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第四十四章

作品:《古代山村求生指南

    吸引人的是那对眉眼,弯弯的柳眉下一双清润的瞳仁像是被画师用笔尖点缀过一般,墨而透亮,无端的带着些媚。


    面庞柔顺,因饥饿而泛起的黄色些些褪去,隐隐显出她本来的白嫩,衬的朱唇越发的艳。


    这就是她的脸,一样的眉一样的眼,无非是比她原本的多添了些稚气。


    赵榆摸了摸上次被周麦指甲划过的地方,痕迹已经消退,指腹只触到一片柔软。


    明明已经十分熟悉,可她就像看不够似的,对着镜子里的人舍不得移开眼。


    直到店家问她是否要买下,她这才晃神摆手。


    知晓容貌还是自己的,赵榆舒心不少,陷在心里的些许膈应也顿时消散。


    心情好起来,于是嗅着一阵芳香进了一家卤肉馆。


    馆子不大,但布置的还算干净,案板上摆放了几只烤好的鸭子,正有一个小二拿着蒲扇摇晃着,约莫是在赶蚊蝇。


    赵榆看着那些烤的焦黄酥脆地鸭子难耐的咽了咽口水,心知买不起,果断地移开眼,继续吃着手里的饼。


    这个卤肉馆瞧着生意不太红火,可这客人好似没断过,有人出去就有人进来,于是那位给鸭打扇的小二,手里的蒲扇拿了放放了拿。


    眼下小二又从案台离开,帮着店家给客人剁鸭子。


    又送走一位客人,小二探头看了看外面,见暂时没人进来,这才重新返回案台,刚要拿起蒲扇,下一刻他双眼立时瞪圆。


    离开前还好端端的大鹅这时竟缺了一个口子,小二忍不住凑近一看,这是被一张硕大的嘴咬掉了一口肉。


    现下馆里只剩眼前这一位客人……


    小二盯着姑娘正缓慢咀嚼的腮帮看了又看,确定后这才唤了一声“东家”,然后招手示意他过来。


    待店家过来后,他悄摸地指了指那缺了肉的烤鹅。


    店家皱眉,看了眼鹅,复又看向小二。


    小二点点头,然后点了点赵榆,又指了指自己的嘴。


    店家明白了,他转头看向赵榆。


    见对方正侧对着这边,他上下打量一番,这才出声道:“姑娘,你看上了哪个,我这就给你剁好。”


    赵榆一听,连忙转头看他,她张了张嘴想说不用,奈何刚刚那一口饼咬的大了,一时不好吞咽下去。


    她摆了摆手,使劲嚼了嚼,待咽下去后,这才能开口,“是您做的卤肉太香,我一时被迷住,这才进来看看。”说完就要往外走。


    “等等。”店家快步过去将她拦住,小二也从案台那边走出来。


    “姑娘,这肉你既尝了,合该买下来,不然这缺了一块,你让我怎么卖出去!”


    赵榆困惑,她什么时候尝肉了?


    以为这店家误会她嘴里嚼的东西是他家的肉,忙举起手里剩下的半张饼,解释道:“我吃的是这个!”


    店家见她还狡辩,直接退开身,将身后那缺了一大块肉的鹅露出来,“这会儿就我们几个人,我总不会吃自家用来卖的物什!”


    “小姑娘,饼发硬发干,的确不怎么好吃,可你也不能闻到我家肉香,就拿它当配菜!”


    赵榆顺着他的指向定睛一看,那只烤鸭翅膀那处确实少了一大块,那个大嘴印,明晃晃的。


    见此赵榆更加不会承认,这一嘴她可咬不下来,瞅着店家,坚定道:“饼很好吃,我用不着吃肉。”


    店家见她还不承认,语气硬下来,“你当真不愿买下它?!”


    又不是她咬的,作甚要买下一只缺了肉的鸭?


    赵榆可不想吃这亏,肃着脸就要开口拒绝。


    突然,她脑中一闪。


    这个卤肉馆里,可不止他们三个人,她背上的竹筐里还藏着一只猴呢!


    那个大嘴印越想越觉得能和它对上。


    赵榆严肃的面色险些绷不住,忍了又忍,整个心降了又降,这才囫囵的将拒绝的话在舌尖打了个转,硬邦邦地吐出一个字:“买!”


    这个字一出来,店家和小二一愣,随即都笑了,“客官,您稍等,我这就将您这只鸭子剁了。”


    两人重新亲和起来,可赵榆就觉得他们的眼神怪怪的,透着一种小贼被抓现行,终于承认犯了错的宽慰感。


    赵榆绷着脸,不敢显露情绪,听到这话,忙道:“不用。整只鸭子比较让‘人’有胃口。”


    店家和小二理解地点点头,怪不得会咬那么一大口呢,原来喜欢整只鸭子!


    赵榆紧抿着唇,不再开口,直到鸭子被包裹好,轮到她给钱时,才惊讶地道:“这鸭子怎么这么贵?!”


    店家笑了笑,“这可不贵,我家烤炙的手艺一绝,您吃过就知道了。”


    他补充道:“况且,我这可不是鸭子,而是鹅,比鸭子可要贵上不少。”


    无法,赵榆只能忍着心疼往外掏钱。


    她就说,怎么这家卖的鸭子这么肥,瞧着比黄老伯家的麻鸭要大的多,没曾想这竟是只鹅。


    不过——


    赵榆抬头又瞥了眼那被包裹严实的鹅,道:“你这鹅也不大,没比鸭子肥多少。”


    店家笑着点头,“半大不小的鹅滋味才好,我特意选的。”


    赵榆将六十个铜板交给他,又多问一嘴,“六十文一只鹅可不便宜,会有人来买?”


    店家重又数了一遍,态度极好道:“自然有,不过他们不会像您这样——”


    赵榆抬头看他。


    店家将包裹好的鹅递给她,继续道:“不会像您这样买一整只,他们顶多买上几块尝个味儿,要不了多少钱。”


    赵榆接过拿六十文换的,还被猴子啃过一口的鹅,心情复杂。


    对于店家邀请她下次再来这句话,她只扯了扯唇没作回应。


    她不会再来了,一只鹅用去她存下一半的钱,她该绕道才对。


    然而赵榆不知道的是,猴子自从吃了这口鹅肉之后,从此便爱上了这个味儿。它惦记着坐牛车,惦记着进城,最终惦记着进这家卤肉馆,只为了能再吃到香喷喷的鹅肉。


    从卤肉馆出来,扑鼻的香味一消失,猴子就不安分了,在竹筐里不停地闹出动静。


    “哇哇哇!”


    “你胆子不小,竟敢偷吃人家的鹅!”


    “哇哇哇!”


    “让我一下子损失六十文!”


    “哇哇哇!”


    赵榆叹口气,“别催,给你买了,回去再吃。”


    和周谷会合后,没多会儿黄老伯就来了,三人再次一道往家赶。


    这次进城两方收获都还不错,黄老伯卖出了三只鸭子,打算给孙子买的方糖也没落空,于是面上更加的乐呵了。


    回到周家,赵榆将一百八十二文交给周婆子,把福临楼以七文一斤的高价收了乌栗的事说了。


    周婆子一听,心中惊喜,七文一斤,真真是值钱!


    周谷将带回来的酒小心地放在桌上,闻言,道:“七文是了不得的高价了,要不是赵小妹有本事,那管事的可不会那么好说话。”


    他摸了摸一看就不便宜的酒坛,笑呵呵地继续道:“他们为了感谢赵小妹,还白送了我们一坛酒。”


    不止周谷看这坛酒眼馋,周老汉也如此,他坐在桌边,时不时地轻拍一拍酒坛,或是凑近闻一闻,哪怕坛口封得紧紧的,他也像是闻到酒香一般,眼中的老态都消了些去。


    “多亏了阿榆你,让我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有口福了。”


    虽不见多少情绪,但赵榆还是听出了其间的感慨。


    周田因腿脚不便,也落座一旁,他虽不好酒水,但见家里有了收入还白得一坛酒,心里也很是高兴。


    他看向一旁的赵榆,眼中含着佩服。


    福临楼谁不知道?客来客往的,那是个富贵地儿。


    声名远播,那些有钱的老爷甚至是官爷都爱上那儿喝杯茶水,是与风香楼平分秋色的大酒楼。


    周田没想到赵榆不过是去县城卖栗子,竟让福临楼欠了她人情,真真是能耐人!


    周青也看着桌上的酒目不转睛,“这可是好酒啊,看到酒坛上的红签了么,若是我没猜错,这就是福临楼曾卖出三两一坛的玉华天浆!”


    玉华天浆是福临楼推出的一种酒水,很受追捧,打的旗号是状元公都喝过的酒。


    周麦见不得赵榆风光,听着四哥说这话,她张嘴就讽刺道:“什么红签黄签的?四哥你什么时候识字了?”


    周青白了她一眼,“我不识字,难不成我还不识数?红签上的四个大字你是不会数还是怎么着?”


    所有人一听,下意识去数那签上的字,还真是四个。


    赵榆识字,她定睛一瞧,道:“还真是玉华天浆。”


    三两一坛?


    那位管事还真舍得,赵榆心中暗暗想道。


    这时,赵榆发现其余人全都看向自己,下意识摸了摸脸,疑惑道:“怎么了么?”


    周青看向她,打量了她一眼又一眼,然而才惊疑问道:“你会识字?”


    赵榆心中一咯噔,大意了,竟忘记了这茬!


    她想否认,可话已经脱出口,对上这些人的眼神,赵榆只能硬着头皮道:“略识得几个。”


    确实只能识得几个,毕竟古文复杂不少。


    赵榆这一承认,让周家人全都变了脸色,惊诧、疑惑、嫉妒皆有。


    周婆子就属前两者,她震惊赵榆竟识字,又不解既有这种条件怎的还会被卖。


    而后者便是周麦了,随着赵榆越长越好看,她一颗心就煎熬着。


    其他人可能不注意,可周麦是最重视面皮的,看着对方肉眼可见的变白嫩,她就难受。


    不解为何吃的是同样的粮喝的是同样的水,甚至自己还时常躲在屋里,反而赵榆日日往外头跑竟变得越发白皙!


    单凭这点,就足够周麦嫉妒赵榆,然而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还识字?!


    她的玩伴,家里开药馆的许如意不过是会写自己的大名,就高人一等,活像是高门贵女一般,她虽不乐意见她得意,可谁让她家里开了药馆,有个了不得的身份。


    为此,周麦她可以忍。


    可赵榆是谁?


    不过是她娘从人牙子手里买回来的,只值四两银子的贱丫头而已,她如何有资格识字?!


    周麦越想越不如意,忍不住嗤笑道:“你以为什么人都能学字么?还略识几个?真真是惹人发笑!”说完,不顾其他人的反应,转身就回了屋。


    赵榆才懒得理她,周婆子见不得她那副死样子,狠狠骂了几句过后,这才消了气。


    众人视线重新落在了桌上的酒坛上。


    得知这酒水贵不可言之后,周老汉等人便舍不得喝,想着存起来或是卖掉换钱。


    赵榆一听,忙劝他们别留,既然别人给了,喝了便是。


    指望卖钱那定是不行,他人指不定会怀疑他们手上的是假酒,别人若想喝自去福临楼买便可,用不着买外头的。


    不知是这话说到他们心坎上,还是赵榆说话有了分量,这坛酒最终还是在当晚拆了封,为了好好品尝,那顿晚食吃得格外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