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作品:《医妃有毒:禁欲王爷狠狠宠

    “属下知道。”


    赵七将人抱起来,让她趴在浴桶边上,慌忙的宽衣解带直入主题。


    第三日。


    羽七陪清宁到太子府拜见沈蕴。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后。


    沈蕴看她容光焕发,一切都很好,便安心了。


    当然,羽七跟着她那么多年,清宁嫁给羽七,她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娘娘,奴——”清宁及时住口,改口道:“臣妇跟着娘娘也学了不少的医理,不如也去女医署继续学习?”


    “这件事你要和羽七商量。”


    “羽七……他倒是不同意。”


    “只要他没欺负你,你们夫妻之间的事情,本宫可不会参与。”


    “是,我知道。”


    嫁给羽七之后,他急切的想要孩子。


    清宁倒也想要。


    可孩子的事情,特别是见过皇上,皇后娘娘二人求子艰难的历程之后,她觉得,这种事情真得看缘分。


    不用伺候皇后,整日还有人伺候她,清宁的人生瞬间变得有些无所事事起来。


    她不太喜欢这种感觉。


    可是,每日与羽七腻在一起的时候,又觉得很甜蜜。


    沈蕴似看出她的心思,说道:“如果真觉得无聊,本宫给你陪嫁的那些铺子,你仔细接手去,女医署哪里用得着你?”


    “当家做了主母,要有主母的样子,就算要当甩手掌柜,你也得要找信得过的掌柜管理,明白吗?”


    “是,我记住了。”


    从前,整个太子府,永华宫都是她在管,管铺子想来也不会太复杂。


    ————


    午后,林世安下朝后就陪卿安宁回卿府。


    御使大夫卿诚世是满面春风,十分开心的样子,谁能想到,最终是她的女儿嫁给了林世安这位新起之秀。


    席间,卿诚世夫妇对卿安宁也是十分和蔼,看不出任何的怀疑。


    这番归宁,根本看不出任何蹊跷。


    唯一的疑点便是卿夫人问卿安宁的嗓子怎么还没有好。


    卿安宁也是应对如流,先是感谢母亲的关心,随后说起要去女医署,到时候问一问太医,或医女们。


    “你这嗓子都坏了好久了,再拖下去,我和你父亲都会担心的。”卿夫人关心的说着。


    卿安宁点头。


    只能说这原主虽是庶出的女儿,因着她亲生母亲已经死了,在府中虽然不得宠,但也不算被苛待。


    这卿夫人看起来也是个好说话的。


    饭后。


    林世安同卿诚世进了书房。


    “世安,我这女儿胆小懦弱了些,若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请你多担待啊。”


    “岳父重了,安宁她性子很好。”


    卿诚世点点头,倍感欣慰,邀请林世安入座。


    下人奉茶后退下。


    原本,卿诚世没有想过这个庶女会成为林世安的正妻,所以现在更是重视这段姻亲关系了。


    他喊了林世安进书房。


    那边,卿夫人应该也把卿安宁喊去训话去了。


    林世安想了想,问道:“听安宁说,她自幼就失去了生母,这些年,母亲对她也是极好的。”


    “是。”


    卿诚世理所当然的回答。


    反正,他看到的,夫人对庶出的孩子们并不差。


    林世安继续道:“那母亲应该是最了解安宁的人了?”


    “这个——自然。”


    应该是的吧。


    聊了会儿,林世安再一次说道:“翠芽是一直都跟着安宁的下人吗?”


    “啊不是,我记得从前是翠果,好像是翠果贴身伺候的,但是半个多月前,安宁去云佛寺进香回来时……”


    说到这里,卿诚世话音戛然而止。


    林世安问道:“回来时发生了什么?”


    虽然他救卿安宁那日,翠芽就提及过去云佛寺回来,卿安宁被匪徒追杀过,但,最后是有惊无险的。


    他也问过卿安宁。


    卿安宁说的是她骑着自家的马儿回来,逃过了一劫……


    卿诚世道:“回来时遇到了劫匪,贴身伺候的丫鬟已经死了。”


    虽然不知道那丫鬟叫什么,但卿诚世是听卿夫人说过这件事的。


    “怎么,贤婿有什么疑虑?你放心,安宁回来时完好无损,老夫发誓,绝没有别的不好的事情。”


    林世安抱拳,“岳父放心,我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多了解一下安宁。”


    “那就好。”


    林世安也明白了,卿安宁在卿家算不得得宠,他要了解卿安宁,在卿诚世这里问不出任何东西来。


    而翠芽失踪的事情,他也绝口不提,提了也没用,平白无故的让卿大人担心。


    另一边。


    卿夫人带着卿安宁回了她的闺房。


    然后按照卿诚世的吩咐,对卿安宁进行训诫教导,在问清楚卿安宁没有和公婆住在一起后,便说道:“不用侍奉公婆你的命也挺好的,如此好生侍奉夫君,为他排忧解难就好了。”


    卿安宁乖巧的点头,“是,母亲女儿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