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专使

作品:《振兴大明

    “这就是东方帝国吗?”


    巨大的明轮缓缓而停,一艘长达二十余丈的蒸汽船停靠在天津港。


    甲板上,一行高鼻深眸的欧洲人,正踮着脚张望着。


    众人簇拥着一名中年男人,侃侃而谈。


    而他,就是英国全权专使威尔逊.桑切斯。


    他高达五尺九英寸(约一米七),留着八字胡,戴着白丝高顶帽子,握着手杖,身上披着一件因弗内斯斗篷,浑身散发着贵族气息。


    此时,威尔逊正眺目而望,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只见码头上,工人云集,犹如蚂蚁一般搬运着货物,或许有些许杂乱,但却尽然有序,效率极高。


    当然,最让他满意的,莫过于码头干净的环境,虽然有几只死老鼠,碎步稻草,但比大英强太多。


    起码没有令人厌恶的粪便。


    “没错,专使阁下!”


    这时,一旁松江府领事则贪婪地盯着码头道“这是一片富饶之地,犹如太平洋上深不见底的漩涡,吸取了整个世界几百年的黄金白银。”


    “他还有不少于四亿人的子民,数十藩国,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我知道!”威尔逊点点头“这就是我来北京的目的,这个龙帝国实在是太富裕了,帝国年年白银外流,从印度搜刮来的钱财,近半都流到了这里。”


    “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他沉声道“这场战争是帝国和法国的联手,目的就是敲碎龙帝国的市场屏障!”


    “如果入超不得改善,因战争受创的财政也无法迅速恢复,帝国需要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消化产品。”


    松江领事点点头。


    很快,船只停靠在那码头,众人下了船。


    在码头上迎接他们的,则是驻明大使弗里德·贾斯汀,一个干瘦灰白发色的中年人。


    “欢迎来到大明,我的专使阁下!”大使贾斯丁颇为庄重。


    “这个帝国情况如何?”


    登上马车,感觉到那些监视的消失,威尔逊才问道。


    “还是那么傲慢。”贾斯丁沉声道“联军在缅甸海击溃南洋水师后,我就向明国中央政府提交了和议书,但现在都没有答应我们的条件。”


    “他们还在发行债券,想要重组水师,再次收复缅甸!”


    “哼,克里米亚战争没吓到他们,缅甸海战也吓不到?”


    威尔逊冷笑道。


    克里米亚战争,被欧洲称之为东方大战,英法出兵四十二万,奥斯曼出兵二十四万,对战的则是百万大军的沙俄。


    结果,四年战争结束,不仅让沙俄损失了五十万人,更是逼得沙皇尼古拉一世直接自杀,亚历山大二世继位。


    这场战争让欧洲宪兵威风扫地,也让英国有了挑战东方帝国的勇气。


    故而,英、法在印度集结百艘蒸汽船,上万联军,一场海战就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南洋水师。


    新组建的南洋水师,只能龟缩在新加坡舔伤口。


    “是的,他们认为是疏忽大意!”


    贾斯丁轻声道


    “哼,天真。”威尔逊轻笑道


    “虽然帝国只能远送万余陆军,但在印度,已经在组建十万雇佣军,随时可以袭击孟加拉地区!”


    “哦不,现在已经出兵了,我倒是要看看大明能不能跨过喜马拉雅山来援救。”


    “到时候雍王跑来北京哭泣,我看这个宗主国怎么办!”


    贾斯丁闻言就是一喜“这太好,印度地区终于完全纳入帝国怀抱,孟加拉可是个富庶的地方。”


    “哈哈哈!”威尔逊大笑着“没错,那里有一千多万人口,发达的纺织业、农业、制船业,都是美味的点心。”


    “不过,阁下,雍国毕竟太远,北京的皇帝怕是感触不深,毕竟雍国本就渺小……”


    贾斯丁笑后,又道。


    “不止!”威尔逊不屑道“缅甸东边是湘国,北边是明国,打不了,也能骚扰一番的,即使是在热带雨林……”


    “况且,他们北边也不寂寞了!”


    贾斯丁眉头一蹙,旋即恍然。


    那头棕熊,也耐不住了性子了。


    “可惜,我倒是想看看明国陆军的风采。”威尔逊随口道“不过,帝国损失有点大,对于百万大军力有未逮。”


    “沙俄有灰色牲口,我们不是有印度牲口


    吗?”


    贾斯丁疑惑道。


    “印度兵变(印度大起义)后,北印度地区还不安稳,总督府刚接管印度不久,出兵孟加拉已经他极限了。”


    威尔逊笑道“一场克里米亚,打得帝国财政空虚,所以需要孟加拉的黄金弥补亏空。”


    说着,他伸了一下懒腰,打了个哈欠“说实在的,帝国就是为了打孟加拉,才先击溃明国水师的,就是怕这个帝国支持雍国,腹背受敌。”


    一行人来到火车站,坐上了贵宾车厢。


    “火车来自于东方,帝国几十年前才得到这项技术,实在是让人叹而观之,谁能想到两百年前就出现火车了?”


    威尔逊抚摸着车厢上的木制纹路,忍不住感慨道。


    “阁下,东方帝国是为了镇压叛乱,所以铁路修建百余年,联通到各个行省后,就因为财政问题停止了。”


    贾斯丁解释着“如今大部分的支线,都是民间修建,背景几乎都是皇商。”


    “皇帝的御用商人?”听得这翻译,威尔逊一愣。


    大明皇帝那么有钱?


    “是的。”贾斯丁想了想,点头道“最赚钱的行业,都是皇商在经营。”


    “难怪!”威尔逊微微摇头“缅甸海战后,我发现明军士兵大部分都很瘦弱,年薪不到十二英镑(一英镑是3.3两白银,英军给渣渣们开出四十英镑年薪)。


    战舰还是百年前样式,蒸汽船没几艘,速度完全赶不上我们。


    就连火炮也是百年前的,膛壁都生锈了。”


    “我问他们为什么不用蒸汽船,军官们说因为皇商不想开发新船坞,而且朝廷也舍不得添置军费,够用就行了,毫无忧患意识。”


    说到这,威尔逊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跟沙俄一样,以为有几座工厂,会造枪就是现代化国家了?两者的区别,只不过是大明皇帝的牲口是俄罗斯的十几倍罢了……”


    “当然,也是那么多人,才让帝国忌惮,一直不敢踏入远东半步。”


    哐当哐当的火车行进了两个小时,使臣团抵达了北京城。


    喧闹入耳,威尔逊捂住耳朵,对着贾斯丁道“对了,大明内阁有哪位绅士是我们的人?或者说亲近我们。”


    “很抱歉,阁下!”大使贾斯丁苦笑道“因为该死的儒教,他们就像对待野人那样,对帝国的亲近不理不睬。”


    “到现在,都称呼我们为英夷!”


    “是吗?”威尔逊举起拐杖,歪着头道“记住,先生,我议和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把英夷去掉,英格兰才是绅士们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