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一三计划,筹建商会

作品:《射雕:重生杨康,逆天改命

    卫王妃带着眼眶通红的蓁蓁郡主离开后,完颜洪烈才单独问询杨康的意见。


    杨康已经决定要保住蓁蓁,直接表态:


    和亲的目的,是要巩固两国的关系。


    西夏可以来求亲,我们为何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大金王女贵重,不如让我国王室迎娶西夏公主,效果也是一样的。


    完颜洪烈听完后,愣了愣。


    他望着身高够得着他肩头的杨康,会心一笑:


    还得是你小子!


    杨康头一回见完颜洪烈笑得如此猥琐,不禁有些纳闷。


    完颜洪烈拍了拍他的肩头,语重心长道:


    “小子,等着吧,父王一定让你满意!”


    次日,完颜洪烈就带着那份奏疏在朝堂上大杀四方。


    金夏双方又经过了几日商榷,终于统一定调。


    完颜洪烈被加封为枢密院兵马元帅,率三万精锐前往西夏协防。耶律楚材同行为军佐,仆散安贞为主将。


    其军费由西夏支付,并在退蒙之后,西夏还需单独支付一笔“酬金”。


    至于和亲之事,也被完颜洪烈直接压了下去。


    一月过后,蒙古正式对西夏发出战书。


    完颜洪烈也整备好了,大军正式开拔。


    临行前,他还有些不舍,直言:


    “战事一起,恐怕就得两三年不能见着你们娘俩,务必照顾好你娘亲啊......”


    “父王放心去吧,这里一切有我!”


    完颜洪烈点了点头,翻身上马。


    望着他远去背影,杨康心中一阵激动:


    从此后,是天高海阔,凤翔龙游!


    ......


    书房中,杨康取出了此前藏起来那些图纸。


    眼下完颜洪烈不在,他就能正式开展自己的发展计划了。


    由于他的干涉,金国崩溃的局势得到了延缓。


    金章宗完颜璟没有如期殡天,金国没有陷入宗室内乱。


    金国朝廷也没有坐视蒙古侵略西夏而拍手叫好。


    原本应该发生在明年的野狐岭之战,自然也就往后延期了。


    杨康借助完颜洪烈对中枢的影响,在金国开往万丈深渊的马车上狠狠勒了一下缰绳。


    但也仅是减速,金国的死亡是不可能避免的。


    保守估计,大概还有六年的窗口期。


    届时完颜璟驾崩,便是整个赵王府生死存亡之际。


    即便完颜洪烈无法夺位登基,也必须要拥有足够的权势,手握重兵镇守一方,威慑中央。


    完颜洪烈想要成功掌权,抗蒙援夏就只能胜不能败!


    而蒙古绝不会善罢甘休,因此打成拉锯战是最有利于杨康发展的。


    完颜洪烈在前线顶着,他就在后方平稳发育。


    如今他拥有了大兴猛安的身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拉起一支属于自己的团练队伍,按制大约是八百人左右。


    但实际人数却没有作出明确限制,只要你有能耐又养得起,哪怕拉起八千人的队伍,也没问题。


    在这个时代,只要能让那些饥民填饱肚子,那就是永远的神。


    因此,摆在眼前的路就只有一条——搞钱!


    根据这段时间的了解,金国朝廷财政情况很糟糕,每年几乎都是入不敷出。然而,金国的贵族、士族和地方的世家豪族,都藏有大量金银。


    杨康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财富都掏出来,当然不是抢劫,而是合理的榨取!


    他抄起几份图纸,叫上了张天纲,坐上马车就来到了东郊的大兴县。


    满怀期待地来到了自己的封地,尽管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他还是被眼前的荒芜和原始所震惊。


    不过这里的底子还是不错的,有大量空阔的田土都属于他。


    “天纲,给你三年时间,让这里变化一番天地......”


    杨康指着一大片空地规划起来,他打算在这里盖起好几处大作坊。


    “啊?”


    张天纲一愣,这是何意?


    “世子不打算修建坞堡?”


    女真的屯田军户,一般都不同汉人杂居,而是单独修建坞堡或团寨。


    张天纲本以为杨康顶多也就在荒地上修建一处巨大的坞堡,然后囤积大量良田,招募千余军户,成为大兴县最大的地主。


    但杨康的玩法显然超乎了他的理解。


    “世子,是要经商?”


    此时金国的工商业都相当发达繁荣,然而,从事工商业的匠人和富民,都受到了严重的歧视。


    杨康点了点头,将几幅图纸递给了张天纲。


    张天纲接过图纸,看了一眼,瞳孔瞬间放大。


    随着一张张图纸翻动,他也不断地倒吸着凉气。


    等到全部看完之后,张天纲已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


    他望向杨康的眼神,早已是敬若神明。


    这世上当真有生而知之的圣贤么!


    他不是迂儒,出身贫寒的他,也懂得经世济用之学。


    杨康给他的这几张图纸,实在是太......震撼了。


    一法名为酒水之蒸馏。一法为糖精之制取。


    其实,此时的蒸馏酒和糖类都已经出现了,只是还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制取。


    而杨康这两份图纸,也是来自于前世看过的一本书《天工开物》。


    大概是明时的技术,距离现在也就先进了一百多年吧!


    毫无疑问,遥遥领先!


    杨康在纸上记载的酒水高度蒸馏法,还配有竹制蒸馏器的结构图,详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就是给一个门外汉琢磨个几个月,也能捣鼓出来。


    糖精提取精炼方法和图纸亦是如此。


    根据图纸制作出分蜜机,到时候不仅能够批量生产白砂糖、红糖,还能用以规模生产生石灰和香皂。


    而酒水蒸馏之后,不但可以贩卖高度白酒,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提纯得到医用酒精,还可以制作香水。


    前期仅凭这些,已能积累一定的资本了。


    “什么也别问,听我说......”


    杨康直接将自己的规划和要求,告知了张天纲。


    张天纲全程默默听着,头都点麻木了。


    杨康虽然有一套完整的后世总结的理论体系,但他对金国社会现况的了解远不如张天纲。


    赚钱这种事虽然很重要,但他真的没时间和精力全耗在这上面。


    要真正落地实施,还非他不可。


    花费了一上午的时间,他们一起讨论出了大兴县的第一個三年计划。


    等到糖坊和酒坊建成后,很快就能实现盈利。


    因为在当下,这两样完全就是垄断式的暴利。


    而金国的税收又相当之低,如他这种贵族经营的算作官办,更是不需要缴税。


    杨康的目标很纯粹,狠狠地搂地方豪族、士族还有贵族的银子!


    等两个工坊形成规模之后,杨康还会铺展其他技术。


    “前期成本预计需要多少银钱?”


    张天纲仔细估算了一番,小心道:“统共加起来,至少得十万贯。”


    在他看来,几乎是天文数字。


    杨康微微颔首。


    他在牛家村曲三密室中得到的那批宝贝若是折算下来,百万贯肯定有的。


    但他并不打算变卖那些珍宝,除去字画之外,其余的他都没动过。


    “我想想办法,三日之后把钱凑齐。”


    张天纲也知道,这笔钱不能由赵王府来出。


    “要不,一开始别铺这么大,咱们先设一两所试试看?”


    杨康摇了摇头。


    他对这些技术有着绝对的自信,试点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作为赵王府的小王爷,他能够调动的资源其实是很庞大的。若不妥善利用起来,那真是白瞎了这身份。


    次日,杨康就带来了钱引。


    一万贯是包惜弱给的,还有三万贯则是来自于完颜蓁蓁这个小富婆。


    杨康也没想到,她居然会这么有钱!


    她昨日下午来拜会包惜弱,刚好知道杨康需要钱,小手一挥直接就借了他三万贯。


    最后的六万贯,则是耶律晋凑来的。


    没错,杨康打算把耶律晋也拉入伙,算是和耶律家进行更深度的捆绑。


    日后生意做大了,单靠他一人或者说单单一个赵王府,是肯定不够的。


    因此,拉入一些贵族、士族,大家的利益进行深度捆绑,也有益于政治联盟的稳定。


    耶律晋手上六万贯,集合了十二家的投资,其中大多都是赵王一党的大臣。


    耶律晋亲自来送钱引,得知杨康的规划以及那几份图纸之后,表情和昨日的张天纲如出一辙。


    二人在太学院便已相识,当初交往不深,今日交谈几句,一拍即合,决定共同襄助杨康完成这项大事。


    花了一个月时间,十二间青砖盖成的大工坊在大兴县的荒地上拔地而起,一时成为了整个中都茶余饭后的闲谈。


    荣王一党,都在讥笑杨康是个傻子,花这么多钱,玩大型过家家。


    杨康没空理会外界的闲言碎语。


    工坊建立起来后,他又调集数百王府武士,配合招募的五百军户,在工坊周围修筑了八座坞堡,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保护。


    期间也有不少探子想要浑水摸鱼,但都被张天纲揪了出来。


    张天纲带着那六个太学生组成了一个管理小队,如今是全身心投入,吃住都在工坊。


    又过了两个月,第一批高浓度白酒和精炼红糖问世!


    杨康直接带着九瓶精品白酒进入皇宫。


    这个时代最好的代言人是谁?


    完颜璟在品尝之后,龙颜大悦,为其赐名“杜康”。


    杨康最近捣鼓的事,他在宫中自然也听说了。


    本来完颜璟也没当回事,喜欢就让他玩去吧!


    但让他惊喜的是,好大孙捣鼓出来这白酒还真是好东西啊!


    最关键的是,好大孙把第一坛的精酿都献给了他,这份孝心最是难得!


    完颜璟将剩下八瓶酒都珍藏了起来。


    杜康酒,皇帝喝了都说好。


    大臣们谁不心动,谁不想尝尝,这究竟是什么琼浆玉露?


    为了能够卖出更高价,杨康又给这第一批杜康酒加上了“御赐泰和九年”的封签。


    号称限量九十九瓶,先到先得。


    一时之间,贵族、士族争向购之,形成了“中都酒贵”的情形。


    尽管这御赐泰和九年,一小瓶就卖到了九十九两的天价!


    同时期最贵记录,南宋的羊羔酒也不过才五十两而已,而且人家还是一斗!


    但第一批九十九瓶一经发售,当日便直接售罄。


    大家买的是酒吗?是面子啊!


    这九十九瓶的纯利润,便接近六千贯。


    张天纲和耶律晋的脸都快笑抽了......


    后续的杜康酒,价格也就大众化了,但一升仍要五两银子。


    这个价格把整个中都的酒价打得稀巴烂。


    但有皇家兜底,谁敢来找茬?


    杜康酒坊开张营业不到两个月,就已赚回了本钱。


    至于糖坊,其产出的精细白糖,也被中都的贵族、士族所追捧,十分畅销。


    当初嘲讽杨康的荣王一党众人统统闭上了嘴,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这一日,张天纲久违地回到了王府,火急火燎地找上了杨康。


    和他们合作的几家粮庄突然就要断供了!


    张天纲办事靠谱而且省心,他是带着调查结果来的。


    背后是少府监李仁惠在搞鬼。


    李仁惠原名李喜虎,是元妃的兄长,因其而拔擢为显要亲近,权倾朝廷。


    少府监主管商市,因而他一句话,那些粮商自然不敢再供货了。


    “李喜虎本来是个强盗,行事也相当粗暴。中都好几处酒坊的东家,都是他门下走狗......”


    公平竞争不过,直接封号是吧!


    杨康秒懂。


    好好好,要这么玩是吧!


    但他不打算单独去处理这件事,而是来一招釜底抽薪,直接一劳永逸。


    他让张天纲拟了几份请帖,又让小桂子分别送到各自府上。


    其中大部分都是宗室贵族那些王爷!


    张天纲大约猜到杨康要做什么了,一时心中亢奋不已。


    干大事!刺激啊!世子又要干大事了!


    随后,杨康直接来到了卫王府。


    他打算让完颜永济牵头,引一部分宗室入股,再加上赵王一系的士族,以及中都最大的几家富民,提前建立幽州商会!


    此时虽然已经有商行了,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商会,还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而他要做的,就是给金宋两国的市场,一点小小的资本主义震撼!


    李喜虎你不是喜欢以势压人么?你的权势再大,还能压得过宗室那群王爷?


    而通过这种方式,他也可以进一步拉拢这群宗室闲散的王爷们。


    如今金国朝堂局势,荣王和赵王两党并立,而以完颜永济为首的宗室,实际上却是中立的。


    他们没有必要站队,更不想站队。


    但荣王和赵王又都在争取宗室的支持。


    这一步棋,杨康图谋了许久,今日也是时候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