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一〇九九章 燕京虚实

作品:《芳明1128

    天会十一年三月初三,燕京大兴府的春风渐暖,城外柳树新芽摇曳。卢沟桥畔,两条生铁轨道如冰冷黑蛇蜿蜒南伸,直指三百八十里外的河间府。因红发异貌与西辽背景,马尔科·波罗里奥被金兵严密押解至燕京,面见金国枢相——完颜希尹。御极宫中的审讯,完颜希尹既探西辽虚实,更以金国的铁道与火器为震慑,试图碾碎马尔科·波罗里奥心中那「明国」的幻影。马尔科·波罗里奥的羊皮笔记上炭笔颤抖,记录下金国的技术野心与沸腾的民怨暗流。他的东行使命虽指向明国,却在这座铁蹄下的京师,深刻感受到金国的强势与隐忧。


    燕京的春日比大同喧嚣几分。卢氏街集市人声鼎沸,旗丁的马蹄声与汉人小贩压低的吆喝声交织。卢沟桥外,生铁轨道在阳光下泛着冷硬光泽,延伸向南,宛如沉睡的钢铁巨蟒。


    城内,正黄旗与镶黄旗的府邸门禁森严,门前亲卫持刀肃立如石雕。完颜氏贵族的妻妾穿金戴银,坐骑膘肥体壮。马尔科·波罗里奥在集市瞥见铁政司监工完颜胡沙,正厉声呵斥汉人奴工,皮鞭抽裂空气,发出刺耳脆响。奴工们低头擦汗,手中铁镐的木柄已被厚茧磨亮,眼中掠过压抑的怨恨。


    寅时,御极宫。金龙旗在琉璃瓦的血色反光下微颤。完颜希尹端坐高堂,貂裘映着烛光,目光如冰锥,审视阶下跪伏的马尔科·波罗里奥。这个金兵押送的红发泰西人,风尘仆仆,披风下羊皮地图的轮廓隐约可见。


    「红毛番人,」完颜希尹以汉话开口,声如寒铁,「汝自西辽而来,耶律大石近况如何?」


    马尔科·波罗里奥低头,谨慎作答:「西辽可汗耶律大石,卡特万一战尽灭回回三十一万,铁骑如风,火器震天。如今挥师西进,库曼草原已尽归双头狼旗。」他偷瞥完颜希尹,见其眉峰微蹙,显然对西辽的壮大暗生忧虑。


    完颜希尹冷笑:「库曼草原?万里之外,契丹鼠辈不过欺凌泰西蛮夷,焉敢回望中原?」他目光锐利如刀锋,直刺马尔科·波罗里奥,「汝东行何为?莫非觅那虚妄的明国?」


    马尔科·波罗里奥心头剧震,沉声道:「奉西西里鲁杰罗二世之命,觅明国商路,求火器之术。大马士革曾现永乐八年火绳枪,威力无匹,吾欲探其源。」


    完颜希尹纵声大笑,起身道:「明国?不过是亡宋奴辈的痴心妄想!」他命侍卫取来藏书阁卷宗:北宋开封缴获的《舆图志》、赵桓的降表、衍圣公孔端操的降表,以及刘豫、赵构的册封文书。完颜希尹指尖重重点在卷宗上,冷声道:「大金灭宋,不过六年!天命所归,宋人奴籍已定!汝所谓明国,女巫建国,古往今来何曾有之?」


    马尔科·波罗里奥默然,目光扫过那些屈辱的墨迹,字字如血。汪古部牧民的景教圣像、汉人坊的低语《明报》在脑中闪过,暗忖:「明国或虚,然民心不死。」他不动声色,低声道:「既无明国,火器何来?大金可有此术?」


    完颜希尹眯起眼,挥手道:「火器?大金不缺!随我来,红毛番人,瞧瞧我金国的铁道与火器!」


    马尔科·波罗里奥在笔记中刻下:「御极宫,完颜希尹笑明国为虚,然西辽之威,震其心神。金国火器,或有真章,吾当亲探虚实。」


    辰时,卢沟桥外。春风拂过,铁轨泛着金属冷光,延伸至河间府。路基旁的石碑刻着「天会十年通车」与女真文的「铁政司」印记。完颜希尹率马尔科·波罗里奥登上一列马拉铁轨车。八匹河西骏马鼻喷白气,奋力拖动四节铁制车厢,载满军粮、毛皮与冶铁厂的矿石,车轴与铁轨摩擦,发出沉重单调的「咔嗒」声。车厢虽仿明国样式,宽敞覆黄绸,却仍倚赖畜力,速度仅比寻常马车快约一倍。


    铁政司监工完颜胡沙腰佩长刀,鞭梢划空,呵斥汉奴工匠:「快些!都勃极烈要冬前通大名府,谁敢偷懒,抽到骨断!」汉人工匠王安低头挥镐,手上的厚茧渗出血丝,眼中怨色如刀。他低声对同伴道:「明国火车,平民都能坐,票价一文一里。咱这铁道,铺的是咱们的命!」


    马尔科·波罗里奥在笔记中写道:「卢沟桥畔,铁道延至河间,然马拉车厢,远逊明龙。金人之志,欲追铁火,血泪路基,民怨如潮。」


    完颜希尹傲然指向窗外铁道:「此乃大金燕大铁道,日后通大名府,日运军粮千石!吾大金一日调兵大名府,足压南蛮!」


    马尔科·波罗里奥凝视窗外,铁道旁汉奴工匠挥汗如雨,新筑的路基泥土隐隐泛着暗红,似血迹未干。他低声问道:「此铁道,马拉而行,是否真如传说火车,日行六百里?」


    完颜希尹脸色一僵,冷哼:「马力足矣!吾金国铁龙,必当飞驰中原!」马尔科·波罗里奥在笔记中写道:「卢沟桥外,铁道如蛇,马拉车厢,远逊传闻。金国之志,高于其技,民怨血汗…已渗路基。」


    未时,良乡演武场。金军列阵,旌旗猎猎。正黄旗猛安完颜设也马率五百拐子马,表演三眼铳冲锋。骑士身披锁甲,手持三眼铳,策马疾驰,铳声如惊雷炸响,三轮齐射,远处靶墙木屑纷飞,千疮百孔。随即,骑士掷下火铳,抽出三眼铳作骨朵挥舞,如旋风般砸碎近前木靶,尘土飞扬。


    接着,完颜斜保指挥火器营,十门牛皮铸铁炮列阵,炮口对准一里外的砖石靶墙。完颜希尹沉声下令:「开炮!」一声撼天动地的巨响,火光撕裂空气,靶墙连同望楼瞬间崩塌,碎石如雨倾泻。围观旗丁齐声喝彩,声震四野。完颜希尹转向马尔科·波罗里奥,傲然道:「红毛番人,如何?大金火器,胜汝大马士革火绳枪否?契丹鼠辈反攻无望,只能在西域欺凌泰西!」


    马尔科·波罗里奥强抑震撼,答道:「金国火器,铳声如雷,炮威震天,确非凡品。」心中却暗忖:三眼铳虽快,然射程与精度不及传闻中的永乐火绳枪;铸铁炮虽猛,然笨重难移,机动性远逊明国传说里的轻便火炮。他在笔记中刻下:「良乡演武,三眼铳如风,铸铁炮如雷,声势骇人。然明国火器之精妙,或非金国粗犷之力可及。」


    申时,返燕京,经汉人坊。奴工低头疾行,鼠尾辫晃动,颈间验身牌反射着耻辱的微光。茶肆内,茶博士改弦更张,高声颂扬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赫赫战功,对三国隋唐等故事避而不谈。茶肆角落,书生李静斋趁乱塞给马尔科·波罗里奥半张揉皱的《明报》,其上赫然印着:「浦口至蚌埠铁路通车,票价每里一文,日行八百里,载兵五千」。耳畔飘来书生们窃窃私语:「明国铁龙,刀枪不入,旗丁的拐子马怎敌?」李静斋压低声音:「五台山义军已起,吕梁山刀光再现,若明国北上,金狗焉能挡?」


    马尔科·波罗里奥心头如遭重击,强烈意识到那传说中的明国,其技术与民生福祉,恐已远超眼前这铁蹄下的金国。他在笔记中沉重写下:「燕京大兴,繁华其表,旗奴裂痕如冰下暗流。铁道初通,血汗铺就;蒸汽未熟,匠心苦涩。明国之光,遥遥在前,汉契之怨,蓄势待发…金国危矣。」


    马尔科·波罗里奥潜入城北永安巷,契丹遗民的聚居地。老槐树下,耶律宝密圣手握佛珠,低哼禁歌:「天祚北狩十年,耶律再起乎?」少年耶律阿骨低声道:「西辽大石林牙练兵可敦城,弓骑四十万,若南下,金狗必破!」同伴叹息:「黏竿处耳目遍布,稍动即抄家,复辽何其难?」


    马尔科·波罗里奥在笔记中写道:「永安巷,契丹遗魂,禁歌如泣。西辽之望,点燃隐忍之心,待时而动。」


    完颜希尹虽以火器铁道震慑马尔科·波罗里奥,却难掩对西辽铁骑与明国技术的深深隐忧。他急遣细作完颜萨哈秘赴金陵,窃取明国技术图谱;严令黏竿处全力稽查《明报》暗流,妄图扼杀民怨星火。马尔科·波罗里奥在笔记末页刻下判语:「燕京铁道,火器震天,然民怨如潮,西辽弓骑、明国铁龙,南北夹击…金国根基已摇。」


    入夜,马尔科·波罗里奥被押回驿站,黏竿处卫兵如影随形。他将羊皮地图深藏于怀,暗自决断:「完颜希尹言明国为虚,然《明报》暗传,民心不死!火器之秘,铁龙之威,吾必南下,亲探真相!」当黏竿处卫兵换岗的阴影掠过窗棂,他如狸猫般翻出驿站后窗,混入一支南下的漕粮车队,沿着冰冷的生铁轨道,向河间府潜行而去。羊皮笔记最后一页,炭笔留下决绝的轨迹:「燕京暗流,民怨如火。明国何在?东行之路,未有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