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李世民,先天战争圣体

作品:《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太子最近在做什么,最近听说他连讲武堂都没去了。”


    太极宫中,李世民对张阿难的问道。


    对于太子,他向来有很高的关注度。


    张阿难回道:“听说太子最近一直在东宫,玩一种叫兵棋推演的游戏。”


    李世民有些好奇。


    “兵棋推演,是跟排兵布阵有关吗?”


    张阿难回道:“臣也不知,但太子跟李德謇,杜荷,赵节,汉王,一直在玩。”


    李世民想了想,道:“去把杜荷叫来,朕问问他。”


    “是,陛下。”


    不多时,杜荷来了。


    “拜见陛下。”


    “赐座。”


    “谢陛下。”


    李世民直接问道:“你跟太子在东宫的兵棋推演,那是什么。”


    杜荷有些惊讶,没想到这件事还会被陛下关注。


    顿时有些兴奋的解释起来。


    “是太子设计的一种游戏,以木板为底,在其上用砂石,木头,雕刻出山川地貌。”


    “而后模拟排兵布阵,行军打仗。”


    “太子制定了一套规则,如同象棋那般对弈,各行一手。”


    “除步兵,骑兵外,还有辎重,粮草等物,攻城略地,好不快活。”


    唐初是有象棋的,象棋的兴盛跟李世民的推崇有很大关系。


    武曌就是个象棋迷。


    不过现在的象棋跟后世玩法有很大区别。


    李世民一听,顿时就来了兴趣。


    这年头娱乐游戏匮乏,新游戏显然有很大吸引力。


    张阿难看出了陛下心思,在旁边建议道:“陛下已经很久没去过东宫了,何不去东宫巡查一番。”


    李世民点点头:“应是要巡查一番了,走,去东宫。”


    “是,陛下。”


    杜荷也跟着一起了。


    太极宫距离东宫真的很近,以前李世民曾经跟长孙皇后去。


    但自从长孙皇后驾崩去世,李世民几乎就没怎么去过东宫了。


    东宫。


    此时李承乾刚刚嘉奖完陆仝。


    当然,目前只是口头上的嘉奖,主要的意义在于给陆仝画饼。


    金吾将军本身在钱权方面,已经很是足够了。


    即便是赏赐一些,也没多大用,那干脆就不赏赐了。


    况且陆仝在乎的,主要是加入到太子党来。


    简单来说,就是从龙之功。


    等太子即位,他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这次陆仝把高丽人,跟刺客送来,也算是正式成为太子党人。


    “臣告退。”


    陆仝躬身行礼,而后离开。


    李承乾随后便叫李元昌一起玩兵棋推演。


    “殿下,我还是等赵节过来,跟他一起玩吧。”


    汉王李元昌有些无奈的说道。


    他跟太子玩,是半点乐趣都没有,完全是被虐菜。


    唯一能跟太子打一波的,也就只有李德謇了。


    不过就目前来说,不管是李德謇,还是李元昌,杜荷,赵节,从来都没有赢过一把。


    除了李德謇外,他们根本不能在太子手里坚持半个时辰。


    最多的也就李德謇,一般能坚持一个时辰左右。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觉得是因为这套游戏规则是太子设计,他们只是不熟悉而已。


    然而玩着玩着才发现,在战术的运用上,他们根本不是太子的对手。


    尤其是全盘局势的掌控,更是相差甚大。


    太子的战术,总能轻易攻破他们的防线,看似散乱无章,实则进退有度。


    即便是集中大部队,也会被太子逐个击破。


    所以李元昌就不想跟太子玩。


    跟赵节玩就有意思了,两个臭棋篓子,菜鸟互啄,能干两个时辰都不分胜负。


    可谓是真正的大战三百回合。


    “陛下驾到。”


    宦官小跑着过来禀告。


    李承乾和李元昌对视一眼,有些奇怪。


    陛下来东宫,可是稀客啊。


    “父皇。”


    “陛下。”


    两人连忙出宫殿迎接。


    这时两人看到了陛下身后的杜荷。


    一个眼神,顿时心领神会。


    李世民笑呵呵的说出来意:“听说承乾发明出了一种新的游戏,兵棋推演。”


    “朕很是感兴趣,特意来瞧瞧。”


    对于兵棋传到二凤耳朵里,李承乾并不奇怪。


    这段时间他天天在东宫玩兵棋推演,也没瞒着。


    就像是他在太极宫安插了宦官传递消息那样,李世民自然也有安排。


    或者说并不需要特意的安排,张阿难这个宦官头子,询问东宫的宦官,也没人敢隐瞒。


    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了。


    李承乾道:“闲暇之余,偶有灵感,感觉象棋过于单调了些,便突发其想,设计出一款兵棋,正想着先行完善再呈现父皇,未曾想父皇已经收到消息。”


    李世民面色平静毫无波澜,他知道太子这是在点自己呢。


    对此也不奇怪,转而道:“承乾快带朕去看看,这兵棋推演究竟有何奇妙之处。”


    李世民越发感觉,这个游戏肯定好玩。


    李承乾点点头,带着二凤等人前往偏殿。


    沙盘便是放置在偏殿之中。


    殿内中央,一块很大的木台,木台之上,便是沙盘。


    李世民看去,砂石与木头精心雕琢出的山川地貌栩栩如生,各类代表不同兵种和辎重粮草的棋子摆放其中,仿佛一幅微型的战争画卷。


    李世民饶有兴致地观察着,问道:“这兵棋推演具体如何玩法?”


    李承乾开始详细地为李世民讲解规则:“跟象棋的玩法差不多,各行一手。”


    “步兵、骑兵根据不同的特性在这山川地貌间行动,每个棋子代表一百兵力数,辎重粮草则影响着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攻城略地需讲究策略布局,利用地形优势和兵种配合”


    李世民一边听着李承乾的讲解,一边思索着其中的门道。


    不过没有直接上手,而是说道:“元昌,你跟承乾对弈一局,朕先在旁边看看。”


    二凤还是很谨慎的,在没有完全摸清楚先,直接上手,很容易输给太子。


    他不想输。


    “是。”


    李元昌苦着脸上场,他不想跟太子玩。


    先前就拒绝了,没想到现在还是要上。


    这不纯纯找虐吗。


    然陛下诏敕,不能拒绝。


    李承乾让内侍文忠去搬来椅子,然后几人就围绕沙盘坐着,开始对弈。


    一开始,李承乾就没走发展路线,强势出击。


    李元昌没想到太子攻势如此凌厉,要知道先前太子的玩法,向来是发育为主,以势压人,这突然换了风格,只能匆忙应对。


    然而很快,前线就开始溃败了,李承乾的红棋,几乎是以完全碾压的形式,大面积占领要地。????这一次,连两刻钟的时间都没坚持到,李元昌就败下阵来。


    平时他可是能坚持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


    两刻钟,也就是30分钟。


    要知道兵棋跟真正的战场不同,是同样的兵力,也没有士气的说法。


    完全就是战术上的对决。


    这说明在战术上,李元昌跟太子,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


    “元昌,你下来,朕来玩一把。”


    李世民跃跃欲试,直接下令。


    方才他已经看得心痒难耐了,而且也基本上理解了兵棋的玩法。


    本来他就是个象棋迷。


    而兵棋在复杂程度上,显然要比象棋更高,也更加贴合实际战争。


    尤其是这山川地貌的刻画,让李世民有一种真正在战场上的感觉。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亲自带兵打仗过了,但对于李世民来说,曾经在战场上的那些日子,是让他一直最为怀念的时候。


    “父皇不多看两局?”李承乾笑着说道。


    “不必了,直接来吧。”


    李世民明白这话的意思,是太子没准备要放水。


    他心里也清楚,太子一定程度上,对自己这个父皇是有怨念的。


    游戏开始。


    此番李承乾是跟之前打李元昌同样的战术,强势出击。


    根本不走经营发育的路子。


    因为粮草的关系,率先发动攻击一方,是弱势的。


    如果不能快速突破防线,那就只能暂时撤退,去进行粮草辎重的收集。


    李世民微微皱眉,开始着手应付。


    然一旦交手,才发现没这么简单。


    布下的防线,应对太子的攻势,显然有些招架不住,前线几乎只是五六手之间,就已经被突破下来。


    逼得李世民只能集中兵力,进行防守应对,然而落败之势已显。


    这有李世民对规则不熟悉的缘故,然而之所以如此强势,也有李承乾更加熟悉战术的原因所在。


    在骑步协同突击战术这块,李承乾可是玩得熟悉得很。


    且以运动战的方式,深谙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精髓。


    在前世,兵棋的玩法,可谓已经开发到大成,各式各样的经典战术,在网上都有大量的相关教程。


    可以说是集结世界历史战争之精华。


    李世民的军事天赋确实很高,但在抛却士气等真实战场方面的影响后。


    在后世集战术之大成的运动战面前,自然是不够看的。


    “朕输了。”


    当代表李世民大本营的蓝色兵棋被包围后,这一场兵棋对决,就结束了。


    “再来。”


    李世民没有半分懊恼,反而是极其兴奋。


    这种新游戏的刺激,令他十分着迷,好像是真的感受到了在大帐中运筹帷幄的感觉。


    太子的战术,更是让他眼前一亮。


    李世民熟读兵法典籍,然而太子展现的这手战术,却从未在任何兵法典籍中出现过。


    看似每一步好像没有目的,但却有着战略性质上的深意。


    他打了大半辈子的战,从没遇到过这样的。


    这是太子自行开发出来的战术?


    要知道这样的战术,可不是纸上谈兵这么简单,是真正能运用到战场上的东西。


    而如果真的能在战场上,使出这样的战术,那该又会如何精彩。


    李世民在想,如果是当年的自己遇到如此对手,能赢吗。


    他并没有把握。


    旁边李元昌一直看着。


    好一场畅快淋漓的对决。


    心里不由嘀咕着,原来陛下跟我差不多,也就半个时辰啊。


    四舍五入下,我等于陛下?


    很快,重新摆好沙盘后,第二局开始。


    李承乾依旧强势出击,但很快,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个二凤,真有东西啊。


    这才一局,竟然就找到了应对运动战的方法。


    排兵布阵下,已然有了阵地战的雏形。


    军事天赋,恐怖如斯。


    难怪教员曾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领悟能力太强了。


    李承乾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压力。


    不过时间太短,李世民的战术安排上,还是略显稚嫩。


    李承乾多耗费些心思,就赢了这局。


    但是这一局,却用了将近大半个时辰。


    跟与杜荷,赵节,李德謇那样半放水半调教的方式不同。


    这可是李承乾全力攻势。


    就好像对围棋新手。


    我教你,这个是白子,那个是黑子。


    好,你现在可以去围棋职业赛拿冠军了。


    “来,继续。”


    李世民兴致更高了,仅仅两局兵棋推演,他就已经彻底的迷上了这个游戏。


    比起象棋,兵棋推演更加受到李世民的喜欢。


    每一局,犹如真正的一场战争那般。


    第三局。


    依旧是李承乾赢了,然而这次,赢得就没那么轻松了。


    什么叫先天战争圣体啊。


    在这一局里,李世民不仅是已经明白了阵地战,更是在着手熟悉李承乾的运动战战术。


    面临强攻的同时,还能有反攻的姿态。


    甚至在局部战争赢得了胜利,逼得李承乾临时改换战术,损失了部分兵力,才打灭了这一波反击。


    第三局的时间,也来到了一个多时辰开外。


    也就是后世的两个多小时。


    “继续,继续。”


    “阿难,摆盘。”


    李世民已经彻底上瘾了,化身网瘾中年男。


    兵棋推演的游戏,让他深深沉迷其中。


    完全没有时间流逝的感觉,即便是外面已经开始天黑,旁边点燃了烛火。


    不过这次,李承乾却没有了动作。


    “承乾,在干嘛呢,开始啊。”


    李世民见太子没动作,催促道。


    旁边张阿难提醒道:“陛下,天黑了,该用晚膳了。”


    李世民闻言,这才恍然。


    原来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


    第一局一个小时,第二局,一个半小时,第三局已经两个半小时了。


    从李世民来东宫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五个小时,也就是两个半时辰。


    但对于完全沉浸游戏中的李世民来说,却没有任何感觉。


    “朕就在东宫就膳了。”


    “承乾,等吃完饭,咱们继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