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从狗屎到航母的逻辑

作品:《我的美利坚魔幻人生

    2018年的圣洛都其实还算不错。


    晚秋的落叶很美,如果去除那些满地的垃圾的话会更美。


    因为市政预算不足,环卫支出被缩减,某些街区的清扫频率降低,相应的,卫生水平自然的随着清扫频率下降而下降了。


    一周两次是优秀,两周一次也是有。


    这一点从小了看,是卫生问题或者素质问题。


    但从大的角度看,背后是米利坚基础公共服务系统开始渐渐崩塌。


    虽然大米利坚自有国情在此,各州自主决定预算。


    但从汽车之城的崩溃,到产业资本外流至亚洲等低成本工业国。


    从底特律市中心的‘无人区’挤满贫民,到洛杉矶市中心也挤满流浪汉。


    一切命运的礼物都标好了价格。


    躺在金融体系的红利上大发资本财,爽的如同磕了快乐药。


    代价呢?


    实体产业萎缩,产业工人丢了工作,中产增长停滞。


    太多致命的细节里藏着魔鬼。


    从2023来到2018的成大器,出神的看着洛杉矶红街马路牙子上的狗屎,发出了感叹。


    “这么搞下去,难怪十一个航母战斗群被自家的造船厂困住一大半,再来二十艘也是白给!”


    萨尼诧异的看着成大器。


    黑妹妹不太理解。


    Hi,man,areyouserious?


    我们都是街头流浪的厚密,谁不知道谁。


    你袜子多少天没洗了,在这里感叹起美利坚的航母?


    还看着狗屎感叹航母?


    成大器真的给了她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


    那种一起走在街头,你会忍不住远离两步假装不认识的感觉。


    这是成大器的老毛病了。


    中年男人,没事喜欢研究研究军事,很正常吧?


    实际上,美利坚11艘航母能组成最多六个航母战斗群,剩下的需要维护保养。


    一艘航母出港四个月,平均就需要到坞或驻港维护总计八个月(取所有航母出勤时间,得的平均近似值)。


    在制造业萎缩后,美利坚造船业后继乏力,可以维修保养航母的大型船坞只有几个,航母维修居然要排队几個月。


    这一点,和流浪汉成大器排队要饭有异曲同工之妙!


    知名的熟人理查德,就是因为维修不到位而起火的。


    逆天。


    (乐,写到这里我要笑死了)


    更离谱的是,到2023年成大器穿越前的十一月,米国个别航母为了维持某些局面,超限出勤几个月。


    十一艘航母,还有几艘排队等船坞维修的,几艘慢吞吞修着的。


    真正能出勤的,半只手,三根手指数就够了。


    难以想象吧?


    但这是真的!


    根据军事爱好者计算,到24年某段时间,米军有战斗力的航母战斗群可能要下降到一支。


    如同英国的核潜艇,一堆潜艇,全在维修,一查出勤,只有一艘。


    昂撒特色?


    就好像你上班,一个部门里同事加你总共十一个人。


    工作的时候十个人在躺着舒舒服服的捏脚,还看着你一个人干活。


    只能说大美利坚太有活儿了。


    .......


    “God,my......”


    一位其貌不扬的小老头拿着一本经书,站在木制的凳子上布道。


    他的身前是长长的领救济队伍。


    这是一个教会救济点,可以免费领取一定的物资。


    一般都是食物,不时会发一些其他的杂物。


    比如黑妹萨尼的鞋子,就是从教会救济点领的。


    听起来不错是吧?


    排队一小时,不一定领到。


    支出成本全社会承担。


    上面发一百刀,议员背后的老爷们先吃一大口,议员家人开设的发放机构再吃几口,具体的采购还拿回扣。


    到流浪汉手里的有多少?


    福利?


    错!大家一起发财啦!


    监管?


    台下何人状告本官?


    告到华盛顿?


    别闹了,孩子,裁判、球证、旁证、主办、协办所有单位都是我的人,你怎么跟我玩?


    加州高福利的背后是全美最高的税率!


    马斯克都跑了。


    甲骨文也跑了。


    以前有句话,你爱一个人,送他去纽约,那里是天堂;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纽约,那里是地狱。


    现在把纽约换成加州,基本就是现状。


    或许是流浪汉的天堂,中产的地狱?


    加州庇护法案为什么能在州议会通过?


    企业和家庭的成本都太高了。


    企业的员工福利太高,高到不能收割全球利润的公司痛心疾首。


    除了那些各领域的全球头部公司,相当一部分腰部企业苦不堪言。


    家庭的服务支出太高,一个月的收入四分之一交税,剩下的钱稍微花点就开始捉襟见肘。


    陈平不等式听起来搞笑,背后的逻辑是有一定客观性的(不是无脑黑、无脑红,您慢慢看)。


    加州需要廉价劳动力维持自身的经济发展,比如让本地中产享受到低价的佣人费用、园丁费用。


    而州府不愿意在税制与法律上改革,只能出一个妥协的劳动力补充方法。


    庇护法案?


    不,劳改法案!


    想活的体面?


    给加州打黑工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