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端午祭被移除非遗名录!

作品:《凤凰传奇:歌手翻车,求我们出战

    外国友人们还走进了唐诗宋词的意境,了解了四大名著的故事情节,感受了华夏文字的博大精深。


    “华夏文字的演变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活着的史诗。


    我看到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它们如何一步步演变,如何传承至今。


    每一个字,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意象。


    太神奇了。我要好好学习中文。”


    “我感受到了战争给诗人心灵带来的痛苦,他们对家国有着深沉的爱。


    华夏的古诗词,不仅是文字的游戏,更蕴含着深邃的情感,他们也有很多哲学的思考。”


    经过实地考察,所有来华的外国网友,都经过了一场文化洗礼。


    他们内心深处的质疑彻底烟消云散。


    棒子国网友那些诋毁的言论,在铁证如山的历史文化面前,显得多么可笑。


    华夏文化,就像凤凰奇迹在《华夏传奇》这首歌里唱的一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棒子国网友坐不住了:


    “这些外国人是愚蠢的。


    他们看到华夏一些残缺的古迹,就以为这就是文明的全部。


    而我们大棒子国,才是真正能代表东方文化精髓的!”


    “他们现在眼红我们端午祭成功申遗,就拿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出来显摆,真是恶心!”


    “那只是一些自嗨的地方文明而已。


    我们棒子国的端午祭,是被国际教科文组织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们棒子国的端午文化,是得到了国际权威认证的,才是真正代表全东方,乃至全世界的!”


    “我们拥有传承千年的端午祭仪式。


    每年在江陵举行的盛大庆典,有祭神、摔跤、拔河比赛,还有女孩子跳荡秋千,男孩子进行车战等等。


    这才是被国际认可的东方传统!”


    “我们被认证了,就证明了我们的端午文化更具代表性,比他们那些没有认证的强上百倍!”


    这样的言论在那些亲身到华夏参观过的外国网友眼中,显得更加滑稽可笑!


    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是贯穿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很快,华夏历史文化节官方宣布:


    启动端午文化专场活动。


    外国友人走进了古色古香的园林。


    清雅的艾草菖蒲香气扑鼻而来。


    佩戴五彩绳的孩童在嬉戏,他们头上别着小巧的艾草。


    身着传统服饰的华夏师傅们,手把手教外国友人如何用糯米、粽叶包出粽子。 玛丽来自枫叶国。


    她笨拙地捏着粽叶,几次都把米漏出来。


    “这看起来好简单,做起来好难。”


    一旁的华夏阿姨耐心示范,并讲解道:


    “粽子,最初是纪念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他在战乱中投江殉国。


    百姓为了保护他的遗体不被鱼虾吃掉,便用竹叶包裹糯米投入江中喂鱼虾。”


    玛丽听得非常认真:


    “原来粽子是为了纪念一位民族英雄!”


    河道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一艘艘龙舟飞速冲出。


    外国友人们目瞪狗呆!


    与他们平时见过的划艇比赛完全不同。


    这不仅仅是体育比赛,更是力量与协作的极致艺术!


    讲解员介绍了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佩戴香囊的习俗。


    寓意祛病辟邪,祈求健康平安。


    外国友人纷纷发视频:


    “我在华夏亲身感受了端午节!


    吃粽子并非只为了果腹,它是华夏民族对诗人屈原几千年的纪念。


    赛龙舟不是单纯的划船比赛,它是英雄精神的延续。


    悬挂艾草,佩戴香囊,是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棒子国所宣传的端午祭:


    摔跤、拔河、荡秋千……


    请问这些和‘端午’这个概念有什么关系?


    我只看到他们对一个传统节日的生硬嫁接!”


    “‘端午’这个词汇,原来是‘中正端直’的意思。”


    “每一个华夏人都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


    这是真正的文化传承。”


    “棒子国端午祭的证据模糊不清,应该好好查查。”


    铺天盖地的外国友人反馈,很快引发了国际教科文组织的高度关注。


    在华夏,关于端午节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核心内容围绕着纪念屈原、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 在两汉、魏晋、唐宋明清时期均有清晰连贯的演变记载。


    而在棒子国的古籍文献中,关于端午的早期记载则语焉不详。


    大量棒子国自身的古籍文献还记录了汉字文化和中原节俗对其的影响。


    棒子国端午祭的很多习俗,其实是他们将自身一些地域性元素,生硬嫁接到了传入的端午概念上。


    真正的端午内核,无论是形式还是精神,都完整地保留在华夏。


    棒子那边长期作为华夏的附属国,向华夏学习了很多文化。


    现在反过来说那些文化是他们自己原创的,真是可笑。


    基于压倒性的证据链条,国际教科文组织最终做出了决定。


    将“端午祭”从非遗名录移除,并将华夏“端午节”列入!


    棒子马上抗议:


    “这是强盗行为!还我非遗名录!”


    “你们都联合起来欺负我一个是吗?”


    “那些都是一面之词啊,你们来棒子国参观了没?”


    “强烈抗议暗箱操作!”


    国外网友可不惯着他们:


    “直接锤了!原来真的是抄作业啊!而且是连答案和步骤都偷!”


    “太尴尬了吧,抄来的东西被老师当场揭穿,还要在班上大闹特闹!真给东方文明丢脸!”


    “终于正本清源了。这种恬不知耻的文化盗窃,是时候付出代价了。”


    华夏举国欢庆:


    “我们赢了!终于赢回来了!”


    “打他们的脸!那些苟日的棒子国!偷了东西还嚣张!”


    “喜大普奔!干得漂亮!”


    “多亏了凤凰奇迹的《华夏传说》把各国网友吸引过来。


    是他们的歌,让我们找回了文化自信,也让世界看见了真正的华夏!”


    外国网友们继续在华夏流连忘返,在国际平台上发着在华夏的所见所闻。


    棒子们如坐针毡:


    “华夏有什么好玩的?你们知道棒子国有多大吗?我们开车从东到西横穿国土,要整整三个小时!”


    “从我们最南端到最北端,开车居然要整整四个小时!”


    有个棒子国知名旅游博主,还特意发布了一段棒子国三天自驾游的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