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军中时疫

作品:《我死后,嫡兄们都疯了

    随着唐卿卿的解说,燕铭学的眼睛亮了。


    不但可用,这还是个好法子。


    若是能促成,对日后破案将大有裨益。


    只是……


    这是个大工程,需要多个部门配合才行,不一定能尽快落实。


    而且,必得先得到皇上的支持才行。


    想要得到支持……


    燕铭学摸着下巴,眼珠儿转了转。


    当下倒是有个好时机。


    昨儿京城刚发生了一件重大杀人案。


    本来应该是京兆府立案。


    但因为受害人数众多,且牵连朝廷命官,京兆府尹立刻以此为由,将案件上交给了刑部。


    他昨儿突然被叫回,就是因为这个案子。


    他看了案宗,牵扯众多。


    除非能拿出切实的证据来,否则很多人是动不了的。


    正好他趁机试试这药粉。


    若是能完美解决这个案子,到时再和皇上申请“指纹册”的事情,就会事半功倍。


    若不能,再徐徐图之。


    “可用。”燕铭学点点头:“唐大小姐奇思妙想,佩服。”


    “只是落实起来有些困难,需要契机。”


    “我只管提意见,其他事情,只能燕大公子自己看着办了。”唐卿卿笑道。


    “我会想办法促成的。”燕铭学认真的说道。


    与此同时,皇太后的车驾到了万善寺。


    万善寺提早清了场。


    主持圆通和一众僧众都候在山门处。


    见到皇太后后,圆通行了一个佛礼:“阿弥陀佛,贫僧圆通,给太后娘娘请安。”


    “主持不必多礼。”皇太后和蔼的笑笑。


    “太后娘娘,请。”圆通站直身子,又做了一个“请”的姿态。


    皇太后一行人浩浩荡荡而入。


    先是虔诚拜了三殿,又拜了各式菩萨,忙碌了一上午。


    午斋用过后,皇太后才问道:“圆心大师可在?”


    “师弟在后山闭关。”圆通笑道:“太后娘娘来的正是时候,师弟今天下午出关。”


    “等圆心大师出关的时候,劳烦圆通大师告知一二。”皇太后说道。


    “贫僧记下了。”圆通点点头:“定会通报。”


    大概申时左右。


    圆通又来了:“太后娘娘,师弟已经出关,还请您移步。”


    圆心师弟虽和他是一辈的,但身份略有不同。


    他是万善寺主持,而圆心师弟则是万善寺百年一遇的得道高僧,可推演天下事。


    当然,这话可能稍微夸张了些。


    但绝对是北梁第一僧。


    而圆心师弟得道后有个规矩,那就是常年居于万善寺后山,从不外出。


    无论谁来,皆要去后山相见。


    没有例外。


    对于有真本事的人,明德帝素来宽容。


    皇太后自然是知道这个规矩的,便点点头:“带路吧。”


    “太后娘娘,您请。”圆通立刻头前带路,引着皇太后一行人往后山去了。


    圆通今年已经有五十多岁,方头大脸的。


    圆心和他年纪相仿。


    但两人但从外貌来看,像是差辈儿了一样。


    圆心身材纤瘦,相貌俊美。


    看着也就约莫二十左右的年纪,且眉心一颗红痣,平添了几分风情和妖娆。


    不太像个得道高僧。


    倒像妖僧。


    “见过太后娘娘。”圆心行了一个佛礼:“太后娘娘,请进。”


    圆心居住的院子不大,而且很简陋。


    但却莫名让人觉得心情平和。


    圆心奉了佛茶。


    皇太后抿了一口,笑道:“大师不愧是大师,连杯茶喝了都觉得神清目明。”


    圆心笑笑:“太后娘娘谬赞。”


    不等皇太后再说什么,圆心便问道:“太后娘娘此次前来,可是为了‘北梁福星’一事?”


    “什么都瞒不过大师。”皇太后笑笑:“还请大师指点一二。”


    “还是那句话,福星在,北梁兴。”圆心正色道:“而这‘北梁福星’,就是固安候府唐家嫡次女。”


    “确定是嫡次女?”皇太后抿唇问道。


    “确定。”圆心点点头。


    这些年来,关于福星之说,他已经掐算过很多遍了。


    福星出生之年。


    还有五年前,皇太后让他重新掐算过。


    以及前些日子,六皇子也急匆匆来见,请他又掐算了一遍。


    每一次,都是唐家嫡次女。


    所以,绝不会有错。


    “多谢大师。”皇太后嘴里诵了句佛号。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结果明明在意料之中,她却心里却隐隐有些失望。


    可能是最近唐晓晓干的那些事,实在有些不像话吧。


    她心里对唐晓晓很有意见。


    离开万善寺后,皇太后又命人去查了当年的稳婆。


    虽然五年前她已经查过一遍了。


    这一次,查的更细。


    不光当年的稳婆,还有各个伺候林婉言生产的人。


    从稳婆,到嬷嬷,再到丫头。


    全都彻查了一遍。


    当年伺候林婉言生产的人,都还健在。


    所以查起来十分的容易。


    不过半日,就查清了。


    唐卿卿确实是先出生的嫡长女,唐晓晓是后出生的嫡次女。


    因为有唐晓晓刚生下来不哭,稳婆们又拎又拍捣鼓了半天这个插曲,所以所有人都记得很清楚。


    也都十分确定,没有被偷走的唐晓晓是后出生的。


    皇太后得了消息后,便去见了明德帝。


    将圆心和尚的话,和她重新调查稳婆一事,都告诉了明德帝。


    “既是能让北梁兴的福星,偶尔有些小错也无伤大雅。”明德帝给予了唐晓晓最大的宽容。


    “皇帝心中有决断就好。”皇太后点点头。


    京郊,南骁营。


    秋先生以绢布遮口鼻,正在给士兵把脉。


    被把脉的士兵此刻精神萎靡,不住的咳嗽,脸色潮红,额头滚烫。


    咳着咳着就一阵干呕。


    秋先生诊过之后,又换下一个。


    一连十几个。


    症状都很相似,就是咳嗽,发热,干呕。


    有的重,有的轻。


    轻一些的还有力气走动,重的那些连喝口水的力气都没了。小說中文網


    仿佛下一秒就能驾鹤西去。


    来诊治的,不止有秋先生,还有墨荆山和两个太医院的太医,以及数个京城医馆的大夫。


    只是,大家都束手无策。


    这症状看起来寻常,但是很难医治。


    一副副药熬出来,灌下去,却一点儿用都没有。


    最重要的是,还有人传人的现象。


    现在整个南骁营已经封了起来,许进不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