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第364章潘主任来访

作品:《四合院之傻柱换了人

    何雨柱对于易中海的小心思,非常了解。这也是他听到贾家闹事,没出去看热闹的原因。分房的事情,随着刘海中赔钱之后,就过去了。


    这天,街道办潘主任来到了四合院,去看望聋老太太。


    随着他一起来的,还有未来的街道办王主任。


    “老太太,我来看看你。”


    聋老太太笑呵呵的看着潘主任:“小潘,你怎么过来了。”


    潘主任道:“我特意来看看你。我已经接到上级的通知,以后要到市里工作。王惠君同志将接任我的工作,担任街道办主任。


    您以后有什么麻烦,就去找王主任,她肯定会照顾你的。”


    聋老太太这才看向王惠君。


    对于王惠君,她认识,但接触的不多。只知道这人负责养老院的工作。


    聋老太太不想去养老院,就一直刻意躲着王惠君。她怎么也没想到,一直躲着的人,居然成了街道办的主任。


    “是小王吧。”


    王主任眼神中闪过一丝厌恶,即是对聋老太太的为人,也是对她的那个称呼。


    但没办法,潘主任对聋老太太好,现在又升官了,她必须给潘主任面子。


    至于让她跟潘主任那样照顾聋老太太,那是不可能的。


    她可不会为了聋老太太,违反国家规定。


    “是。”


    潘主任不知道王主任心里对聋老太太的看法,但知道聋老太太的那个招呼不好听。


    “老太太,王主任的工作能力很强,特别讲原则。她以前还负责养老院,对老人特别好。”


    这个意思是,王主任会对聋老太太好。


    聋老太太也曾听说过养老院的事情,好多人都说养老院建设的好。


    她却一点都不信。


    养老院再好,能好到哪里去。肯定是那些人吹牛的。


    不过潘主任的提议,她倒是很心动。


    她也是老人,王主任既然对老人好,那么也应该对她好。


    “好,好,好。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顺的人,肯定是好人。”


    潘主任哈哈笑了起来:“老太太,你说的不错。王主任是个好人。”


    聋老太太拉着潘主任说话,表现的特别亲密。就是告诉王主任,潘主任是她的靠山。


    王主任要是不认识何雨柱,不了解聋老太太的真面目,就会被聋老太太表现的蒙蔽了。


    但现在显然不可能。


    她本来不想来,是潘主任拉着她来的。


    潘主任调走了之后,就没办法照顾聋老太太,希望王主任能替代他,照顾聋老太太。


    聋老太太想为易中海争取好处,就不停的说着易中海的好话,翻来覆去都是怎么孝顺她。


    陪着说了一会,王主任就有些不耐烦了,说道:“潘主任,咱们走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呢。”


    潘主任觉得今天的目的达到了,也不想听聋老太太聊天,就准备答应。


    聋老太太却拉着潘主任的手,说道:“不能走。小潘,你要调走了,以后咱们见面就没那么方便了。你今天留下来,陪着我老太太吃顿饭,算是给你送别了。”


    潘主任不好拒绝,只能答应。


    王主任不乐意,找了个推脱不了的理由,离开了四合院。


    聋老太太对王主任很不满,但不好说出来。以后要在王主任手底下生活。


    县官不如现管,她不敢得罪王主任。


    聋老太太让一大妈准备饭菜,一大妈也机伶,知道要准备的好点,咬着牙买了不少的好菜。


    贾张氏和秦淮如看到了,虽然馋的不行,还是不敢开口索要。聋老太太很满意中午的这顿饭。


    一般来说,易中海买了好东西,就少不了带着贾家。每次带上贾家,她就吃不到好东西。


    潘主任一看,桌上三道菜,两道里面有肉,一道是炒鸡蛋,远超标准。


    “老太太,这太丰盛了。”


    聋老太太笑着道:“小潘,我知道你们有规定,不能要群众的东西。


    这些东西呢,也不是特意给你准备的。


    我不是说过吗?


    中海是个孝顺孩子,他经常买些好吃的孝敬我这个老太太。”


    潘主任一听,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易中海虽然缺点不少,在孝顺这一方面,还是可以作为别人的榜样的。”


    一大妈听着潘主任的话,心里总算有了一些安慰。用这些东西,为易中海换取潘主任的好感,在她看来是值得的。


    聋老太太面上笑呵呵,心里却非常不屑。易中海要真有那么大方就好了,他在秦淮如身上倒是舍得出钱,到了她这边,就扣扣索索的。


    “是啊,中海最大的优点就是为人热心。”


    潘主任点点头,陪着聋老太太聊了起来。


    话题在聋老太太刻意的引导下,说到了易中海的苦难上面。


    “中海为人热心,是优点,也是缺点。”


    潘主任好奇的问道:“怎么说?”


    聋老太太叹了口气:“他为人热心,看不得别人日子过的苦。


    可是他就是一个小工人,能有多大的能力。


    他要照顾的人太多,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喝。”


    潘主任道:“易中海的行为值得赞扬,但也要量力而行。”


    “谁说不是呢?”聋老太太道:“中海要照顾我这个老太婆,还要照顾徒弟一家,别人还误会他。”


    潘主任问道:“怎么回事?”


    聋老太太就说:“他的徒弟贾东旭,家里日子太困难了,一家四口人,就靠着他的学徒工工资生活。


    要都是大人还好,偏偏家里有个小孩。


    中海没孩子,见到小孩就心软,大半的工资都给了贾家。”


    潘主任没法回答。现在外面日子过不下去的人太多了,不是他说管,就能管的了的。


    聋老太太见潘主任不回应,只好继续说:“本来,中海想着大家是一个院里的,本着远亲不如近邻的想法,想要让大家帮帮贾家。


    可惜,院里的人都不乐意。


    小潘,你都要走了,我能不能求你件事情?”


    潘主任心头一紧,聋老太太开口,事情都不太好办。前两次,他就在四合院里吃了闷亏。


    “老太太,你先说。”


    聋老太太并没有看出潘主任的忌惮,继续按照自己的套路说:“我呢,不想当中海的累赘。就是想请你帮我在院里找一个照顾我的人。


    我自己有补助,不用他们花钱。”


    一大妈一脸惊吓的说:“老太太,是我照顾不周吗?我们要是哪里做错了,你就说。”


    潘主任看一大妈不像撒谎,心里的防备就减少了。


    聋老太太对易大妈的表现很满意,她就是故意不提前告诉一大妈的。


    “翠兰,你别担心,不是你们的原因,是我自己的意思。


    我不想给你们添麻烦,想给你们两口子减轻点负担。


    等东旭的孩子长大,你们再来照顾我。难道你不愿意?”


    一大妈哪敢说不愿意,便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