将也足以令人目瞪口呆。


    好比韩信背水一战,不留一队骑兵冲击赵军大营,两面夹击。


    反真在河畔,先将自己逼进绝境,幻想在绝境里爆种破敌。


    这种事情几乎不存在。


    下场绝对只会全军覆没!


    张飞请命道:“大哥,让我先登城头,立下首功,出征以来,二哥与子龙率部厮杀得痛快,倒给我憋坏了。”


    刘备扶起张飞,叮嘱道:“登城凶险,遇到危险保命要紧,不要厮杀上头盲目冲。”


    张飞微颔首,“喏!”


    应允而去。


    一旁的赵云也欲言又止。


    刘备吩咐道:“子龙,你率骑兵游走,其余三面城门,若见有人开门逃跑,立即率军追击。


    待步军到后,你隐蔽前往东门,等敌军逃至半路再掩杀。”


    对赶来的关羽道:“先登营与益德所部,一道攻城,云长率兵接应。”


    又对剩余人道:“其余诸将校尉,赵震领部前往南面堵住缺口,韩牧率部前往北面,拦下敌军突围,此战围三阙一,使敌不做困兽斗死。”


    “我已调集骑兵追杀,诸位勿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