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开府

作品:《为了活下去,只好窃国

    这天清晨,天微微亮起,就有大量的马车向着县衙的方向而去。


    抵达县衙的时候,一个个身穿官服,或者穿着锦衣的人员纷纷走下马车。


    彼此之间,相互简单的打了个招呼,就向着县衙走去。


    此时县衙的牌匾已经换成了更加威严,华贵的“防御府”。


    所有的官员在大门的时候,将手中的佩剑交给了亲卫。


    然后向着大堂走去。


    抵达大堂后,找到自己的位置,纷纷坐下,安静的等待着。


    一刻钟后,苏宇身穿防御使的云纹锦袍走了进来。


    所有的官员见到苏宇后,纷纷起身,躬身行礼:“参见防御使大人!”


    “都坐吧!”


    “多谢大人。”


    苏宇简单的说了几句,就直入主题,“今天是咱们青阳防御守捉府(简称青阳防御府)开府建衙的日子,诸位都能到场,本官很是欣慰,在封赏之前,我先说说防御府的机构。”


    众人听后,都一脸郑重的看向苏宇,虽然他们都知道防御府下设的机构,但是防御使大人想说,他们也都静静的听着。


    苏宇说道:“本官将防御府的机构重新进行了划分。”


    “防御府下设两大机构,统帅部和政务院。”


    “统帅部管军事,政务院管行政。”


    他看了一眼堂下的人,说道:“咱们先说政务院。”


    “政务院设参政一名,副参政两名,司长六名,佐官不等。”


    “下设六司:兵司,刑司,工司,礼司,户司,吏司。”


    “三县内的县令,县尉,主簿,学官,镇长,保长,甲长等都归属于政务院。”


    说完,苏宇喝了一口茶,接着道:“接下来是统帅部。”


    “统帅部主官由本官兼任。”


    “下设一都,一军,一局,一处,三司,两营。”


    “具体的是:黑旗都,城防军,军事情报统计局(后面简称军统局),参谋处,军法司,兵器司,后勤司,亲兵营,新兵训练营。”


    “接下来由刘明远公布具体的人员名单。”


    众人听后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刘明远站起身来,对着苏宇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看向堂下,拿出一本文书念道:“先说政务院的人员。”


    “政务院参政,刘明远。”


    “副参政,暂无。”


    “兵司司长,杨华政。”


    “刑司司长,司徒辰。”


    “礼司司长,周云澈。”


    “工司,户司,吏司,暂无,由刘明远代管。”


    “青阳县县令,沈杰。泽阳县县令,杜瑞。南竹县县令,孔山。”


    ........


    “接下来是统帅部的人员。”


    “统帅部元帅,苏宇。”


    “黑旗都都尉,苏宇。”


    “黑旗都左营校尉,徐大牛。右营校尉,张浩。前营校尉,韩大海。后营校尉,蒋立山。骑兵营(一千人)校尉,赵启山。”


    “军统局局长,何承华。”


    “城防军都尉(三县共三千五百人),冯志顺。”


    “兵器司司长,屈伯青。”


    “军法司司长,范绍成。”


    “后勤司司长,暂由刘明远兼任。”


    “亲兵营校尉,魏大山。”


    “参谋处处长,陆知名。”


    “新兵训练营校尉,张鸿涛。”


    ......


    所有人在刘明远宣读完后,纷纷单膝下跪,大声说道:“多谢大人,属下刘明远(徐大牛,张浩。。。)誓死效忠大人。”


    “都起来吧!”苏宇说道,“你们许多人都是一路跟着我走来的老人了,希望你们能够恪尽职守,保境安民,别让我失望。”


    众人纷纷应道,“比不辱使命!”


    苏宇站起身来,“接下来,诸位有什么疑问就找刘明远吧!”


    “是。恭送大人!”


    在苏宇离开后,所有人都围在了刘明远的周围,一边祝贺,一边询问相关的疑问。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整个青阳防御府的官员都忙碌了起来。


    各地的乡村田野都能够看到有官员和小吏在其间穿梭。


    为了更好的落实编户齐名,保甲制度和分田制,当地的


    官府在政务院的要求下,纷纷走出县衙,下到地方对当地进行人口普查和田亩清查。


    与此同时,在各地也出现了许多的招兵处。


    尤其是青阳防御府的边境上数量最多,因为这里有着大量的流民。


    为了能够招到更好的兵员,苏宇已经下令,停止流民入境,将剩下的位置留给军人的家属。


    所以自此以后,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流民聚集到招兵处的附近。


    哪怕是深夜也依然如此。


    这些流民都知道了淮南节度府的西北边境出现了一个肯接纳流民的官府,以前叫青阳县,现在叫青阳防御府。


    都是一位大人的地盘,只是变得更大了。


    听一些过往的商人说:最早到达青阳县的那一批流民,现在过得贼好了,不仅有房,有田,还有不少的余粮和钱财。


    哪怕是最近进入青阳防御府的流民,也都有粥喝,有窝棚住。


    现在官府正在准备给他们分房和分地呢。


    可惜他们来晚了,边境已经封锁,不让流民进入。


    不过这些流民没有离开,依然大量的聚集在泽阳县和南竹县的边境上。


    这些流民想着,之前围在青阳县附近的流民不就第一时间被安置到了泽阳县和南竹县了吗。


    说不定等青阳防御使大人的地盘在大一些,他们不也就能第一时间被安置了吗。


    有些时候百姓的心思就是如此的天真,他们忘了青阳县周边的流民是经历了一个寒冬,两场动乱,活下来的人才被第一时间安置的。


    也许是命运的怜悯,这些人等来了一次进入青阳防御府的机会,从军。


    凡事被选中的人,都可以带着十名以内的家属进入青阳防御府地界。


    至于真假不重要,名额只有十个,只要以后遵纪守法,就没有问题。


    一名流民轻轻拉了一下前面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说道:“大壮,一会儿你要是被录取了,能不能带着俺一起进入南竹县。”


    “狗蛋,放心,一路上你帮过俺不少忙,俺一定会带你进去的。”大壮拍着胸脯道,“俺娘说了,你头脑灵活,心肠不坏,带着你俺不会吃亏。”


    直白的话,让狗蛋瞪着眼睛看了一会儿大壮,说道:“大娘真是睿智啊!”


    过了一会儿,终于排到了大壮,招兵处的士兵看了一眼他,满意的点点头,指着一旁说道:“先去那边测试,结束了再过来。”


    “是!”


    等大壮再一次过来的时候,他将一块刻有‘合格’的竹牌递给了士兵。


    士兵看后说道:“恭喜你,合格了。你叫什么?”


    大壮听后激动的握紧了拳头,好一会儿,才说道:


    “俺叫大壮。”


    “姓呢?”


    他摸了摸脑袋,想了一会儿,说道:


    “你等会儿。”


    说完向着外面跑去,没一会儿他扶着一个老妇人走过来。


    老妇人说道:“我儿姓徐,名卫兵。”


    士兵看了一眼徐大壮,还是将名字改了。


    这个时候,赵十二正好走过来,对着徐大壮问道:“兄弟,来我们队怎么样?”


    士兵提醒道:“咳咳~,赵队官,新兵必须进入新兵训练营三个月后才会随机补充到各军。”


    “哈哈~兄弟,别介意,这不是见到好苗子吗?一时忘了,忘了。”赵十二立马解释道。


    随后,他对着徐大壮说道:“我叫赵十二,兄弟,之后有困难可以来找我,我住在云水镇镇东,六十九号。”


    “放心,只要你没有被送到青阳县新兵大营,咱们还会见面的。”


    徐大壮憨厚的点点头,“多谢大人,俺记住了。”


    这时士兵问道:“哪些是你的家属?”


    徐大壮看向了母亲。


    老妇人指了指狗蛋,想了想又指了几个一路上曾经帮过她们母子的人。


    士兵看后点了点头,没有盘问什么,已经见怪不怪了。


    他说道:“往前走五百步后,会有一个登记处,登记完户籍、军籍后,会有人告诉你们接下的安排的。”


    “多谢军爷。”


    “走吧!我带你们去。”赵十二走过来说道。


    周围的流民羡慕的看着徐大壮等人向着前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