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求大姑娘救救二爷

作品:《春华照灼

    “你的主意?”


    “还是谢侯夫人的主意?”


    周域惊骇,沉声问道。


    “自是财神娘娘的主意。”宴寻声音里的与有荣焉几乎要溢出来,全然按耐不住那份骄傲。


    “日暮时分,财神娘娘得知后,便开始有条不紊的安排,先是吩咐我将这桩骇人听闻的血案公之于众,铸烈火烹油的沸腾民议。而后又安排青棠明日一早,前往佛宁寺,请求方丈大师为枉死的亡魂诵经祈福超度。”


    “入夜后,又递出消息让我前来见你,商讨谋划。”


    “明言,你是小侯爷的知交好友,她不能坐视不管,眼睁睁看你陷入死生险境。”


    周域止不住感慨,谢灼真真是好福气啊。


    果决聪慧又不失慈悲之心。


    既能金刚怒目,亦可菩萨低眉。


    他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


    省心省力,还能事半功倍。


    “是个好主意。”周域由衷道。


    “谢侯夫人是不是猜到了幕后真凶?”


    宴寻的眼底飞快的闪过一缕难以察觉的心虚,干巴巴道“很难猜吗?”


    他总不能说,是财神娘娘亲自出手,才让二皇子的滔天罪恶显露于人前。


    “是不难猜。”周域微敛眉目“难的是证据。”


    “人证。”


    “物证。”


    “唯有证据,才能定案。”


    “否则,二殿下随随便便推出只名不见经传的替罪羊,这桩惊天大案就不得不草草了结。”


    “咬南世子!”宴寻一字一顿。


    “直接咬南世子,咬死了查,将所有的罪行,直接栽到南世子头上。”


    “栽的死死的。”


    “与其等一只随随便便的替罪羊,不如选一只最肥硕最该死的。”


    周域有些一知半解。


    就像有一层薄薄的雾气挡在他面前。


    差一点儿,只差一点儿,一步之遥,他就能想明白。


    “那二殿下呢?”


    “断左膀右臂,任他逍遥法外吗?”


    话音刚落,不等宴寻出言解释,周域眼睛一亮“原来如此。”


    最肥硕的羊,也最有挣扎脱困的机会。


    南世子自证,就是陷二皇子入泥潭。


    指不定,还能看到互相残杀的一幕。


    “想明白了?”宴寻挑眉,发问。


    周域颔首“想明白了。”


    委实没必要一开始就直接吧目标对准最硬的骨头。


    他牙口不好,啃不下来的。


    “代我多谢顾娘子的指点。”


    “改日,我必携礼,亲自登门拜谢。”


    宴寻轻轻咳嗽一声,故作谦逊礼貌地说道:“拜谢财神娘娘一事可容他日再议,但今日之情……”


    “择日不如撞日。”宴寻续道,“我一点也不挑剔的,你可以将小侯爷赠予你的那坛百年陈酿转送于我。”。”


    周域扯扯嘴角“你看我像不像百年佳酿。”


    “我看你像老光棍!”宴寻气愤不已,撩起帘子,翻身跳下了马车。


    周域真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求神拜佛,不如求财神娘娘。


    周域紧握车帘,目光伴随着宴寻渐行渐远,眉梢眼角沉积的忧色愈发深沉。


    宴寻带来的高见,的确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但,他更发愁了。


    宴寻不仅口口声声贞隆帝,而且声音里未闻恭敬。


    细思极恐。


    是谢灼查到了什么吗?


    他一直知道,谢灼从未放弃追查过当年北境军布防图泄露,谢老侯爷战死,驸马爷重伤不治之事。


    难道……


    最坏的情况发生了吗?


    那,谢灼又想做什么呢?


    周域越想,越发愁。


    告发是不能告发的。


    对了,还忘了问宴寻,二皇子露出马脚有没有忠勇侯府的手笔……


    愁……


    真的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周少卿可有问你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房门大开着。


    隔着一道苏绣屏风,顾荣在屏风后抄经,青棠缓缓研着墨,宴寻在屏风前垂首低眉,轻声禀报着。


    顾荣活动了下微微僵硬酸疼的手腕,状似无意道。


    宴寻眨眨眼“问属下他像不像百年佳酿算吗?”


    一道刺耳的声音响起。


    顾荣转睛一瞥,只见砚台中残留着一道细长的墨痕。


    宴寻:青棠定在心里暗暗嘲讽他!


    “财神娘娘,属下还是一字不差复述下吧。”宴寻补救道。


    顾荣“可。”


    听完宴寻的鹦鹉学舌后,顾荣握着毛笔的手紧了紧。


    “宴寻,小侯爷和周少卿之间,可托付生死否?”


    顾荣轻轻搁下那杆翠绿如玉的毛笔,稳稳置于青玉雕刻的三鹤笔架上,随即以浸水的细软帕子轻拭指尖后,语气沉沉地发问。


    宴寻心下一凛,顿时明白自己大抵是失言了。


    “财神娘娘,生死相托之谊,分量犹如泰山之重,属下不敢妄议。”


    “属下仅仅知悉,周少卿乃小侯爷推心置腹之良友。”


    顾荣垂眸,视线落在墨迹还没彻底干透的佛经上。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罢了,我亲自给谢灼去信问清楚。”


    她信谢灼的识人之术。


    她不能成为像贞隆帝一样滥杀无辜的人。


    她要见日光明照,而非血雨腥风。


    屏风外,宴寻蓦地跪伏在地“属下掉以轻心,请主母责罚。”


    顾荣道“若追本溯源,当是我的过失。”


    “以后,该恭恭敬敬唤陛下时,还是得恭恭敬敬的唤。”


    “绝不能让旁人挑出些错处来。”


    宴寻应下。


    “砰,砰,砰。”


    一声紧接着一声的急促敲门声在夜的静谧中显得尤为突兀。


    那声音不仅响亮,更似乎穿越了夜的界限,传至很远很远。


    顾荣下意识地微微皱眉,身披一袭轻薄的氅衣,绕过屏风,目光深远地投向远方。


    府里是她在管事,大大小小的事都会过她的耳。


    只是不知,深夜访客,到底是何人。


    宴寻大步流星的跨过门槛,守在庭院外。


    不消多时,映入顾荣眼帘的是,武婢带着个浑身褴褛,脏污不堪的人。


    “阿巳?”


    顾二爷的妾室里擅长纸扎的阿巳。


    二叔不是携三十余房妾室离京游山玩水吃喝玩乐了吗?


    “求大姑娘救救二爷。”


    “救救妾的姐妹们。”


    阿巳双眸周围涂得漆黑如墨,两颊各有一抹鲜艳如血的胭脂。


    远观之,宛若纸糊之像。


    近赏时,愈发觉得如纸制之形。


    夜里一瞧,阴森森的。


    “发生了何事?”


    顾荣担忧不已,连忙问道。


    阿巳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这些日子里的波折与起伏娓娓道来。


    挺身而出要去剿灭黑店,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大英雄的顾二爷,赔了夫人又折兵,再一次身陷险境了。


    留县,官匪勾结,沆瀣一气。


    去县太爷府上做客的顾二爷自投罗网。


    被唱作俱佳的县太爷欺骗,竹筒倒豆子似的把兵分三路的计策坦言相告。


    然后……


    全军覆没。


    除了藏在新下葬的坟头儿上假装没烧完纸扎的阿巳,侥幸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