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是废还是宝

作品:《丈母娘别逼了!青梅说嫁我不要彩礼

    新园区已基本完善,只剩一些边边角角的修缮,马上就能重新开工。


    五排整齐的厂房在阳光下熠熠生光,老旧的机器在机油的保养下开启新的使命。


    林建平坐在办公室里,听着陈正对油厂的报告。


    一切都挺好,只不过,自从林建平停了供销社的独家代理权,本地的销售额呈断崖下降。


    虽然暂时不影响厂里效益,但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林建平扭头看向陈正,笑道:“你咋想?”


    “我……”


    陈正挠挠头:“要不再和供销社商量商量?”


    “商量个屁!”林建平哈哈一笑:“他们不想吃这碗饭,我就把他碗砸了。”


    “咱们自己卖!”


    陈正微微一怔:“你现在这个身份,再去走街串巷不太合适吧?”


    “我的陈大厂长,沿街叫卖那叫贩子,你现在可是老板。”


    “那……”


    林建平深吸一口气:“咱们可以做个大百货。”


    “你、你要做商场?”


    林建平点点头:“之前我只是把他们当成跳板,否则怎么把名声闯出去?”


    “现在有了名声,咱就要销售权捏在手里!”


    “不过……”


    林建平想了想:“这事不急,慢慢来。”


    说话间,房门突然敲响。


    门一推开,是吴学福!


    林建平赶紧站起来,三两步迎上去:“哎呦!有日子没见了,老哥!”


    吴学福笑了笑:“可不,我出了趟远门,一走就是两个月。”


    寒暄一番,林建平忽然觉得吴学福有点苍老,头发也白了。


    吴学福确实是来找林建平办事了,正好他提到这,索性就不再藏着。


    他摸摸泛白的鬓角,苦笑道:“可别提了,我来就是因为这事,你可别笑话我啊!”


    他前一阵子出门,是因为一笔电器生意。


    吴学福人脉广,外地的朋友告诉他,有一批特价电器,转手就能挣钱。


    他心里不踏实,就想着去看看实物,这才出了远门。


    到现在一看,电器种类很杂,包括白兰花牌的单缸洗衣机,金星星冰柜等等。


    关键是,价格超级低。


    就拿竹笋牌电视来说,用的樱花国显像管,供销社一台将近六百块。


    可他拿货只要300块钱,净利润相当可观。


    吴学福考虑很久,最终还是把这批货买回来了。


    不过,他高估了市场消费能力。


    即便是在经济政策打开的情况下,买电器的人依然寥寥无几。


    特别是电视,安装费就要400多,看电视的成本基本上到了1000块!


    这就是老百姓不买单的主要原因。


    无奈之下,他才过来找林建平。


    在吴学福心里,林建平就是神,他给一条锦囊妙计,就够自己喘息的。


    林建平有点不理解,吴学福是名副其实的财大气粗,怎么可能被这点货搞得如此狼狈?


    吴学福凄然一笑:“老弟啊,价格是便宜,可数量大啊。”


    “乱七八糟加起来,一共3000多台!我全部身家性命都在里面,还在外面借了不少钱!”


    说到这,吴学福眼眶就红了:“玩了一辈子鹰,到头让鹰啄了眼。”


    林建平同样心头一震,按照300均价算,这也是90万啊!


    “都说经商如刀山,挣的都是提心吊胆的钱!”


    “如果我不贪,这些钱足够我活几辈子!”


    哎……


    这年头儿能一次拿出几十万现金的主儿,那都是重点保护动物,全国也挑不出几个。


    可一着不慎,这辈子的心血就得栽进去。


    所以啊,老板不好当!


    林建平安慰道:“今天你来找我,我肯定得帮你。”


    “你把所有清单都给我,我好好想想再给你答复。”


    “真的吗?”吴学福激动得老泪纵横:“建平啊!哥哥给你磕头了!”


    “别别别。”


    林建平赶紧把吴学福拉起来,安慰了好一会儿才把他送走。


    吴学福一走,陈正立马问道:“你真打算帮他啊?”


    林建平回忆道:“如果不是他当时给我介绍人脉,我哪有今天?”


    “贵人落难,哪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陈正想了想,低声道:“我知道你这人善良,但你得考虑客观情况。”


    “第一,咱们都是门外汉。”


    “第二,数量太大了,你把所有供销社的电器加起来,看看有没有三千台。”


    林建平淡然一笑:“不错啊,思维很清晰嘛,陈厂长。”


    “你少扯淡!”


    “吴学福已经踩泥坑里,你要紧随其后啊?”


    林建平又夸了一句:“当老板就要有危机意识!”


    “你……”


    “好了好了,你快忙去吧!”


    林建平没让他说完,笑呵呵地把陈正推了出去,顺便把门反锁上。


    “林建平你他妈……”


    很快,吴学福把所有货品清单都送来了。


    密密麻麻的货单,压得吴学福喘不过来气,可在林建平看来,这就是机会!


    很多年以后,国外的乔帮主说出一句至理名言。


    用户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你把产品摆在他面前。


    虽然一个是手机领域,一个是电器领域,可商业思路完全能借鉴。


    林建平脑子飞转,自己刚刚和徐美琳签订服装订单,如果把电器和服装生意联系在一起,这就是高级资源整合……


    想了很久,林建平脑中有了初步的想法,电话通知玉秀和陈正,在办公室开个会。


    二人很快到了办公室,林建平说有个新项目,要三人坐在一起研究一下。


    陈正扑哧就笑了:“你做啥决定,还用跟我们汇报?多此一举嘛。”


    “不,这是企业原则。”


    很多年以后流传一句话,叫投资不过山海关。


    主要原因是北方企业官僚严重,权责不清,一把手做一言堂,再好的项目也很难长久。


    林建平可不想走到这一步!


    林建平拿出写好的计划书:“账面上现在有一百多万,我想拿出90万买电器。”


    陈正和玉秀瞬间傻了,这哪是正常人说的话……


    林建平的想法相当疯狂,玉秀作为大民服装厂的财务,第一时间投了反对票。


    因为他们是生产商,所以常年处于垫资状态,回款周期也比较长。


    现在突然拿出一大部分,这相当于让大民厂暴露在风险中,这不胡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