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李白杜甫

作品:《十指神针漫游记

    周代有乐官采集歌谣也就是采风之制,这据说就是《诗经》“风”这一部分的由来。盛世一度也兴起了采风热,这却与“乐官”甚至与音乐界无干,后结集而成了《红旗歌谣》。


    诗歌热升温,上面号召每县都要出几个李白杜甫。


    有位大文豪写道:


    “麻城中稻五万二,


    超过繁昌四万三。


    长江后浪推前浪,


    惊人产量次第传。


    到处都是新李杜,


    到处都有新屈原。


    荷马但丁不稀罕,


    莎士比亚几千万。”


    李太白“到处”一抓一大把——


    “一根扁担丈二长,二郎担山赶太阳。”


    “撕片白云揩揩汗,凑近太阳吸袋烟。”


    “端起巢湖当水瓢,哪方干旱哪方浇。”


    “玉米稻子密又密,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


    气魄与想象均不让太白。


    杜诗侧重一个忧字,沉郁顿挫,就不好办,没有土壤。


    看这一首:“我是喜鹊天上飞,社是山中一株梅。喜鹊落在梅树上,石磙打来也不飞。”


    只能说稍有点儿悲壮和顿挫的味道,像预言了什么。


    熔炉很快炼出了成千上万吨诗。


    有的县一个月就拉了一车几百斤重的诗歌去省文联。有的厂一个月写在大字报上的诗歌就有十万多首。


    诗棚、诗亭、诗窗、诗墙、诗歌栏、献诗台、赛诗会、战擂台遍布各地。


    诗歌村当道的墙壁都用石灰水刷白了,村里安排人每天在那里画画和做诗。


    鸭嘴山水库工地亦摆起诗歌擂台。


    诗歌是精神产品,很难想象气喘吁吁吭吃吭吃之际头脑能产生灵感。


    指挥部遂按仇鹰建议,凡高小以上文化的人,及虽无学历但已向广播站投过稿的人,每天延长休息半小时,用来写诗。


    仇鹰甚至准备将这些人组成诗歌战斗营,采取插红旗、拔白旗的手段促进生产。


    考虑到文人相轻,集中恐难出好作品,才放弃这个念头。


    冷骏也心血来潮地写了几首四不像——


    树红旗


    树红旗,拔白旗,管你喊娘喊老子。红旗迎风高高飘,白旗下面骨成堆。(自注:白旗是帝国主义反动派。)


    人民公社是金桥


    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托塔天王失颜色:玉皇,公社社员来了!玉皇:卿等莫慌!天上一日,世上千年。打个盹儿,再看!


    赤膊化、彩妆化


    梨花白,桃花艳。驱动鸭嘴十万兵,力量比天大。梨花成泥香如故,桃花轻扬上九霄。啊,一步之遥,姑娘差点上了天堂!


    广播站女播音员反复播秦吉了衔来的“寻人启事”,内容与偃师凌虚阁广播的一字不差,被仇鹰叫停。


    仇鹰怀疑这是特务接头的信号,拿稿纸去找冷骏研究的途中,怎么觉得寻的就像是冷骏?


    站着又看一遍稿纸,觉背心有股寒意。


    女播音员挨仇鹰批评后不久,冷骏来了。


    她拿着诗稿都要轻轻念一遍,看拗口不拗口。


    她念一遍冷骏的诗后情绪一振:“嘿,你写这三首,是我们收到的最好的诗了!”


    瞟诗人一眼:“第二首打个盹儿,再看,怎么讲?”


    诗中得意之笔称为诗眼,诗眼若是含蓄的这种,说明了便觉乏味。


    冷骏便也瞟她一眼。


    她觉得在考自己,就说:“玉皇代表的是怀疑派、右派,对不对?”


    “虽然我这首诗不好,但是一首好诗,就是要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播音员怀着激动心情播出了这三首诗。


    所谓“人是桩桩,全靠衣裳”,诗朗诵叫三分文字,七分播音。


    仇鹰听了广播一方面很兴奋,觉鸭嘴山诗歌擂台无擂主的局面总算结束了!


    一方面又对作者冷骏是特嫌感到遗憾。


    他去广播站要来诗稿,戴着怀疑作者是特嫌的有色眼镜看,发现大有问题。


    第一首诗“白旗下面骨成堆”,诗人成分好可以,成分不好嘛……


    第二首,不是什么讽刺玉皇是怀疑派,作者自己就是怀疑派,白旗!


    第三首——这首最刺激仇鹰的神经!


    第二天,冷骏被带到诗人圈子,以为来切磋诗,突然就被“甩”起来了。


    起初就是推来搡去。


    这拨诗人工地文化算高的,嫉妒心也算强的。


    都觉得冷骏三首诗字字珠玑,成了擂主,诗打不过,拳头脚尖打得过,于是很快便成了拳打脚踢。


    冷骏始则惊讶——惊讶大家变脸之快。


    继之怜悯,从钢筋铁骨中沁出的泪滴如茉莉栀子,一朵一朵透着清芬。


    他环顾打手好多是熟人,有的还是像仇鹰那样的朋友——噢方先贵,你经常找我倾吐愁肠呀!噢徐腾光,你想学技术,有空就在我拖拉机上爬上爬下!噢吕良,马远,不记得两次拔你们的白旗,我都投反对票?噢小毛,小赵,你二人乳臭未干,怎么就来参加这种打人培训?


    仇鹰本欲躲在幕后,想到他若真是特嫌,这是个公开划清界限的机会,便走了出来。


    “冷骏,你的诗有严重错误,我包庇不了你。你现在做检讨!”


    冷骏哪里知道寻人启事这段公案,一直觉得此人可交。


    “仇鹰,你——是吃醉了酒?我的诗有啥错,你说来听?”


    “你除了诗有严重错误,还有没有其他?你自己好生反省!你只要能过这关,我们就还是朋友。”


    “哈哈,哈哈哈哈”,兽蛋儿猛然之间笑神经不知为何被触发了,一阵狂笑之后嚷嚷:“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仇鹰感到其狂笑之声如平地波澜将自己卷了进去,骨头几乎散架,五脏六腑各各移位。


    强作镇定向打手们挥手:“甩!”


    转身踉跄而去。


    甩十几分钟后有人道:“行了吧?”


    没有人回应,还在甩。


    又过十几分钟,再没人说“行了吧”,大家都呈一种疯狂状态!


    因为冷骏一直昂着头,也就是说“白旗”始终在飘。


    这群宵小之徒直至甩得手脚抽筋,方知连拳头脚尖也打不过,便用铁锹、棍棒打。


    终于有人叫:“他不行了!”


    棍棒停下,人们围了上来。


    “眼珠不转了!”


    “没有呼吸了!”


    “他是不是死了?”


    “胡扯!死了还站着!”


    “手还握着!”


    “眼睛还睁着!”


    恐慌地后撤围成个大圈子。


    终于有人壮着胆上去用手指试他的鼻孔:“哎呀,他真的没有气了!”


    人们顿时吓软了,不知所措,因为从来没有见过死人还好端端站着!


    有的拔腿就跑,跑几步又倒回来,心想这是大家干的事情,跑了推到我脑壳上!


    有脑筋转得快的,想起广播的寻人启事:


    “其命硬,这不就是么?”


    “死了就不是了!”


    仇鹰因洪范电话中叫保护现场,忙跑来拉起警戒线。


    花香果来了硬要冲进去,没人拦得住,仇鹰只好来拦。


    花香果长期劳动锻炼的玉臂,鼓着筋腱,坐办公室后又蓄起指甲,玉爪将仇鹰脸挖得稀烂,几个血窟窿在骨嘟嘟冒血。


    围观者嚷:“哎呀,行凶!”


    “快捆起来!”


    被仇鹰呵止。


    仇鹰急火攻心倒在地上,手捂着脸。


    于指缝中看见刘团长,便叫他。


    刘团长与他无甚交往,见他这样,以为有什么遗嘱要说,便走过来。


    仇鹰将腿收拢蓄力,猛蹬刘团长胯下,刘团长将身体后缩并两手捂着,哀嚎着在地上翻滚。


    这场面尽管也很刺激,但人们都只是扫了一眼,害怕与惊讶好奇胶合成的强烈注意力依然集中在这个站着的死人身上。


    花香果搂着冷骏,仰面叫:“骏哥!骏哥!”


    慢慢地,见他的口张开了一点。


    她用蓄的长指甲去撬他的牙缝,这一撬,口就张大了。


    她心头一动,便踮起脚将他搂着,面对面将嘴唇印上去,鼓足腮帮一大口、一大口向他口内吹气。


    少顷,有人惊叫道:“眨眼了,眨眼了!”


    “他手指在动!”


    冷骏看见花香果仍没有恢复记忆,直到花香果对他叫:“嘿,林下之风!”记忆才恢复了,对她点头一笑。


    他循花香果的手指看见了倒在地上的白鹰和刘团长。


    乃摇摇头,发一声长叹,走去抓住二人的衣领,一提便都提了起来。


    像提的两个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