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五子夺嫡?

作品:《大明洪武:朱棣,你做太子不做?

    一十八条规则,事无巨细。


    朱元璋简单归纳总结,得出三条结论。


    第一最终解释权在他手中,他完全可以为所欲为。


    第二得人心者得天下,支持率会影响奖惩。


    第三他的一切言行举止,会被自动修饰,符合当前时代。(注群臣的言行举止,也会修饰成他喜闻乐见的模样。)


    朱元璋挠了挠头,他选择朱棣为继承人,其他四位,则是获得额外帮助。


    具体什么帮助,朱元璋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开挂的不止他一个。


    大明版的“九子夺嫡”?


    朱元璋觉得,现在的情况,似乎和九子夺嫡差不太多。


    其他皇子皇孙即便没有额外帮助,难道就对太子之位没有觊觎之心?


    当前的局面,限制他无法自由的“不吃牛肉”。


    想要获得更好的奖励,就必须名正言顺收服人心的立朱棣为太子。


    强行为所欲为,很容易把自己给玩没了。


    大刺刺往床上一躺,朱元璋颇觉得头疼。


    难搞,属实是难搞。


    我就一普通996社畜,怎么和这些人精玩心眼子?


    系统你也给点力啊,就这点东西?你糊弄鬼呢!


    拿这些规则来考验穿越者?


    哪个穿越者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一展宏图八成是办不到了,能稳住现在的局面,那都是烧高香。


    “陛下,该更衣了。”


    太监尖细的嗓音在门外响起。


    朱元璋看了看昏暗的天色,不由无语。


    好家伙,不是996!


    这分明是007!


    老朱你可真能折腾啊。


    头一次见把自己当牛马使的!


    朱元璋没有应声,大概三十个呼吸后,门外太监重复着上一句。


    “陛下,该更衣了。”


    声音稍微大了些。


    又过去三十个呼吸,声音又大些。


    “陛下,该更衣了。”


    得,合着老朱给自己设了个人体闹钟。


    主打一个准时。


    “进来吧。”


    虽然不知道老朱平时怎么说的,但是有系统自动修饰,朱元璋没什么顾虑。


    大门缓缓开启,太监宫女捧着净水、干净的毛巾、青盐、常服,低着头走了进来。


    更衣是个繁琐活,好在不需要朱元璋自己动手。


    更衣之后是用膳,端上来的粥口味很淡。


    简单的应付两口,也就填一填肚子,好应对接下来的早朝。


    作为一个精力旺盛、不知疲倦的工作狂,不管风吹雨打,每日早朝,朱元璋都必到。


    主打的就是一个又卷又肝。


    早朝,又叫御门听政。


    老朱自个搬个椅子坐在奉天门,听取百官奏事,并做出决议。


    洪武一十三年,朱元璋废承相集皇权,一则为使上情下达更为了当,二则为了威慑官员,大改殿阁朝会之法,扩百官议政为千官听政,将每日朝会设在奉天门前广场之上。


    所以,早朝来的人可不少,乌泱泱一大片。


    天将拂晓之时,朱元璋坐上了宝座。


    奉天门前广场上,山呼海啸一般的“万岁”声音。


    啧,满足,真满足!


    当皇帝老子,果然能获得情绪价值。


    瞧瞧这些举国选拔出来的人精,一个个不都得跪在他的脚下,口称万岁?


    “平身!”


    一套繁文缛节之后,就有官员出来奏事。


    “陛下,如今储君之位空悬,为巩固国本,安定民心,望陛下早日定下储君之位。”


    朱元璋看着头铁开口的官员,叫什么名字来着?


    哦,好像是黄子澄。


    建文三宝之一。


    啧,这货跳出来,八成是给朱允炆铺路呢。


    朱元璋想了想,他选定的继承人是朱棣,先放出风声,试探一下群臣的看法。


    “咱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很不错,在北平做事认真,口碑好,也像咱。咱觉得,燕王朱棣可以立为太子,你们觉得呢?”


    啥?燕王朱棣?


    黄子澄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皇帝莫不是糊涂了。


    放着纯孝仁厚的朱允炆不要,要什么朱棣啊。


    听说朱棣不厚道,心黑,和皇帝一个性子。


    他上位了,能有我们的好?


    不成不成,得想办法给否了!


    其他人开口不成,得有个素来以头铁著称的人上场。


    黄子澄给了刘三吾一个眼神。


    老翰林,你倒是说句话啊!


    接收到群臣的期盼,刘三吾微微挺起了胸膛。


    关键时候,还是得老夫上场啊。


    “陛下,老臣以为,万万不可!”


    “哦?说说原因。”


    刘三吾大声疾呼“陛下,您忘了吗?燕王朱棣是您的第四个儿子,上面还有老二和老三呢。”


    “陛下您把老四立为太子,那老二老三怎么办?”


    “自古以来没这样做的,老二老三肯定会不服啊,陛下!”


    嘶!


    这老东西说的在理啊!


    朱元璋很头疼。


    朱棣你怎么不争点气,早点出生啊。


    要不,咱帮你把老二老三都给噶了?


    老二好噶,坏事做尽,由头多。


    可老三不好处理,这货挺乖巧,在封地搞得不错,混的风生水起。


    而且,噶了这两个,会导致什么连锁反应,还未可知。


    沉默片刻,朱元璋开口问道“刘三吾,你觉得谁最合适?”


    刘三吾一听,精神振奋,道“陛下,自古以来皆为嫡长子继承,现在皇孙殿下年富力强,又是嫡子嫡孙,由他来继承太子之位,最合适不过。”


    “这件事情咱还需要考虑,先过先过。”


    朱元璋摆了摆手。


    历史的走向证明,朱允炆当皇帝,扛不起这万里江山。


    可现在朱棣的支持率太低,强行推他上位,对自己没好处。


    折寿的事情,朱元璋可不干。


    见皇帝没投赞成票,刘三吾等人遗憾不已。


    几人悄无声息的对了下眼神,决定再缓一缓。


    早朝很快结束。


    文楼内,朱元璋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奏本,眉头一皱。


    完蛋,这么多奏本,得处理到什么时候?


    老朱你也真是的,当了皇帝还这么折腾自己。


    别人当老板,让员工拼命996,恨不得是007!


    老朱当老板,先给自己上强度。


    就这些奏本,不得处理一天?


    咱还享不享福了?


    怎么办?咱想念丞相了。


    要不搞个内阁,帮忙处理政务?


    ……