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灵根

作品:《暗黑修仙记

    白云苍狗,桑田沧海。


    仙魔几番争斗,俗世亿万劫杀,都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不留影踪。


    唯有这碧天上朗日高悬,白云千载悠悠,大地上青山连绵,江河曲折蜿蜒,亘古未变。


    仙历五十万年,大夏圣武一百三十七年。


    雍州府锦南郡古灵县。


    龙岭南麓,几个牧童正在绿茵里嬉戏,牛儿散放在小山坡上,自由自在啃食青草。


    一个身着褐衣短衫,头顶双抓角,约有八九岁的小童儿骑在牛背上,双手持一竿短笛,悠悠吹奏。那笛声倒也悠扬清越。


    但见他一段过门吹罢,把短笛按在牛背上,昂首唱道


    仙山隔云海,霞岭玉带连。


    传说世外有天仙,天仙休羡慕,


    世人刻苦干,何难亦有欢乐园。


    有志能自勉,艰辛不用怨;


    奋斗留汗血,得失笑傲然。


    但求为世上更添温暖,


    尽发一分光,进取一分暖。


    困优无愁虑,努力谋实践。


    日日渡过开心快乐年。


    玉楼仙宫金堆玉砌,


    俗世比仙境,也不差一线。


    唱毕,其余牧童纷纷拍手称赞。


    旁边两个正在荷锄劳作的农人,停下手中锄头,撩起颈上汗巾,抹一把脸上的汗水。


    其中一人道“这林家小牛倒是一副好嗓门。不过这俗世比仙境可差得太多了。那年我在我二大爷的亲家的三兄弟家......啧啧!”


    另一人打断他“李老四,你二大爷亲家的三兄弟是修仙世家对吧?”


    李老四忙不迭地答“对,对!”


    林老三“他家茅房拉屎的便桶都是装了灵石的法器对吧?”


    李老四又赶忙点点头“对,对!”


    “你去你二大爷的亲家的三兄弟家干啥来着?”


    “我去送柴禾。”


    “修仙家族还烧柴禾?”


    “我二大爷亲家的三兄弟是炼气修士,其余人又不是。再说还有好多下人呢,也要烧火做饭的。”


    “你二大爷的亲家的三兄弟你叫啥?”


    李老四抠抠后脑勺道“应该叫表叔吧。”


    林老三“你那修士表叔就招待你拉了个屎?”


    李老四不好意思地道“那位表叔估计不认识我,我也没好意思报我二大爷的名号。”


    林老三哈哈大笑“你在你那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修士表叔家拉屎的事,你都说了好多回了,听得我耳朵上都起了厚厚一层老茧。”


    李老四眼睛一瞪“你林家上数祖宗八代,现数宗亲九族可曾出过一名修士?”


    林老三“以前是没有,不过马上就有了。”


    李老四“谁呀?”


    林老三指指骑在牛背上唱歌的小童道“就是这小牛的哥哥小马呀,小马他爹可是我未出五服的堂兄,不比你那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表叔亲近多了。”


    李老四点点头“你说那小马倒是有些可能,那娃儿从小就聪明伶俐,又知礼仪。


    从进入修仙童院开始,年年考核都是第一。


    今年修仙中院毕业,该考修仙大院了吧?”


    林老三“是啊,要是我那小马贤侄今年考入玄木修仙大院,就铁定能成为筑基修士,我那清河哥也就熬出来了。”


    那玄木修仙大院乃是夏国顶级修仙学院,能考入的至少也得是身怀六阶灵根以上的修仙苗子。


    所谓灵根,乃是一个人的天生体质,灵根种类繁多,大体按五行区分,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系灵根。


    天地间充斥着灵气,人可以根据自己灵根的不同属性,吸纳灵气,强健体魄,开发灵识,炼气筑基,结丹成婴,化神飞升。


    灵根有高低,大体分九等,一阶灵根最低,九阶灵根最高,传说中还有比九灵根更高的天灵根。


    等级越高则修仙天赋越高,成大道的机率亦越大。


    然而修仙一途,事属渺茫。天生灵根固然重要,但后天勤奋,可用资源,所遇机缘亦不可或缺。


    三、四阶灵根者,勤修不辍,筑基结丹的也有不少,化神飞升的也不乏其人。


    九阶灵根者,荒于修炼,凝气不成,连炼气修士都成不了的也有很多。


    早前,修仙一途俱为宗门世家垄断,修仙界曾有言身无灵根者,则无仙缘,不可修仙。


    宗门世家资源远超庶民百姓,世家子弟也因父母先天传承好,身具高阶灵根比例远远大于寒门子弟,故仙院学子俱从宗门世家子弟中推选。


    庶民子弟即便身有天灵根也无修仙资格,最终老于田畴,朽于草木。甚至有的投身魔教、妖族,成为仙宗大敌。


    实际一个人灵根高低虽是先天生成的,但并非完全取决于父母先天精血传承、出身富贵贫贱。


    便是那化神飞升仙人的子嗣也有身无灵根的痴傻之人,先天痴傻的乞丐也有可能生出天灵根的后代。


    人乃万物之灵,除非天生痴傻,便是中人之姿也有三、四阶灵根,俱可修仙。


    即是那几无灵识的飞禽走兽、花草虫鱼,机缘巧合下也可化形成为妖仙。


    宗门世家与亿兆庶民百姓相比不过九牛一毛。仙门将寒门子弟拒之门外,闭关自守,其结果便是人才凋零,难以为继。


    有的仙家大宗甚至因此而灭门绝宗,断了传承。


    一千多年前,夏国开宗老祖鸿钧创立了这仙门学子拣选体制,建了修仙小院、修仙中院、修仙大院三级试炼学院。


    凡夏国之人,蒙童之龄便可入修仙小院学习,少年则入修仙中院,修仙中院毕业后通过考核,即可入修仙大院修炼。修仙大院毕业,考核合格,便可授予修士资格。


    夏国乃是仙政合一的国家,执政仙宗名为赤灵仙宗,国政与仙务俱为一体。


    宗主兼任帝君,其余七大长老分任帝国七大执政。


    在各郡州县也按层级设分宗、部、堂等机构,各级官吏也俱为仙宗修士担任。


    原本修仙大院毕业的修士如不能筑基结丹,仙途再无进益,便会分配到各州府郡县为官作吏。


    至不济也会安排到各炼器机关作坊当技师或到开采灵石的矿场做管事。


    鸿钧老祖当年为了鼓励寒门子弟入学,曾有一句名言“万般皆下品,惟有修仙高”。


    寒门庶族有了这一条荣升之路,便是再穷再苦也要把子嗣送到修仙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