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硝石制冰法

作品:《贞观公务员

    喝茶与吃茶,确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习惯。


    不过,很多习惯都会慢慢地演化,而到了最后,甚至是能出现狠科技的产品。


    煮茶,然后吃茶。


    相对来说,其实算得上是富人才有的生活习惯。


    对于寻常人来说,都是直接煮茶叶,最多,加一点儿生姜什么的,改善一下口感。


    而炒茶,然后泡茶,口感是比吃茶要好一些。


    毕竟,茶叶沫子实在是影响口感。


    喝茶就不一样了,清水自带的那种柔滑,再加上茉莉花的清香,茶叶的清香,微微有一点儿青涩的口感,真的比吃茶好多了。


    很容易被人接受,不存在什么不习惯的问题。


    很快。


    长安的大部分蒸青作坊,都开始换工具,减少了蒸青的茶饼产量,另外设置炒青的地方。


    还别说,过程确实是非常简单。


    每一天炒出来的茶叶,要比蒸青得到的茶饼多了很多。


    有人一来,就卖了个低价。


    打了不少茶商一个措手不及,实在是太无耻了。


    不过,对方也是他们不敢招惹的存在,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一开始,对于炒茶的茶叶,小家小户的人,还是有着怀疑态度的。


    只觉得这么便宜,味道应该不怎么样。


    花钱买这样的茶叶,不如自己采摘一点叶子,回去煮着喝。


    不过几天。


    就有商铺设置了专门的泡茶的区域,请那些路过的人,免费品尝。


    用的是上等花茶,好让他们品尝出来口感。


    至于买不买,那就要看他们的荷包了。


    能够免费品尝,那自然是不喝白不喝,很多人都愿意尝一尝。


    这一尝。


    荷包也就空了。


    确实是好喝。


    关键是,看着那姿色不错的女子,优雅地泡着茶,就是一种享受。


    也想着,回去让自家的小妾也试一试。


    炒茶也就这么流行开来。


    泡茶用来招待来客,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习俗,很容易就被大众接受了。


    而随着炒茶的流行,茶叶也开始供不应求,茶农的春天也就来了。


    管他什么毛尖不毛尖儿,只要是青叶子,直接就采摘了。


    当然,也要留一点儿。


    不能吃绝户啊。


    不能因为赚钱,直接就把茶树薅秃了,还要等它继续发芽呢。


    这毛尖儿,才是最挣钱的茶叶。


    与此同时,各地的行脚商也就多了起来,漕运也被带动了。


    而六月中旬,李世民就下令,让萧瑀、高士廉、孔颖达、王珪、崔民干、杜如晦、房玄龄等人,参与修正《唐律》。


    明令禁止,不可为了种茶而放弃耕作,不可毁田种茶。


    轻者,抄家流放。


    重者,斩首抄家!


    李世民以前是没有想到抄家这一点,还是觉得有一点儿,祸不及家人。


    陈平安却讲解着,抄家并非是全部祸及家人,而是抄没贪墨所得。


    正所谓,小官巨贪。


    他给李世民讲述了海瑞的一生,以及对于明朝的影响,还有千年之后的事件。


    让李世民明白,抄家也是一个能够充盈国库,甚至是一本万利的手段。


    对于那些贪官污吏,是真的不要心慈手软。


    李世民也不是一个心慈手软之人。


    他现在甚至是有一些期待抄家了。


    ……


    “呼……。”


    大热天。


    喝一口菊花茶,确实是可以降降火气。


    许敬宗现在也喜欢喝茶,而不是吃茶,他以前就不怎么喜欢吃茶。


    “陈少监端的是好手段啊。”


    江南之地进入到六月天,确实是很容易发生天有不测风云,上一刻,晴空万里,下一刻,电闪雷鸣。


    好在,自从上一次的洪水过后,到现在也没再出现大雨连连,两河决堤的危险了。


    不过嘛。


    也不能完全就放松了警惕。


    许敬宗得到了李世民的称赞,并且也派出了谢方叔前往洞庭湖平匪。


    这就是一個声音。


    扬州当地的官吏自然也知道,上面一直盯着许敬宗治水之事,他们也不敢从中作梗,也都是老老实实地配合。


    如此一来,许敬宗治水也就方便了很多。


    今日,乃是镇江口水渠开凿的日子,上午已经举行了祭祀仪式。


    许敬宗在这里监工,这么热的天,也就只能是绿豆汤、菊花茶不断。


    寻常人,想要获取功绩,可不是那么的简单。


    他是越来越羡慕陈平安了。


    一个炒茶手艺,就能够卖到十万钱。


    有人说,陈平安竟然也染上了铜臭味,如同一个商贾,实在是不耻。


    也有人说,陈平安仅仅以炒茶手艺,就能够卖到十万钱,乃是世间少见,更是值得很多人学习,若是也能发明一手艺,说不得,也能卖一些钱。


    更有人说……。


    总之,对于陈平安一个炒茶手艺,卖了十万钱这件事情,是众说纷纭。


    对于许敬宗来说,他只有羡慕。


    “许侍郎,这茶汤煮好了。”


    也就在许敬宗感慨的时候,属官小步上前,抱拳躬身道。


    许敬宗点点头,说道:“下令休息吧,如此酷热之时,不宜继续劳作,若是出了人命,也不好收场。”


    “让他们休息一番,先喝茶,提提神,过活儿,再开饭。”


    “等到申时再开工。”


    属官抱拳道:“喏。”


    这工地上的民夫并非是徭役,而是以工代赈,说白了,就是工匠。


    不仅要给他们一日两餐,还要给他们发放工钱。


    既然不是徭役,那若是出了人命,是要上报的,是要另外给抚恤钱财的,更会在陛下那边,留下一点儿不好的印象。


    许敬宗自然不希望一个工地,因为渴死了人,就让陛下觉得他亏待了百姓。


    许敬宗也直接回到了最近的县城的府衙休息,有着冰块降降温,再加上花茶降降火,才好受多了。


    吃完饭,也没直接休息。


    而是拿起了堪舆图,继续思考该如何让自己的治水到达最好的效果。


    ……


    陈平安坐在书房中,身边也放着冰块。


    他在回想,有一个叫做硝石制冰法的法子,可以用来制作冰块。


    只不过,当时看完,也没完全记住,而高中时期,老师也提到过。


    然而,记忆驳杂,想要回想起来,还需要一点儿时间。


    陈平安想了好一会儿。


    “算了,还是先找到硝石,然后做实验吧。”


    硝石制冰法似乎并不难,原理就是硝石和水反应从而吸热,需要一大一小两个铁盆,大盆的水和硝石反应吸热,小盆的水就结成了冰。


    回忆起来方法,可到底行不行,还是实践之后才能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