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作品:《捞尸人

    第167章


    年前的人像是逆流而上的鲑鱼,千辛万苦地回到自己的出生地。


    年后的人好似被风吹起的蒲公英,轻轻荡荡地又飘摇向那四方。


    团聚与温馨就像是一块含在嘴里很快就化去的,在接下来的一整年时间里,品咂回忆着唇齿间淡淡残留的那一点甜。


    年后的每天上午,李三江都会一改过去坐二楼露台的习惯,改为坐坝子上。


    每每有村里人背着行囊或骑着摩托,以各种方式将要出远门走过前面这条村道时,都要特意向里走,来到李三江家停留一下。


    有人会提一点简单的礼,不值钱,只为凑个双。


    有的就发一根烟,陪着李三江抽完后,再给一根让李三江夹耳朵上,然后就离开。


    不少人连坝子都不上来,就站在今年愿景,硬扯点闲篇。


    其实,压根就没什么事儿,就是要离家出远门了,怕是年中很难回来,家里又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就得专程来李三江这里热个脸。


    有的是家里老人催他们来的,有的是自己晓得要过来。


    人生大事,无非生死二字,生能预判,死却总是来得突然。


    万一家里出了什么事,他们没办法及时赶回来,有李三江在,至少家里头不会慌乱,心里也就有那一份底气在。


    林书友在这里过完年,就动身回福建老家了。


    背着团队统一款的登山包,身着深青色贴身套衣。


    走到庙街前,他还特意在巷子口驻足了片刻,用以调整表情。


    不能像过去那般谨小慎微,却又不能表现得过于倨傲。


    思来想去,他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


    怪不得小远哥喜欢用这个表情。


    当你身份和自信心足够时,适当的腼腆,可以帮你减免去很多麻烦。


    庙门口早有人站着,看见林书友后就马上向里通报。


    很快,爷爷和师父就迎了出来。


    一人一边,伸手轻拍着林书友的两肩。


    林书友的胸膛,在这拍打中,不自觉地越挺越高。


    回家时已是黄昏,该吃晚饭了。


    庙里长辈和师兄弟们聚得很是整齐,按理说,这会儿正是庙里最繁忙的时候,游神、祈福、驱邪等活动,几乎排满。


    可即使如此,师父也特意空出了庙里档期,只为迎接自己徒弟的回家。


    今日团圆餐的规模和架势,甚至超出了刚过去的年夜饭。


    庙里其他人,对此都感到莫名其妙,无法理解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遵从安排,因为师父和爷爷,守口如瓶。


    也因此,族谱单开一页以及团圆饭坐首座的待遇,林书友是没享受到的。


    但在给阴神大人们供香时,林书友被要求站在爷爷和师父中间。


    落座吃饭时,爷爷在首座坐下前,先抬手示意身侧的林书友先坐。


    饭桌上,一众长辈们都想打听林书友这半年的故事,林书友只讲大学生活。


    偶有长辈想故意套套话,都会被师父和爷爷主动岔开,确保阿友不会脑子一热,说出不该说的话。


    饭后,大家各自散去。


    林书友被邀入坐下,与师父和爷爷坐一起喝茶。


    可就是这关起门来的细聊,聊的也只是学习与生活。


    林书友说自己学习很刻苦,且有了长足进步,但考试成绩,现在还不能公布。


    对此,师父和爷爷都表示很认可,就算一些新传承,现在不能公布,可不管怎么样,孩子学会了,那肉怎么着都算烂在锅里。


    生活方面聊的就是与同学相处问题。


    站在林书友的角度,他确实是为了融入小团体付出了很多努力,虽然经常会犯错。


    但在师父和爷爷耳朵里,就是另一番意味,这是真能和龙王家的那位处成伙伴朋友


    他们当初是被吓得逃出金陵的,把阿友留下来,想着也是给龙王家当牛做马也是一件大好前程。


    他们是真没料到,阿友居然这般奋发努力、锐意进取。


    夜话浅谈辄止。


    翌日一早,庙里就忙活开了。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这会儿的老家地界,不缺人,缺神。


    林书友的回家,弥补了这一空缺。


    游神开始前,庙里上下在院中排列。


    林书友被安排在第一个,到底是年轻人,骨子里依旧难掩想表现一下的欲望。


    没开脸,没焚香,甚至都没跪下磕头行语,就这么直白白地站在主庙前,面朝庙内众人,背对一众神像;


    双手负于身后,下巴轻轻抬起同时,竖瞳开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全场当即一阵哗然,就连师父和爷爷,都忍不住瞪大了眼,面露惊愕。


    因为只有极少数的那种德高望重的老乩童,才能以这般简洁的方式请阴神上身,而且那也得是在真正危急关头实在是顾不得礼数的前提下,事后还是得赔罪解释的。


    可这小子……就为了这一得瑟。


    偏偏白鹤童子,还真的给面子。


    乩童除了请神外,请神成功后的扶乩状态下,神韵和神威,也是评判乩童实力的一大重要标准。


    竖瞳带赤,气聚神凝,细究观察之下,甚至能在其身边看见淡淡阴气流转。


    这就绝不是起乩成功这般简单,而是白鹤童子侧倾关照得十分明显,以更大程度降临其身。


    林书友往椅子上一坐,看向师父和爷爷,道:


    “开脸。”


    师父和爷爷对视一眼,默默上前。


    他们一个是庙里话事人,一个是辈分最高,一些杂活早就不用他们亲自做了,但今日一个拿颜料盘一个拿画笔,开始给这个年轻人开脸。


    开脸后,再换妆更衣。


    这活儿,一般人还真干不了,因为只要一靠近,就能感受到童子所散发出来的磅礴压力。


    等一切办妥,将三叉戟呈递到童子手中时,童子一把将其抓住,站起身,将三叉戟高高举起。


    刹那间,庙门大开,香火自燃,内外肃杀!


    游神开始。


    本就作为引路童子的白鹤童子,在全队领头,以往与其它游神队伍相遇时或经过其它庙宇堂口时,自有一套规矩去应对。


    可今日,白鹤童子打头阵,所有对面的游神队伍全部心生感应主动避让,凡过庙堂口,庙门自动闭合。


    说白了,游神是为了肃清妖氛,保一方平安,又不是与具体邪祟单对厮杀,所以是个小活儿。


    但架不住,有一位把小活儿当大活儿干,还干得如此卖力和认真。


    一个序列里的自然会给你这个面子,不是一个序列里的也不愿意和你为这点事别苗头茬架。


    今日活动,庙里可谓出了大风头,连道路两旁的围观群众,都觉得今日的游神队伍很不一样,那精气神汹涌澎湃得,仿佛不管什么妖邪敢出现拦在面前,都会被顷刻间碾压撕碎。


    围观群众靠自己感官投票,谁家游神队伍强势,那接下来有事就去谁家的庙。


    毕竟,绝大部分人是遇不到脏东西的,所图所求的,就是一个情绪安慰。


    收队归庙,拜谢阴神大人。


    依旧是林书友第一个。


    他没接过香,而是闭上眼,对着上方白鹤童子神像,说了声:


    “谢了,辛苦。”


    然后自顾自地转身,去卸妆去服。


    师父本能生气,想要站起身批评,却被爷爷伸手攥住。


    寻常乩童胆敢对阴神大人不敬,那就几乎是断绝了起乩之路,阿友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他敢这么做,那自然就有他的底气。


    老爷子到底目光深远,他这最中意的徒弟也就是林书友的师父,想的还是如何维系好庙宇传承,但老爷子看见的,则是官将首的真正未来。


    林书友卸完妆后,就笑着从妈妈手里接过了一块年糕,咬了一大口,软软糯糯的很好吃。


    妈妈笑着嗔了他一下:“看你今天威风抖的。”


    林书友只是笑笑,没说话。


    自打那日在将军庙,小远哥起誓,直接叫童子滚下来的那一刻起,阴神在他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滤镜,就破碎了。


    他开始逐步将童子,视为自己并肩作战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


    若是童子不想要这平等的关系……


    那他就去给小远哥打小报告!


    小远哥会教教祂,什么才是真正的不平等。


    接下来,庙里其他人去依次拜谢,礼节完备,仪式充足。


    爷爷走过来,给林书友递来了一条毛巾。


    “谢谢爷爷。”


    林书友用毛巾擦着脸。


    “我们家阿友长大了,也变了。”


    最后两个字,咬得很重。


    若是小远哥在这里,肯定能从老人家这句话里品出其心态意思,可林书友毕竟是林书友。


    让它解这谜语话,实在是有些太难为他了。


    只见他笑着对爷爷道:


    “爷爷,这不是很正常么,你们都老了,可我还年轻嘛。”


    这番回应弄得爷爷陷入沉思。


    想着这是不是龙王家那位的意思,想让自己和徒弟赶紧退位,换阿友上位


    可再一看这家伙扭头就又去跟妈妈讨要年糕去吃了,爷爷又觉得自己可能想多了。


    他忽然觉得,那边居然能一直忍受阿友到现在,龙王家的那位,当真是好脾气。


    夜深人静。


    林书友睡不着,一个人穿着睡衣来到主庙,看着里头这一排排神像。


    他摸了摸增将军的脚趾,又拍了拍损将军的脚背。


    作为乩童,他其实很想体验一下请增损二将上身的感觉。


    “哐当……”


    一声颤音,从尾部的那尊神像那边传来。


    这立在最后一排的那尊,是白鹤童子。


    林书友赶忙跑过来,踮起脚,拍了拍童子神像的小腿:


    “别生气别生气,怪我,不该三心二意。”


    ……


    薛亮亮要去金陵做工作交接,薛爸薛妈自然和儿子同一天离开,回安徽老家。


    俩老人离开前,很是不舍,不停地说给大家添麻烦了云云,并邀请大家伙以后得空了去他们那里做客。


    他们这辈子,还没在别人家里待这么久过。


    谭云龙年后得假,开车回南通安享“晚年”。


    谭文彬就回石港老家,陪他爸妈去了,南北爷奶以及周云云家里那边,也需要应酬。


    毕竟,谭云龙才是谭家的一家之主,至少名义上是。


    所以一切活动,都得围绕谭云龙这个核心展开。


    山大爷初二就消停了。


    除了吃饭时积极,其余时候都躺在草垛子上晒太阳打发时间。


    没办法,子弹输光了,上不了战场。


    他是个老赌狗了,年幼时的润生跟着他没少挨饿断顿。


    但他有个好习惯,那就是输光了就消停了,从不借钱打牌。


    所以,你说他可恨吧,那确实可恨。


    但要说恨得牙痒痒,还真到不了那个程度。


    因为正常的赌狗,最可怕的就是他们筹钱借钱的能力。


    他们能在一遍遍自抽耳光坦白发誓后,把全家人一步步地坚定拖入沉沦深渊。


    不过,消停后的山大爷,心情也是不怎么美丽。


    李三江嘴巴闲了,就拿他润润唇,问问他今儿个怎么得空了,今儿个怎么不坐庄了。


    面对这个老东西,山大爷是真的没脾气,明明年纪比自己大不少,偏偏自个儿明显已经小老头模样了,可这老东西却依旧红光满面、中气十足。


    以前觉得他日子过得好吧,但毕竟是孤寡命,自己好歹有个润生陪着。


    结果这老东西,潇洒滋润一辈子了,临老竟还能捡到一个省状元曾孙。


    别人得苦哈哈地为儿子存钱娶儿媳妇,再为孙子打拼娶孙媳妇,哄着传宗接代,他倒好,跳过所有周折坎坷,一步到位,跟天上掉下来似的,户口本上直接就添了一个。


    人比人,真就得气死。


    山大爷觉得,自己这辈子认识李三江后,受了这么多气,现在还能活着,已是相当不容易。


    柳玉梅现在真就是越来越融入农村老太太的生活。


    闲话是非这东西,只能当个调剂,一下子扯多了,就算是非筐子还没见底,牙齿都会因为瓜子嗑多了开始发酸。


    她干脆在家里摆个小牌桌,南通这边不兴打麻将,她就和刘金霞、薛妈她们一起打打长牌。


    起初人不够转时,李追远也被拉上牌桌凑个人头。


    打着打着,她们就不让李追远上桌了。


    打牌嘛,有输有赢才有意思,变成一个人一直赢钱,就跟另外三家赶着上供似的,那还打个屁。


    最重要的是,柳玉梅清楚,以小远的脑子,他是能控制输输赢赢的,而且能把控得很自然到位。


    可这小子偏偏不。


    因为他打牌时,阿璃会坐在他旁边,帮他数钱整理,叠起垒高高。


    这小子是为了让阿璃开心,完全不顾她们仨老太太的心情。


    今日不用上牌桌的李追远,让熊善骑着三轮车,载着自己去了石港。


    不是为了逛商店买东西,而是来到一处坟地。


    那枚铜钱,也终于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


    曾经的它,让自己无比忌惮,甚至都不敢将其取走,只能就地深埋。


    现在,倒是能做到正常视之。


    润生和阴萌去西亭镇,给山大爷修葺破落的屋墙,顺便再置备点米面粮油。


    梨得上牌桌,陪着柳玉梅打牌。


    自己能抽取出的人力,也就是熊善了。


    在得到自己的事先提醒后,熊善挖掘时很是小心,特意在自己身上以及铲子上,贴了好几张辰州符以做庇护。


    铜钱还在原地,被挖了出来。


    李追远示意熊善走远点,他自己则撸起袖子,开始向四周挥手,改变和接引风水格局。


    站在远处的熊善看着这一幕,用力咽了口唾沫。


    以前少年对他说过自己不会用符,他就没信,现在一看,果然……一个能徒手牵引风水格局的人,哪可能不会用符


    这简直就是符道大家,不需要符纸作为媒介,直接虚空画符了。


    李追远这会儿是没心思去理会熊善在想什么的,他现在全部注意力都在那枚铜钱上。


    从邪性角度出发,这枚铜钱远远比不过自己那本奄奄一息的《邪书》。


    但它的威能,却更直接。


    人家不屑于操控你的精神,只是埋头改变你的肉体。


    挖出它的地方,还一并挖出了几只大小不一的灵芝。


    应该是经过地下的蚯蚓或老鼠变的,从色泽和毛发上可以瞧出端倪。


    只是这种灵芝,不仅没有丝毫滋补效果,吃了后,身体也会出现大问题。


    梳理好周围的风水格局后,李追远拿出阵旗,开始布阵。


    阵法布置完毕,李追远舒了口气。


    接下来,就到关键时刻了。


    自己能否将这枚铜钱化为己用,就看这封印,能否完美打上去。


    要是封印打不好,自己绝不会冒险带着它,只会重新选个地方,再次给它封印进地里,等待自己下次实力提升后回来。


    要是封印打好了,那它就能嵌入自己的新制罗盘中,充当罗盘核心。


    铜钱本身运作原理,就是自带一个阴煞风水局,凡是贴近它的血肉之物,都会在这一格局下阴生发散。


    以它为罗盘核心,那么以后遇到特殊环境时,就会大大降低罗盘失效的概率。


    很多瘴或者阵法,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混淆掉你对方位的感知,有它在手,相当于大部分中低级的瘴或阵法,能无脑可削。


    李追远取出红泥,在自己掌心、手背、手腕处,各自画咒,最后再集合结印,当他以大拇指向下压去时,风水格局和阵法同时被引动。


    熊善只觉得自己视野中,少年所在的位置一下子变得十分模糊。可他又不敢上前去帮忙,要是一不小心冲破阵法或者干扰到风水格局,那就是帮了倒忙。


    终于,模糊感消散,少年的身形再度变得清晰。


    那枚铜钱,也落在了少年手中,被少年很随意地上下抛着。


    完美封印。李追远很享受这种以前困扰自己的难题被自己回过头来轻松解决的感觉。


    这是自己的成长。


    当然,要不是自己在梦鬼的梦境里得到了魏正道的进一步传承,他现在对这枚铜币,还是没有更好的方法。


    另外就是,魏正道虽然名字里有“正道”俩字,但他所传授的东西,往往对邪物更为有效。


    从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罗盘,就少年的巴掌大小。


    里头,也就只有一个刻度表一个针头。


    因为李追远把大量无用的可以靠自己脑力算出来的东西给省略了,弄出了一个只适合自己来用的浓缩精华版。


    太爷家屋后的小工坊还在,过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里,李追远和阿璃就经常待在里面,他负责设计,阿璃来负责制作。


    二人合力,把它给造了出来。


    原本李追远以为自己不实际上手,那就能确保没误差,但这东西似乎真有定数,哪怕只是自己设计出来的,可做完后测试时,发现依旧存在着一个固定的误差值。


    这种误差值,就跟自己没办法画符一样,太顺太圆满了,总得给你留点缺。


    缺在这里,反而是种好事,要是缺在其它方面,反而会是一种大麻烦。


    固定误差,就不算误差,反正使用它得靠自己大脑运算,无非是多算一道,小问题。


    而且也因此具备了防盗效果,万一遗失或者被偷了,别人还用不了。


    罗盘中间有个小缝凹槽,李追远将铜钱塞了进去,严丝合缝。


    “我们家阿璃的手艺,真是没得说。”


    再次尝试使用罗盘,掐印引动,罗盘指针连续波动,李追远一边看着它一边大脑运算,只一瞬间,就把这里的风水格局给推演了一轮。


    同时铜钱在里头还会发出颤音,被李追远耳朵所捕捉,这里头,竟还有一层新的讯息:形势下吉。


    就算是村镇上的坟,也是以前找风水师傅看过的,下吉的坟穴,在乡村里算是不错的了。


    要真是测出上吉或者更往上的好穴位,那就可以给南通文物保护单位打电话了。


    别想着这种好地方会空着轮到你,古人又不是傻子。


    这新罗盘,既可以测算风水也自带占卜吉凶效果,目前来看,称得上是自己手头上,最具实用性的一件器具。


    这也为接下来,自己跟着亮亮哥出去时,增添了一大助力。


    坐上三轮车,回家。


    刚骑入思源村村道,就看见张婶在向这边跑。


    “小远,找你的,亮侯的电话。”


    张婶很喜欢来李三江家这边喊人接电话,跑得勤快,声量也大,因为无论是李追远还是谭文彬他们都很客气,每次接打电话,都会顺手买不少东西,不像村里某些人,用完电话就和你打哈哈,恨不得电话费都和你挂账。


    李追远来到小卖部,懒得等待,把电话回拨过去。


    “喂,小远,是你么”


    “是我,亮亮哥。”


    “有个活儿,如果你有空的话……”


    “有空的。”


    算算时间,虽然还是有点早,但也可以进入正轨了。


    最重要的是,大家伙的伤势,都恢复得七七八八,是时候可以去摸索下一浪了。


    比起被动等待,李追远还是更喜欢主动出击。


    “要出一趟远门,是贵州我们得过去进行辅助排查,越早去越好,这样尽量不耽搁年后的工期。”


    “可以,什么时候动身”


    “后天,我们在金陵汇合”


    “好的。”


    “那个,我顺便帮你去学校办一下手续,谭文彬和林书友的要不要一起办”


    “要的。”


    “那行,反正学校那里的事,我负责去搞定,车票这类的我也会弄好,后天中午我们一起吃午饭,下午正式出发。”


    “没问题。”


    “辛苦你了,小远。”


    “这是你的工作,也是我的工作。”


    “呵呵,有你在,我心里踏实,真的。他们都说是我照顾你,其实我心里清楚,一直是你在照顾我。”


    “亮亮哥,你是不可或缺的,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有多重要。”


    就像派出所门口的牌子一样重要。


    “哈哈,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对了,你们车坐得下这么多人么”


    我们的车,可是小皮卡啊。


    “坐不下,所以还得劳烦亮亮哥你辛苦,开车来南通接我们去金陵。”


    “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


    挂断电话,李追远终于知道,亮亮哥以前是怎么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还能频繁回南通的了,简直就是见缝插针,没缝也要硬插。


    李追远再次拨打电话,拨给了平价商店。


    接电话的是陆壹。


    他今年回家过年了,然后因为成了“厂二代”的原因,今年给他安排的相亲局实在太多,陆壹受不了了,就早早地坐火车回学校。


    他更喜欢在商店里,熟悉和忙活自己的事业。


    李追远懒得打给传呼台再一个一个呼叫了,反正他们团队有自己的“总台”。


    “张阿姨,我要这个,这个,这个……”


    李追远选了不少零食,给了钱后说道:“放在阿姨你这里,等虎子他们过来时,给他们吧。”


    “小远侯啊,你可真有当哥哥的样子。”


    李追远腼腆地笑了笑。


    主要是张婶小卖部里的商品种类并不多,过年那段时间,谭文彬他们频繁打电话,早给家里拿去了不少小零食小商品,那些东西放家里又没什么人吃,他就懒得再往家拿了。


    回到家,柳玉梅她们还在打牌。


    即使相处了这么多天了,梨拿牌的手,还是在颤抖。


    他们夫妻俩这还算是好的,萧莺莺自打柳玉梅她们回来后,她就一直待在大胡子家,没再在这里露过面。


    纸人都是她在那里做好了,再让熊善用拖车运回去的。


    “胡了!”


    柳玉梅拍了一下手,开始算番。


    李追远走到柳玉梅身边,小声道:“奶奶,后天我就要出门了。”


    “回学校”


    “不回学校。”


    “那你下学期,是不是就不怎么待学校了”


    “应该是的。”


    柳玉梅叹了口气:“可惜了我院子里种好的蔬菜。”


    “可以让秦叔抽空去金陵收菜。”


    “呵。”柳玉梅被逗笑了,“算了,这里田更多。”


    “您是打算继续在这儿住下了”


    “要不然呢,跟着你到处乱跑”


    “我不是这个意思。”


    “反正住哪儿不是住。”这一把轮到柳玉梅轮空,她站起身,领着李追远走到坝子边,“得让你太爷再多包点田,要不然不够阿力和那头熊一起种的。”


    “谢谢奶奶。”


    “奶奶也时常自责,想为你做点事情嘛,却又无从下手,说到底,还是小远你太有本事了。


    其实,我过去也挺好奇,人家行船,都是千帆竞渡,江湖游走的,你是怎么做到过去半年基本就待在学校里等活儿的。


    只是这些,现在也不方便问,我晓得你们有事情故意瞒着我,壮壮那孩子每次和我聊天时,我也听出来他有所保留。


    我们终究是老了,而你们正年轻,这座江湖,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嗯,还有一点,你们既然是跟着亮亮那小子跑,我信那小子回来的频率,他要想方设法回南通来时,你总不至于不跟着。


    在外头再忙,也记得多回家看看。


    阿璃想你。”


    “我会的,奶奶。”


    所以,自己这次还真是沾了亮亮哥的光。


    李追远又去和李三江说了声,李三江听完后问道:“在外头,销会更大吧”


    “单位会报销的,太爷。”


    “也不能什么都报销吧,穷家富路,你还是长身体的时候,别因为节省亏待了自个儿身体。”


    “不会的,反正有太爷你每个月给我打钱。”


    “那是!”


    李三江摸了摸李追远的头,既是唏嘘又是自豪道:“我们家小远,也要出门干事业喽,呵呵。”


    “对了,太爷,柳奶奶她们应该要继续住在这里。”


    “那力侯和婷侯,不也要留在这”


    “嗯。”


    “嘿,那正好,我再置办些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的这些,把大胡子家那里也用上,生意给它翻个倍。”


    好骡子一下子变多了,磨盘都不够拉的了。


    原本李追远让陆壹给林书友传达的意思是,他可以从福建先去贵州,林书友小心翼翼地询问这是命令还是建议,得知是后者后,就坚决表示还是要和大部队一起行动,他会去金陵等待大家集合。


    当排头兵开路先锋的压力很大,一不小心,自己出了什么事,就容易把团队节奏带崩,变成拯救林书友行动。


    临出发的前一晚,大家一起吃了顿饭。


    晚上,李追远去大胡子家走了一下,回家后和离家前,按照规矩,都得和看大门的打声招呼。


    熊善夫妻在桃树林里搭了一个摇篮,摇篮上架着一个风车,只要天晴日丽,他们就把笨笨放在摇篮里,让桃林里的风帮它轻轻摇曳。


    这拉关系的方式,是真够硬的。


    但也挺符合他们夫妻俩的一贯水平。


    烧了几张纸,说了声自己要出远门后,李追远就回去睡觉了。


    翌日一早,自床上醒来,侧过头。


    门边椅子上,坐着一道精致的倩影。


    清晨的露台上,李追远和阿璃下棋。


    一直下到楼下的刘姨传来喊声:“吃早饭啦!”


    恍惚间,如同时光倒流,自己好像又回到了过去,一切都未曾改变。


    可眼前的女孩,已经长高了,出落得更加精致端庄。


    当初的她,坐在东屋里,脚放在门槛上时,还保留着属于少女的那一抹娇憨。


    而现在的自己,也渐渐到了无法再以男孩形象来扮可爱的门槛。


    人生也是一条江,年轻时拼命划着桨,到后来,再哭着喊着想回来,却求而不得。


    在这条江上,最幸福的反而是浑浑噩噩,过早明白反而会过早不快乐。


    两张方木凳拼接成早餐小桌,李追远帮阿璃分配小咸菜,阿璃帮李追远剥咸鸭蛋。


    早饭刚吃完,薛亮亮的车就到了。


    这意味着,他昨晚其实就到南通了,在江里留宿了一整晚。


    应该是受过年那段时间,天天骑着三轮车去江边的刺激,年后他去提了一辆崭新的桑塔纳。


    可这轿车装下东西后就装不下人了,因此那辆小皮卡依旧得开到金陵去。


    因是去金陵后直接出远门,所以这次李三江没塞太多东西,只塞了钱。


    柳玉梅站在坝子上,看着那群即将离开的孩子。


    目光仿佛穿过岁月,回到自己的小时候,站在祖宅门口,看着离家的小叔。


    小叔是自己的长辈,年纪却又很轻,小时候喜欢背着自己玩,也最是宠溺自己,家里大人常说,自己的坏脾气,一半都是由这个小叔惯出来的。


    小叔带着身边人去走江时,也是如此的场景。


    与其说,是去面对那危险的浪,不如说,是去迎接人生中精彩的风景。


    曾经的柳家长辈,能对小叔说:累了,就点灯回家。


    同样的话,她也对小远说过。


    但她说起来时,其实并没有那个底气,自个儿都觉得自个儿在放屁。


    眼下,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孩子的两个家,合并到一个地方,让这孩子走江间隙回来时,能安安生生地回个好家。


    嗑瓜子聊是非,打牌较真,也是故意提前为此做的铺垫。


    骨子里,她还是那个清高的柳家大小姐,但孩子年纪轻轻的就出去走江闯荡江湖,她这个老东西,又有什么改变是不能做的


    当两辆车驶离时,李追远先和近前的人群挥手告别,然后目光上移。


    他看见了二楼露台上,那道红色,正在为自己送行。


    阿璃今天是故意穿着红色的衣服,这样即使隔了很远自己也能看到她的身影。


    李追远就这么一直看着,直到那红色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模糊,最终和天上的火红的太阳融为一体。


    ……


    “我的尾巴骨,感觉快被颠得旧伤复发了。”


    谭文彬双手撑着拖拉机边缘,好让自己的屁股悬空。


    他也是去过不少地方了,山路也走过,但这一段山路,颠簸崎岖得简直超乎他的想象。


    第一反应是,这世上竟有这么难走的路。


    第二反应是,这么难走的路后面,竟然还能生活着人


    薛亮亮开口笑道:“你们这些自幼生长在大平原上的人,就是这么娇气。”


    阴萌:“就是。”


    林书友小声附和:“就是就是。”


    谭文彬:“我艹,听说过搞地域歧视的,第一次发现还有搞地形歧视的!”


    薛亮亮:“其实在山区长大的人,去了你们平原也会不适应,对吧,阿友”


    林书友点头:“一开始出来时,看见地那么平,心里还真有些不踏实。”


    薛亮亮:“慢慢就习惯了,以后啊,凡是人的脚能走过去的地方,都能修成坦途。”


    谭文彬:“你跟我说说,这里怎么修路”


    薛亮亮指了指头顶,那里恰好是两山之间:“天上修。”


    谭文彬:“你赚到钱了,你说得对。”


    开拖拉机的大叔一脸歉然道:“不好意思,让你们受罪了。”


    薛亮亮:“冉师傅,我们只是瞎聊聊,你别往心里去。”


    冉师傅:“快到了,今晚你们就宿在我们村里吧,之前施工队也在我们村里租用了民房,你们就在那里休息,吃的喝的,到时候我给你们送来。”


    “麻烦你了。”


    “麻烦个啥啊,我就是给施工队干采购的,呵呵。”


    到了村寨,冉大成拿出钥匙打开门锁,领着大家走入一座土楼。


    里头空间很大,房间里一看就是工地办公室的布置。


    薛亮亮问道:“就算是过年,没安排人留守么”


    冉大成回答道:“本来是留了两个人在这里的,但年前就不见了,我本来还打算喊他们去我家过年的,估摸着,应该是偷偷回家去了。”


    薛亮亮摇摇头,心道这也太不负责任了。


    冉大成又送来些吃的,说了声明天带他们去工地后就回家了。


    大家整理着土屋,一楼全是临时办公室,二楼则是住宿房间,都被改成了大通铺。


    因为留守交接人员不在,导致众人的工作很难展开,因为很多现实中的问题,它很难以书面或电话汇报的形式呈现。


    李追远在二楼帮忙整理今晚大家的卧室时,发现了一本蓝色硬封皮的日记本,封面上还夹着一支钢笔。


    厚厚的日记本已经用了四分之三的页数,足可见原主人是有多爱写日记。


    但这么珍视的东西,走时居然遗落在这里。


    不过,等施工队回来后,原主人应该也能将其取回。


    擅自偷看别人日记是一件极不道德的事情。


    李追远把日记本打开。


    翻到最后一页,字写得非常潦草,上面标注的日期显示,是腊月二十八,距离过年还有两天。


    天气:阴。


    内容:


    “他们不是都已经回去过年了么,那么一楼现在正在开会的一群人,又到底是谁


    为什么,


    我从二楼窗户缝隙里看见,我‘本人’也坐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