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一〇八七章 天竺佛会
作品:《芳明1128》 佛历1676年(1132年)8月,天竺比哈尔邦的帕拉王朝,恒河平原沃野千里,那烂陀寺巍然矗立。千年古剎的红砂石佛塔在烈日下灼灼生辉,七层塔顶的铜铃在风中轻吟,宛如佛陀亘古的低语。寺内,菩提巨树荫蔽着古老的讲经台,浓郁的檀香与乳香缭绕升腾,经卷翻动的沙沙声与僧侣低沉而连绵的诵咒声交织,营造出庄严肃穆、近乎凝固的神圣空间。然而,寺墙之外,恒河水道隐约传来的战马嘶鸣与金铁交击之声,却如冰冷的针尖,刺破了这片宁静——天竺次大陆,正深陷婆罗门教、天方教与佛教的生死搏杀之中。
「天竺法会」于此危局中盛大开幕。东道主帕拉王朝挟收复西孟加拉十城之威,倾国之力承办此会,意图联合佛教世界,抵御婆罗门教复兴与古尔苏丹国的天方教铁蹄。大理「梵天佛国」及其控制的蒲甘、勃固、阿拉干(若开),以及保护国斯里兰卡、阿萨姆与泰国的使团云集于此。吐蕃高僧尊珠·益西措作为观察代表,带来了雪域密宗的遥远祝福。
讲经台前,红毡铺地,佛坛中央供奉着释迦牟尼金身,千盏莲花灯环绕,映照着壁上庄严的龙树与观音壁画。大理使团居于核心位置,彰显其主导地位。寺外广场上,十二艘盖伦战舰运来的「雷霆炮」森然陈列,巨大的金红佛纹船帆被拆下,化作遮天蔽日的帷幕,在风中猎猎作响。最令人震撼的是三架悬浮于空中的热气球,球体上绘满璀璨佛光与威严龙树图案,宛如传说中的飞天降临凡尘,无声地宣示着大理佛国的「神迹」与力量。帕拉国王鸠摩罗帕拉身披金线袈裟,与那烂陀寺主持毗卢遮那罗并肩而立,迎接四方来客。
慕容复一袭青衫,手持檀香羽扇,立于佛坛前,气度从容,目光如鹰隼般扫视全场,评估着每一方势力的分量与心思。段寿辉身着精良的滇铁重甲,手按腰间刀柄,率领杀气内敛的「飞龙卫」拱卫左右;杨义贞一身黑袍,隐于角落,负责着无形的后勤与情报网络;弥迦悉提高僧手持象征智慧的象牙法杖,身披华美金纹袈裟,口中低诵经文,眼中却难掩一丝忧虑;慧空则恭敬地捧着那部至关重要的《般若正见真经》,准备记录下法会的每一句箴言。斯里兰卡使团由帕拉·毗婆迦领衔,蒲甘、勃固、阿拉干与泰国使团分列两侧,吐蕃高僧尊珠·益西措端坐蒲团之上,目光深邃如渊,静静观察着大理的意图。
慕容复缓步登上讲经台,声音清越,穿透寺宇:「诸大德!诸使节!此天竺法会,乃承佛陀天启,复阿育王之宏愿!我大理皇帝段和誉陛下,乃古天竺阿育王苗裔,得佛陀亲授法记!降雷火于南洋,荡涤婆罗门异端,救天竺正法于倾覆之际!贫僧慕容复,蒙佛祖点化,下凡襄助,率梵天佛国雄师,破朱罗、灭塞纳,光复吉大港与维克拉姆普尔,助帕拉王朝重掌西孟加拉十城!今日于此佛门圣地,当共商正法复兴,护教护国之大计!」
台下掌声与佛号声雷动。帕拉僧团与斯里兰卡使团虔诚合十,蒲甘、勃固、阿拉干与泰国的使节高呼「佛光普照」。唯吐蕃高僧尊珠·益西措,只是微微颔首,沉默如金,目光中带着审视。
弥迦悉提高僧随后登台,象牙法杖轻叩地面,发出低沉回响,他声音悲悯而沉重:「诸位同道!天竺乃我佛诞生之地,然今正法衰微,如风中残烛!婆罗门教以‘种姓’为枷锁,惑乱众生,践踏佛陀‘众生平等’之根本大义!」他指向台下无形的远方,「贫僧随国师征战吉大港,亲见首陀罗与达利特之悲苦——衣不蔽体,骨瘦嶙峋,世代为奴,连仰望星空之念想亦被剥夺!」
他眼中燃起悲愤之火,声音陡然提高:「吉大港外,一达利特少年,只因饥渴难耐,偷饮神庙井水,竟被婆罗门僧侣活活绞死于圣树之下!村落妇人,将家中最后一把救命的稻米虔诚献予僧侣,换来的……竟是一块烙印其贱民身份的牛粪饼!婆罗门教奉《摩奴法典》为圭臬,宣称‘首陀罗生而为奴,贱民触经当灌热铅’,将我佛慈悲平等的殿堂,践踏于泥泞之中!放眼天竺大陆,佛教净土,仅余帕拉王朝治下及那烂陀、超戒二寺,余者皆被婆罗门邪典之阴影笼罩!」
弥迦悉提握紧法杖,语气激昂:「然,贫僧亦于吉大港,亲见大理佛国以无上雷火,净化婆罗门异端!以《般若正见真经》重宣平等真义!许达利特与首陀罗入佛教总院,习技艺、分稻米、穿麻衣!更有三百达利特青壮,持‘杀恶即超度’之刀,誓破千年种姓桎梏!婆罗门教,背离我佛慈悲,乃天竺沉沦之反动根源,当以正法之雷火,彻底涤荡!」
台下僧众情绪激荡,帕拉僧团高呼「正法复兴!」,斯里兰卡帕拉·毗婆迦合十深表赞同,蒲甘与泰国使团齐声诵经。尊珠·益西措眉头微蹙,终于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力量:「尊者悲悯,所言极是。然雷火杀伐,虽可净异端,亦伤及无辜,恐损佛法慈悲之本怀,望尊者慎思。」弥迦悉提闻言,眼中光芒一黯,微微垂首。
慕容复适时上前,羽扇轻摇,接过话锋,声音如洪钟震响:「尊珠上师慈悲为怀,所言在理。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婆罗门教以种姓毒害万民,断天竺正法命脉!加兹尼、古尔之天方教徒,更以烈焰焚我佛寺,欲将那烂陀、超戒付之一炬!我梵天佛国,承佛陀天启,破朱罗、控海峡、掌孟加拉湾,建吉大港护法台,助帕拉复十城!今日法会,乃佛教世界同气连枝之始!当以雷霆手段震慑邪魔,以平等正法教化民心,缺一不可!」
他羽扇指向空中悬浮的庞然热气球:「此‘飞天佛影’,乃佛陀所赐之神迹,俯瞰天竺,洞悉邪祟!吉大港的达利特勇士,已是我佛国先锋利刃,‘杀恶即超度’,誓破种姓之枷锁!若帕拉王朝与那烂陀、超戒二寺,与我结成神圣联盟,则天竺之稻米、铁石、万千渴望解脱之民力,皆可为复阿育王盛世所用!天竺东岸,必重归正法光明!」
慕容复目光锐利,直视尊珠·益西措:
「尊珠上师!吐蕃密宗与我大乘同根同源!若古尔铁蹄踏破恒河平原,其兵锋所指,雪域高原岂能独善?望吐蕃与我携手,共护正法,同抗婆罗门异端与天方邪教!」
尊珠·益西措双手合十,缓缓道:「国师雷火之威,震慑南洋,复我佛荣光,贫僧深表敬佩。然杀伐戾气过重,终究有违我佛慈悲渡世之本怀。吐蕃愿为护持正法尽一份心力,唯望国师谨记,以平等正法为根基,慎用雷霆手段。」
慕容复淡然一笑,羽扇轻点寺外森然排列的「雷霆炮」:「上师金玉良言,贫僧谨记。雷火者,护法之金刚手段;平等者,正法之菩提根本。我已命‘南荒丐帮’精锐潜入北天竺,挑动拉杰普特诸邦与古尔争战,断其南下之路。来年开春,我佛国大军将挥师东恒伽与朱罗残余,彻底净化婆罗门异端!天竺东海岸,必将沐浴在佛国荣光之下!」
帕拉国王鸠摩罗帕拉霍然起身,声音洪亮:「国师神威,雷火护法,助我帕拉收复失地,光复佛门!那烂陀寺与超戒寺,愿与梵天佛国缔结神圣盟约,共弘《般若正见真经》,复兴天竺正法!我帕拉之稻米、铁石、僧兵信众,皆听凭佛国调遣!」
毗卢遮那罗主持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忧虑:「国师,帕拉僧团已遵嘱于高尔设立佛教总院,培训首陀罗与达利特为工匠、辅兵,效法吉大港之善政。然婆罗门地方领主暗流涌动,心怀怨恨,恐与东恒伽、朱罗残余勾结,望国师早做绸缪。」
慕容复嘴角泛起一丝冷意:「彼等婆罗门领主,贪生惧死,不足为虑。以雷火示其威,以商税分润诱其利,自可稳其心志。东恒伽、朱罗连遭重创,已是强弩之末。我将联结潘迪亚王国,断其最后退路!」
法会次日,慕容复命「飞龙卫」于寺外空地进行震慑性演武。三架「飞天佛影」热气球轰鸣升空,在万众瞩目下,精准投下火油罐,刹那间地面烈焰腾空,黑烟滚滚,宛如天罚降世!紧接着,十二门「雷霆炮」发出震天怒吼,铁弹呼啸而出,将远处河面上作为标靶的旧船轰得木屑纷飞,沉入水底!观礼的僧众与各国使团骇然失色,惊呼「佛陀天启!」,帕拉与斯里兰卡僧侣齐诵经文,吐蕃高僧尊珠·益西措则闭目合十,眉宇间忧色更深,显然在佛法慈悲与战争铁血间痛苦挣扎。
法会尾声,慕容复亲自将一枚象征盟约与庇护的「天竺法印」授予鸠摩罗帕拉,重申保护帕拉免受古尔与东恒伽威胁的承诺。同时,大量仰光稻米与泰国麻布被分发给底层僧侣与民众,收买人心之举昭然若揭。
然而,祥和表象之下暗流汹涌。寺外传来杨义贞的密报:
东恒伽王朝遣密使联络朱罗流亡势力,图谋在马六甲海峡发动反扑,切断佛国海上命脉。
斯里兰卡使团中,娜拉·香蒂帕拉暗中串联婆罗门势力,策划于亭可马里港发动叛乱。
「南荒丐帮」潜伏者急报:古尔苏丹伊兹丁·侯赛因正于德里北方集结精锐骑兵,南下恒河平原的意图已如箭在弦!
弥迦悉提私下求见慕容复,忧心忡忡:「国师,雷火之威,震慑宵小,然杀伐之气过盛,恐令部分心怀慈悲之僧众离心离德。吉大港之达利特勇士,忠勇可嘉,然其怒火如燎原野火,若在法会此等庄严之地失控暴起,后果不堪设想……」
慕容复羽扇轻摇,眼中寒光闪烁:「尊者多虑了。达利特之怒,乃我佛国破除千年种姓枷锁最锋利的刀刃!婆罗门教根基已然动摇,东恒伽、朱罗不过是冢中枯骨。至于古尔苏丹国……」他冷哼一声,「我‘南荒丐帮’早已在其腹地播下混乱之种,再联迦摩缕波(古阿萨姆王国)密教僧侣,断其商路补给!天竺法会联盟已成,帕拉与那烂陀归心,此乃我挥师西进、奠定天竺霸业之基石,更是未来……闪击成都之关键前奏!」
夜色深沉,那烂陀寺千盏灯火将佛塔映照得金碧辉煌,悬浮的「飞天佛影」在夜空中散发着幽光,金幡在风中猎猎作响,构成一幅佛光普照恒河的神圣图景。
慕容复独立于最高佛塔之巅,俯瞰着沉睡的恒河平原与璀璨星河,嘴角勾起一抹冷酷而睥睨的弧度,低声自语,仿佛在与无形的宿敌对话:「婆罗门教,你以‘种姓’之锁禁锢人心;天方教徒,你以毁灭之火焚烧佛寺。今日,我慕容复,便以这‘梵天佛国’的雷火为锤,以平等正法为砧,誓要将这天竺大陆……重铸于我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