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商议进京

作品:《红楼霸王:项羽穿薛蟠

    没过几日,薛母收到了都中荣府的回信。


    她看完信后,便派丫鬟将项羽、宝钗都叫了来。


    “文龙,年后我想带你们兄妹一起北上,去都中住上一阵子。”


    见项羽微微皱眉,薛母怕他误会,忙解释道:


    “并非是因你那事,而是有别的事。”


    母子俩如今已经初步和解,薛母自然不想在那件事上让项羽误会。


    不过荣府来信,确实是让她带项羽入京,到时贾政会找钦天监的关系寻找高人,尝试解决那件事。


    若是原来,薛母定然喜不自胜,即刻启程就带项羽过去,免得夜长梦多。


    不过现在,薛母就有些犹豫不定了,准备等到了都中再和姐姐好好商议一下。


    而且此时她说还有别的事,倒也不是撒谎。


    “一来,许久没见你舅舅和姨妈,我带你们一起去探亲。”


    “二来,你也该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


    薛蟠挂名是南京户部清吏司,但那只是他的官。


    而他的职,是为宫中采办杂料的皇商。


    按理确实是要每年入京,到户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


    只是之前薛蟠年纪尚小,这些都交给了老家人在都中代办。


    现在他也到了年纪,正该亲自走一走这些流程了。


    项羽从薛蟠的记忆中,知道这些都是他该做的,便点了点头。


    薛母见他认可,又继续道:


    “三来是为了你的婚事,因你相中了林家姑娘,我就想着让你姨父帮忙。”


    项羽对妙玉志在必得,不过此前他给林如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他想来,只要林家孝期一过,他再登门,此事就成了大半。


    项羽闻言,便颇为自信的道:


    “此事妈也不用操心,我即使不去都中,林老爷应该也给姨父写信问询了。”


    薛母闻言却是摇摇头,一副“你不懂”的模样。


    “你姨父在金陵有不少老亲和好友,你的所作所为想必早就传到他的耳中了。”


    “此去正好让你姨父见见你,也好知道你已改了性,不再似从前那般。”


    项羽一听,这才有些恍然。


    他以为自己身在金陵,远在都中的贾政对他一无所知。


    所以他觉得,林如海即使写信问询,贾政也不过说说薛、贾两家的关系罢了。


    但若如薛母所言,贾政知道薛蟠的德行,还真未必会帮他说话。


    而且事涉林家的外甥女,贾政直言相告也未可知。


    如此一来,恐怕林如海必然又摇摆不定,选择再观望一下。


    “若你姨父能为你说说话,也算给林家上次的婉拒一个台阶。”


    “甚至你姨父若亲自为你保媒,那林家想必就没有再拒绝的道理了。”


    贾政和林如海除了是姻亲,本身也交情莫逆。


    若贾政能出面保媒,对方又真的不差,那林如海极大可能给这个面子。


    项羽一听薛母在这件事上考虑的比他周全,自然也是点头应下。


    “最后就是你妹妹的事。”


    “宝钗?”


    项羽一愣,和宝钗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的惊讶之色。


    显然薛母也还没和宝钗说起是什么事。


    “上次慧心师太演算先天神数,说你妹妹的缘分应在北方,我就想着该是都城。”


    “正好明年宫中征采,除聘选妃嫔外,世宦名家之女,皆得亲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征采分为几个部分,一个是选秀,也就是为宫中选秀女,充作嫔妃和宫女。


    另一个就是类似征辟。


    其中入学陪侍和才人、赞善也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入学陪侍就是陪公主、郡主读书的,自不必说。


    才人、赞善则是为皇帝擢选有才能的世家女子,进宫充做女官。


    大魏在女官这方面的制度和宋代类似。


    皇宫之中设有内省,对外称凤藻宫。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皇帝的秘书处。


    凤藻宫设内宰二人,副宰四人,总正六司,正对应朝堂的六部。


    所以内宰也称内尚书,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


    凤藻宫的主要职能有三:


    一是登记筛选,根所奏事情的紧急程度进行排序。


    二是为皇帝抄录文书。


    这两个都是为皇帝做些文秘的工作,倒还好说。


    但第三个职能,可就不一般了。


    这第三个职能就是:呈递宫中文书,且能为皇帝代笔批复。


    大致可以理解为女版“司礼监”。


    不仅如此,大魏女官的定位与宋代的“天子礼之,不系嫔御”不同。


    大魏内尚书是可以由嫔妃兼任的。


    反而是普通女官,皇帝大多给予礼遇。


    但也偶有因皇帝看重,赐妃嫔之位的。


    “我就想着让你妹妹去试试,不论是入宫做个女官,还是做公主郡主的陪侍,对她,对薛家都有好处。”


    薛母说完征采之事,又还看向宝钗,暧昧的笑道:


    “即使没中,也可在都中为她找门亲事。”


    宝钗脸上一红,忙避了出去。


    见她去了外屋,薛母才继续道:


    “你姨娘家的宝玉只比你妹妹小了两岁,我和你姨妈都有意亲上做亲,只是还需你姨父和贾府的老太君点头,就看他们有没有这个缘分了。”


    项羽听完,沉思了片刻,才问道:


    “年后我还有些事,咱们能不能稍晚些再过去?”


    他召集了家生子,现在还没集结整训,自然不想半途而废。


    薛母一听,微微皱眉,问道:


    “需要多久?”


    项羽想了想,答道:


    “半年左右吧。”


    半年时间应该够这些人走上正轨。


    到时候是带去都中,还是留在这边继续训练,都不耽搁什么了。


    薛母闻言松了口气,笑道:


    “那正好,咱们娘仨拖家带口的过去,也需准备一二,还有将生意上的事也都要安排一下。”


    “征采也是明年秋天,倒是不急。”


    项羽点点头,此事便算是定下。


    随后几日,离年关越近了,薛家上下都忙碌起来。


    薛母让人开了宗祠,派人打扫,收拾供器神主。


    随后,薛家八房陆续有人过来,项羽作为长房自然要出面招待。


    到了腊月二十九,府上又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


    薛府上下焕然一新,只待新的一年到来。


    【抱歉,今天码得晚了,才码完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