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炼气化神

作品:《封神:长生有劫?杀生转劫!

    青峰山,紫阳洞。


    “为师观你道体轻松、神完气足,此番下山收获不小啊!”


    清虚道德真君盘坐石床之上,轻拢长髯,神情欣慰。


    “若非师尊神符相助,即便勉强斩了恶蛟,恐怕也会元气大伤。”


    杨任立在洞口处,躬身一拜。


    “当年毒祸降下,贫道虽瞧出那山村是凶煞之地,终究自顾不暇,只斩了蛟龙,未能破了那风水。


    我知百年后又会有恶蛟问世,故而传下阵法,让村民用桃符作阵眼。


    为师从未提过此事,你却能发现其中玄机、借势斩蛟,实在让人惊叹。”


    清虚道德真君轻挥拂尘,笑着说道。


    “师尊谬赞,不过是误打误撞罢了。”


    杨任继续推脱,不愿居功。


    其实,只要动点心思便不难猜出,这山村的符阵与您老人家有关吧?


    杨任腹诽不已,可面上丝毫不显。


    清虚道德真君见弟子言辞谦虚,愈发欣慰。


    “你既得了斩蛟治洪的功德,此后数月便无需担忧毒祸侵袭。


    我知你父母尚在,自不会让你与红尘断绝……只是,大劫将至,你需修至炼气化神境界才能出山。


    贫道为你备下了一件仙家重宝,此宝威力奇大,若未修出阴神就贸然使用,只会伤及己身。”


    清虚道德真君不愧是阐教上仙,只消三言两语便画好一张充饥大饼。


    “多谢师尊恩典,弟子定会勤加修行,早日跻身炼气化神之境。”


    杨任神色喜悦,躬身一拜。


    他对金丝香火的用处另有安排,故而未曾言及。


    ……


    山巅。


    怪石林立,松柏交映。


    在那绝壁之上,建起一座竹楼。


    此楼自然是杨任所造,其中竹片皆是亲手削制打磨而成。


    竹,清幽,正直。


    此地翠竹更是暗含灵气道韵,颇为不俗,建成楼宇,有清静凝神之效。


    杨任盘坐楼中,五心向天,冥思打坐。


    此番斩蛟,最大的收获并非泥丸宫中积攒的功德,而是发现自己能够杀生转劫。


    所以,若要在天地间立稳脚跟,亟需利用好转劫之法,尽可能在大劫前修成仙身。


    现在是帝乙在位的倒数第三年,距离大劫开始还有不到十年光景。


    如果要在十年内成仙,须得抓紧光阴修行,不能有丝毫懈怠。


    好在,杀生转劫的能力让杨任有了不小的把握。


    如今,只需修至炼气化神境界,自可下山转劫,修行之路一片坦途。


    杨任运转玉虚正法,采天地之气。


    这座竹楼建在青峰山绝巅,凌驾云海之上。


    杨任呼吸之间,云雾似随之涌动。


    虽说他修行日浅,可道行已经不算低了。


    在炼精化气境界,需采天地之气化为真气,淬炼肉身脏腑。


    这本是水磨功夫,颇耗光阴。


    可杨任拜入阐教,在筑基时便服下金丹,其药力浑厚,省了许多采气的功夫。


    虽修行不到一月,可却已将炼精化气的过程走了大半,余下的小半,只需慢慢积攒便是了。


    世间炼气士在修行大道上,都要经历这些看似乏味无趣的过程。


    其实,水磨修行也是种美妙滋味,只是凡人无法领略罢了。


    炼精化气境修成,道体愈发纯净,脏腑充满生机,寿数大涨。


    这般说来,若是抛开法力,炼气士与凡人好像并无多少分别。


    可到了炼气化神境界,境况就大有不同了。


    此境需将气、神同炼,在泥丸宫养出元神。


    这时,才能看出仙凡之别。


    只有修至炼气化神境,才能以元神驭使法宝。


    这便是清虚道德真君执意不传紫阳洞真正宝物的原因。


    不成元神,即便赐下法宝也是空守金山、无法动用。


    修成元神,即便修为再无长进,死后也有望继续修阴神、成就鬼仙。


    若是运道不错,兴许还能做个淫祠野庙的小神。


    杨任知悉其中关窍,自然不会有什么怨言。


    这青峰山乃是世间少有的洞天福地,天地元气充沛,即便不饮不食也能存活。


    何况杨任有金丹药力在身,更是无需饮食。


    “此番修行,不入炼气化神绝不出关。”


    杨任望向窗外云海,轻声呢喃。


    正所谓山中无甲子,修行不记年。


    杨任在山巅修行,采天地之气,炼道体大药,不断积攒道行,洗炼肉身。


    终于,在闭关三十六日后,有了突破契机。


    青峰山巅,竹楼之内。


    杨任安坐不动,气息缓慢,好似神龟休憩、老熊冬眠。


    下一刻。


    呼。


    吐气。


    自其口鼻吐出一道白气,凝而不散。


    吸。


    采气。


    此地方圆十丈,雾气翻涌。


    杨任内视己身,只见丹田法力充盈,血肉脏腑近乎无垢,经脉之中药力尽数显现,泥丸宫中灵光暗藏。


    他稳住心神,默念玉虚正法,按部就班行事。


    杨任心念一动,丹田法力涌出,好似火龙一般,叩关走穴,自下而上,往泥丸宫而去。


    其周身百脉、五脏六腑有暖流游走,气血升腾,映得道体好似火炉。


    而那眉心之间,泥丸宫暗藏之所,此刻也现出诸多神妙。


    好似水到渠成,一点灵光绽开。


    他那一身精纯法力汇聚在眉心处,正好与那点灵光相合。


    其泥丸宫内,斩蛟治洪功德破开混沌,撑出天地。


    山巅,云海翻腾。


    杨任采天地之气,自顶上汇入,贯通而下,终于从足底涌出。


    如此,天人合一,功德圆满。


    只见一尊金色小人盘坐在泥丸宫内,模样身形与肉身一般无二。


    不仅如此,他那一身法力真的化作赤龙。


    杨任灵光一闪,元神金人自泥丸宫而出,与法力赤龙汇合。


    只见金人坐在赤龙头颅之上,神驾驭气,气辅佐神,自经脉奔腾,经由大小穴窍,终于汇如丹田。


    自此,元神已成,修为大进,已是炼气化神境界。


    杨任仔细体悟着此境的种种玄妙,让元神在周身游走数次,直至眉心有些倦意,这才返回泥丸宫。


    “如今元神尚是阴神,未能洗去阴气,否则倒是可以试着神游太虚。


    我已是炼气化神境界,终于可以下山去了。”


    杨自入定中醒转,眸中闪过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