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刘海中也买了自行车

作品:《四合院之傻柱换了人

    何雨柱吃过饭回来,得知阎埠贵终究是没有请客。不过这跟他关系不大。


    阎埠贵就算真的请客,也没几个人敢喝他那个兑了酒的水。


    不几天,刘海中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回到了四合院。


    遇到有人问,他就炫耀一遍。


    刘海中作为轧钢厂的七级工,加上带出了不少的徒弟,想要弄一张自行车票,不算难。


    以前没买,全都是被易中海忽悠的。


    易中海不愿意买,又担心刘海中买,就忽悠他说,买了自行车要借给院里的人用。


    自行车坏了,又要自己修,太亏本。


    当然,这也跟刘海中家前几年的条件不好有关。


    刘海中毕竟要养三个儿子,平日的花销不少。


    易中海看到了之后,脸又黑了下来。


    “老刘,你怎么也跟着老阎胡闹。”


    刘海中不满的说道:“我怎么胡闹了。别人能买自行车,我作为二大爷,凭什么不能买。”


    易中海气愤的说道:“轧钢厂离四合院本来就没多远,你有必要买吗?


    别人都走着上下班,你偏要骑自行车,这就是搞特殊。”


    刘海中道:“你怎么不跟老阎说这些。反正我的自行车都买了,也上了户,你爱咋地咋地吧!”


    易中海气的要吐血。


    但却毫无办法。


    刘海中都把自行车买过来了,他还能怎么办?


    就算让他卖了,那也不能否定他买自行车的事实。


    很快,院里就有了议论。


    三个大爷,其他两个大爷都买了自行车,只有易中海不买。


    这说明什么?


    说明易中海没本事。


    一时间,易中海在众人心里的地位,降低了许多。


    本来,三个人把联络员和自封的管事大爷混为一谈。


    平时三个人宣传管事大爷,可以忽略联络员。


    易中海就算被撤消了联络员,地位还在刘海中和阎埠贵之上。


    如今可是明明白白的说明,易中海比不上刘海中和阎埠贵。


    这对易中海来说,还不是最糟糕的。


    凭他的本事,很快就能众人忘掉这一点。


    真正让他头疼的是,贾家也看上了自行车。


    这才是易中海一直不愿意买自行车的原因。


    贾东旭带着秦淮如,来了易中海的家.


    上来就是一副为易中海打抱不平的态度。


    “师傅,二大爷和三大爷太不像话了。买自行车也不跟你说一声。


    院里的人都不长眼,到处说你比不上他们。


    简直欺人太甚。”


    他这边说的义愤填膺。


    易中海那边却无动于衷。


    这种小儿科的手段,根本入不了易中海的眼。


    易中海这边不接招,贾东旭就尴尬了起来。


    秦淮如则是一副贴心人的样子:“一大爷,外面传的太不像话了。


    都说你在轧钢厂比不上二大爷。


    我们都知道,你是不屑于跟二大爷比。但是别人不知道。


    要不你也找找领导,向领导要一张自行车票。


    哪怕是不买自行车呢。


    也要让他们知道,不是你买不了,而是不愿意买。”


    易中海可以不听贾东旭的,但不能不听秦淮如的。


    而且,他觉得秦淮如说的对。


    有了自行车票,不代表就一定要买自行车。


    他可以把自行车票卖给需要的人,还能填补一下自己的钱包。


    想到这里,易中海的表情缓和了一些:“东旭,淮如,我没事。我不是为了自行车上生气。


    我是气老刘和老阎,买了自行车不给邻居用。你们说的对。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我不能让别人把我看扁。


    我明天就去找厂领导,要一张自行车票。”


    易中海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要一张自行车票,是很简单的事情。


    贾东旭和秦淮如也是这么认为的。


    等回到了家,贾东旭就问:“你怎么不让师傅直接把自行车买回来。”


    秦淮如道:“你傻了。一大爷买了自行车,要到派出所上牌。到时候,上牌的名字是他的,自行车也是他的。


    我让他把自行车票拿回来,咱们家就可以借过来。”


    贾东旭先是一喜,接着又非常沮丧:“借过来,有什么用,我身上没钱,买不起。”


    说着,贾东旭就把目光看向了贾张氏。


    无错版本在610910书10吧读!610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小说。六九书吧读


    贾张氏目光中带着凶狠:“秦淮如,你敢打我养老钱的主意。”


    秦淮如不敢惹贾张氏,连忙解释:“妈,你误会了。


    我的意思是,一大爷都借给咱们家自行车票了,总不能让咱们家留着自行车票用不上吧!


    到时候咱们再找他借买自行车的钱,不就行了。”


    这个理由很不错,贾张氏就原谅了秦淮如。


    “算你识趣。马上要到饭点了,你们做饭就不能多做点。


    跟以前一样不限量多好。”


    秦淮如不说话了。


    她也想不限量。但是没办法,粮食就那么多,吃完了就没有了,必须限量才能维持。


    易中海第二天,直接去找了杨培山,提出想要一张自行车票。


    杨培山不想给。


    轧钢厂的自行车票都是有数的,领导要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要分给优秀的工人。


    易中海两者都不是。


    杨培山将自己的自行车票,送给了朋友的孩子。


    现在手头上没有票。


    “易师傅,你这么急着要自行车票做什么?”


    易中海心里有些不舒服。他作为轧钢厂的七级工,要一张自行车票,算大事吗?


    有必要问那么清楚吗?


    “杨厂长,我难道不能要自行车票吗?”


    杨培山的心里也不舒服。轧钢厂就是他说了算,易中海有什么资格跟他这么说话。


    “我没说你不能要。我是要说,厂里的自行车票,如何分配,都有规定。


    不符合规定,就不能给。”


    易中海不满的说道:“那为什么锻工车间的刘海中,就能得到一张自行车票。”


    杨培山觉得易中海无礼,说话的态度就硬了起来:“他能得到,自然是因为他有贡献。”


    易中海则是不屑的说:“刘海中什么本事,我很清楚。他没给咱们厂做什么贡献。”


    杨培山更加生气,只是碍于聋老太太,以及聋老太太背后的潘主任,才没发火。


    他把李秘书叫进来,让李秘书去问问。


    李秘书很快就回来了,有些欲言又止。


    杨培山道:“有话就直说。”


    李秘书道:“锻工车间的刘海中,拿到的那张自行车票,是他徒弟的。


    他徒弟连续一个月,在厂里加班,除了上厕所,就没离开过车间。


    所以厂里决定奖励他一张自行车票。


    他自愿把自行车票送给刘海中。”


    杨培山一听,松了口气。他还真怕其中有内幕交易。


    “易中海,你听到了。刘海中能得到自行车票,是因为他教出来一个好徒弟。


    你可以去问问你的徒弟,有没有得到奖励的。”


    易中海老脸一红。他就一个徒弟贾东旭。贾东旭那样的,根本没可能得到自行车票。


    他又觉得杨培山是故意这么说。


    其实他误会杨培山了。杨培山一个大厂长,怎么可能理会易中海有没有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