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识好歹
作品:《四合院:开局与傻柱决裂》 9</p>
路上行人渐渐增多,原本覆盖地面的薄薄一层雪已开始融化,积水处处可见。</p>
然而,雨似乎没有停下迹象,反而是势头更猛烈些。</p>
途经一处早餐铺,他提前取出一个搪瓷缸,在店里要了一份咸豆浆慢慢享受。</p>
接着,他注意到另一窗口有卖煎饼果子的,一口气要了七个,每个都要加两个鸡蛋,并且额外吩咐工人们在每个煎饼果子上再额外添加半勺咸面酱。</p>
当杨军吃完第一个煎饼果子和一份豆浆后,剩下的六个煎饼果子正好准备齐全。</p>
接过打包好的煎饼果子,他又买了一份豆浆,付款后离开早餐铺。</p>
路过一条无人巷口,他将一个看起来鸡蛋特别大的煎饼果子和那豆浆放入空间。</p>
他想着今后早餐不必重复点同样的东西,只需要一次购买,未来依赖空间的复制即可。</p>
刚刚他利用空隙观察了一次空间内的储存——昨天放入的空间两根油条与两个大肉包子如今变成了四份,明天这个时间它们会加倍变成八份,然后……就足以供养一户人的日常所需了。</p>
不出意料,回到家中,他又被王玉英折磨了一个半小时的耳朵。</p>
然而他的弟妹们却乐在其中,特别是最小的四弟缠着他,一口一声大哥地喊个不停。</p>
门前的大桥下面,一群鸭子正在游弋,</p>
数一数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p>
……</p>
我是一只欢乐的黄鸭宝宝。</p>
望着孩子们满足的笑脸,杨军只好自我安慰好吧,我牺牲一点,为了大家的幸福生活。</p>
...</p>
铁厂给了杨军三天时间处理私人事务,这让他有充裕的时间先把家里的事情安顿妥当再去上班。</p>
没过多久,老五带着三名年龄相仿的男人出现,推着小推车过来,车上装载着工具和水泥砂石。</p>
装修房屋的第一步,当然是水电改造。</p>
按照杨军提出的隐线设计要求,老五回头让工人们顺着电线路径挖了槽,进行电缆敷设并抹上一层水泥,之后开始规划自来水和污水的管道布局。</p>
污水管道的事杨军还没跟街道办事处协商,因此他们目前只能先着手挖掘进水管。</p>
整个房舍共有前后三大院,各有一个公共水池,水池底下装有一个共用水表。</p>
各家每月按水表计数来平摊供水费用。</p>
---</p>
考虑到杨军自家未来的用水会增多,为免争议滋生,他计划独自安装的水表。</p>
三十</p>
首先,杨军与老五确定水管线路,交代完毕后,独自返回旧屋。</p>
怀中揣了一包大前门,他先到了二大爷家,递烟、燃火,坦诚来访意图,因为最近家中有装修计划,为此造成的不便向他们表达歉意。</p>
二大爷心情大好,杨军第一个想到来找他,显示出对自己的尊重和视他为领导的信任,于是他挥挥手,大方地说只要需要帮忙尽管开口。</p>
接着杨军走访聋老太太,起初只是闲聊,但道歉再三,老太太并未明确表态,只是一直重复\"你在说什么?\"以及\"我听不见\"。</p>
杨军不确定她是真的聋还是故意示弱,毕竟打了招呼就是有了共识不同意也挡不住装修的脚步。</p>
挨家挨户走访后,邻居们均对退役归来的小伙子表现出真诚的态度,表示毫不介意装修带来的麻烦,鼓励他大胆行动。</p>
完成院子里邻居的拜访后,杨军向老五告别,独自离开。</p>
...</p>
街头巷尾的办事部门。</p>
\"老大爷,您好,我找王主任有点事。</p>
\"</p>
杨军恭敬地递给门房老大爷一支香烟,客套寒暄。</p>
身穿褪色军装,身披军大衣的老门房,显然是位,他的眼神锐利,紧盯着杨军提着的布袋,口气审慎地问</p>
\"有何事找王主任?\"</p>
\"假如我说我是来给王主任送礼,你们会让我进门吗?\"杨军走近一步,打趣般低声道。</p>
\"哼!\"门房哼了一声,喷出烟圈,一副自以为是的态度。</p>
\"小子,想跟我耍小聪明?\"老人大概明白了他的心思,却自顾自嘀咕道\"送礼都不会挑地方,除非傻了,先进去吧。</p>
\"</p>
\"多谢指点,老大爷。</p>
\"杨军瞄了他一眼,嘴角扬起一丝含蓄的笑。</p>
他深谙军中人事复杂性,送礼这样的事,门卫通常会拒绝不明来历的人,但你明面上送礼越正规,门卫就越要审视背后的意思。</p>
显而易见的送礼,意味着来者身份不俗,小小的门卫怎敢轻易得罪?一旦哪个领导发现礼物不翼而飞,门卫难辞其咎。</p>
他的话语既达到了目的又不失敬意,年长的门房看透了他的把戏,但他的话语更多的是对门外其他人的警示,而杨军并未揭穿这一点。</p>
杨军敲响街道办事处王主任的办公室门。</p>
\"进来!\"</p>
打开房门。</p>
\"王主任,您好,您忙得很吗?\"他笑容满面地问候。</p>
\"你是?\"办公桌后坐的是一位中年女性,四十岁出头,身着藏青色棉服,胸佩红色徽章,短发齐耳,散发出聪明能干的气息。</p>
\"王主任,再好好看看我吧。</p>
\"杨军往前一步,嬉笑道。</p>
\"你、你……你是军子!对,没错!就是军子!\"王主任惊讶地呼唤,脸上带着惊喜。</p>
王主任从座位站起,拉住杨军的手,眼眶有些湿润地说\"你们父子真像一个模板印出来一样,不然我绝对认不出你来。</p>
\"</p>
\"这十多年,你妈带着你的妹妹们一定吃了不少苦。</p>
\"她提到往事时,眼神顿时红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p>
王雪梅作为街道办主任,和她的母亲王玉英私交甚笃,两人关系密切,像姐妹一般。</p>
杨军与王姨的儿子李建国则是童年玩伴,两家亲密无间,如同一家人般相处。</p>
对于王玉英那糊火柴盒的工作,王雪梅格外给予支持,毕竟这项可以带来些许零花钱贴补家用的工作竞争异常激烈,如果不是特殊关照,是很难得到的。</p>
提起亡父,杨军的眼里闪过一丝伤感,\"父亲病重期间,我正身负重任,无法赶回……\"这段话中充满了他的遗憾。</p>
那时他在东北执行绝密任务,直至两个月后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因任务敏感他又被隔离了半年。</p>
随后的忙碌工作导致他无法常回家看看。</p>
这些年他一直在向家中汇钱,虽然微薄,却是他对这份亏欠感的一份弥补。</p>
王雪梅看到杨军的神情,轻轻为他擦去泪水,宽慰地说“往事就让它过去吧,你妈妈昨天曾来告诉我,你要转业到咱们的轧钢厂上班了,这是好消息。”</p>
“是这样,王姨,组织安排我去那里,以后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里。”</p>
听着这话,王雪梅满意地点点头。</p>
“这样就太好了,能多顾家总是好事。”</p>
看到王雪梅欣慰的模样,杨移了话题,询问关于建国兄给王玉英添了一个大胖孙子的事。</p>
“我听你妈说建国哥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生命,已经有了三个男孩啦,将来负担得起吗?恐怕他会成孤家寡人吧?”</p>
提起新出生的孩子,王雪梅顿时愁眉不展。</p>
“哎,别说这些丧气话了。</p>
虽然确实三个儿子压力很大,可咱们有个完整的家,生活也会充满乐趣。”</p>
尽管她表面上忧虑,杨军注意到了她嘴角隐藏的一丝自豪微笑,明白这不是真实的担忧。</p>
孩子的多少,在当下往往标志着家庭的兴盛,男丁则象征着支柱,三个男孩虽让生活艰辛,却是光明希望的象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