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手段(呵呵哩啦和氏璧+)

作品:《闺宁

    漫漫黄沙里的少年,洗去了砂砾尘埃,换掉了褴褛的衣衫,像是换了一个人。


    可谢姝宁对这张脸的印象太深刻,绝不会认错。


    更何况,在知道他八成便是燕淮后,她哪里还忘得掉。日复一日的,这张脸在她脑海里只会越来越清晰。


    胡杨林里初见那一回,而今想来便恍若昨日。


    她晕乎乎地想,若漠北的季十一就是燕淮,那他出现在宫里似乎也说得过去……


    成国公已经去世,他本该在家中闭门守孝。但庆隆帝时期最得宠的婉贵妃正是出自燕家,她如今成了老太妃,也还是燕家的女儿。她辈分高,论起来倒还是成国公燕景的姑姑,于燕淮,便是姑祖母。


    燕景去了,失踪多年的燕淮艰险归来,婉贵妃召见他过问一番,也是该的。


    她想着,渐渐觉得手中的伞柄重若泰山,叫她拿不住了。


    眼皮亦跟着沉重起来,视线变得迷蒙。


    鼻间有一波接一波的痒意涌上来,叫她别过头去不停地打起喷嚏,止也止不住。当着旁人的面,实在太失态。可这会,她哪还顾得上什么失态不失态。


    “——阿嚏、阿嚏——”


    不停响起的打喷嚏声中,她手里的伞终于还是滑落了下去,摔在了地上,溅起大片水花。


    她惊慌失措地要去捡,身子却软软地往边上倒了下去。


    料想中冷硬的地面忽然变成了带着暖意的怀抱,她睁着困意朦胧的眼,只瞧见一侧弧度优美的下颌并一件蟒袍。


    再然后。天旋地转。


    她想要睁开眼,可浑身乏力,冷得厉害,意识也渐渐模糊起来。


    似乎只是一眨眼。她便没了动静。


    方才险险将她接住的少年,伸手往她额上一探,触手之处滚烫,似有火在烧。


    站在一旁打伞的太监们亦匆匆俯身。道:“世子,这人像是谢家八小姐,今日原该歇在公主殿下那的。”


    燕淮收回手点了点头。


    这人是谁,他怎会认不出,只是没想到会在这碰见而已。


    “这雨不停,天眼见着也要黑了,您要出宫,可耽搁不得。”年长些的那个太监焦急地道,“谢八小姐。就交由奴才们给送过去吧。”


    燕淮没应。转而问道:“公主殿下住在何处?”


    太监们一怔。呆呆地回答道:“永安宫在另一个方向,颇远。”说着,其中一人在雨中指了指方向。


    燕淮便一把将谢姝宁打横抱起。飞快地朝着那个方向而去。


    边上撑伞的太监拔脚紧追,一边喊他:“哎哟我的世子爷。您可慢些,仔细路滑!”


    燕淮充耳未闻,没一会便走出了老远。


    冷雨泼面,一行人却是越走越快。


    那厢小润子也将被他打晕了的纪桐樱给悄无声息地送回了永安宫,退出来去寻谢姝宁。


    按理,以谢姝宁原本所在的位置,她回永安宫所需的时间远比他跟纪桐樱的少。这么算来,谢姝宁早就应该已经回到永安宫了才是。


    难道是因为害怕被人发现偷跑的事,所以不敢回宫?


    小润子胡乱猜测着,沿着自己指给谢姝宁的那条路找了回去。


    他哪里知道,这条在他看来再简单不过,绝对不会有人走岔的路,却愣是在谢姝宁这行不通了。


    她非但走岔了路,硬还跑到了南辕北辙的另一个方向。


    小润子找了一圈,没有发现人,不由慌了。


    前几年汪仁查谢姝宁的底,那可是经了他的手的,所以他清楚得很,谢姝宁若出了事,他在印公跟前就没几天好日子过了。


    他来来回回找了一遍,还是没有。


    一个大活人,好端端地就会消失?


    打死他也不信!


    小润子咬咬牙,就折回永安宫去,若人还是没有回来,他也就只好捧着脑袋去谢罪了。


    好在他回到永安宫时,正巧撞见了燕淮送谢姝宁回来。


    他瞧见了燕淮,疑惑得很,急忙紧张兮兮地眺望了几眼,见谢姝宁虽不省人事,但身上似乎并没有伤处,性命无虞,便立即撤退回去见汪仁。


    出云殿里,汪仁也正在等他的消息。


    他面上漫不经心的,心里却在掐算着时辰。


    内室里的声响丝毫没有避讳他的意思,越来越肆意。


    他就算不看,也能想得到淑太妃云雨之中,娇媚的模样。


    庆隆帝死了,可淑太妃还活着。


    而且年纪轻轻,姿容倾城,恍若二八少女,丝毫不见生育过后的模样。腰肢纤细似弱柳扶风,眼波流转之际,媚人之极。


    这样一个女人,怎会甘心同那些老去的后妃一道,在这冷寂的深宫里等死?


    她因为活着,而觉得不甘心。


    肃方帝比庆隆帝年轻,也比庆隆帝高大威武。


    甚至于,在房.事上带给她的欢愉,也胜过庆隆帝。


    内室里香气弥漫似轻烟,在纱幔间袅袅飘来散去。


    肃方帝俯首,一口咬在了她胸前,将那块雪白的肌肤啮咬得一片绯色。


    他是粗暴的。


    淑太妃并不厌恶他在这事上的粗暴,但她却不会任由他粗暴而不去理会。


    白生生的两条胳膊软软地挂在他脖子上,她轻咬着下唇瓣,腻声道:“六郎,疼……”


    肃方帝却像是嫌她吵,一把堵住了她的嘴。


    身子重重晃动着,淑太妃玉葱似的指头在他背上来回抚弄,却不敢抓一下。


    一旦留下痕迹,惹恼了肃方帝,她可就得不偿失了。


    动作间。细鸟的鸣声依旧不绝于耳。


    她用香气诱鸟,再用细鸟诱人。


    在她看来,这世上的男子,没有不贪恋美色。不爱慕美人的。


    许多人,口中说着不喜,却只不过是时机未到又或是有心无胆罢了。


    厉害的女人,不止吸引男.人。还吸引女人。


    她咿咿呀呀像是幼儿学语一样回应着肃方帝的热切,心思却已经飘远了。


    皇后到底年纪小,前头又挡着个儿女双全,曾主持了端王府多年中馈的白氏,初入宫的年轻皇后,焉能不怕不担心?


    她假意交好,教皇后穿衣打扮,教她如何对付白氏,教她如何让皇帝喜欢……


    皇后便将她当做了世上第一等的好人。


    她弓起身子。像一把绷紧了弦的弓。被肃方帝这支箭填得满满的。


    重重嘤咛了声。她偏过头,疲惫地将头往后仰去。


    可肃方帝没完没了地在她身上耕耘。


    她既得意又觉得疲惫。


    这都是细鸟的功劳,也是她的本事。


    皇后生得实在太普通。后宫里随便寻个宫女,都能比她漂亮不少。便是她再善解人意,于肃方帝而言,也难以动心。


    夜里哭了一场,次日皇后就来寻了她。


    她嘴里说着会好的,心里却鄙夷不已,凭皇后的长相,除非换张脸,不然都不会有机会。


    其实,她打从骨子里厌弃皇后。


    凭什么一入宫,她就能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这一切,不过都只因为站在她身后的李家罢了。


    可她容氏,出身皇商,在那群簪缨世家眼里,卑贱得很。


    她只能靠自己一步步地往上爬。


    所以,她若不狠,怎能爬的动?


    她故意说了细鸟的事,给皇后听。皇后傻乎乎的,她说什么便是什么,从此一心盼着人能找到细鸟回来。花费了大量人力精力钱财,终于有人从遥远的西方某小国带回了这种鸟。


    皇后开心极了,她也跟着笑,告诉皇后食了细鸟的皮,便能成为美人。


    她还牢牢记得皇后当时的模样,一叠声问她,“太妃娘娘,这可是真的?”


    真的!


    当然是真的!


    她不说真的,皇后焉会舍得送她细鸟?


    但话虽是真的,她却并没有说全。


    最厉害的法子,当然留着给自己用。


    细鸟能以香气引诱,可它却爱栖息之地,却是女子的幽隐之处。


    只要胆子够大,便能集数鸟于一身。


    用这法子,没有男人能逃得过。


    但她跟肃方帝之前还需要一个契机……


    她同庆隆帝有一个儿子,快七岁了。


    深宫里的女人,子嗣不是用来固宠的,就是用来排解寂寥的。


    她当然是前者。


    但庆隆帝死了,她的儿子,还有何用?


    “呀,六郎你慢些……”


    像是察觉出了她的神游,肃方帝忽然大力冲撞起来。


    她笑着迎合,心里却渐渐有古怪的情绪涌了上来。


    儿子的音容笑貌,似乎还印刻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她搂着肃方帝,心里却莫名想起了已经死了的儿子。


    儿啊,你休要怪娘心狠……你生来便是该为娘亲铺路的……


    可反反复复催眠着自己,她还是忘不掉儿子在水中挣扎着喊她时的样子。


    难道真是她的心太狠?


    不不,若没有丧子之痛,肃方帝又怎会亲自来宽慰她?


    她并没有错。


    淑太妃这样在心里告诉自己,两颊酡红,似醉酒之人。


    这一场鱼水之欢,直至掌灯时分,才终于算是歇了。


    就连肃方帝自己也觉得困惑,为何只要一沾淑太妃,他似乎就变得不同了些。


    出得内室,汪仁为他披上内官的衣裳,服侍他飞速离开了出云殿。


    而殿内的淑太妃,再次将例行的避子汤倒进了痰盂里。


    ps:


    还有一章~~肯定要过12点了,休息的亲可以先休息了,明儿来看也一样~~一块和氏璧加两更~~艾玛,作者君还是很勤快的有木有...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