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最后的安排
作品:《为了活下去,只好窃国》宣武三年,秋,桂月十一日。 西路军的先锋军抵达锦官城下,那迎风飘扬的黑鹰旗与黑色的甲胄,让城墙上的守军惊恐不已。 他们纷纷握紧了手中武器,紧张的盯着城外的唐军。 随着唐军的抵达,明德殿朝会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起来。 元文望着台下神情各异的大臣,心中涌起一股无奈之感。 他当即下令徐轩为锦官城守将,负责抵御唐军进攻。 王审征为监军,督促全军粮草。 随后,挥了挥手,“退朝!” “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群臣的叩拜声中,元文黯然离开了明德殿。 城外,先锋军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在城外修建起了营寨。 次日,刘浩彦率领着西路军主力陆续抵达锦官城下。 他望着高大巍峨的城墙,将早已写好的劝降信射入城内。 徐轩开打看后,神情微变,命人火速送往皇宫。 元文刚刚回到御书房,就见到太监急匆匆的跑过来。 这让他本就烦躁的心情瞬间被点燃,“何事如此慌张?” 元文浓眉紧蹙,语气中满是不耐。 太监扑通跪地,颤抖着双手递上信函,“陛下,徐将军遣人送来急信,说是唐军射来的信件,徐将军不敢耽搁,特呈陛下定夺。” 元文接过信笺,展开一看,脸色愈发阴沉,手中信纸簌簌作响。 信中写道:只要元文自降为蜀王,并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出城投降。其可封为归命侯,西周的皇族也可以得到善待。 “哼!唐军这是欺负朕无知吗?苏贼的心思谁人不知。想要朕归降,绝无可能。” 这时,他也想明白了,既然没有生路,那就战吧! 他望向一旁的天子剑,眼中的冷意不断涌动,曾经的枭雄宁王再一次出现。 跪在地上的太监望到这一幕,吓到急忙低下头去。 元文取下天子剑,吩咐道:“传朕旨意,命徐轩全力守城,朕许他便宜行事。” “遵旨!”太监急忙连滚带爬的跑出御书房。 此时的元文太可怕了,他怕再待下去,就被皇帝一剑给斩了。 “来人,给朕更衣着甲。同时,传李相,范枢密使,王尚书等人来御书房觐见。” 元文大步走出御书房命令道。 “遵旨!” 外面候着的太监急忙带上金吾卫向着宫外而去。 李昭等人刚回府,就见到有金吾卫上门传旨。 而且,是全副武装的到来。 望着这群元文曾经的亲卫,李昭等人很识趣,给家里人交代一番,就跟着金吾卫向着皇宫而去。 进入御书房时,所有人瞳孔一缩。 因为在这个本是读书识字的地方,皇帝身着战甲,手持长剑,大马金刀的坐在龙椅上。 在其周围,还站着数名金吾卫。 “臣等参见陛下!”众人急忙跪下行礼。 元文微微点头,并没有让他们起身,缓缓开口道:“朕召你们前来御书房,只为三件事,其一,念在你们跟随朕多年的份上,拿出五成钱粮上交国库,其余的官员上交七成。这事,朕已经派金吾卫去办了。” “其二,交出一半的家丁参与守城。其三,在这场大战结束之前,你们就先待在皇宫吧!” “这....陛下,这恐怕有失妥当!”李昭出声回道。 “呵呵~”元文轻轻一笑,用手轻抚天子剑,“这皇位啊!是宝座,也是束缚。你们莫不是忘了,朕能坐上这个位置,靠的可不是仁慈。” 元文的目光冰冷地扫过众人。 众臣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言。 元文这是在告诉他们,在称帝之前,他也是一个地方藩镇。 藩镇做事,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道德。 元文说的三点要求,与其说是找他们商量,不如说是,通知他们。 “陛下圣明,臣等谨遵旨!”众人急忙应道。 元文挥挥手,“带众位大臣去明德殿!” “是!” 李昭等人就在金吾卫的带领下离开御书房,向着明德殿而去。 没多久,王审征再一次回到御书房。 “微臣参见陛下!” 元文点点头,“赐座!” “谢陛下!” “你可知朕为何单独召你回来?”元文问道。 王审征摇了摇头。 元文说道:“朕有一子,年不过五岁,朕想将其放到你府上,你意下如何?” 王审征当即说道:“臣领旨。陛下放心,微臣定会护皇子周全。” 元文欣慰地点点头,“朕信得过爱卿。此次战事凶险,朕若有所不测,还望爱卿能保朕儿平安长大。” 王审征伏地而拜,“陛下吉人自有天相,必能击退敌军。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元文笑道:“说吧!” “陛下!你刚才之举,可是将满朝文武都得罪了。这......”王审征有些担忧的说道。 元文站起身来,走到窗边眺望远方,悠悠说道:“他们的心,已经不在大周,而在伪唐了。就算朕不这么做,他们也不会放过大周皇族的。此战之后,也许就再无大周了。” 王审征闻言,有些黯然神伤。 因为东北方向的东周,在年初的时候,已经被魏国消灭。 西周,已经成为了大周王朝最后的延续了。 他不由说道:“陛下,现在唐军的主力还没有抵达锦官城,此时离开,还来得及。” 儒家的思想,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让他在朝会之时,没有支持元文的提议。 但此时,他却忍不住想劝元文离开。 元文摇了摇头,“太迟了。与其仓惶而逃,最终被乱兵所杀,朕宁愿战死在这锦官城上。而且,楚王都没有逃,朕也不会。” 他挥了挥手,“王爱卿,你回去主持后勤之事吧!” “遵旨!陛下保重!” 王审征起身告退。 元文微微点头,招来一名金吾卫,命其将十三皇子送到王审征府上。 望着窗外的宫墙,元文低声说道:“王爱卿,希望你能够躲过这一劫吧!” 因为,十三皇子只是明子,在暗中,他还将两名更小的皇子,放到两户不同的人家里。 一户是乡绅,一户是平民百姓。 王审证被他单独召见,事后又离开皇宫,在外面主持军务。 明德殿的那些人,肯定会猜到一些猫腻的。 安排完最后的事宜,他起身走出御书房,向着城墙而去。 此时,锦官城外,刘浩彦见城中迟迟未有回应,便知晓元文不会轻易投降。 于是,他召集众将领,“元文不肯降,那我们便强攻。明日卯时,开始攻城。” 众将齐声应诺。 城内,徐轩加紧布置防御工事,鼓舞士气。 元文则是拿出收缴上来的钱财犒赏全军,招兵买马。 一时间,城内的守军激增到三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