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1章 请教

作品:《穿成庶女后我崩坏了剧情

    “哎哎,别算了啊!”


    “我认真的。”


    杜若又拿手宋琅玉在面前晃了晃。


    “开书坊,请个人当掌柜的。”


    她是女子,在没成功脱离杜家独立之前,暂时还不能在外面抛头露面。


    他是男子,却是宋家二少爷。


    谁都不能当这个掌柜的。


    在外雇人,是最合适不过了。


    “我与你合伙,搞好之后万事由我出面,不会有人知道是宋家产业。”


    只要书坊能顺利开业。


    杜若就有了底气。


    到时候那些个琐碎小事,要人拿主意的,用不着劳烦他宋二公子出面。


    她跟掌柜都行。


    “……”


    宋琅玉盯着杜若的脸。


    在心里盘算她究竟知道些什么。


    杜若被他看得发毛,不自觉往后退一步。


    “行不行,就你一句话。”


    大抵是不行的。


    她有预感。


    但又不能让人看出自己在唬人。


    于是,杜若表现得煞有介事般。


    “宋二公子,不会是玩不起吧?”


    说罢,她还用眼神上下扫视了个来回。


    宋琅玉像是突然回过神来。


    慢半拍地回前面的话。


    “我与你合伙?”


    杜若点头。


    随即又听他说:“你凭什么?”


    宋家有关系有人脉。


    杜家又有什么。


    不对,是她自身有什么。


    宋琅玉想了一通,想不到。


    “合伙嘛,你出钱,我出力。”


    杜若突然扯了个笑脸。


    “当然了,书坊前期建设估计用不上我,我也可以出点小钱,一百两!”


    这个一百两,还是从他那儿得来的。


    她自己攒的不算多少。


    所以,杜若是拿出了满满诚意。


    就是说万一。


    万一,宋琅玉同意了呢。


    “一百两?”


    他听完‘嗤’了一声。


    “果真是没见过世面的姑娘。”


    之前,宋琅玉还可怜她没见过什么世面,如今只觉得这人挺可笑的。


    没见过世面。


    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想占便宜,却分不清楚状况。


    她就敢在这狮子大开口。


    可笑至极。


    “你猜一百两能干什么?”


    宋琅玉慢悠悠地问出口。


    杜若听着话锋不对,却还硬着头皮回答。


    “一百两能买间青砖石瓦房。”


    这是长昌镇的物价。


    她到京城来,还没问过别人。


    原本的庶女根本不需要知道这些。


    她只要讨男主欢心就完了。


    可杜若不行。


    她不想嫁进丞相府。


    她只想脱离杜家。


    “你竟如此能耐。”


    宋琅玉明知杜若的话是错的。


    他也不去纠正她。


    “那本少爷先助你,生意兴隆。”


    说完,宋琅玉便绕开杜若走了。


    脚步生风,让人想追也追不上。


    只可惜,结果与他预料的不同。


    杜若压根就没想去追。


    “……早这样不就完了。”


    “耽误时间,浪费表情。”


    她的演技很劣质。


    但宋琅玉还是没看出来。


    还好还好。


    这样杜若也省了不少力气。


    等目送人走远,她又沿途找了家药堂。


    毫无意外,还是被婉拒了。


    “下回我穿破烂点再来!”


    杜若也没想到。


    救人时不分贵贱。


    收徒却只重衣衫不重人。


    嗯,这个词,好像也不是这么用的。


    但她此时想不到更好的形容了。


    “卖柑橘叻,又甜又大的柑橘~”


    一个吆喝声响起,在街上荡开去。


    杜若听见,不自觉侧目看。


    “卖柑橘叻,又甜又大的柑橘~”


    摆卖柑橘的是个老妪。


    吆喝的却是个孩童。


    他叫得很起劲。


    杜若没买,而是看向紧挨着的另一家。


    “姑娘,这些都你自己做的吗?”


    她蹲在小摊前看。


    这是卖小玩意的,还放着一些手工织品,跟自己在灯会上见过的一样。


    “是,姑娘想要什么?”


    摆摊的是一个姑娘。


    看年龄,与自己相仿。


    身上套着粗布衣,不像是这京城中的人,倒像杜若在杜家村时的模样。


    “我今日不买东西,我就想请教请教你,在这儿摆摊需要什么手续?”


    学徒不收。


    开店不成。


    眼下她只有这一条路了。


    就是学人摆摊。


    从小做起。


    说不定也能发家致富。


    “姑娘问这作甚?”


    摆摊的姑娘随口一问。


    杜若却也不瞒她。


    “我自己缝了些小玩具,想拿出来卖钱,利益所得好给我家狗子换口粮。”


    她说的实话,一点都不含糊。


    姑娘柔柔地笑了一下。


    “那倒不难。”


    “您只需要准备,几张条凳跟一块木板,就能组成一个简易的摊位。”


    像她的一样。


    两张条凳跟一块木板就是一个摊位。


    多一张条凳是用来坐的。


    杜若心中惊喜不已,却还是压着调调问:“需要交些什么场地费吗?”


    她在长昌镇的市场卖菜。


    得有关系,还得交租。


    一开始自己不知道,都是刘大壮帮忙的,后来听说了才硬将费用塞给他。


    刘大壮怀揣着小心思。


    但杜若不能胡乱占人便宜。


    亲兄弟明算账。


    朋友就更是了。


    姑娘仰头问她:“何为……”


    场地费,确实未曾听过。


    “就是我要租用这块位置的费用。”


    杜若连说带比划的。


    姑娘聪慧,一下子就看明白了。


    “您说的是市金?”


    官府为管理京中商贸,划定了专门区域,称为‘市’,且有细致的规定。


    “对对。”


    杜若点头。


    市金,这是古代的叫法。


    在现代就是场地租金了。


    怪她不写种田文跟商战,没去了解这些,眼下问个事都差点问不清楚。


    “不用的。”


    姑娘又柔柔一笑。


    “只要在官府划定的区域售卖即可。”


    杜若心中的欣喜又添一分。


    “不用市金,那税呢?”


    诗词有云,苛政猛于虎。


    她没研究过也知道。


    古代的税,怕是不轻。


    “姑娘若像我这般的,不用交税。”


    姑娘一句话,差点惊掉的杜若下巴。


    “在京城摆地摊不用交税?”


    说好的苛政猛于虎呢?


    假的吗?


    “嗯,确实不用。”


    姑娘点头。


    “像我这般的小摊不用。”


    “官府不来驱赶,也不会向征税。”


    “若是姑娘家中有余钱,想做些大买卖,那就得租个铺面好好经营了。”


    总而言之。


    流动小贩不交租金也不纳税。


    开店的话,就得租人场地。


    与房东协商。


    与官府打交道。


    完了还得缴纳税款。


    “谢姑娘指点!”


    杜若当下就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