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4章 魏吴激战建康诸葛亮舌战贾诩

作品:《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心情都是颇为无语。


    【秦始皇嬴政:还能自乱阵脚的?


    【汉高祖刘邦:大唐册封的节度使居然都被部下们干掉了,这中央朝廷权威算是彻底扫地。


    【汉武帝刘彻:废了,全都废了。


    【宋太祖赵匡胤:现在知道田令孜和李儇这两个家伙究竟有多么的祸国殃民了吧?


    【隋文帝杨坚:唐懿宗虽然吃喝玩乐十几年,也没弄出过这么大的事情呀,难怪金幕并不关注唐懿宗。


    【周太祖武则天: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废,全都是废物。


    武周世界中,武则天突然有些迟疑。


    本来她心中已经无限倾向于让李隆基来当皇帝了。


    可看着金幕中这些大唐李隆基后代们拙劣的表演,以及被宦官掌权百余年的事实。


    真的有必要重复历史上的错误吗?


    三国世界,芜湖城外。


    魏军和吴军的激战还在继续。


    炮火连天,硝烟不断。


    双方展开了极为激烈的对攻。


    张辽表情凝重。


    “这些吴军,有了火枪火炮之后变麻烦了。”


    之前的冷兵器时代,张辽只要带着上千骑兵就能轻而易举地干碎吴军的阵型。


    现在都是远程火力相互射击,让张辽这一招在很大程度上失灵了。


    一名曹魏将军走了过来,灰头土脸地汇报。


    “大人,我们刚刚发起的反冲击又无功而返,对面的火力太猛了。”


    顿了顿,这位将军低声开口。


    “从缴获的武器来看,吴军似乎使用了一些新的,我们没见过的技术改良了枪械。”


    张辽心中顿时一跳。


    莫非是来自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


    魏国这边不但没有,而且对这些技术也一无所知。


    这下子,麻烦是真大了!


    “不必惊慌,曹仁将军马上就来了。”


    江面上,曹仁正在坐船过江。


    桅杆上负责了望的水兵突然用力拉响警铃,大叫道:


    “吴国水师来了!”


    曹仁抬眼望去,果然看到浩浩荡荡的吴国水师舰船正在逆流而上,朝着正在渡江的魏军而来。


    “哼,真以为海外能压制大魏,内河也能?”


    “给我迎战!”


    曹仁一声令下,负责在外围护航的魏国水师也迎了上去。


    双方船头火炮疯狂发射,相互轰击不断。


    一些炮弹落入水中,在长江宽阔的江面上激起一道道水柱。


    还有一些炮弹直接命中了敌方舰船,顿时火光冲天,爆炸声不断。


    短短几分钟,双方各有几艘战舰在江面上停摆,冒出滚滚浓烟。


    “必须把这些吴国人打回去,保障我们的过江通道!”


    此刻南岸芜湖的张辽可不能被断绝后援通道!


    但吴国战舰明显有备而来,一艘艘源源不断地压上。


    这也让魏军水师压力开始变大。


    “暂停向南岸运输,让更多的船只加入战斗!”


    长江南岸,吴军营地。


    孙权头戴皇冠身着龙袍坐在椅子上,目光炯炯地听着诸葛恪禀报军情。


    “敌我双方在城外多个阵地反复争夺,损失都很巨大。”


    “眼下我军已经损失了超过三万人,预估敌方损失也在这个水平。”


    孙权直接打断了诸葛恪的汇报。


    “别给我这些阵亡数字了,诸葛卿家。”


    “大吴现在的危机你又不是不知道,朕只要把张辽给赶出去!”


    诸葛恪停住话语,片刻后重重点头。


    “臣遵命!”


    离开帅帐后,诸葛恪快速赶往指挥部,继续指挥接下来的作战。


    但他脑海中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前不久来自成都的一封家书。


    在那份家书中,已经是蜀汉丞相的某位亲人表明了对战局的担忧,并希望若是战事不利的情况下,诸葛恪能带着家人及时撤往西边蜀汉的控制区。


    这封家书诸葛恪非常聪明地先给孙权过目,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里面平平无奇的用语,但对于诸葛恪来说却蕴含着非常不一样的内容。


    诸葛亮这是在暗示吴国可能会灭亡!


    诸葛恪呼出一口气,低声自语。


    “为人臣子,当尽职尽责。”


    “不到最后关头,绝对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


    他脚步加快,继续朝前方而去。


    魏国丞相官署中,诸葛亮轻摇羽扇,笑呵呵地对着贾诩开口。


    “文和,不知贵国陛下考虑得如何了?”


    贾诩注视着诸葛亮,目光平静地开口道:


    “贵国开出来的条件还是没有达到陛下预期,孔明兄,你们得做出更多的让步才行。”


    诸葛亮哈哈地笑了起来。


    “更多的让步?我们大汉如今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我们需要做出什么让步?”


    “十万大军已经在关中、荆襄集结,这种情况下若是我还执意让步,文和兄觉得关二爷和张三爷能放过我吗?”


    “天下谁人不知贵国陛下对孔明兄言听计从?孔明兄这番话未免妄自菲薄了。”


    诸葛亮摇了摇头,站了起来。


    “我能来到这里,就已经体现了大汉的诚意。”


    “既然贵国一时间依旧无法做出决定,那我就先行回返成都向陛下禀明情况了。”


    贾诩沉默片刻,随之站起。


    “贾某送一送孔明兄。”


    站在丞相官署的门口,贾诩注视着孔明坐上汽车远去。


    一名丞相府幕僚有些不甘心地开口道:


    “丞相,咱们就这么让诸葛亮走了?”


    贾诩淡淡地嗯了一声。


    “不然呢?”


    “诸葛亮可是蜀汉的擎天巨柱,就算不杀了他,扣留他也好啊。”


    “拎不清轻重的东西,大国之间交往,岂可如此儿戏?”


    幕僚震惊地看着贾诩。


    您可是三国第一毒士,怎么连杀个人都不敢?


    贾诩似乎察觉到了幕僚的惊讶,但却并未解释。


    有些伎俩是只能在桌子底下用的,谁若是把它拿上了台面,那就触犯了所有人的利益和规则。


    天下皆知贾诩毒士之名,为何曹操还能放心大胆地用贾诩?


    就是因为曹操知道,贾诩该狠毒的时候狠毒,该正派的时候也绝对能摆出谦谦君子的模样。


    牌坊这种东西,在政治家心中当然狗屁不是,可在天下万民心中却是最重要的。


    政治家可以蝇营狗苟,但在能被天下人看到的舞台上必须要是伟岸、光明、正直的形象。


    做不到这一点的人,很快就会被人踢出政治舞台,下场凄惨。


    别的不说,单讲被史书痛骂千年的司马懿。


    洛水之变前,司马懿可是一个纯粹的、无可指摘的曹魏大忠臣!


    贾诩亲眼见证了司马懿的下场,又怎么可能不吸取教训呢?


    回转皇宫,贾诩将情况禀明曹操。


    “孔明就是孔明,还真是很难在他身上寻找漏洞啊。”


    “不着急,先等曹仁和张辽那边出了战果再说吧。”


    “陛下英明。”


    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当然也拿不到。


    在魏军尚未击败吴军的情况下,蜀汉不可能做出让步。


    只有魏军能大破吴军,蜀汉才会在这样的战绩面前选择让给魏国更多利益。


    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则,终究还是力量!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黄巢得知了徐州和忠武军内乱的消息后,心中不由狂喜。


    “还有这种好事?哈哈哈。”


    原本北方的三镇节度使并肩防御,黄巢其实也感觉挺棘手的。


    无论是过往的战绩还是如今对起义军实力的评估,黄巢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击破这三镇节度使。


    所以过去两个月时间里,黄巢一直在休养生息操练军队,并未急于北伐。


    黄巢站了起来,沉声开口。


    “传我命令,全军开始准备,半个月后正式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