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4章 齐广太的最大优势

作品:《巅峰博弈

    其实,齐广太的跳级史,方乐天不说,大家也知道。


    当年,齐广太回国,受聘国科大教授、博导的时候,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直到现在那些报道史上最年轻教授的新闻,还都挂在网上。


    确认新来的副市长齐广太,就是那位最年轻的教授后,青山市的这些干部,自然要好好温习一下当年的新闻。


    而其中又有很多新闻报道,提及了齐广太的跳级经历,也正因为一次次跳级,齐广太才能在二十二岁博士毕业。


    二十四岁回国受聘教授,博导的时候,齐广太更是直接享受正处级待遇。


    后来成为国科大二级学院的副院长,院长,正处级待遇也变成了货真价实的正处级职务。


    这也为齐广太转而从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到科技部过渡了一年,而后,直接转任副市长,由此,齐广太也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副厅级副市长。


    去年,倪文昭以三十三岁的年纪,就任正处级的澜沧县委书记,已经非常震撼了,但跟齐广太一比,无疑又差了一档。


    因为,齐广太今年才三十一岁。


    年龄,是齐广太的最大优势。


    没办法,齐广太起步太早了。


    虽然,从政属于半路出家,但是高校的经历,并没有耽误齐广太,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齐广太的进步速度。


    如果齐广太起步就在地方,哪怕起步再早,也不可能三十一岁当上副市长。


    快要散场的时候,方乐天收到了一条信息。


    看完信息后,方乐天马上站起身,说道:“齐市长,各位领导,我们四方集团青山分公司的负责人吕林到了,以后青山这边的工作,都是由吕林负责,我要不让他进来,和各位领导认识一下?”


    “可以啊,先认识一下,以后也方便对接。”


    齐广太当即给出积极回应。


    齐广太都没有意见,别人就更没有意见了。


    很快,方乐天就把吕林接了进来。


    “齐市长好。”


    “各位领导好。”


    吕林躬身和大家打招呼。


    “别看吕林年轻,但是在保健品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经验丰富,而且他手底下有一个强力的团队,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四方集团青山分公司,一定能不负齐市长和各位领导的期望,做出成绩,为青山的发展,添砖加瓦。”


    方乐天对吕林进行了一番简单的介绍。


    之后的环节就是敬酒了。


    吕林挨个敬酒。


    不喝酒的就以茶代酒。


    很快,就到了宋思铭。


    “听吕总的口音,好像是江北人啊!”


    宋思铭和吕林交流。


    “对,我是登津人。”


    吕林回答道。


    “登津?”


    “那离着青山很近啊!”


    宋思铭说道。


    “是,我就是从登津过来的,开车也就两个小时吧,听说,规划中有一条高铁,连通青山和登津,到时候,有半个小时,就能到。”


    吕林回应道。


    敬完一圈,这顿饭也算是结束了。


    上午签了合作协议,下午肯定要去开发区,项目的目标地块去转一转,看一看,但这个环节,就不需要宋思铭。


    宋思铭的任务,就是协助签约,签约之后的事,有商务局和开发区负责,宋思铭再要继续掺和,反而显得不好。


    所以,其他人先行离开。


    而在目送其他人离开的时候,宋思铭忽然注意到了吕林的座驾。


    吕林的座驾,是一辆奔驰S。


    四方集团分公司负责人,开一辆奔驰S,再正常不过,但宋思铭注意的并不是车辆的品牌,而是车辆的牌照。


    吕林的奔驰S挂的竟然是江F的牌照。


    江F也就是登津。


    吕林是登津人,开的车挂登津牌照,好像很正常,但是,在宋思铭的认知里,吕林应该只是老家登津,本身是在京城发展,毕竟,四方集团的大本营在京城。


    可如果吕林在京城发展的话,开一辆江F的车,明显是不太正常的。


    因为江F的车,进京城都困难,每次都得办理进京证,而且办理次数是有限制的,这辆车不可能长期在京城使用。


    当然,也有可能,吕林的车是借的。


    他是坐飞机回的江北,没开车回来,临时被方乐天叫到青山,所以,借了亲戚朋友的车代步。


    可直觉告诉宋思铭,后者的可能性不大。


    如此一来,就还剩下一种解释——吕林是方乐天最近才招入麾下,原本并不在四方集团工作。


    而在登津,深耕保健品行业十几年……


    宋思铭脑海中,瞬间蹦出了“六株保健品”五个字。


    顺着这五个字,宋思铭不禁产生了一个怀疑,“吕林不会和六株保健品有关系吧?”


    方乐天有着沉重的业绩压力,两年之内不能让四方集团扭亏为盈,便会失去四方集团的控制权。


    这种情况下,却在青山豪掷二十亿,投资建设保健品工厂,说里面没有猫腻,傻子都不信。


    只不过,在此之前,宋思铭想象不到能有什么猫腻,但是现在,吕林的出现,让他找到了方向。


    思忖片刻,宋思铭拨通了络宁县副县长柳佳伟的电话。


    “柳县长,打扰你了。”


    宋思铭开篇说道。


    “不打扰,不打扰。”


    电话那头的柳佳伟非常客气。


    “柳县长,我跟你打听一个人。”


    宋思铭步入正题。


    “宋乡长请讲。”


    柳佳伟认真听着。


    “这个人叫吕林,三十岁出头的年纪,登津人,据说在保健品行业做了十几年了,成绩斐然。”


    “柳县长听说过这个吕林吗?”


    宋思铭问柳佳伟。


    “我还真没听说过这个人,但我可以帮你打听打听。”


    柳佳伟回复道。


    “那就辛苦柳县长帮我打听打听。”


    宋思铭拜托柳佳伟。


    “这个吕林是有什么问题吗?”


    柳佳伟试探着问道。


    “也没什么问题,就是我们青山刚招商了一个项目,他是投资方的负责人,就想着多了解了解,方便以后对接。”


    宋思铭回道。


    “明白了,宋乡长,你等我消息。”


    二百公里外的柳佳伟,挂了电话,原地思考了片刻,马上奔赴县委书记周广和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