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东征高句丽(2)

作品:《大奉太子爷

    东征高句丽半岛的消息传开后,民间的各地都在讨论着这一事件。


    大部分人都支持天子的决定。


    高句丽虽说地盘不大,但却不是大奉的地盘。


    一旦打下来,这里就是大奉的。


    没有什么是比看到国家兴盛更加令人兴奋的事情了。


    另一边,儒家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


    当然,儒家的一些大儒,还是作死。


    有大儒声称大奉乃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应当以教化来制服四夷。


    只是,和平时期若是说这样的话,或许没人会说什么。


    但前脚大奉的边境总兵才被射死,总不可能光凭一张嘴去教化吧?


    只有轰轰烈烈打一场,才能解决问题。


    另外。


    在大军出征前,锦衣卫给朝鲜诸侯金永恩带去了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金永恩归顺之心,朕心甚慰,特封金永恩为大奉顺应侯....”


    郭天翊可是太会玩政治了。


    封侯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可是,这对于金永恩来说,却是天大的恩德。


    金永恩狂喜。


    其所有的臣子与百姓得知消息后自上而下一片欢腾。


    他现在的爵位,是周氏封的。


    但是,周氏一族一直对他压迫剥削,金永恩早就心存不满了。


    前脚锦衣卫一来,他就投诚了。


    大军出征后。


    高句丽半岛的周氏一族立即得到了消息。


    满朝上下,阴云密布。


    他们可知道大奉精锐的战斗力。


    大奉已经几十年没有对高句丽半岛动过兵了。


    如今大军出征,周永成愁得连觉都睡不着。


    汉城。


    这里是周氏一族的大本营。


    也是昔日高句丽王的王城。


    周永成坐在王位上,看着满朝文武道,“诸位爱卿,尔等说说,咱们该如何是好?”


    当年他带领自己手下的三万人就拿下了高句丽半岛。


    对外号称是十万大军,实际只有三万人。


    而且高句丽的土著军队当时战斗力拉胯得一批。


    现在这些年虽说一直在扩充军队,但是...


    战斗力都不是很强啊?


    闻言,满朝文武皆面色沉重。


    一名文官出列道,“大王,我们应当派使者从辽东道进入北部吴国的地盘,向吴国求助,让吴国出面调停...”


    这建议要是在几年前或许有用。


    但是,现在吴国跟大奉联姻后,和平了许多。


    大奉与吴国这一年来除了边境摩擦外,基本上没有大的冲突。


    前些年周永成日子过得潇洒,就是因为有吴国这个大敌掣肘大奉。


    但如今,这建议的可行性基本上为零。


    周永成摇了摇头,叹息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方案?”


    “大王。”


    “不如战就完了。”


    “他大奉的士兵跋山涉水而来必定是疲惫之师...”


    “咱们凭借地利与天险,在几处险要之地设伏打他大奉精锐个措手不及...”


    有武将出声主战,但这主意周永成认为也不是什么好主意。


    战?


    怎么打?


    要是大奉跟当年一样光是从陆路进军,自己或许可以试试。


    但是听说这次水陆两头都有大奉精锐。


    自己若是把精锐调出去,那就顾头不顾尾?


    “大王,主动出击万万不可啊...”又一名文官出列道,“大奉这次水陆齐头并进,据说总计有十万大军,他们可是征战诸侯之乱的主力,我等主动出击就是自取灭亡啊...”


    “大王,咱们应该主动派出使者与大奉和解...”丞相出列道,“大奉乃是礼仪之邦,定然会同意我们小国诉求的....”


    “丞相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先前的武将不满道,“你觉得大奉会跟咱们和解吗?咱们可是前朝余孽,而且我们的将士杀了大奉热河府的一位总兵,大奉能接纳我们才有鬼!”


    “......”


    “......”


    所有的臣子,吵得不可开交。


    看着眼前乱哄哄的朝堂。


    周永成沉默了。


    已经五十三岁的他,这几日仿佛又老了好多。


    大奉突然出兵,这让他根本不知如何应对。


    而且...


    他的部下,假扮马匪,射杀了大奉的一位总兵,这事情他也压根就不知道。


    现在他也看明白了。


    大奉想对高句丽半岛用兵,是早有预谋。


    绝不是因为区区一位总兵就派兵征讨的。


    这只是一个理由罢了。


    正在周永成烦恼之际,一名传令官慌慌张张跑了进来,跪地道,“启禀大王,我南部的金云恩举族旁边,归顺了大奉,被大奉封为顺应侯...”


    “!!!”


    “!!!”


    满朝文武,表情皆瞬间凝固。


    周永成听到这消息,差点没气得跌倒过去。


    金云恩是他手下最大的一个高句丽土著诸侯。


    当初在撵走前高句丽王时,金云恩可是立了大功,自己也给他封了爵位,镇守南部。


    朝堂内的温度,刹那间达到了冰点。


    金云恩叛变了,该怎么办?


    出兵去灭了?


    不可能。


    如今自己一兵一卒都不敢调出去,再说了金云恩手下也有军队,不是那么好收拾的。


    这些年,这家伙一直有胳膊肘向外拐的意图。


    若不是自己压着,怕是早就叛变了。


    周永成现在担心的还不止这点。


    高句丽半岛,还有原高句丽王李真,还有一些酋长与诸侯。


    若是这些人都叛变了,自己就彻底成了四面楚歌啊?


    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对自己的统治与压迫心存不满。


    如今碰到这种天赐良机,说不定恨不得将自己生吞活剥了。


    大臣们亦是满脸惶恐,看到这一幕,周永成心烦意乱到,“散朝,诸位回去好好休息,大奉精锐来还需要一些时日,咱们明日再议...”


    说罢,周永成拖着疲惫的身子向着后宫而去。


    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合眼了。


    现在心力交瘁,只想睡一会...


    谁也没有注意到。


    这几日的汉城内多出了一些陌生面孔。


    他们或是假扮成商贩,或是路边的写书先生,或是茶馆的客人...


    在泱泱人群里,也没人注意到这些人。


    他们,正是潜伏在汉城的锦衣卫。


    看到散朝了,宫门里出来了许多大臣,一部分锦衣卫开始行动了。


    他们悄然进入了诸多大臣的府邸,不知道在商谈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