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大章)万亿经济脉络

作品:《大汉有活爹

    这两个站,修在一起,纯粹是为了方便别人转站。


    按道理来说,工业化刚开始的时代,是不会有市内铁路,也不会有同站换乘的,但是霍海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在一开始就把这个实现。


    现在是大汉工业不行,要不然霍海都不会把铁轨铺在路上。


    根据霍海的经验,其实是不能让车从地面走的,应该让人从地面走。


    前世得到的经验,发达国家一开始修路修的早,全都是人让车,很多繁华地带就喜欢修建人行天桥和下穿过街隧道。


    包括国内大城市的核心地带也多是这样设计的。


    但是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扩大,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巨大国家城市化时,直接就把国外那些经验全部给推翻了。


    其实,人才应该在地面走,地面通行。


    巨大的道路为了不堵车,应该在过街时,在直行道上修建下穿隧道。


    铁路,应该全面架高架桥出入城。


    如果铁路从地面走,就会把地面交通分割成两段。


    明明只隔了一条街,不到百米,这个方向的百姓却再也不会往对面流通了。


    这样一来,经济活力直接就被切了。


    如果人能从下面走,铁路从天上走,那么铁路给这个区域进行经济商业和效率赋能的同时,地面人流量也不会被切割。


    这才是王道。


    但!


    大汉没钱。


    霍海也只能在很多大路口设计了过街的问题,把部分路段抬高,让下面能通路。


    绝大部分地方依旧是下穿人行道。


    但这已经够高级了。


    而整个铁路的设计,也并不是简单的拉网。


    目前北站一横一竖两条铁路并不是城际交通的最终模样。


    第二谷坑还预留着地铁的空间。


    除此之外,运河两岸现在还是巨大的采沙区。


    这河沙早晚是能取完的,到时候,采沙区会贯通又一条宽阔滨的河路出来。


    加上两横的城市铁路线,以及老城绕城的长安大街(一环)北段,以及形成两环公路两环铁路。


    这对于这个时代的长安来说,那已经是顶配了。


    这个设计,基本上已经能保证三辅之地总人口突破四百万以及内燃机汽车大流行之前,整个北城不会出现交通拥堵。


    在站台前,看完目前整个长安城北的交通规划,刘彻叉着腰若有所思。


    霍海也若有所思。


    最近一年刘彻老喜欢叉腰,频率越来越高,是不是该吃太好了肚子变大了?


    本来历史上刘彻活了七十岁的,别吃太好了搞的突发某些疾病……


    虽然理论上,全民肥胖会提高人均寿命,因为肥胖的人对于重大疾病的抵抗能力更强,有更厚的资本撑过重大疾病期。


    但是对于个人来说,肥胖后,大量疾病的发病率就会提升。


    刘彻叉腰看了半天才冒出来一句:“可惜了,铁路还是要影响商业啊。”


    众多大臣不理解,李蔡:“陛下何出此言?”


    刘彻指着铁路上:“你看,这条横向铁路,最终还是沿着运河修建的,而这边预留的铁路是留在了绿化带。这对于交通的影响还比较小。”


    “但你们看南北向的安神铁路,进入长安后。”


    刘彻指着图上面:“在安神铁路进来之前,整个新城有四十多个口子可以在城东城西之间互通,其中有五个大路口,十二个中等路口,二十三个小区路。”


    “但是铁路经过之后,只留下了三个大路口,七个中等路口,十五个小路路口,还有十五个下穿人行道。”


    “这样一来,南北本来能从1地表经过的人流量,至少要降低两成。”


    “如果长安城北人口膨胀到百万以上,那人流量只剩下一半。”


    李蔡擦汗:“百万人口?陛下您真敢想啊……”


    三辅之地以前也就几十万人口,现在也就百多万。


    长安城北新城一块地,就百万人口?


    那长安三辅之地合起来岂不是四到六百万人?


    那怎么可能?!(明面上,此时人口统计总数预计不到三千万)


    但刘彻知道,这一切一定会实现的。


    别人不知道的数据,他知道。


    刘彻知道,各地商业已经压制不住了,蠢蠢欲动。


    既然这么多人逐利的人性被挑动了出来,那就要意识到人性中最本质的一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当初,大家约定先入咸阳的是所有王的王,王中王。


    这个位置明明是留给项羽的,为什么高祖要拼了命进咸阳?


    现在也一样。


    有钱人真的成了洛阳富豪排行榜前百成了鲁国榜单前百,就留在本地享福了?


    他们稍微有一点点机会,有一点点人脉,都会选择往长安涌。


    还有,在洛阳做工,一个月五百大钱,在宛城才三百。


    同样的劳动同样的工作,既然如此,何不花上两个月到长安,然后再打工。


    这样哪怕一年回家一趟,只干八个月,收入也是一万四以上,远比留在宛城留在洛阳赚三五千一年收入高得多。


    再说了,来了长安后,谁还愿意离开?


    刘彻继续看着地图,又看向霍海;“这还不如把路口扩大。”


    霍海:“这些过街路口,其实就等于是桥,而且不是一般的桥。”


    “这可不说路口五米八米,就修五米八米的桥,两端还要延伸出去很远。”


    “这四公里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区域都做成桥了,再增加……是真修不起了。”


    简单来说新城从河边到老城北站,这一段路一共四公里,已经有两公里完全是高架桥了。


    另外两公里是高土堆和石子儿路基。


    那两公里桥,等于二十座渭河大桥!


    这花的钱是要了老命了!


    要是以后不发展别的地方了,霍海也不敢真的修建四公里的高架桥。


    这玩意儿万一沉降一截,全路段报废!


    现在这样一段一段的如同虚线一样的路桥,就算有一段报废了,那到时候也只是重修一小段。


    看完路牌,刘彻:“登车吧!”


    霍海:“陛下,剪彩!”


    可惜没有摄影机,不能记录下史上第一座火车站的样子。


    不过,研究院内部,几个学工程绘图结果发现有排线天赋开始做素描学习绘画的几个人,被派到了现场,他们负责记忆今天的事情,然后做成画。


    有必要的话可以做成瓷砖直接贴在火车站的墙上。


    漆黑的火车头上,挂上了红布,刘彻拿着剪刀,有点心疼:“这用了多少漆啊!”


    漆树,一次也就能取一贝壳的漆,烧出来能涂一张凳子就不错了。


    这火车头全是漆,而且是黑漆,还是加工过的。


    霍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火车日晒雨淋,要是生锈了,咱们更亏。”


    刘彻:“要不要买一块地种漆树?”


    霍海看了看旁边的群臣:“陛下咱们也不能什么都自己赚了吧?给大家一个机会?”


    一名宗室急忙:“臣愿意为陛下分忧!”


    刘彻一想,种漆树这种事情,周期长,要是规模小了又没用,规模大了这么长的周期,一般人受不了。


    有宗室愿意做,那就正好。


    “也行。”


    霍海随口:“其实整个大江以南,包括蜀南,夜郎,大理国,扬州,这些地方都非常适合种植漆树。”


    那边人口稀少,土地价格极低。


    这话一出来,很多人就来了兴致。


    霍海:“我听人说,大部分人触碰漆树的汁液后,会生病,人身体对于漆树汁液过于敏感,现在研究院把这种现象和中毒区分开来,称之为过敏。”


    “这对漆树汁液天然不过敏的人,都是天生的人才,可不好找。”


    皇室有些人现在看发财的人多了,也想做生意,但他们很多人是没做过生意的。


    霍海还专门提点两句,其实就是引导他们去找种植漆树的专业人士,然后组团去南国开拓,只要坚持深耕几年,钱自然哗哗的来。


    免得他们自己跑去花了几年,结果一地鸡毛,到时候正是用漆的高峰期,结果物产短缺,那就搞笑了。


    刘彻用剪刀剪断了红花布:“这个梯子上车?”


    霍海哈哈大笑:“这是火车司机的位置。”


    “乘客坐后面。”


    刘彻挑眉:“为什么不叫火车夫?”


    霍海:“这司机司机,就是司职机器,这火车是复杂的东西,需要系统的学习才能做火车司机。”


    刘彻一行人往后走,刘彻看到第二个梯子上的煤炭痕迹:“这个地方是烧锅炉的?”


    霍海点头:“现在蒸汽火车要一直往里面添加煤炭,这里面会很热。”


    到了第一节车厢,梯子不再是悬梯,而是封闭的,而且还很闪亮,又在两边做了木制装饰包裹,一看就不一样。


    刘彻;“这儿上车?”


    霍海拿出车票:“陛下别急,正常来说,所有人坐火车都需要提前买票,然后兑票上车。”


    “第一次发车,我就按照提前计划的直接发票了。”


    “陛下您是01车01号甲座。”


    “姨,这是您的01车01号乙座。”


    “太子殿下……”


    霍海挨着发车票。


    王内侍眼看车票都发到02车去了:“哎,我呢我呢?”


    霍海:“车上是有服务人员的,一般人坐车的时候就用不着带奴仆了,就算带了,也是买后面的座位。不过陛下的话,可以超额带人。”


    王内侍总算笑了出来。


    刘彻:“超什么超额,谁都不能超额,王内侍你去后面车厢去吧,朕也不能例外。”


    刘彻现在是深谙做生意的规则了。


    做生意就得讲规矩,否则这个人例外一下,那个人例外一下,还赚什么钱?


    刘彻自己就是天底下最大的权,刘彻都不例外,那别人谁敢破坏规矩?破坏那就是公开僭越。


    王内侍笑容消失。


    不过笑容其实不会消失,只会转移,霍去病:“伱老老实实去后车去吧,我和大将军在前面车厢,还用得上你?”


    王内侍急忙恭维:“骠骑将军,您哪会干咱奴仆干的累活儿啊。”


    霍去病:“让你去后面车厢,是让你去享受去了吗?你得去把车厢观察清楚咯,之后报告给陛下。”


    王内侍这下明白了:“是!”


    王内侍跟着挨个发车票的霍海去了后面,刘据才吐槽:“父皇,王内侍不太聪明的样子。”


    刘彻低头看着刘据:“太监选那么聪明的干嘛?”


    “如果有一天你觉得需要选个聪明的太监,做事才顺手了,那说明……”


    刘彻一想,能说明什么呢?说明刘据到时候斗不过大臣了。


    有霍海在,刘据是斗不过哪个大臣了呢?


    刘据此时心情是大好的,他本来就最喜欢各种车,各种机械,今天上了这么大的机械蒸汽火车,豪情万丈:“不会有那一天的!”


    坐在01车的,除了刘彻和卫子夫太子就是两个刘彻的夫人,和勉强懂点事儿的刘宏,还有中山王刘胜和鲁王刘光作陪。


    然后就是霍去病卫青,以及三公九卿。


    进入车厢后,第一是两个巨大的沙发位置。


    沙发整个包金边,用的是最好的牛皮,光是看一眼就看得出十分之柔软。


    而沙发前面有两张金丝楠木做的大桌案,如果有必要,这个可以拿来办公。


    刘彻沙发的扶手上,从两侧,分别雕刻山神土地游神星宿,一路到中央,雕刻的是三清朝圣,圣当然就是天帝玉皇大天尊。


    刘彻个人是很喜欢西游记的,虽然西游记中有一些反叛口号,比如‘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但是对于刘彻而言,大汉开国才百年,这一切在民间本来也就有这些风潮说法,但刘彻以绝对的实力压制着一切,有这样的反诗反而衬托出了他的天命不凡。


    所以刘彻并不受这些影响,非常喜欢西游记。


    甚至公开讨论过多次西游记,这一点工匠们也知道。


    于是这个工匠提前几百年,把本来该属于画圣的87神仙图卷,给做成了木雕浮雕,包上了金箔,呈现在了这椅子上。


    而皇后那边,眼前不是工作台,而是一个茶台,茶台左边是放置水果的平台,而上面用整块的玉,雕刻出了一些水果装饰。


    她的沙发则是以凤作为装饰。


    而整个车厢顶部,还有车厢侧面,全是用的檀木沉香木一类的木料,进行了各种雕刻,装饰,所有外部裸露的区域都做了软包孟皮。


    从龙椅凤椅背后,就是长公主和太子的座位,同样是龙椅凤椅,但是尺寸小百分之三十。


    在之后是亲王和皇子们使用的座位,一排也是两个座位,但就只是普通的金边牛皮沙发了,虽然说普通,但是沙发本身在这个时代就是顶奢,从材料和做工上来说,非常的细致。


    再往后,两个座位单独属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


    现如今,大司马大将军和骠骑大将军,地位和权力高于三公,这两个单独的座位,也是彰显了他们的尊贵。


    之后就是三公的座位,只可惜现在御使大夫空缺。


    而九卿的座位不是九个,目前是十二个,因为司马相如的工商大臣让九卿数字破双位数了。


    第一个车厢内部的布置,可以说和刘彻目前新建的宫殿内部的装饰差不多。


    但,这些出现在移动的车上面,那就非常豪华了。


    可以说随便一个设计构思,放到别的车厢让别人用,你都涉及僭越。


    卫子夫好奇:“霍海,这车平时岂不是一直空着?”


    此时,霍海刚把后面的大臣们安置在其他车厢,刚上车,就被逮着问了。


    霍海推开正前方的车门:“这个车厢这儿是用巨大的铁钩挂在车头的,这节车厢是陛下专属的,平时停在车站里由羽林卫的人常年看着。”


    “等陛下要用了,再拖出来安在车头后面。”


    说着霍海招了招手。


    在站台上检查巡视的周烈才带着两名羽林卫登车。


    他们当然是要在车头连接处把守的。


    目前火车虽然快,但其实纵马是可以追上的,所以必须配护卫,而且仓内,和外面都要配。


    刘彻坐在沙发上带上眼镜,左看右看:“后面都登车了吗?什么时候出发?”


    霍海:“一般来说,是列车长在车头观察。”


    “每一节车厢会有一个列车员,本车成员全部上车后,列车员登车,列车长看到所有列车员全部登车后,就登车发车。”


    “有陛下在,肯定是陛下发号施令。”


    刘彻看着窗外,回过头来:“胡扯,打仗时也朕时时刻刻发号施令?该怎么就怎么。”


    霍海听刘彻这么说,直接拉了拉前面的摇铃。列车长急忙跑过来报告。


    “院长!副院长!师祖!”


    刘彻知道院长副院长是谁,师祖?


    回头一看,发现列车长是对着霍去病喊的。


    这列车长本身是干木匠的,加入研究院后开始学习。


    后来陈安发现他研究水平不咋地,手艺也不咋地,但是操控机械有一手,于是就把他介绍给了杨连成。


    杨连成在开始选拔火车司机的时候,就选了他入班学习,他是这一批人中学得最好的,所以成了列车长。


    而论起来的话,他是在夜校入学获得夜校学历的,他的老师是霍去病的学生,所以霍去病就是他的师爷。


    霍去病摆手:“开车去吧。”


    很快,众人感觉到车突然动了一下。


    刘彻看向窗外。


    以窗框作为参照物,窗外的景色在后退。


    车动了!


    刘据恨不得把脑袋从窗户伸出去:“动了动了!发车了!!!!”


    第一车厢末尾,站着的司马迁,用笔在本子上记载。


    【九月三十,铁路安神铁路安同段贯通,蒸汽火车试车。陛下携皇后太子长公主诸王大将军骠骑将军三公九卿文武百官试车。】


    看着窗外司马迁摆了摆头,司马迁总感觉自己写雅言写得好,写白话文有点不习惯,但是司马迁也一直在整改。


    学史家不能只学史家,当下流行什么,就得学什么。


    当初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长安流行星象学望气术的时候,就跟王朔等人学习过。


    历史上的司马迁也跟他们学习过,并且最终跟落下闳他们一起制定了太初历。


    但是现在司马迁并没有学习星象,而是盯上了科学。


    史家一定要对前沿学派掌握的一清二楚,才能真正的记录下时代的变化,否则时代都已经巨变了,史书还是一成不变,那才丢人现眼。


    所以就算写白话不适应,司马迁还是强迫自己适应着。


    此时,刘彻一句话,让全车人都傻眼了,全车都紧张了起来。


    “这蒸汽机车是蒸汽机在供能,蒸汽机就是跟锅炉一样,一直烧,一直产生蒸汽,但这就算不烧了,蒸汽也不会立刻停下,难道……要提前计算距离车站的距离,提前熄火?”


    “如果路上有东西挡住了去路……怎么办?”


    所有人愣了一下后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我擦!


    霍海:“刹车啊。”


    虽然没人总结过惯性,但是这时代没有马鞍,骑马的人几乎不存在不被摔的,所以都很清楚惯性的道理。


    “刹车?怎么刹得住?这火车本身得多少吨啊?拉了重物时……”刘彻:“再说那锅炉不断地输出蒸汽,不断地推动车轮前进……”


    刘彻要是早想清楚这个问题,就不会上车了。


    这对于文武百官来说,都有点超纲了,但大家都知道刹不住车的危害。


    霍海无奈拉着长公主起身。


    走到了车前面。


    拉着长公主的手,五指相交,转了两圈:“就比如,我是蒸汽机的动力输出臂,我带动着车轮的传动轴运动。”


    “这个时候。”霍海的手脱离了卫长公主的五指,自己转了两圈。


    这时候,卫长公主的手是不转动的。


    刘彻若有所思,捏着下巴:“离……婚。”


    霍海大声纠正:“这叫离合!离开,就我转我的,合上,就动力臂带动着传动轴带动着车轮一起动。”


    卫长公主偷笑。


    霍海用两只手夹住了卫长公主的右手:“此时,拉下刹车,不是火车司机用自己的手去刹车,而是蒸汽推动空压,让刹车夹住车轮,车轮在摩擦之下,就减速,直到停车。”


    其实,这一套系统远不止这么点东西,否则又怎么需要全研究院所有门类的研究员,这个时代的几乎所有成体系学习过的科学家一起去研究?


    实际上,制动系统除了刹车盘系统之外,还有风泵利用风压的制动。


    而司机能操控的东西除了制动器,还有气门把手和操纵杆。


    其中气门把手打开的越大,能供能的蒸汽就越多,车自然越快,反之则相反。


    而操纵杆是可以操控前进后退的,而前进挡是可以不断地往前推的,推的越快,轮上越快。


    实际上,这就是个手动离合,加变速箱结构。


    而气门则是油门结构。


    制动杆,就是刹车结构。


    霍海不清楚前世的蒸汽机车是怎么设计的,但是知道手动挡汽车是怎么设计的,所以把这套告知了研究院。


    研究院的人一开始并不清楚霍海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但是等真的实际操作就发现,气门和操纵杆的分离,简直是个天才设计。


    整个车无论是加速还是减速,都更容易操控了,更丝滑了。


    动力分配也更合理了。


    而且更关键是,就算停车,也不用把炭火移动出来了,依旧能继续保持炭火,大量产生蒸汽,等发车时,立刻就可以疯狂的加档加档再加档。


    不过等设计成了之后,霍海反而不是很完全理解他们各种机械结构是干嘛的了。


    反正看过几次悬空操作,发现没问题,所以批准了第十套方案。


    至于这套蒸汽火车方案,具体属于前世历史上前中后期哪个段位的机车,不清楚。


    霍海只知道,有些结构复杂到自己都看不懂。


    甚至霍海感觉,这些东西的结构,比自己看过的短视频里面的内燃机复杂的多。


    这让霍海对于有生之年开上小汽车多了几分期盼。


    “呜!!!”


    车头开始发出咆哮。


    锅炉产生的大量气体到了二级缸体中,缸体本身也在持续加热。


    现在,司机拉开气阀,蒸汽大量均匀地喷涌。


    改变惯性的初始阶段需要很大的力气,所以司机不断地在推动操纵杆。


    气体的喷出,和操纵杆的上推,火车轮子的变快,三件事情呈现在他的手里,却变得无比的简单,这辆蒸汽火车,以线性的速度增速着。


    早在一个小时前,新城的古运河对岸挖沙的劳工就看到了火车开出来,此时消息已经传遍了新城。


    大量的长安百姓等在铁路两边。


    这个高达五六米,长达十节车厢的漆黑的庞然巨物咆哮着,冒着滚滚浓烟和白烟呼啸着前进时,很多人都看傻了。


    “我靠,新东西就是不靠谱,燃起来了!”


    “糟了,霍大人和陛下在那玩意儿肚子里!赶紧通知消防队救人啊!!!”


    “你们是不是傻啊,那铁疙瘩,失火?那分明是烧煤炭的黑烟,你家没烧过炭?”


    “愚蠢,那分明是白烟,应该是锅开了嘭的水雾。”


    “是黑烟!”


    “是白烟!”


    众人正讨论着,就看到庞然大物加速了。


    越来越快!


    “呜!!!!!”


    “呜!!!!!”


    “轰轰,咚哒哒咚哒哒!呜!!!!!”


    羽林卫大军,骑着战马从旁边做成了沥青面的混凝土驰道中央纵马而过。


    许多看热闹的百姓傻了。


    他们看到加速后的蒸汽火车,产生了巨大的恐惧感,想要往后退!


    但是此时,驰道上的羽林卫开始冲锋了。


    现在他们被夹在中间了,退也不是,不退也不是。


    两边都吓死人!


    “呜!!!!”


    火车声音越来越大,咆哮着而来。


    “轰轰轰!!!”


    等巨物到了眼前,大家才知道,这东西有多响。


    进入人群围观区域后,火车司机笃才没有故意鸣笛。


    但是火车加速的汽笛本身依旧存在。


    呼啸着滚滚向前。


    火车轰然经过,留下了一群呆滞的百姓。


    “这……要是挡在它面前,会被撞死吧?”


    “撞死?能拼全乎算仵作手艺高超!”


    “我滴个乖乖,这是个什么东西?”


    “哎,你那天说你们那边有大象,大象和咱长安的小车车谁大?”


    “安爷您客气了,叫小象就行,小象就行!”


    “这玩意儿,得拖多少斤东西啊!我刚刚看到有十一个车,每个车上都有人!”


    “那叫十节车厢。”今天专门放假来看热闹的研究员怀抱双手嘴角上翘:“第一节是火车头,后面是火车厢,车厢可以是封闭的专门载人的,也可以是运送各种货物的,比如煤炭。”


    有人看到他研究院的专用大褂,急忙上前问:“研究院的大师?哎,这个车修出来拉人,拉谁啊?哪有那么多人一直要北上啊?”


    “咱们的马车,可以随便去什么地方,这火车只能在铁路上开,有这么多人坐车吗?”


    研究员微笑:“拉谁?拉你啊。”


    “你可以去同关去神木做生意,打工。”


    “再说了,它北上了就不能开回来么?打完工你还可坐车回来啊。”


    有人远眺:“羽林卫……跟不上车了!”


    此时羽林卫已经跑疯了,却要跟丢了。


    理论上,骑马是可以赶上火车的,但是是理论上。


    因为马是会累的,所以实际上是马在短时间赶得上火车。


    但是这庞然大物不知疲倦的狂奔着。


    羽林卫们慌了。


    自从他们加入羽林卫以来,第一次在保护陛下的任务中……跟丢了。


    此时车上,卫子夫有点奇怪:“这感觉和骑马不一样。”


    “马快了很吓人,但在这里,速度起来后,和地面没有区别。”


    刘彻:“票价多少?”


    霍海:“二十。”


    其实,这车票价格订成六大钱,都有的赚。


    之所以定二十,是因为需要快速回本然后投入对下一条铁路的建设。


    还有把盈利能力摆出来,其他人才会投资即将开办的长安洛阳铁路公司。


    刘彻迅速的计算了起来,刚刚霍海已经说过了,除了车上的工作人员,一节车厢能容纳四十人,全车就是四百人。


    四百人一趟就是八千大钱。


    从长安到同关直达是一个小时多一点。


    一辆车一天可以跑八个单程,就是六万四大钱。


    一年就是两千三百万大钱以上。


    这一辆车修修补补至少能开三十年。


    那就是六亿大钱!


    如果这条线路一天往返各两台车头,每半个小时发一班车。


    就是二十四亿大钱!


    更关键的是,这车费不高,矿上的工人一周坐一次车回长安,不会让人心疼,而到长安的方便,刺激的消费,还对矿工对于长安房产的看重,又能提升一个档次。


    这里真正的利益,可就不是二十四亿了,而是二百四十亿,四百八十亿,甚至更多。


    这只是载人。


    重头是运货。


    人的运输量是有限的,因为经济发展起来之前,没有那么多人要往返。


    但是货物就不一样了!


    火车的出现,让运输费用降低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以前养车夫的钱,现在完全可以多招募上万劳工,反而成本会爆降一半以上。


    这样一来,煤矿更值钱了。


    而且,火车还可以接别人的活儿。


    这只是整个安神铁路的一小段啊!就这么强的盈利能力?!


    未来从云中方向海量的羊毛送到长安,然后长安的商品送去神木中转,光是这么多货物经过,这个神木未来都必然成为一个大型城市。


    更何况霍海提到了石油化工的事情。


    虽然化工刘彻不懂,但霍海还说石油蒸馏和蒸馏煤炭一样,能生产一些有妙用的新东西。


    其中一种叫做煤油。


    知道煤油的作用后,刘彻立刻意识到,这火车线路已经成了经济动脉,关系到未来三十年,超过万亿大钱的经济流通!


    但,刘彻还是喜欢算马上到手有多少。


    算完之后,光是收票钱,就够赚的了。


    刘彻嘿嘿一笑:“要是有一天,能坐在火车上巡视全大汉……”


    霍去病:“那可能有点难,因为铁路修到之处,大汉疆土就要往外扩了,往外派的郡守县官,怕是很少有机会能坐火车上任了。”


    众人一听都笑了起来。


    一时之间整辆火车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霍海也是看向了窗外,铁路发展其实很难,但……值得。


    窗外一片一片的雪花飘落。


    又是一年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