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5章 谢安忽悠桓温朱元璋怒斥朱棣文盲

作品:《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安石贤弟觉得本官应该如何北伐扫清天下呢?”


    “臣久在田野偏僻之地居住,对朝堂军国大事不甚了解,又怎么敢在主公面前献丑呢?”


    “主公胸中韬略无数,自然有北伐之周密计划。臣只需遵从主公的命令行事即可,又何须自作主张?”


    如此这般,无论桓温怎么询问,谢安都是一连串的马屁送上。


    这也让桓温如沐春风,竟拉着谢安连续聊了三天,这才正式授予谢安官职,让他在荆州出仕。


    【凭借着出色的口舌才能,谢安立刻得到桓温的器重。


    【在桓温的全力支持下,谢家不但渡过了谢万北伐全军覆没导致的大危机,甚至还更进一步地在东晋朝廷内部获得更多的官职,扩张了势力。


    【一年后。


    谢安一脸悲痛地前来求见桓温。


    “主公,臣的弟弟谢万过世了。”


    桓温大吃一惊。


    “这,怎么会这样?”


    “安石,节哀顺变啊。”


    谢安才刚四十岁,谢万都还不到四十,而且又在建康而不是北伐战场,正常来说不应该会死的。


    谢安俯身下拜,诚恳地开口。


    “谢万过世,谢家在朝廷中缺乏人手,还请主公批准让臣回归朝廷,充当您在朝堂上的耳目和党羽。”


    桓温陷入沉吟。


    让谢安这么一个知情识趣,说话好听的幕僚离开身边,桓温很不情愿。


    “臣不是自夸,在交际这方面颇为擅长,而且朝廷中也有不少人脉。”


    “近来主公和朝廷的关系多有紧张,臣若能前往建康,必可从中为之缓和一二。”


    “若本官有朝一日欲遗臭万年,又该如何?”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莫名其妙,实则出自桓温之前在心腹们面前说过的一番话。


    “若不能流芳百世,那便当遗臭万年!”


    它的潜台词是,假如桓温不能当一个流芳百世的忠臣,做一个遗臭万年的篡位之臣也未尝不可。


    桓温想以此试探谢安的态度。


    谢安听到“遗臭万年”这四个字后表情明显变化了一下,但马上就恢复正常,诚恳开口:


    “司马氏之江山由来,仔细论之,亦遗臭万年矣。”


    桓温彻底放心,哈哈大笑。


    “安石,你且去建康便是!”


    两天后,谢安坐船离开了荆州。


    从建康前来告知谢万去世消息,并随谢安一同回转建康的侄子谢玄有些好奇地开口:


    “您去年来荆州时乃是乘车,为何今年回归建康却是坐船呢?”


    谢安微微一笑。


    “来时寸步难行,回时归心似箭!”


    数日后,建康码头。


    谢安刚刚踏上建康的土地,就看到了满脸悲苦表情的王操之。


    他心中顿时一跳,有了种极为不好的预感。


    还没等谢安开口,王操之就大哭起来。


    “叔父,我爹他……走了!”


    谢安如遭雷击,整个人定在原地。


    【这一年对谢安来说,注定是极为难忘的一年。


    【他的亲弟弟谢万和忘年至交王羲之先后去世,而他本人也顺利离开桓温幕府,回归东晋朝廷。


    【作为东晋传统世家的一员,同时又有桓温的支持,这也让谢安两面逢源,官职扶摇直上。


    【短短数年内,谢安升任侍中,随后又被提拔为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成为东晋朝廷的重要人物。


    看到这里,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秦始皇嬴政:谢安这小子,还真挺有意思的。


    【汉高祖刘邦:这交际手腕厉害呀,不管是山野隐士,还是野心权臣,甚至是世家大族,全部都能吃得开。


    【汉武帝刘彻:这样的人竟然隐居到了四十岁才正式出仕,岂不是国家的损失?


    【光武帝刘秀:交际手段好,对国家也未必有用,还是才能最重要。


    【魏武帝曹操:这句话太对了,那刘备天天吹什么“贤名满天下”,最后那不是那样。


    【昭烈帝刘备:曹阿瞒,你是忘了前段时间对朕卑躬屈膝求和的样子了?


    【吴大帝孙权:就是,都被打得狼狈北逃了还在这里哇哇叫呢,不要脸!


    很快,弹幕就变成了三人之间的骂战。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东晋方面桓温觊觎皇位,谢安左右逢源之时,北方的前秦也出现了一场变故。


    明显成长了好几岁的苻坚表情沉稳地坐在御书房中,对着王猛道:


    “卿家,刚刚得到的消息,苻柳、苻双、苻瘦和苻武四个家伙谋反了,说要清君侧。”


    王猛对此并不意外,平静开口。


    “陛下是要臣成为第二个晁错吗?”


    苻坚忍不住大笑起来。


    “卿家说的这是什么话!朕是想要告诉你,朕之前错了,应该听你的。”


    苻柳是暴君苻生的亲弟弟,苻双几个也和苻生关系亲密。


    当年苻坚政变成功之后,王猛就劝说过苻坚把苻柳等人杀掉。


    但苻坚认为他们都是符氏皇族兄弟,就拒绝了这个要求。


    这些人原本也算安分,但随着王猛逐步改革侵犯到了许多氐人贵族的利益,这四人自认为有机可乘,便以“清君侧”的名义号召前秦境内的氐人贵族豪强一同起兵,推翻苻坚的统治。


    王猛听苻坚自承错误,表情也变得放松,诚恳道:


    “还请陛下坐镇京师防止宵小们的行动,臣自领兵马前去讨平这些叛党就是。”


    苻坚笑着拿出了玉玺。


    “好,卿家说吧,想要多少兵马,朕现在就给你写圣旨!”


    大明世界。


    朱棣看到这里不由咦了一声,惊讶地说道:


    “王猛不是一个纯文官吗,怎么还带上兵了?”


    朱元璋沉默三秒,一脚踹了过去。


    “朱老四,让你好好看历史书,你小子看到哪里去了?!”


    “连王猛是个纯文官都出来了,你这臭小子……别跑!”


    朱棣从大殿某根柱子后探出头来,对着朱元璋叫道:


    “父皇,咱们有话好好说,儿臣都已经是有孙子的人了,您就别再这样子了。”


    朱元璋大怒,白须飘起,口沫横飞。


    “你就算是一百岁,朕还是你爹!”


    “现在,立刻,马上给朕滚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