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犯我大秦者,虽远必诛!

作品:《大秦当瞎子,你让我娶少司命?

    王贲事无巨细地将事情都说了一遍。


    从他们出征开始,到赢政亲自接迎结束。


    这一说,便说了足足一个时辰。


    王翦坐在座位上,精神抖擞的听了一个时辰。


    待到王贲说完,他高兴得哈哈大笑。


    “好好好,国师这次可真是扬我国威啊!”


    王贲感慨道:“是啊,开战之前我们也没想到会打得如此轻松。”


    王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嗯,这一战能有如此大捷,国师功不可没,还有那个叫韩信的年轻人,也是勇气可嘉。”


    刚才听王贲说韩信带领八百骑就敢单刀直入夜袭敌军大营,王翦心中也不禁对他多出几分赏识。


    “确实如此,那韩信不但夜袭了敌军大营,对方的那位大帝也是他亲手抓的。”


    王翦花白的眉头一挑:“哦?那这功劳可不小,陛下召他面圣了?”


    王贲摇了摇头:“没有。”


    王贲疑惑道“没有?怎么会呢?”


    这样的功劳,已经有足够的资格面见赢政才对。


    王贲解释道:“国师给了他一万骑兵,让他继续往西方进军,那群黄毛鬼是怎么打回的,就让他怎么打回去,国师还说……”


    王翦越听脸色越是精彩。


    显然范季的做法让他深感认同!


    打完我们就算了?


    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国师还说什么?”


    正听到精彩处,王贲突然中断。


    急得王翦恨不得抄起镇纸敲他。


    王贲赶忙继续说道:“国师还说,犯我大秦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仿佛一下挑动了王翦的某根神经。


    让他激动的从作为上上了起来。


    睁大双眼看着王贲道:“国师他他真是这么说的?”


    王贲不敢对他有丝毫隐瞒,肯定道:“一字不差。”


    说完他又问道:“父亲,这话怎么了吗?”


    王翦咧着嘴唇一下下吸着气,目光之中若有所思。


    “怎么了?怎么了?你说怎么了?好啊,这话说的好!”


    他突然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震得桌面上摆件都跳了起来!


    心情万分激昂地说道:“国师这话说的好啊,犯我大秦者,虽远必诛!只有如此,方能显现我大秦之国威,我大国之风范!


    对于他这种为秦国打了一辈子的老将军而言,这句话最能燃起他体内的热血!


    要不是自己年事已高,现在又已经退居二线。


    他真恨不得能把那韩信叫回来,自己领兵远征!


    王贲听他这么说,心里松了口气。


    刚才见王翦反应激烈,他还以为是王翦觉得国师这做法不妥。


    现在他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国师的做法和自己父亲的想法不谋而合!


    “嘶~韩信……”


    王翦心情逐渐平静下来,慢慢坐回到座位上。


    口中却在念叨着这个陌生的名字。


    他知道李信,却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韩信。


    他泛起疑惑道:“韩信此人,老夫之前为何没有听说过?”


    王贲如实道:“这人原本只是一个市井平民,后来流落到了农家,国师看出他的才能便将其收入麾下,送到蒙恬军中历练了一段时间。”


    “这次一战,那韩信表现得格外突出,人是傲慢了些,但却有真才实学。”


    以八百骑突袭敌军大营或许算不得什么。


    但关键就在于他那八百骑杀完人放完火之后还大摇大摆地跑了。


    未曾折损一名骑兵。


    这就不得不令人惊叹!


    “嗯,能被国师看中,又委以此等重任,那韩信必定是有非凡之处。”


    王翦若有所思地点着脑袋。


    脑海中还在进行着一些分析。


    突然,他眸光一亮。


    猛地站起身来。


    “不对!”


    惊呼一声之后,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哪里不对?”


    王贲愣了一下。


    他很少见王翦的情绪会像今天这样起伏。


    王翦抬起头看着他,缓缓问道:“贲儿,如实告诉为父,你是不是想接替我之前的位置?”


    王翦之前是秦国的大将军。


    武将之中的最高首领。


    也是一名武将这一辈子所能做到的最高位置。


    现在他退居二线,这大将军之职便空缺出来。


    赢政到现在也没找到合适的人来继任。


    王贲抿了抿嘴,不置可否道:“哪个武将不想达到父亲之前的高度?”


    虽然没有直接承认。


    但也等于是说出了答案。


    王翦欣慰地点了点头。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


    ……


    王贲能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


    说明他有上进之心。


    可是接着,他又摇了摇头。


    不是否认王贲的想法,而是表示遗憾。


    王贲毕竟是他亲儿子。


    王翦也希望他能和自己一样,做到秦国的大将军。


    但是,他又了解王贲。


    清楚王贲的能力。


    自己这儿子虽然有统军的才能,但却有个限度。


    大将军当得,但要然他统领几十万大军,却有些相形见绌!


    根据他的了解和分析,王贲最多是能够统领二十到三十万的大军。


    再多,他就玩不转了!


    像王翦这样指挥五六十万大军还能应对自如的,秦国从始至今也没出现过几个。


    “父亲何故摇头?”


    王贲见他叹息,忍不住问了一句。


    王翦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贲儿,为父问你,你觉得国师看人的眼光如何?”


    王贲思索片刻后道:“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


    意思是说心中有着透彻的见解,眼睛能辨别微小的东西。


    形容观人识物的眼力很厉害。


    当今首辅李斯,律法大臣韩非,甚至包括之前在军营中不显山不露水的蒙恬。


    这些人都是被范季发掘出来并重用的。


    而事实也证明他没有看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